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田间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134&run=13

涝洼治理境内有大小低洼地85处,易涝面积达3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大洼12个:
八方寺洼、孟家洼、红庙洼、杨旺洼、刘崔洼、歇马亭洼、菜刘洼、孙凌洼、涝海洼、
寇家洼、于董杲洼、杨子学洼。5000亩以上的中型洼有: 于王洼、王角洼、小霹雳庄
洼、寨子洼、沈家洼、太平店洼、张芦洼、张尹洼、十五里堂洼、后韩洼、辛店洼、
柴张洼、石集洼等。1949年,淄角区杨家洼和寇家洼挖排水沟一条,长1200米,排水
于土马河,排涝面积3577亩。1951年,围绕突出的易涝洼地开挖了寨子支沟、大商支
沟、水波杨支沟、陈坡牛支沟、程口支沟、北关河沟、王李支沟和南支流等27条排水
沟, 共做土方180万立方米,解决了大小30余个涝洼的排涝问题。1952~1954年,先
后开挖了单家干沟、侯王店干沟和毛家湾支沟、堤口王支沟、河套孙支沟、胡集支沟
及梁王支沟等59条排水沟, 计做土方413万立方米,使50多个涝洼有了排涝途径。到
1966年,全县计挖排水干沟13条,排水支沟87条。1970年,疏挖13条排水干沟。1976
年,第二次大规模疏挖排水干沟,至1985年,全县21条排水干沟疏挖均达2~3次,个
别的疏挖5次, 支、斗、农沟由各乡镇、村队及时疏挖。涝洼地排涝难题基本得到解
决。
沟洫畦田沟洫畦田在古代曾被采用。小者为沟,大者为洫,主要用于洼地排涝,
亦可蓄水浇地。1954年,以十年九涝的辛店区小郭家洼作试点建造沟洫畦田,使3000
亩洼地获得粮棉丰收。其做法是:洼地外围挖沟截流把客水引入排水河道,洼地中心
挖排水沟1条,沟两侧横向挖沟,沟洫之间做成畦田,日雨量150毫米以下不致形成涝
灾。此后,相继在皂户李区的伙龙居洼、颜家洼,石庙区的庞家洼、青杨店洼、于王
洼,城郊区的水波杨洼、八方寺洼、后王洼,桑落墅区的河套孙洼等地推开。至1957
年, 全县沟洫畦田发展到15万亩。沟洫的一般标准:底宽1米,挖深1.5米,间距300
~50 0米。
台田条田1958年,县内开始建造台田和条田。台田的主要作用是在大洼中心地带
和无排水出路的死洼中,通过挖沟抬高地面,借以改良耕作土层,使无收荒地变良田。
台田一般面宽30米左右, 长200~300米。 四周修筑围埝,底宽1米,高0.5米,顶宽
0.5米。台田沟挖深1.5~2米,可抬高地面0.15~0.2米。条田主要解决二坡地截流、
排涝和改碱问题。 其沟间距一般100~150米,长300~400米,深1.5米左右。沟内出
土除作围埝外撤入条田面中,围埝标准与台田同。1964年,全县掀起大规模洼地改造
运动,提出实现大地条田化。到1966年,县内台田、条田面积达23.7万亩。方田建设
开展后,70%以上的台田、条田被平毁。
方田1956年引黄复灌后,黄灌区内开始进行以整平土地、排灌配套、高产稳产为
目的的方田建设。1971年春,全县组织10万劳力,展开田间工程配套大会战。完成沟、
路、渠、林、桥、闸六配套方田12.8万亩,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18.5万亩,修建
筑物1150座,共做土方1290万立方米。1976年冬,以建造桑落墅、陈集、麻店、辛店、
第三堡、 淄角、皂户李、城关、梁家九个公社计14万亩土地的8个方田为重点,带动
其他12个公社计11万亩土地的20个方田建设,全县10万余人上阵,做土方1150万立方
米。 1977年春,徒骇河、沙河之间总面积470平方公里的方田建设重新规划,各公社
致力于方田的排灌配套,以提高排灌标准。截止1985年,全县排灌配套的方田达40万
亩,建成稳产高产田近4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