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16&run=13

清末,停科举而办学堂。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校址在县
城三台书院(现粮食局以东邮电局宿舍处) 。1906年,在县城文庙街建立棣州公学(后
改为岱北小学),1911年(清宣统三年)县内建立5处高等小学。育德女校建于县城文庙
尊经阁,公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建于三学寺东禅院,第二、第三和第四公立高等小学堂
分别建于申家桥、桑落墅、省屯村。
民国初年, “学堂”改称“学校”。1912年全县有高等小学校7处,初等小学校
70处。另外,西方教会为扩展教务,在县内开办教会学校。是年,基督教英国循道公
会在惠城南关开办成美学校,以后又在王家店子等地办教会学校多处。1913年,阎容
德任劝学所长, 县内创办了第三堡、麻店、李家庄和魏家集4处高等小学校,并创办
初等小学校数十处。1914~1916年期间,因战乱频仍,民生艰难,县内学堂锐减,仅
存官立高等小学校和省屯、第三堡、李家庄等村的高等小学校及20多处初等小学校。
1917年, 经过调整,县内初等小学扩至180处。1924年后,各高等小学校改为县立高
级小学,初等小学改为初级小学。官办高等小学改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李家庄、第
三堡、省屯等村的公立高等小学分别改为县立第二、第三、第四高级小学。192 6年,
县城南姜家村天主教堂开办育英学校。1928年,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停办。1929年,在
胡家集建立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至1931年,县内除以上四处高级小学外,还有建在王
判镇的县立第五高级小学,建在麻店的县立第六高级小学,建在于家寨的县立第七高
级小学, 县讲习所附设小学改称的县立第八高级小学。是年,全县高级小学8处,初
级小学400多处。 自1933年始,县内举办了一些短期学校,解决因生活所迫而失学的
青少年读书问题。 短期学校学制为1年,经费由县教育局拨发。通过短期学习,使学
生达到能写信、会记帐的程度。1935年,除短期学校外,全县有高级小学11处,在校
学生400多人;初级小学471处,在校学生17000多人。
1937年,日军侵占惠民,民国政府设立的学校全部停办。1938年后,群众为解决
子女入学问题,自愿结合,筹建了一些私塾。这些私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各私塾一
般多以教学生读书习字为主,高年级兼学珠算。1940年后,私塾逐渐停办,县内有民
国政府在农村建立的学校,抗日民主政权设立的学校,日伪政权设立的学校等。1940
~1945年期间,每乡设中心小学(即设有高小班的学校)1处,大村都设有初级小学1处,
小村也联合附近村设初级小学。 各区有1处或几处规模较大的高级小学,全县共30多
处。
抗日战争期间,惠民县西部与西北边缘区是抗日民主政府活动的地方,不少村建
有抗日小学。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归化抗日小学。归化抗日小学建于1941年,归化村村
长陈振山为校董。小学最初设在村民家中,为躲避日军搜查,校址几经搬迁。学校学
生人数经常保持40人左右,经费由抗日民主政府拨款。学校课程设置国语、算术、体
育、音乐四门,国语课以抗日课本为主,多是油印的小册子,内容主要是控诉日军侵
略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日伪政权所设学校主要分部在惠民城内及日伪军据点
所在村。惠民城内的高级小学有模范小学、艺徒小学和志城小学。志诚小学为工商界
倡办的私立小学,初称“华美小学”,因日伪政府干预改称“志城小学”。学校初建
时仅有学生20多人,后发展至6个班,200多名学生,15名教师。日伪政府要求初级小
学从三年级起开设日语课,但多数学校未设。学校所用材料是伪新民书局出版的课本,
办学宗旨是培养俯首于日本侵略者的“忠良国民”,为其长期侵华开展奴化教育。惠
民县解放后,日伪学校停办。
1945年惠民县解放后,停办了教会学校。县教育科对全县小学进行了整顿,废除
体罚学生陋习,提昌启发示教学法,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采用新民主政府编印
的课本,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学教育得到较快恢复。
1947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县内多数学校停办。1948年冬,通过举办三期教
师训练班, 对全县教育再次进行了整顿。训练班结束后,县内小学相继开学。1 949
年,县内有城郊、胡集、二郎堂、何李、于寨、何套孙、李庄7处完全小学,29个班,
在校学生996人,教职工37人。初级小学334处,395个班,在校学生13525人。
1953年, 县内有完全小学22处,在校学生4013人;初级小学680处,学生13 525
人。 是年, 遵照教育部指示,开始创办民办小学,建民办小学21处,26个班,学生
781人, 教师26人。各民办学校教师由生产大队或管理区从往届中学生或高小毕业生
中选拨,报公社批准,教育局备案。民办小学的课程安排、成绩考核及升学、降级等
规定与全日制公办小学相同。民办小学与公办小学合办者居多,领导工作多由公办教
师或中心学校校长承担。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大办教育,因超越了客观实
际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是年,全县高、初级小学共有1399处,在校学生发展到883 51
人,其中民办小学331处,在校学生达到11589人,另外还办了部分工读小学。工读小
学的办学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间日制、早班、午班等,招收对象主要是家庭生活
困难的社员子女和有一定生理缺陷不能坚持全日学习的儿童,学制没做统一规定,教
师由大队选派。 1960~1962年期间, 因国民经济困难使小学教育受到很大影响。 1
965年,全县共有小学894处(其中完全小学89处,高级小学1处),在校学生51479人。
工读小学955个班,学生17578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读小学停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学校“停课闹革命”,学校秩序混乱,小学教
育受到冲击。1968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指令将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公办教师
调回原籍工作,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混乱,影响了小学教育的正常发展。以后又强调大
办中学,公社办高中,大村办初中,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调充初中教师,造成农村小学
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明显降低。1976年后,惠民县的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规。是
年, 全县有小学1064处, 小学中附设有初中班的33处, 在校学生79887人,入学率
97.1%, 职工2981人,其中正式职工1019人。1978年1月,城关公社十字街学校、淄
角公社隋家小学分别被确定为惠民地区重点学校和惠民县重点学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搞好基础
教育,县内对中学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全县165处初中(联中)均改为小学高年级班,
提出了“县管高中和农技中学,公社管初中,管区管高小,大队管小学”的四级管理
制度,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1982年12月,县教育局开办了惠民县聋
哑学校,实施小学教育,学制六年。1983年,全县有小学1148处,在校学生7 9327人,
教职工3320人,其中教师1939人。自1984年开始,全县干部群众集资用于学校改造,
促进了校容校貌的改观,“六配套”(校舍、木质课桌凳、院墙、大门、厕所、操场)
的学校日益增多。 1985年,全县有小学1110处,在校学生73592人,教职工3340人。
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普及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
及初等教育标准,农村文化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