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营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145&run=13

1945年惠民解放后,境内有纺织、印刷、酒店等10余家公营企业,系渤海行署、
渤海军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些企业多因渤海行署、军区撤销而迁往济
南、北镇、德州等地。
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县内国营工业迅速发展。1949年,全县有国营企业2家,工业总产值为35
万元;1953年有国营企业4家,工业总产值52万元;1955年,有国营企业6家,工业总
产值667万元; 1956年有国营企业7家,工业总产值723万元;1958年,有国营企业18
家, 工业总产值为844万元。此后全县国营工业出现两次下降局势。一次是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 由于国民经济困难,工业缺乏原料和市场,造成生产日趋下降。196 2年
工业总产值下降到229万元。 第二次是1966~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工厂管理
混乱, 有时停工停产,使生产大幅度下降。1969年工业总产值为309万元,比1966年
的564万元下降45.2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顿和调整国营工业,对连年亏损和经济效益差
的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对经济效益好并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了扩建与发展,
从而使国营工业生产有所好转。 1978年全县有国营工业17家,工业产值增到4 492万
元。
1980年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内部开始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加强经济核算
等管理措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使国营工业增添了新的活力。1980年,国营工业
总产值5242万元。1985年,县内国营工业企业17家,共有职工6138人,工业总产值6
547万元。

1985年惠民县国营企业职工人数与总产值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
│企业名称 │年末职工数│总产值│企业名称 │年末职工数│总产值│
│ │(人) │(万元)│ │(人) │(万元)│
├───────┼─────┼───┼─────┼─────┼───┤
│总计 │6138 │6546.8│印刷厂 │124 │100.0 │
├───────┼─────┼───┼─────┼─────┼───┤
│棉纺织厂 │3394 │3585.1│电池厂 │115 │99.4 │
├───────┼─────┼───┼─────┼─────┼───┤
│毛巾厂 │304 │170.7 │轮胎翻新厂│72 │15.8 │
├───────┼─────┼───┼─────┼─────┼───┤
│针织厂 │183 │208.6 │砖瓦厂 │83 │52.1 │
├───────┼─────┼───┼─────┼─────┼───┤
│拖拉机厂 │339 │678.4 │面粉厂 │169 │634.4 │
├───────┼─────┼───┼─────┼─────┼───┤
│汽车修理厂 │87 │44.9 │酱菜加工厂│215 │164.1 │
├───────┼─────┼───┼─────┼─────┼───┤
│机械工程材料厂│209 │175.5 │煤球加工厂│37 │15.4 │
├───────┼─────┼───┼─────┼─────┼───┤
│造纸厂 │231 │177.8 │电业公司 │276 │186.8 │
├───────┼─────┼───┼─────┼─────┼───┤
│酿酒厂 │198 │212.8 │自来水公司│65 │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