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五莲精神”的发扬光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6&rec=94&run=13

第二节 “五莲精神”的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叫响“五莲精神”、弘扬光大“五莲精神”,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不但坚持实干、苦干、拼命干,而且强调会干、巧干、科学干,为发扬光大“五莲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当1992年五莲历史上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降临时,“五莲精神”的感召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县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以空前的团结、惊人的毅力、超常的工作,展开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抗旱救灾伟大斗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投入抗旱救灾的劳力达22.64万人,汽车、拖拉机、抽水机等动力机械11678台,人力车59910辆,其它用具8164件。浇苹果、杂果20余万亩,保春播作物19万亩,保夏播作物21万亩。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奋斗几十年栽下的“摇钱树”保住了,当年春播、夏播作物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全县人畜吃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工交财贸生产保持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抗旱救灾的动人场景和感人故事,为发扬光大“五莲精神”做出了最恰切的诠释。这场抗旱救灾的伟大斗争,使“五莲精神”在这场高温炙烤中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更加深入人心。
  党的十四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指导和组织山区开发,把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嫁接”在艰苦创业的镐头上,再续“五莲精神”辉煌。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山区综合开发光靠热情不行。此前,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山区开发过程中,有过劳民伤财、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教训。县委吸取了这些教训,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科学实施山区开发,组织实施了再建“山上五莲”工程。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县外抓流通、县内搞市场”, 推动了山区开发建设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逐步实现了由青山变富山的跨跃。
  在荒山治理中,探索出“水平阶”“卧龙沟”等整地方式,使一片片荒山秃岭变成了“外噘嘴、里流水、旱能蓄、涝能排”的水平梯田。
  在治河治水中,坚持治山治水一起抓,见沟就闸,见水就堵,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基本实现了小雨不出地,中雨不下山,大雨不出库。到1999年,全县已建成中小规模的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920处,70%的农田和80%的果园得到了有效灌溉。
  在残次林改造中,全县把适宜改造的十几万亩残次林换上了以板栗、柿子、大枣为主的高效经济林,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生态经济林格局,经济效益比改造前提高七、八倍。
  “绿起来,富起来”不是山区开发的终极目标,还要让山区“美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县着手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建成了5条旅游线、9大风景区、5大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使五莲成为全省最大的自然风景区和天然大公园之一。至1999年,全县发展板栗、银杏和樱桃等名优特新果品以及枫树、水杉、杜鹃等观赏性花木20多万亩,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栗子山、石榴园、樱桃沟,生态旅游农业渐入佳境。
  1994年,省委、省政府继1988年之后又一次在五莲召开全省林业经济工作会议。1996年全国山区综合开发扩大试点县会议、全国生态经济研讨会等国家、省有关山区开发的5个会议相继在五莲召开,从多方面总结推广了五莲县发扬“五莲精神”,大搞山区开发的经验和做法。五莲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等称号,1996年又获得国际生态工程奖。全县的山区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1998年7月,日照市新闻采访团来五莲专题采访“五莲精神”;同月,中央新闻协调小组一行5人来五莲考察弘扬“五莲精神”、推广山区开发建设经验;省委政研室、大众日报社、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省有线电视台等单位来五莲集中采访宣传“五莲精神”。省电视台、省有线电视台和省广播电台先后播出了《五莲精神—当代的愚公移山》《巨变背后的故事》《弘扬“五莲精神”改造山河》等专题报道。日照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同时播出了3篇《“五莲精神”系列报道》;《日照日报》连续刊发3篇“五莲精神”的报道。
  1998年8月,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制定出台《进一步弘扬“五莲精神”推动改革与发展意见》,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8000人参加的弘扬“五莲精神”动员大会,在全县进一步叫响了艰苦创业的口号,掀起了新一轮山区开发高潮。
  1998年10月15日,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学习弘扬“五莲精神”的意见》。10月20日至21日,全市弘扬五莲精神艰苦创业加快发展动员大会在五莲召开。1999年6月,全省加强县委领导班子建设座谈会在五莲召开,对“五莲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加以推广。
  在山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姜春云、何鲁丽、许嘉璐、周光召等;时任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姜大明,省委副书记陈建国、王修智、韩喜凯、吴爱英等领导先后视察五莲山区综合开发工作。199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五莲视察山区开发建设时,赞叹道:“五莲人民很伟大,五莲的干部很能干,五莲精神不简单!”
  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发扬拼劲、韧劲和闯劲,掀起了山区建设的新热潮,至1999年,使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到956公里, 3300多个山头山山有路,634个村庄村村通车。绿化了全县105万亩宜林山滩中的9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3%。昔日山穷水恶的五莲变得“春天满山花,夏天满山绿,秋天满山果,四季有景观”。
  进入21世纪后,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建县”战略,制定出台《五莲生态建县规划》,全面启动封山护林、绿色通道、生态旅游、城市绿化美化、水利建设、西北荒山绿化、石材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12月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总结形成了《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五莲县山区可持续发展调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后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学习、借鉴、推广。五莲县由山区建设的老典型,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型。至2009年,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省生态县建设示范县。
  “五莲精神”尽管是在长期的山区开发建设中培育形成的,但是“五莲精神”艰苦创业的核心和苦干实干的品质,完全辐射体现到了全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发扬光大。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山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工业化进程上来,组织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建县”三大战略,广泛开展“学胶南、赶胶南、解放思想促发展”活动,确立了经济工作由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强县转变、由自我发展为主向借助外力发展转变,提高山区综合开发层次和水平的“两个转变一个提高”的工作思路,组织实施工业“二次创业”和“双轮驱动”,在全县叫响了“弘扬五莲精神,打造工业优势”的口号。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抓项目、抓落实、惠民生,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强县”为实践载体,开展了“攻坚克难谋发展、抢抓机遇促跨越”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招商引资连年突破,全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64.3亿元,利税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32.3%。二、三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一次次创业,创造了一番番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