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水河道防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138&run=13

徒骇河历代屡疏河道而未能治本,每当洪水一到,只是临时筑堤、堵口防范,一
旦筑、堵不迭,即泛溢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因上游几次疏治,又给县境增
加了防汛压力,险工段由26处增加到41处。1951~1964年,每年汛前由县防汛指挥部
于险工处派驻技术骨干监工,固定300~500名民工进行打桩固柳护堤,或做柳石枕护
基。水猛溜急堤坝塌坍则采取做后戗或退修大堤的办法,维持当年渡汛。14年间,计
做土方21.3万立方米,用木桩0.46万根,用柳枝、苇子、秫秸82万公斤,用麻袋、草
袋等3.2万余条,用铁丝45吨。
1950年7月, 霸王圈险工被冲坍,调民工300人,以草袋装土护堤,做土方3.5万
立方米,险情解除。
1952年8月,徒骇河水涨,出现漏洞9处,獾洞60多处,塌堤坡13段长5130米,均
及时进行了抢险处理。共做土方3.9万方,用木桩95根,用树枝3.8万公斤。
1953年7月16日洪水骤涨,申家桥水位达14.12米,持续69天。县委书记、县长坐
阵指挥,抽调脱产干部430名和民工1万人投入防汛。申家桥南岸仍因水大而决口,造
成4000余亩土地绝产。其他各段安全渡汛。共计投资4.45亿元(旧币)。
1955年8月19日, 徒骇河水猛涨,由于提前恢复和加固了郑家湾、侯家窝、董家
河圈、邢家湾、靠河李等险工段,方安渡汛期。
1961年8月23日,因上游大雨致使河水暴涨,申桥水位达最高峰,洪峰流量466立
方米/秒,超过设计流量。沿河人民修复坍塌大堤17处,抢险30多段,堵漏洞5处,随
水势加高大堤5段,安全渡险。
1963年7月3日, 全县普降大雨,河水猛涨,有5处险工段坍塌,经抢修后险情排
除。其中后梁险工段10次抢险不成,第一道防线坍尽,抢修第二道防线后方保住大堤。
仅此段即用木桩445条,秸料11.5万公斤,投资2.3万元。
1964年秋,徒骇河流域降雨900毫米,出现数次洪峰,经抢险安渡了汛期。
1964年后,徒骇河按省统一规划进行了治理,顺直了河道,扩大了行洪流量,原
有险工段基本脱险,20余年未出现险情。
沙河土马河两河历史上河床窄浅,又因上游客水的排泄量大,每逢涝年南扒北堵
已成惯例,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县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0多年间,虽对其
进行过几次疏治, 但因资金所限而未能根治。1951年、1953年、1961年、1962年、1
963年因洪涝交加而使两岸受灾。 人民政府每遇汛期即抽调人员抢险,付出了大量人
力物力,把灾情压到了最低点。1964年,全年降雨1078毫米,其中汛期降雨900毫米,
两河从7月28日涨水,高水位持续到9月初。沿河人民采取随水涨筑堤的措施,确保了
安全渡汛。1964年、1970年、1976年对其进行了较大规模治理,至1985年无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