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棉花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156&run=13

发展概况
惠民县植棉历史悠久。随着棉花生产的不断发展,棉花加工业亦应运而生,并随
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棉花加工使用笨重的老式轧花机,靠人力蹬,畜力拉,
每台每小时加工不过15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断开展技术革新,生产力逐
渐提高,棉花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
1951年,县内建立棉花加工厂,使用皮辊轧花机生产。1956年改用80片毛刷式锯
齿轧花机生产,淘汰了原来老式的轧花机械。1970年,引进90片大型轧花机,每台每
小时加工425公斤。 原料输送,由靠人工搬运,改为自动吸棉机输送。1980年,全县
五家较大的棉花加工工厂都相继采用了“沙克龙”除尘法,回收棉短绒,改善了生产
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1985年,全县5家油棉厂属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共有职工2429人(其中临时工
约1500多人),90片轧花机26台,200型螺旋榨油机18台,年加工皮棉3248.25万公斤,
年产值1.14亿元。
重点企业
惠民县第一油棉厂建于1951年,位于县城东关外。原名为惠民县实业公司东关油
棉厂,1956年改为惠民县东关油棉厂,1984年改为惠民县第一油棉厂。1985年,主要
设有轧花、脱绒、榨油3个生产车间,拥有90片锯齿轧花机6台,液压打包机4台,141
片毛刷式脱绒机9台,200型螺旋榨油机5台。年平均人数571人,加工皮棉866万公斤,
短绒698吨,植物油1803吨,总产值3098万元,实现利润80.43万元。
惠民县第二油棉厂位于申桥乡南北王村西。1958年为惠民县东关油棉厂南北王分
厂, 1973年与东关油棉厂分离称惠民县南北王油棉厂, 1984年更名为第二油棉厂。
1985年,有轧花、脱绒、榨油3个主车间,90片锯齿轧花机6台,200型螺旋榨油机4台,
141片脱绒机10台,年平均人数531人,生产能力为8500吨。年总产值为2894.2万元,
实现利润67.80万元。
惠民县第三油棉厂位于胡集镇。1981年为南北王油棉厂胡集分厂,1984年与南北
王油棉厂分离称第三油棉厂。 1985年,拥有90片锯齿轧花机6台,141片脱绒机9台,
200型螺旋榨油机4台。 年均人数588人,产能力为7500吨,总产值为2619.4万元,实
现利润27.58万元。
惠民县第四油棉厂位于梁家乡。1981年为惠民县东关油棉厂分厂,1984年与东关
油棉厂分离称第四油棉厂。 1985年,有90片锯齿轧花机4台,141片脱绒机11台,200
型螺旋榨油机3台,年平均人数360人,生产能力为5000吨,总产值1423万元,实现利
润11.32万元。
惠民县第五油棉厂位于皂户李乡。1982年为惠民县东关油棉厂皂户李分厂,1984
年与东关油棉厂分离称第五油棉厂。 1985年,有90片锯齿轧花机4台,141片脱绒机7
台, 200型螺旋榨油机2台,年平均人数379人,生产能力3500吨,总产值1141万元,
实现利润16.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