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五角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171&run=13

对诗五角棚

  在九仙山西麓万寿峰上,有一巨石形似腾空凌飞的大鹏从天降落,说来也奇怪,它不是平卧落地,而是五角撑地,形成了天然的石棚。这石棚之内可容纳四五十人在此聚会。盛夏,炎日烤得人喘不过气来,石棚里却凉风习习,真乃避暑的好地方;冬天,寒风刺骨,冻得人浑身发抖,而石棚里却温暖如春。这里成了九仙山上一大景观。
  这天然巨石为什么五角着地呢?里边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清初,张侗、张衍、李澄中、丁耀亢等文人名士因誓不仕清,隐居九仙山吟诗论文,并自辟九仙山西麓一山为卧象山,此山奇、秀、险三者具备,奇景纷错,目不暇接。鉴于仙山美景,张侗等文人常聚于此吟诗论文,先后有不少名作问世。这事被居住于此山中的半仙邱月林知道了,他很不服气。但他祖籍邱家店子,碍于乡土面子,不愿出面干涉。
  这天,居住在马耳山友泉的早已成仙的马三蝎子约邱月林、张天师到他家做客。饮酒间,邱月林把心事告诉了二位。张天师道:“这事非邪也,不便我出面,还是有劳马三弟吧。”马三蝎子听罢,欣然应允。
  事隔数日,一个寒风刺骨的三九天,马三蝎子便来到了龙潭沟卧象山,他想以诗文考考这些酸秀才,然后带他们到天然石棚冻冻他们,也好为邱二哥出口气。说来也巧,马三蝎子来这天,远道的文人墨客已返回老家准备过年去了,这里只剩下了张侗、张衍、李澄中、丁耀亢四个近山的文人。马三蝎子心想:一人难辩众人嘴,他们又是些文人,我何不以诗文相对呢?看他们肚里到底有多少墨水。便说道:“吾乃仙人马三蝎子,今日与汝相见,只许吟诗答对。”
  张侗等四人忙跪拜道:“仙师在上,望多多指教。”马三蝎子也不客气,说道:“你们常居卧象,游遍仙山佳境,想必定有名诗佳句,每人先选一首吟来吾听。”
  他们却毫不作难,每人吟上一首,马三蝎子连声称赞。边赞诗作边领他们进了石棚。他想,这些不愧是名篇佳作,但都是原有的,不是现编的。我何不出个奇巧题目难难他们呢?他挖空心思,最后想到,现已是数九寒天,在这石棚里让他们作诗,作不出来,恐怕也要冻个半死,随即说道:“我们江北四季分明,下面就以四季为题,每人作一首关于季节的诗,作不出来,休想离开石棚。”这时,已进入三更,天气寒冷得十分逼人。冬天的夜空,凉风飕飕,且在一个四面通风的石棚内,那个冷滋味就甭提。为了抢时间,张侗沉思了片刻,朝马三蝎子道:“仙师,我先来吧?”
 张侗诗曰:“柳金渐舒枝渐齐,得莺涩升春归喜。溪水赤香鱼子燕,草芽长倦促马蹄。”
  诗中既有春意,也有含沙射影的意境,马三蝎子只好默认好诗。张衍也顺便作诗。
  诗曰:“芦满山野金满川,子规声里马如烟。乡村四野不夜天,采来蚕桑好插田。”
  李澄中早有些沉不住气了,也以秋作诗。
  诗曰:“千枝散落不落叶,数枝收并未开娩。青山著马廉如洗,秋香年湖浩兴悬。”
  丁耀亢见师兄弟已作完,便就冬寒作诗。
  诗曰:“二郎山下雪珍珍,旋卓宇庐留寒人。化作青衣冬未花,石烟多似虎潭尘。”
  马三蝎子见四人诗意盎然,且很适合四季的九仙山格调,也不好再继续难为他们,于是夸赞了一番,拍了三下巴掌,一刹工夫不见了。张侗他们一看,每人坐的地方,石板下隐了足有三尺深。自此以后,就成了天然石棚。只因五人对诗,留下了五个角着地,支撑着五块巨石,因此,叫五角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