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179&run=13

邱月林

  在五莲山、九仙山一带,有许多有关邱月林的传说,说他祖籍为邱家店子(今户部乡邱家店子村),是父亲死里逃生与猩猩所生,小时候在九仙山读书,狐仙助学,进京考中,后来得道成仙等。
  邱月林(1516—1585),诸城人,名橓,字懋实,号月林。其先世为寿光人,始祖彦成迁居诸城县之柴沟,传五世,至橓,家境贫甚。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炼了他大无畏的意志和性格。稍长,即负笈就师友学,发奋读书。明嘉靖二十年(1543年)举乡试第二,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刑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南京太常少卿,大理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卒赠太子太保,是朝廷的二品官,“其风裁为世所仰望,次海瑞吕坤之间,人以为俯仰无愧云”。
  邱橓跨慧入宦海之时,正是大明江山日下的年代,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明王朝,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邱橓以“誓扫除积弊”、“大奋乾纲”为己任,廉沽奉公,小畏强权,屡屡上疏奏劾误国权臣,抨击弊政。上任不久,便奉命册封宗藩,因拒收贿赂而受到赏识,擢刑科给事中。嘉靖三十四年年(1555年),倭寇兵逼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和侍郎陈洙等“闭门不敢出”。在朝廷追查责任时,张时彻支吾其辞,为自己开脱罪责。邱橓挺身而出,“劾其欺罔”。揭露了他们贪生怕死、逃敌辱国的可耻行径,二人皆被罢官。接着他又直言朝政久废、严嵩弄权这个重大问题,主张“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首劾严嵩党羽夏巡抚谢淮、应天府尹孟淮,给嵩党以沉重打击。为此,严嵩怀恨存心,欲加罪于邱橓,然无隙可乘。
  嘉靖末年,严嵩专横日甚,“唯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其党羽“倚严氏父子,所至市权纳贿,监司邑吏膝行蒲伏”;“置酒高会,日费万金,虐杀无辜,怨咨载路”。眼看明王朝将倾覆于这班蠹虫之手。在这危亡关头,邱橓不畏权势,再次上疏弹劾严嵩父子,其他敢于直言的正义言官,亦纷纷上书,要求严惩奸贼。这强大的舆论,终于使昏庸的世宗帝猛醒,将严嵩罢官废为平民,其子世蕃被“斩于市,籍其家”。仅从严世蕃家就搜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余两,其他珍宝、服玩所值又数百万”。
  严嵩父子的倒台,进一步坚定了邱橓扫除积弊的决心。此时他已迁兵科都给事中,成为名望极高,举足轻重的大臣。他果决地“一屏权阉属托”,不遗余力地肃清嵩党余孽,先“劾由嵩进者顺天巡抚徐绅等五人,帝为黜其三”;劾罢向他行贿的湖广巡抚方廉,又劾以行贿升官的南京兵部尚书李遂、镇守两广的平江伯陈王谟、锦衣指挥魏大经,“王谟革任,大经下吏。”素以贪暴令人发指的浙江总兵官卢镗,在捞足了不义之财后,“托疾请老,帝许之,”而刚正不阿的邱橓却敢再“发其八罪”,终至“褫职”。
  正当邱橓欲“大奋乾纲”,一展雄才的时候,却受不白之冤而离开政坛。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侵犯通州,总督杨选被逮,“橓偕其僚陈善后事宜,指切边弊”,不分皂白的嘉靖皇帝“以橓不早劾选”为由,将他“杖门十,斥为民”。“橓归,敝衣一箧,图书一束而已”。
  1567年,穆宗朱载垕继位,更号隆庆,他很敬佩邱橓从政廉洁,刚正不阿的气质,感慨地说:“邱给事幸无死哉!”于是在隆庆二年(1568年)下令起任礼科,还未赴任,又擢南京太常少卿,晋大理寺少卿。遗憾的是,邱橓因丧子致疾,只好卸职回乡。
  1573后,神宗皇帝朱翊钧即位,言官荐邱橓再次出仕,因吏部左侍郎“张居正恶之,不召”。此时,大明王朝的满朝文武,大小官吏,旧病复发“赃秽狼藉”,达崩溃的边缘!
  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万历十一年(1583年)秋,神宗帝下诏再一次用邱橓为右通政,尚未赴任,又升左副都御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邱橓迫不及待地“以一柴车就道”。刚一入朝,即将自己数十年中的“目击耳剽”,痛切地直“陈吏治积弊八事”,抨击了在选举任人,考察官吏政绩,执行法律等方面盛行的不正之风,建议朝廷“痛惩吏弊”,“以挽回久坏之人心,振作方新之士气”。“疏奏,帝称善,敕所司下抚按奉行,不如诏者,罪”。然而,诏下三月,却依然是“大吏恣肆,小吏贪残,小民怨恣,四方赂遗如故”。这使邱橓认识到,有了朝廷的诏书明令,还必须依法付诸实施,否则只是一纸空文而已。于是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即刻上言直陈朝廷执法不正的大量事例,最后,他还沉痛地说:“我这次入阁,本想誓扫积弊,可连您的旨意都难施行,怎能不叫人忧虑啊!”此时邱橓已任刑部右侍郎,他恳求罢斥自己的官职‘以儆有位”,言辞激切诚恳,连神宗皇帝亦为动容,“优诏报之”。遂“召时亮、世选、橓、复聘、汝桂还,削应昌、堪、一鲲、一夔、琏籍,贬岱三秩”。未几,邱橓奉命去荆州籍没已于万历十年死去的原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家,因为当初有人推荐邱橓入阁,曾受到张居正的诋毁和阻挡,人以为邱橓会公报私仇,“持之必急”,然而邱橓“唯坐王篆,曾省吾数家,余无蔓者”。自荆州归来,即转左侍郎,不久又拜为南京吏部尚书,年七十,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