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四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183&run=13

张氏四逸

  “张氏四逸”,即张侗、张衍、张素、张佳叔伯四兄弟,四人诗、书、画俱佳,且精通经史及诸子百家,为诸城普庆人。张氏兄弟与清王朝有家仇国恨,因此张氏子孙誓不仕清。为逃避当世,与志同道合的域外百余文士,共结同心,聚会结文社于放鹤园,开辟卧象,诗酒于卧象山谷,遨游于九仙山、五莲山,留下了许多有关九仙山、五莲山的著述名篇佳句,其事迹至今流传,为九仙、五莲名士。

张侗  为“张氏四逸”之首,字同人,一字石民。少即聪慧,喜读书,家贫无笔墨,常以炭作字,无书即从其父口授文数篇,时时默诵之。年十七补诸生。父丧后家益贫,侗独奉母甘旨,母严督学问,侗发愤读书,常终夜不寐,终至精通经史,工诗善文,亲作《放鹤亭记》,以昭示子孙。还与兄张衍扩建放鹤园,开辟卧象山谷龙潭胜景,亲率子侄课读山中“若家焉”。他提倡白文(即白话文),虽遭众多文士嘲讽,亦矢志不移,确为难能可贵。侗诲人不倦,有一善必委曲成之,成之而后安,常告诫子孙说:“我生平无他长,惟与扬善隐恶,成人之美。”他在年八十岁时,出片纸示子孙说:“学圣贤别无门路,止有‘迁善改过’四字”,敦勉屡屡不厌,至五月无病而卒。侗生平著述甚丰,有《〈鲁论〉言外集》、《〈大学〉解》、《续〈大学〉问》、《读书续言》、《三才传》、《四太极图说》、《三古纪略》、《读四子书》、《其楼文集》、《其楼诗集》、《放鹤村文集》、《卧象山志》等等。

张衍 字溯西,号蓬海,自称“半只道人”,明时诸生。少嗣伯母杨氏。衍素孝悌,奉嗣母若亲母,视诸弟如手足。他与叔弟张侗同庚,入塾同授于一师,还共同扩建放鹤园,开辟卧象山谷,建设家庙(祠堂),课教子孙,二人形影不离,宛若一人,称名于乡里。衍轻资财,重交友,常以鸡黍延客,四方文士多慕名投之,据张侗《同心录》记,家中客无虚日,“戴笠乘车烂盈门,径草不生”。乘州李焕章兄弟二人来投,寄届放鹤园,衍长为二人筑室居之,称此室为“二李轩”。益都高士杨涵工绝句,善画竹,尤以草隶书著称,但其性高傲孤辟,喜黄白术,衍为其筑室歇鹤村以居之。衍善写墨菊,每到一地即在石崖、墙壁上用浓墨画菊,行路过之,不闻菊香闻墨香。他写菊更爱菊,在放鹤园广植名菊,常在夜间携酒一壶,花荫弄影,仰偃菊花前,捧腹自笑曰:“菊之爱者,谁说陶彭泽后无人?!”衍渐年老不复远游,遂于西村(薛家庄)小河边柳荫处,构茅屋三楹,沿河植荷蒲,称其屋为“四逸草堂”,与诸弟相聚吟哦,子孙随之,读书习礼,谈古论今,享受天伦之乐。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春,衍偕挚友重游琅琊台,扪秦残碑李斯小篆为乐,并垂钓紫澜亭,少饮薄醉,忽得微疾,遂逝于琅琊台畔。衍亦工诗,留世甚多,著有《渐山阁草》四卷,此外还有墨菊画卷、菊花石刻等。

张素 字白峰,岁贡,不仕清,日与诸兄及友朋吟哦于放鹤园、五莲山、九仙山、卧象山谷及琅琊台等地。素虬髯长七寸,仪表轩昂,性喜读书,至老不倦。他工诗,诗跌宕,诸兄皆不及,年七十七卒。著有《一柳堂诗集》。

张佳 字子云,少孤。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之乱,母徐氏罹难。佳稍长,读书塾中,塾师命题“今之孝者”,佳挥泪属文,试卷尽湿。明末补诸生,清初以岁贡授莱阳训导,不赴。佳亦工诗善书,日与兄衍、侗、素及诸友,赋诗放鹤园、卧象山谷等地。以九十岁高寿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