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17&run=13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惠民县初等小学堂课程设置修身、国文、美术、体操、
手工、图画、乐歌等课,自三年级始增加读经、讲经。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
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手工、农业、商业、乐
歌、英文。女子高等小学堂设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女
工、体操、音乐等。
1912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小学加
设缝纫。高等小学有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
体操,男子加设农业,女子加设缝纫。1924年,增设英语课。1928年,高年级增设党
义和卫生课,初年级增设常识和三民主义课。教会学校除传播《圣经》外,其它课程
有:国文、古文、自然、算术、生理卫生、修身、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
女校加缝纫、刺绣。
抗日战争时期,群众自办的私塾主要沿用《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
《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旧书。伪政权控制下的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
常识、修身、图画、劳作、歌游、日语,高级小学增加地理和历史。国民党管辖的初
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手工、图画、歌游,高级小学删去卫生课,增加
地理和历史。抗日民主政权领导下的小学主要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
解放战争时期,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歌游、图画、体育、班会。高级
小学设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美术、政治、劳动、周会。
1950年, 按省教育厅《关于小学课程的规定》 ,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
(一、二年级不设)、图画、音乐、体育、周会等课。高小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
自然、美术、音乐、体育、周会等。1952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小学课程按低、中、
高年级分设。低年级(一、二年级) 设语文、算术、图画、劳作、歌游。中年级(三、
四年级) 有语文、算术、图画、劳作、体育、音乐。高年级(五、六年级)设语文、算
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低、中、高年级每周分别为24、26、29
课时,每课时45分钟。1956年,将习字、阅读列入授课表。1957年,增设农业常识。
1958年,增加乡土教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课程设有毛主席语录课、生产斗争课、体育课、
音乐课和文化课,文化课主要是语文、算术两科。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小学课程设有政治、语文、算术、珠算 (五、六年
级)、自然(五、六年级)、史地(五、六年级)、体育、唱歌、图画、生产劳动、周会。
1981~1985年,小学课程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