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神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50&run=13

龙潭神话
范凤学

  还是小的时候,我曾随大人们游过九仙山。
  沿着北麓入山的羊肠小道,翻过几道山梁,一条蜿蜒崎岖的深渊挡住了去路,这就是九仙山的一大胜景——龙潭沟。
  这条沟真像龙似的盘踞在山涧。上头似龙尾,下头似龙头。龙头直接潮白河,河水似从龙口中吐出,直接流入黄海。
  这条沟,流传着若干故事和神话传说。
  上古年间,五莲山、九仙山一带处于海底深处,沟呈龙形。
  海陆变迁,龙归大海后,忽一日,一阵狂风暴雨卷来黑白两条恶龙,占据了龙潭沟。二龙为达到独占之目的,常常撕打。黑龙吐黑水,白龙吐白水,以水相攻。搅得这一带洪水泛滥,山顶上的巨石也被冲击下来。现在我们仍能看到五莲山、九仙山上一些被水冲刷的石头悬在半空。山沟里那些波浪似的石头,大概也是那时洪水造成。山下则是河水暴涨,漫淹了庄稼、村庄,人们受到严重危害,许多人拖儿带女逃往他乡。
  “八仙”过海路经这里,土地神禀报了这一带的水害真情。“八仙”听后,飞落云头,各显神威,将二龙乖乖降伏。令黑龙居沟之下,白龙居上,各筑其潭,卧入潭中。从此,二龙安分守己,不再争斗,危害生灵。处于本能,二龙在旱天雨季还有时降雨,使这一带风调雨顺,万物竞生,人民安居乐业。人们不忘八仙的恩德,每逢新春佳节,不少人家祭祀八仙。土地神配合“八仙”治龙有功,村村修土地庙,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就到庙前烧香磕头。土地神也被人们尊为一仙,与“八仙”齐名。九仙山由此而得名。黑白二龙已改邪归正,也受到人们的尊敬。九仙山上的龙王庙,就为它们所建。遇到特大旱天,人们还到庙前祈雨。
  这一离奇的神话,把我们引进黑白二潭。
  顺龙潭沟直上,三面绝壁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绝壁下有一大口井状的石潭,这就是黑龙潭,又称墨潭。潭水绿中透黑,幽深莫测。我顺手拾起一块石头投入潭中,只听嗡嗡一阵响,好一会儿才冒出一串水泡。
  据说,黑龙潭直通东海,潭水常年不竭。曾有人将扁担插进潭中。扁担便从东海漂上岸来。更有人神乎其神地说,曾在雨天看见虾兵蟹将在潭上搭桌对饮。不知是龙潭真的通海呢,还是潭中真有卧龙的缘故,每逢遇雨,事先大都有一股云雾从沟中徐徐升起,缭绕在九仙山、五莲山顶上,出现“戴帽”现象。所以当地人把龙潭沟的雾当作雨前的征兆,流传着:“五莲山带帽,小放牛的睡觉(下雨)”等谚语。
  涉过黑龙潭水面,攀壁而上,只见对面山峰上一瀑布飞流直下,形如白练垂空。水泻入潭,浪花四溅,如霜似雾。这就是白龙潭。潭的右侧,石壁插空,如神斧鬼凿。左侧几十丈高的悬崖上,有一卧牛似的石头延胫而出,游人可伏在石上垂首观看白龙潭水。如果心情过于紧张,身体失衡,就有跌落入潭,粉身碎骨的危险。人们将这块石头称为“志心石”,有心脏病的人,血压过高的人,神经不够正常的人,做过坏事心虚多怕的人,都不敢前来探视。为警告人们,对面石壁上还刻有“孝子回车”的警句。游人至此,如入幻境。
  从白龙潭中缓缓流出的溪水,清洁得不容一线灰尘。当我们跨水而过时,真担心脚下的尘土沾污它。我不由得捧水而饮。那水精凉爽口,顿时,溢透肺腑。据说,龙潭水是“神水”,喝了百病皆治,延年益寿。过去穷人病了,无钱买药,就靠到这里取“神水”。还说,用龙潭水泡茶,再有冲头的茶叶,也不过冲两次。有几个外来的和尚用此水泡茶,一晚上喝光了五莲山上的一棵茶树,吃掉了一头驴。
  这些神话传说固不可信。但龙潭水是从那山石缝里一滴滴流出,从山泉里涌出的,是天然的矿泉水无疑。据后来有关部门化验,含有多种矿物质成份,敢与崂山水媲美。
  离小时候游山已30多年了。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去龙潭沟一游。现在不需趟那羊肠小道了,从县城坐上专车,沿着宽阔平坦的进山公路,可以直达龙潭。还是原来那条沟,还是那黑白二潭。不同的是,沟里筑起了飞跨两岸的拦河大坝,冒出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厂房。这是五莲县保健饮料厂所在地。该厂利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龙潭水和山上的丰富资源,酿造出酸枣汁、山楂酒、樱桃酒、啤酒、汽水等饮料,营养丰富,味道醇香,饮之能增进食欲,宁心安神,舒筋活血。龙潭水成了名符其实的“神水”。
  出了龙潭沟,经过潮白河。原来那弯弯曲曲横冲直撞的河流,已顺从地被人们疏通拉直。两岸绿树成荫。河畔上那瓢一块、碗一块的土地,变成成片成方、平平整整的畦田、梯田。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是旱涝保收的米粮川、花果园。从龙潭沟顺流而下的库水,还乖乖地被人们牵进粮田和果园。
  看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联想到过去听到的神话,我想,再下去多少年,这变化可能又成神话了。龙潭神话,又增添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