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母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53&run=13

游老母阁
张则智

  早听说九仙山有座老母阁,悠久,神秘,峻峭。惜乎来去匆匆,无缘相识。
  金秋一日,在山坳里处理完公务,日已西斜。有人提议偷闲看看老母阁。此意甚好,正中下怀,何不趁机一睹老母阁风采,也好了却多年之夙愿。
  主人是极好的向导,足未行,倒先介绍起来。老母阁是自然形成的山洞,位于九仙山一孤峰之巅。洞内供奉着观音菩萨雕像,实属圣景,知名度颇高。只因山高路险,游人望而生畏。早年香火不断,现今罕有人事。
  观景岂怕险,越险越有味,我们随向导踏上了诗叶纷飞的幽径。山风阵起,一枚红叶在我身前打了个旋儿,落于前襟,像是给我们发放进山通行证。攀上陡坡,进入了苍苍茫茫的林海,头顶波涛起伏,遮天蔽日,脚下金叶铺就,松松软软,有如走进了一片黑黝黝的神话世界。烟林深深,树林繁杂,撩人的景色更唤起了我们从未有过的向往。
  千回百转之后,穿过林海,眼前一派空明澄澈。一条荆棘丛生的曲径沿坡蜿蜒而上,恰似一截截被大山绞断的草绳,草绳的那端系着层累而成石阶天梯。路是极险的,有的地方手足并用始能通过。石阶还算宽大,两个人亦可并肩而上,只是陡了些,与“十八盘”毫无逊色。而其弯之多,其阶之众都是十八盘所不及的。行不多时,我已两脚打颤,心跳加剧,气喘嘘嘘,汗水浸衣。有心喊歇,见同伴遥遥领先,兴致正浓,也只好减衣紧带,拾级而追。沿途泉水叮咚,溪流潺潺,累极,掬一捧甘甜,润润冒烟的喉咙,顿觉心肺清爽,精神倍增。
  满指望老母阁在即,登顶便可一饱眼福。不料向导挥手遥指,看,那就是老母阁。顺指望去,见对面莽莽群山一孤峰耸立,锋芒毕露,如刀削斧劈,直指苍穹,老母阁于峰侧呈一团黑影。这如何上得去?面对孤峰,我不寒而栗。山人备有大绳,“五一”前后,将大绳束于树上,勇者攀绳而上,弱者望阁兴叹。
  我们顺势进入峡谷,蹬过齐眉杂草,越过潺潺小溪,向孤峰登去。孤峰呈梯次状,由三个梯层组成,登上第一梯层,仰望悬崖峭壁,峻滑不堪着足,俯瞰万丈深渊,令人毛骨悚然。峭壁上有一行人凿石窝,窝浅瘦,仅受足趾。我们脱掉鞋袜,手勾石窝,步步为营,猿行蛇伏,屏息而上。一棵年岁不小却高不过人、粗不盈膊的树,兜着风险,嚼着磨难,于峭壁间蔚然成景,如擎起一面绿色的旗。过树是一道十分狭窄的石缝,两壁夹立,高达数尺,真是“天不容数尺光,道不并两趾行”。我们侧身收腹,艰难地从石隙中挤过。翻上第二梯层,岩势稍缓,依然令人目眩。石缝上铺有两块石条,沿条直入老母阁。
  我终于见到了,见到了老母阁,这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而深沉的音符。
  我们未急于进阁,而是顿足,放眼眺望。但见峁梁突兀,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磅礴逶迤。风雨的利刃将群山剔得自然嶙峋,可亲,可爱,一疙瘩一疙瘩的岩石,生命般痉挛,卧如兔,飞如鹰,奔如马,蹲如猴,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恰到好处。透过山隙,映入眼帘的是田园、河流、绿树、道路、历历的房舍屋宇……一切都是那么清晰透明。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便有了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折身进入老母阁,洞深近3米,洞高4米余,形如蛋壳,光滑无痕,实为鬼斧神工。正中有观音菩萨雕像,托盘外沿有石字一行,“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七造”。屈指一算,距今已600余年。六百年流光衔枚疾走,而孤峰依然,老母阁依然。
  夕阳挂峰了,峰尖挑着一团桔红。暮霭蒸腾着,淡了弯弯的山脊。来路上我们努力回望,孤峰默默,老母阁默默。默默也是一种美,一种高尚坚毅的美。虽然它们从来默默无语,然而,内心却始终是炽热的,一旦有机会释放出身上负荷的高温,高压,便有了力的爆发,促成震撼天地的陵谷巨变,以粉身碎骨的代价,赋于大自然新的内涵,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