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五莲精神”的培育形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6&rec=93&run=13

第一节 “五莲精神”的培育形成

  建国初期,五莲的自然条件可以用山穷水恶来概括。群众当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要问道路有多险,‘阎王鼻子’‘三瞪眼’,兔子上山拄拐棍,老驴爬坡步步喘。” “兔子不扒窝,知了没树落。”“三天不下雨小旱,十天不下雨大旱”,基本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据县志记载,1949年,五莲县有残次林45.5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20. 4%,“大片地带荒山秃岭,一片荒凉”。在这片薄山瘠土上长出的粮食让五莲人很难吃饱肚子,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仅5300万公斤,平均亩产几十斤,不少地方是“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
  为了改变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穷山恶水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山多地少实际,把“靠山吃山”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一届接着一届“唱山戏”“走山路”, 坚持一个规划一张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治一座山、一治一道岭、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小流域,持续不断地大搞山区综合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各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围绕山区综合开发大做文章,谱写了一部山区开发建设创业史。
  1953年,全县栽上了第一批党中央支援老区的13.8万株苹果树苗,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开山劈岭、修路整地的山区开发。50年代植树栽果,60年代兴修水利,70年代治岭改土,80年代开展多种经营。经过近40年的艰苦奋斗,使穷山恶水的自然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变。
  自1964年开始,历时15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是凝结形成“五莲精神”的重要过程。学大寨虽然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然而其核心内容则是治山改土、开荒造地、兴修水利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15年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战天斗地,愚公移山,改造自然,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15年中,全县累计治理大型河道8条,修建水库77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建成塘坝278座以及大批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到1978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万亩,深翻整平改土72万亩,建设大寨田45万亩。经过15年艰苦努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对国家作出了一定贡献。
  1969年6月,阿尔巴尼亚友人来五莲参观李崮寨的“愚公田”“大寨田”;1975年9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五莲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称号。
  尽管农业学大寨运动带有特定历史烙印,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五莲精神”,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得到了培育、凝结并日益体现出来。可以说,没有农业学大寨运动,就不会造就产生“五莲精神”;不走农业学大寨道路,“五莲精神”就不会得到完美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了“以林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山区建设方针,在全县掀起了规模空前的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综合开发热潮。此后的几届县委、县政府继续沿着“以林为主”的路子,带领全县人民持续不断地植树栽果和治山修路。到8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荒山荒滩绿化任务,实现了山山有路,村村通车,实现了由荒山变青山的跨跃,基本改变了山区贫困落后面貌。
  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长期实践中,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1986年,郝李路五莲段改建拓宽工程会战,要从三关顶劈出一条深33米、宽40米、长150米的通道,填平一条深30米、长300米的大沟,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五莲人有一种敢打硬仗的拼劲。一批批民工用炮轰,用钎撬,用锤砸,一口一口往下“啃”。为了这一工程,有的民工推迟了盖房,有的民工孩子满月还未见爹面,有的民工新婚5天就上了山,还有的民工再也没能下来…… 完成这一工程,用碎车篓15万副,用掉的钢钎能垛成一座小山。
  除了有敢打硬仗的拼劲外,五莲人民还有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在五莲西北部,流传着一个“四探开发路”的故事。西北部属于横板岩、“蛤蟆石”丘陵地带,裸岩较多,地质条件恶劣,不生草,不长树。1979年管帅镇开始进行开发试验,在石板上凿了5万个树窝,栽上了耐旱的刺槐。一个夏天树苗几乎全部成了干柴。第二次改栽最抗旱的火炬树,也没能存活下来。第三次他们用营养钵育苗技术栽植松柏,不想一场干旱,一场大雨,又是几近“全军覆没”。三次告负,他们没有就此罢休。在蹭皮就是石头的“猴子岭”上,用炮轰、镐劈、镢刨、锨挖,硬是在石板岩上凿出了一道道宽2米、深1米的大沟,抽出石块垒堰,搬运客土回填,栽上柿子树,4年后见到了果实。
  靠着这种拼劲和韧劲,仅1988年一年的时间,全县先后投工1991万个(平均每个劳力100个),投资2552万元,治山整地4.5万亩,造林3万亩,改造低产果园5.3万亩,新建小型水利工程150处,改善、扩大水浇面积6.8万亩,新修复修道路474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15个,共计40平方公里。
  1982年7月,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在五莲召开,推广五莲山区建设的经验。《大众日报》先后以《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用山管山》《愚公移山》为题,连续四次对五莲山区开发进行了系统报道。1987年8月22日至26日,中共潍坊市委在五莲县召开的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议上,将五莲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精神,赞誉为“五莲精神”。1988年7月,省委又在五莲县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推广五莲县以林为主的山区开发建设经验,五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建设的先进典型。从此,“五莲精神”享誉省内外,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
“五莲精神”是全县人民改天换地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也是几十年山区开发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既是全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全县人民精神风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