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渡口、港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168&run=13

渡口
清末民初,县境内黄河上西刘旺庄、榆林、归仁、刘家口、南北王、清河镇、王
平口、薛家八处渡口,均为自然形成。
清河镇渡口清咸丰年间设,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吞吐、运载量,均优于其他
渡口。1970年,根据黄河水位变化大的特点,将渡运码头扩建为三级式,每级长15米,
宽5米。 第一级高为21.3米,适用于汛期水位;第二级高为19.8 米,适用于正常水
位;最低一级高16.8米,略高于常年平均枯水位(16.5米)。1972年,为适应水位
的涨落,两岸码头配备了八十吨水泥趸船。
榆林渡口位于大年陈乡南部榆林村南黄河堤内, 是自然形成的古老渡口。1957年
前,均为民间农户购置木船,合伙渡运。最大船只可载重20吨。主要渡运畜力大车、
人力车及渡客。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船只归生产队集体经营管理。1980年,人力
船改为机动船。1985年,该渡口有机动船8只(南岸5只,北岸3只),其中双体船2只。
主要渡运三轮车、拖拉机等,也有少量汽车乘渡。
港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沿黄航运船只于县境内沿岸就近渡口停泊及装卸货物。
1951年,省黄河航运局在境内设清河镇航运管理站,接纳航运过往船只停泊及装
卸货物, 尚无固定货场。1968年,在白龙湾设立4.5万平方米,能容纳20万吨货物的
货场, 并修建了20个泊位。1970年,建成了能停泊10艘500吨级货轮的码头,实现了
装卸机械化。1974年,完成前沿码头低水位工程(37米),建成7000平方米的石料平铺
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