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8&rec=25&run=13

“五莲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五莲县党史(史志)办公室主任 桑光军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五莲人民为了改变穷 山恶水的恶劣自然环境,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 导下,大搞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在一锨一镐的苦干 中锤炼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 命实干”的“五莲精神”。 “五莲精神”的核心 是艰苦创业,凝聚成一个字就是“干”。
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山区开发过程中,全县 各级一级带着一级干,并在继承中开拓创新,使“五 莲精神”在每一届领导班子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靠着一批又一批带头实干、艰苦创业的好党员、好 干部,带出了一方敢打硬仗的好群众,使“五莲精 神”在全县人民心中牢牢扎下了根,成为激励全县 干部群众的政治财富和精神动力,成为五莲人民的 “传家宝”。
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十六字“五莲精神” 作为聚民之魂、立县之本,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特别是 2010 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 领全县人民,坚定“发展为要、生态优先、群众第 一”理念,发扬“先干起来”精神,在新时期的生 动实践和创造中,为“五莲精神”赋予了“开放包 容、创新创业、亲山亲水、先干快干”的新内涵, 使“五莲精神”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建设“经济繁 荣、生活富裕、山水秀美、文明开放”新五莲的新 生动力。
“五莲精神”的培育形成
建国初期,五莲的自然条件可以用山穷水恶 来概括。群众当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要问道路有 多险,‘阎王鼻子’‘三瞪眼’,兔子上山拄拐棍, 老驴爬坡步步喘。”“兔子不扒窝,知了没树落。”“三 天不下雨小旱,十天不下雨大旱”,基本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据县志记载,1949 年,五莲县有 残次林 45.5 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 20.4%,“大 片地带荒山秃岭,一片荒凉”。在这片薄山瘠土上 长出的粮食让五莲人艰难吃饱肚子,1949 年全县 粮食总产量仅 5300 万公斤,平均亩产几十斤,不 少地方是“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 为了改变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全县人民 在党的领导下,与穷山恶水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县委、县政府针对 全县山多地少实际,把“靠山吃山”作为工作的立 足点,一届接着一届“唱山戏”“走山路”, 坚 持一个规划一张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治一座山、 一治一道岭、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小流域,持续 不断地大搞山区综合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虽然 各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保持了工作连续性, 围绕山区综合开发大做文章,谱写了一部山区开发 建设创业史。
1953 年,全县栽上了第一批党中央支援老区的 13.8 万株苹果树苗,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 纪的开山劈岭、修路整地的山区开发。50 年代植 树栽果,60 年代兴修水利,70 年代治岭改土,80 年代开展多种经营。经过近 40 年的艰苦奋斗,使 穷山恶水的自然面貌得到了初步改变。
自 1964 年开始,历时 15 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是凝结形成“五莲精神”的重要过程。学大寨运动 虽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然而其核心内容则是治 山改土、开荒造地、兴修水利,其根本目的就是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15 年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 广大干部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战天斗地,愚公移山,改造自然,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 利。15 年中,全县累计治理大型河道 8 条,修建 水库 77 座,其中中型水库 2 座,建成塘坝 278 座以及大批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到 1978 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25 万亩,深翻整平改土 72 万亩,建设大寨田 45 万亩。经过 15 年艰苦努力,农业生 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 步增强。全县人民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对国 家作出了一定贡献。
1969 年 6 月,阿尔巴尼亚友人来五莲参观李 崮寨的“愚公田”“大寨田”;1975 年 9 月,在 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五 莲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学大寨先 进县”称号。
尽管农业学大寨运动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 响,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 实干”的“五莲精神”,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得到 了培育、凝结并日益体现出来。可以说,没有农业 学大寨运动,就不会造就产生“五莲精神”;不走 农业学大寨道路,“五莲精神”就不会得到完美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坚 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了“以 林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 区建设方针,在全县掀起了规模空前的以植树造林 为主的综合开发热潮。此后的几届县委、县政府继 续沿着“以林为主”的路子,带领全县人民持续不 断地植树栽果和治山修路。到 80 年代末,基本完 成了荒山荒滩绿化任务,实现了山山有路,村村通 车,实现了由荒山变青山的跨跃,基本改变了山区 贫困落后面貌。
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长期实践中,县委、 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愚公移 山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受了一次又一 次严峻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1986 年,郝李路五莲段改建拓宽工程会战,要从三关顶劈出一条深 33 米、宽 40 米、长 150 米的通道,填平一条深 30 米、长 300 米的大沟,工 程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五莲人有一种敢打硬仗 的拼劲。一批批民工用炮轰,用钎撬,用锤砸,一 口一口往下“啃”。 为了这一工程,有的民工推迟 了盖房,有的民工孩子满月还未见爹面,有的民工 新婚 5 天就上了山,还有的民工再也没能下来……
完成这一工程,用碎车篓 15 万副,用掉的钢钎能 垛成一座小山。除了有敢打硬仗的拼劲外,五莲人民还有一般百折不挠的韧劲。在五莲西北部,流传着一个“四 探开发路”的故事。西北部属于横板岩、“蛤蟆石” 丘陵地带,裸岩较多,地质条件恶劣,不生草,不 长树。1979 年管帅镇开始进行开发试验,在石板 上凿了 5 万个树窝,栽上了耐早的刺槐。一个夏天 树苗几乎全部成了干柴。第二次改栽最抗旱的火炬 树,也没能存活下来。第三次他们用营养钵育苗技 术栽植松柏,不想一场干旱,一场大雨,又是几近 “全军覆没”。三次告负,他们没有就此罢休。在 蹭皮就是石头的“猴子岭”上,用炮轰、镐劈、镢 刨、锨挖,硬是在石板岩上凿出了一道道宽 2 米、深 1 米的大沟,抽出石块垒堰,搬运客土回填,栽 上柿子树后,4 年后见到了果实。
靠着这种拼劲和韧劲,仅 1988 年一年的时间, 全县先后投工 1991 万个(平均每个劳力 100 个),投资 2552 万元,治山整地 4.5 万亩,造林 3 万亩,改造低产果园 5.3 万亩,新建小型水利工程 150 处,改善、扩大水浇面积 6.8 万亩,新修复修道路 474 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 15 个,40 平方公里。
1982 年,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在五莲召开,推 广五莲山区建设的经验。《大众日报》先后以《靠 山吃山》《吃山养山》《用山管山》《愚公移山》 为题连续四次对五莲山区开发进行了系统报道。到 80 年代末,先后有 400 多个单位、18000 余人来五莲参观学习。1987 年 8 月 22 日至 26 日,中共潍坊 市委在五莲县召开的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 场会上,将五莲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 不止、拼命实干”的精神,赞誉为“五莲精神”。 1988 年 7 月,省委又在五莲县召开全省林业工作 会议,推广五莲县以林为主的山区开发建设经验, 五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建设的先进典型。从此, “五莲精神”享誉省内外,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 “五莲精神”是全县人民改天换地伟大实践的生动 写照,也是几十年山区开发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它既是全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全县人民精 神风貌的体现。
“五莲精神”的发扬光大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叫响“五 莲精神”、弘扬光大“五莲精神”,作为推进经济 社会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不但坚持实干、苦干、 拼命干,而且强调会干、巧干、科学干,为发扬光 大“五莲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当 1992 年五莲历史上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 灾降临时,“五莲精神”的感召力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全县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以空前的团结、惊人的毅力、超常的工作,展开了一场历史上 前所未有的艰苦卓绝的抗旱救灾伟大斗争。据不完 全统计,全县投入抗旱救灾的劳力达 22.64 万人,汽车、拖拉机、抽水机等动力机械 11678 台,人力车 59910 辆,水囊 12471 个,其它用具 8164 件。浇苹果 2 l 万亩,杂果 4 万亩,保春播作物 19 万亩,保夏播作物 21 万亩,浇丰产林 2 万亩。历届党委 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奋斗几十年栽下的“摇钱树”保 住了,当年春播、夏播作物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全 县人畜吃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工交财贸生产保持 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抗旱救灾的动人场景和感 人故事,为发扬光大“五莲精神”做出了最恰切的 诠释。这场抗旱救灾的伟大斗争,使“五莲精神” 在这场高温炙烤中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更加深入人 心。
党的十四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指导和组织山区开发,把市 场意识、科技意识“嫁接”在艰苦创业的镐头上, 再续“五莲精神”辉煌。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充 分认识到,山区综合开发光靠热情不行。此前,在“敢 教日月换新天”的山区开发过程中,有过劳民伤财、 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教训。县委吸取了这些教训, 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科学实施山 区开发,组织实施了再“建山上五莲”工程。坚持“山 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县外抓流通、县内搞市场”, 推动了山区开发建设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逐步实现了由青山变富山的跨跃。
在荒山治理中,探索出“水平阶”“卧龙沟” 等整地方式,使一片片荒山秃岭变成了“外噘嘴、 里流水、旱能蓄、涝能排”的水平梯田。
在治河治水中,坚持治山治水一起抓,见沟就 闸,见水就堵,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基本实现了 小雨不出地,中雨不下山,大雨不出库。到 1999 年, 全县已建成中小规模的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 920 处,70% 的农田和 80% 的果园得到了有效灌溉。
在残次林改造中,全县把适宜改造的十几万 亩残次林换上了以板栗、柿子、大枣为主的高效经 济林,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 脚瓜果梨桃”的生态经济林格局,经济效益比改造 前提高七、八倍。
“绿起来,富起来”不是山区开发的终极目 标,还要让山区“美起来”。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全县着手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建成了 5 条旅游 线,9 大风景区、5 大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使五莲成为全省最大的自然风景区和天然大公园之一。 至 1999 年,全县发展板栗、银杏和樱桃等名优特新果品以及枫树、水杉、杜鹃等观赏性花木 20 多 万亩,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栗子山、石榴园、樱桃 沟,生态旅游农业渐入佳境。
1994 年,省委、省政府继 1988 年之后又一次 在五莲召开全省林业经济工作会议。1996 年全国 山区综合开发扩大试点县会议、全国生态经济研讨 会等国家、省有关山区开发的 5 个会议相继在五莲 召开,从多方面总结推广了五莲县发扬“五莲精神”, 大搞山区开发的经验和做法。五莲县先后被授予“全 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等称号,1996 年又获得国际生态工程奖。全县的 山区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走在了全 国前列。
1998 年 7 月,日照市新闻采访团来五莲专题 采访“五莲精神”;同月,中央新闻协调小组一行 5 人来五莲考察弘扬“五莲精神”、推广山区开发 建设经验;省委政研室、大众日报社、省电视台、 省广播电台、省有线电视台等单位来五莲集中采访 宣传“五莲精神”。省电视台、省有线电视台和省 广播电台先后播出了《五莲精神—当代的愚公移山》《巨变背后的故事》《弘扬“五莲精神”改造山河》 等专题报道。日照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同时播出了 3 篇《“五莲精神”系列报道》;《日照日报》连续刊发 3 篇“五莲精神”的报道。
1998 年 8 月,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变压 力为动力,制定出台《进一步弘扬“五莲精神”推 动改革与发展意见》,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 8000 人参加的弘扬“五莲精神”动员大会,在全县进一 步叫响了艰苦创业的口号,掀起了新一轮山区开发 高潮。
1998 年 10 月 15 日,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 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学习弘扬“五莲精神”的意见》。 10 月 20 日至 21 日,全市弘扬五莲精神艰苦创业 加快发展动员大会在五莲召开。1999 年 6 月,全 省加强县委领导班子建设座谈会在五莲召开,对“五 莲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加以推广。
在山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朱 镕基、姜春云、何鲁丽、许嘉璐、周光召等;时任 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姜大明,省委副书 记陈建国、王修智、韩喜凯、吴爱英等领导先后视 察五莲山区综合开发工作。1998 年 10 月,省委书 记吴官正在五莲视察山区开发建设时,赞叹道:“五 莲人民很伟大,五莲的干部很能干,五莲精神不简单!”
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变压力为 动力,继续发扬拼劲、韧劲和闯劲,掀起了山区建 设的新热潮,至 1999 年,使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 程达到 956 公里,3300 多个山头山山有路,634 个 村庄村村通车。绿化了全县 105 万亩宜林山滩中的97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 43%。昔日山穷水恶的 五莲变得“春天满山花,夏天满山绿,秋天满山果, 四季有景观”。
“五莲精神”虽然是在长期的山区开发建设 中培育形成的,但是,“五莲精神”艰苦创业的核 心和苦干实干的品质,完全辐射体现到了全县各行 各业、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发扬光大。全县工业、 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实现了一次次创业,创造了一番番业绩。
“五莲精神”的时代内涵
“五莲精神”从培育形成到发扬光大,已有 60 余年的时间。60 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带 领全县人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赋予 “五莲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五莲这一特有的精 神财富持续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特别是 2010 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带 领全县人民深入传承弘扬“五莲精神”,坚定“发 展为要、生态优先、群众第一”理念,坚持“今天 就是机遇,今天的条件最具备”,发扬“先干起来” 精神,倡导“用心、会干、干成”的科学态度,大 力实施“森林五莲”建设、工业调整振兴和“一城 五区”建设,居弱图强,勇创一流,全县经济社会 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2012 年 7 月,五莲县获评 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深 刻认识到,“五莲精神”作为五莲人民的政治优势, 全县人民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在科学发展的生动 实践中,为“五莲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必 须认真总结、研究挖掘“五莲精神”的新内涵,使 之成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山水秀美、文 明开放”新五莲的力量源泉,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新生动力。
2013 年,第 35 次中共五莲县委常委 ( 扩大 ) 会议,作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五莲精神”新内 涵的决定。会议要求,要把全县人民在新时期伟大 实践和创造中凝结成的创业理念和精神风貌,赋予 到“五莲精神”新内涵。为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 做深,县委宣传部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全县各级围 绕“五莲精神”怎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应 该怎样提炼“五莲精神”新内涵、“五莲精神”新
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等展开集中讨论。在《今日五莲》 开设《深入挖掘“五莲精神”》专栏,组织专题研 讨 150 余次,参与干群 1 万余人次,收到研讨成果65 篇。在《今日五莲》开设了《“五莲精神”大家谈》 有奖征文,组织全县各界自由发表见解。期间有重 点的与部分领导电话约稿并征求意见,征文历时两 个多月,收到全县各界征文 100 余篇,《“五莲精神” 与“三观理念”》《三思“五莲精神”》《关于对 “五莲精神”的几点看法》等 10 余篇优秀文章在《今 日五莲》《五莲视界》刊发。
2013 年 9 月 25 日,县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研究 和挖掘“五莲精神”专题座谈会,召集部分离职老 领导、县“两办”、党校、党史办、历史文化研究 所等负责同志,围绕“五莲精神”是否还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否应赋予其新的内涵、新内涵 应包括哪些内容展开热烈谈论。与会人员各抒己见、 见仁见智,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大家 一致认为,“五莲精神”是五莲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是五莲人民的“传家宝”,必须坚持和弘扬,但应 与时俱进,在不改变过去“十六字”提法的基础上, 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总结提炼“五莲精神”新 内涵把握体现了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体现时代性。 体现县委倡导的“用心、会干、干成”“先干起来”“今 天就是机遇,今天的条件最具备”“发展为要、生 态优先、群众第一”等理念,体现新时期五莲人民 的精神追求和生动实践;二是体现地方性。蕴含五 莲的地方特征和人文底蕴,便于记忆,利于传诵; 三是体现传承性。“艰苦创业”的核心不能变,“拼 命实干”的特质不能丢。专题座谈会的召开,为新 内涵表述语的筛选、提炼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期间,县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人员,通过电话 交流、个别座谈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讨。 与县“两办”多次沟通,准确把握县委、县政府执 政理念和工作思路,找准与当前工作的切合点;与 党校、党史办等部门交流,探寻“五莲精神”历史 渊源,相互启发如何做好新内涵的理论概括;反复 与全县各界交流意见,进一步丰富表述语内容。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在全县干部群众 中掀起了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五莲精神”新内涵热 潮。县委宣传部按照体现“时代性、地方性、传承 性”的原则,对全县各界报送的 265 条表述语进行 了再总结、提炼,整理出了“开放包容、创新创业、 亲山亲水、先干快干”等 5 条候选表述语。
2014 年 1 月 6 日至 7 日,在《今日五莲》《中 国五莲》网站等新闻媒体登载候选表述语及其诠释,接受社会评选。同时,下发通知,组织全县各级各 部门继续展开讨论,进行投票,评选出最具代表性 的“五莲精神”新内涵表述语。全县共有 8455 人参与投票,根据 69% 的干部群众投票意见,并征 得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意,最后 确定以“开放包容,创新创业,亲山亲水,先干快 干”为“五莲精神”新内涵表述语,在 2014 年五 莲县春节联欢晚会中向社会公布。
“五莲精神”新内涵是五莲人民“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全新写照,是 进入跨越发展新时期的生动体现,是全县人民用自 己的心血和实践,给“五莲精神”新内涵赋予了确 切的诠释。
开放包容:强调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又 要用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招才引智、招商引资, 为五莲后发崛起提供新动力。
创新创业:倡树“善于探索、尊重首创、勇 于创新、敢于创业”意识,“企业创新业、能人创 实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为新时期的“艰 苦创业”赋予“创新”内涵。

亲山亲水:五莲的特征在“山”,优势在“生 态”。大力倡导“生态优先”理念,培育“亲山亲 水”文化,建设“森林五莲”“果乡五莲”“生态 五莲”“全景五莲”。“亲山亲水”,既体现了五 莲的地方特征,也是对“挖山不止”的继承与升华。
先干快干:“今天就是机遇,今天条件最具备”, 发扬“先干起来”精神,继承“拼命实干”的优良 传统,靠先干抢机遇,靠快干争主动,居弱图强, 勇创一流,实现富民强县新目标。
“五莲精神”永不过时,“五莲精神”新内 涵与时俱进,“五莲精神”永远在路上,是五莲人 民的“传家宝”,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