第一节 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20&run=13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武定府敬业书院改为武定府官立中学堂。两年后,校址
迁考棚院内(今惠民师范校址)。1912年,武定府官立中学堂改由国民政府管理,1913
年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14又改名为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有12个教学班,1 77名
学生。1920年,有高中班1个,学生31人;初中部9个班,学生417人,女子初中部2个
班, 学生41名。全校共12个班,学生489名。民国初期,县内还有两处教会学校附设
了中学班,一处在惠城南关,一处在县城南姜家村。两处教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均为
耶稣教徒或天主教徒,课程增设《圣经》和《圣语》。1925年,私立渤海女子中学建
立,后改名山东省立第二女子中学,1930年并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女子初中部。1935
年,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改为山东省立惠民中学。
1937年,日军入侵,省立惠民中学停办。日军侵占惠民期间,国民党政府在农村
设立了一些中学,每区有一处或几处。多数学校只有初中2~3个班,学生100人左右。
1941年建立苦伦中学, 校址在惠城南何李村,占地面积4.7亩,有教职工17人,历年
保持两个年级两个班,百余名学生。1942年,建立山东省立第三联合中学,校址在六
区石集村(现属陈集乡),共招初中三级3个班,学生150人。1943年,建立桑落墅永成
中学,有初中2个班,学生100人,教职工19人。这些学校属国民党政府管理,又在日
伪政府备案,平时用自编教材,遇日军“扫荡”或“清乡”,摆出日语课本和新民书
局出版的教材。日伪政权为推行其长期侵华计划,进行奴化教育,建立日伪省立惠民
中学,校址在惠城城隍庙内(现工业公司址)。日伪省立惠民中学每年招生1~2个班,
学生近百人。学校工作由日军教官主持。因日本教官殴打学生,曾引起学生多次集体
抗议。1945年,日伪省立惠民中学于日军投降前夕解体。
惠民解放后,旧政府所属各校解散。1945年10月,渤海行政公署第四专员公署在
原惠民中学旧址重建惠民中学。中学设训导处、教务处和总务处,有教职工30多人,
初、 高中学生300多人。惠民中学的学生待遇有自费制、供给制两类。学校只负担自
费生的书籍费及生活费。享受供给制的学生,其父母均为国家干部,所有费用都由学
校负但。因在战争时期,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并组织学生参加适
当的体力劳动。1947年,惠民中学停办,高中部学生并入渤海公学,初中部学生并入
渤海区立第四中学。惠民中学的毕业生大部分参加了革命工作。
1952年,山东省惠民中学(后改称惠民县第一中学)建立,校址在十方院,后迁址
惠城西南隅。建校初期有教职工11人,招初中班4个,学生200人。1955年,实行升级
保送制度,初中毕业生品学兼优者可直接保送高一级学校学习。1956年,在桑落墅、
李庄分别建立惠民县第二中学和惠民县第三中学。惠民县第一中学增设高中班两个,
学生112人。 1957年,开始兴办民办中学,习称农业中学。民办中学的办学方针是:
集体办学,国家扶持,面向工农,生活自理,勤工俭学,半农(工)半读,为地方培养
农业或其他事业的建设人才。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方式有半日制、
全日制、间日制和农闲全日学习、农忙集中劳动等多种形式。民办中学最兴旺时全县
有24处,32个班,1126名学生。3年后民办中学相继停办。
1958年,惠民县人民政府在辛店区何李村设立惠民县第四中学,在石庙区石庙村
设立惠民县第五中学, 在胡集区胡集村设立惠民县第六中学。三处中学各招初中班4
个,每班50人左右。是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办起“惠民县社会主义建设大学”
和“惠城公社红专大学”。招收学生多为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因办学条件不足,
学生多数时间参加劳动,两所学校第二年停办。1960年,在王判镇设立惠民县第七中
学,在麻店村设立惠民县第八中学,在何坊村设立惠民县第九中学。1961年,中等学
校调整,惠民县第八中学撤销,惠民县第九中学改为惠民县农业技术学校。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中学“停课闹革命”,招生入学工作中止,学校正常秩
序被打乱,学校财产也受到很大损失。1967年11月,县文教局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
要求全县中、小学“复课闹革命”,各中学陆续复课。1968年中学恢复招生入学工作。
1970年,把公办中学下放到公社办,原七处初级中学改为高级中学,其他公社也相继
建立高中, 初级中学随之剧增。 是年,因部分中学教师回原籍任教,接受贫下中农
“再教育”,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1971年1月,惠民县向山东科技大学等8处高等
院校推荐新生76名,其中工人4名,农民71名,其他1名。11月,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提
出,由贫下中农推荐,选送那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好的劳动人民子女上中学。1973
年,中学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考试允许学生看书和自由讨论。1974年,各中学开
展“批林批孔”运动,各种干扰不断冲击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各中学的教学秩序逐步好转。1979年,全县有高中22
处,联办中学(初中) 178处。由于师资缺乏,校舍紧张,财力不足,教学质量较低。
为了提高中学教学质量,1980年县文教局对全县中学进行了调整:高中只保留惠民一
中、二中、三中,其余均改为公社初中;165处联办中学(初中)均改为小学高年级班;
高中和农技中学由县管理,初中由公社管理。1985年,县内3处高中在校学生2033人,
教职工240人;21处初中在校学生14864人,教职工984人。
1949~1985年,全县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17.1万人,高中毕业生2.61万人。1977
~1985年,有2267名毕业生考入大、中专学校。

1977~1985年惠民县升入大中专学校人数

单位:人
┌──┬──┬──┬────┬────┬────┐
│年份│合计│大专│高中中专│初中中专│技工学校│
├──┼──┼──┼────┼────┼────┤
│1977│215 │29 │147 │ │39 │
├──┼──┼──┼────┼────┼────┤
│1978│268 │27 │210 │ │31 │
├──┼──┼──┼────┼────┼────┤
│1979│252 │44 │124 │44 │40 │
├──┼──┼──┼────┼────┼────┤
│1980│175 │30 │94 │38 │13 │
├──┼──┼──┼────┼────┼────┤
│1981│162 │21 │49 │71 │21 │
├──┼──┼──┼────┼────┼────┤
│1982│177 │28 │59 │71 │19 │
├──┼──┼──┼────┼────┼────┤
│1983│241 │80 │72 │85 │4 │
├──┼──┼──┼────┼────┼────┤
│1984│345 │118 │94 │120 │13 │
├──┼──┼──┼────┼────┼────┤
│1985│432 │122 │114 │163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