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山石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52&run=13

莲山石韵
王凡金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知密州时,曾赞誉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五莲山以石头的绚丽多姿而闻名海内。现居台湾省的大陆籍学者李者安曾在一篇介绍山东风物的文章里对五莲山有这样的描写:“山峰峥嵘,怪石嶙峋;有的笔立云霄,形同石林;有的伏似怪兽,势欲搏人;有的洞穿如塔,悄然而立;奇构异形,不一而足。”
  《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民生。”据传,女娲所用五色石就取自于此地,冶炼所用五足之鼎的山头烧裂成莲花瓣状,后人将这五座山头总称为“五莲山”。女娲立四极而断其足之鳌翘首东望在数十丈悬崖之上。
  这传说与石头有关。石者,实也。五莲山里人似乎得到了石头的灵性,难怪他们形象地描写自己:“五莲山上滚碌碡——石(实)磕石(实)。”石者,失也。五莲山里人又以石头满山遍野而缺憾,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来表述山里的贫穷和闭塞的景象。山里人祖祖辈辈也曾望山兴叹:“咱这埝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几时石头换钱,就有出头之日了。”
  追溯人类的发展史,石头与人类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同大自然抗争的武器:石刀、石斧、石铲……打磨出了装饰自己的艺术品:石簪、石珠、佩玉……,还发明了生产、生活必需的工具:石针、石枕、石凳、石桌、石房、石镰、磨石、石臼、石碓、石磨、石碾、石槽等,以及抵御天灾的石坝、石堰和抗拒人祸的石城、石堡等,还有标志人类进步和文化发展的石雕、石刻、石碑等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又使人们从石头中提炼了更有价值的东西:铁、铜、银、金、宝石等宝贵财富。
  石头不仅伴随着人类的过去,也紧随着人类的现在,还将进入人类的未来。从古至今,人类离不开石头。山里人住处大部还是被石头包围着;石基、石砧、石墩、石墙、石桥、石阶、石路……。现代城市也是以石头为珍贵的建筑材料,只有高级宾馆,才肯花大钱从山里购买坚硬而美丽的花岗石、大理石的板材制成品,作为门面的装饰材料。现代家庭消闲的宠物也用山里拣来的五色石和河海边拾回的鹅卵石作山水小景的陪衬。
  石头虽是无情物,但它的坚韧、实用、无杂质、任雕凿等自然特点又赋予山里人吃苦耐劳、正直诚实的内在品质。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山里人含辛茹苦、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状态,他们一辈辈守着石山,怀着饭饱肚、衣遮体,住有屋的美好憧憬,终归是“黄粱一梦”;自从本世纪:二、三年代共产党进山里传播革命道理,山里人才知道命运可以由自己摆布,受苦受穷原是可以改变的。于是就跟着共产党闹翻身、建国家,开山劈石,用实干精神创造新的生活。不过几十年功夫,就摆脱了贫穷,走上了丰衣足食的康庄大道。山里人以笃实的心跟,跟定共产党,并朝着共产党指引的方向放心地迈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涌进山里。人们忽然发现,这眼前的石山不仅不应成为祖祖辈辈的沉重包袱,反而早就应该成为山里人的巨大财富。人们于是就把智力、财力、物力投向了石头的开发利用上来。
  因五莲山而得名的五莲县,境内不过1500平方公里,大小山头3000余座,几乎是山山有宝,宝藏无计。现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锡、锌等。其中黄金储量8.6吨,为山东省重点产区之一,目前已形成448千克的生产能力,“八五”末可达到625千克,2000年可达937.5千克;白银储量81吨;铜储量4万吨,“八五”末可形成1500吨的生产能力;铅锌储量2500吨。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有:硫铁储量2.9亿吨,现已形成年产硫精矿粉5万吨的生产能力;花岗石初控远景储量200亿立方米,现开采出口的荒料在日本小有名气,块石也成为近邻石臼港口建设的重要原材料,县内板材加工能力已达100万平方米。现已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发具国际一流的薄型板、超薄型板、超薄型复合板等新产品,已享誉海内外。红柱石是国际稀有矿藏,省内尚属首次发现,储量约215万吨。红柱石开发已列为全国科技攻关项目,“八五”末计划形成年产2万吨精矿、3万吨精制品的能力。另外,县境内膨润土、大理石、钾长石、玉石、莹石、石英石、石棉等都有一定储量;料石、沙子、石子储量巨大,为建材等各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过去,石头是贫穷愚昧的象征,山里人羞说石头。如今,山里人重新认识了石头的价值,大家在近乎夸耀着这一资源优势;将来,山里人将在“奔小康”的征途上充分利用石头这一优势,愿石头在山区建设中愈加展示出其迷人的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