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推进旅游业开发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6&rec=72&run=13

第二节 推进旅游业开发建设

  五莲县境内群山连绵、万壑葱翠,地理环境优越,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全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有大小山头3300多座,尤以五莲山、九仙山最著名。境内存有丹土遗址、齐长城遗址、牌孤城遗址等多处历史文化古迹和光明寺、侔云寺等古寺庙遗址;孙膑、苏轼、丁惟宁、丁耀亢、张侗等历史名人先后驻留此处。但由于战乱和“文革”等各种历史原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特别是五莲山上的明代光明寺古建筑群全部拆毁,山上野生杜鹃花、树木等植被遭受砍伐破坏。解放后,虽经多次植树造林,但因面广量大,收效不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五莲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人均一亩地二亩山的实际,制定了“以林为主、林粮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待要富,先修路。街头公社带头修路,各公社及时跟上,全县修建了许多环山公路。1982年,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在五莲召开,推广经验。在这次会议推动下,叩官公社投资14万元、投工12万个,修建了一条通上五莲山的简易公路,为开发五莲山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石臼建港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旅游业。1984年冬,县委决定,由县政协牵头,成立“五莲山旅游区开发协会”,对五莲山进行开发。同年12月,开发协会成立,县委副书记李宗步任名誉会长,县政协主席王丕和任会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绪佳、朱佃俊,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国良(后为齐忠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会长,县直各部门单位、有关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理事,共28人组成。1986年,第二次理事会又增补理事21人,共49名。
  五莲山旅游区开发协会成立后,立即印发了关于集资开发五莲山的倡议书。宣传开发五莲山的重要意义,倡议各单位、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得到了积极响应,1985、1986年两年筹集资金40万元。协会派人到济南聘请省文物局古建筑高级工程师毕宝启设计指导。组建了五莲山古建筑修复工程指挥部,下设材料、运输、施工、行政四个组。派人到曲阜聘请古建筑师孔宪玉,并带来部分建筑工人,签订了建筑合同。 1985年4月24日,五莲山古建筑建设工程开工典礼在光明寺旧址前隆重举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的领导、协会理事和县直各部门单位、有关乡镇负责同志及干部职工300余人参加了典礼。典礼举行后,动工建设。先后完成光明寺的主体建筑大悲殿、藏经楼、伽蓝楼、西配殿重建。1986年协会聘请宁波市佛像工艺研究所专家楼恩葆,重塑了释加迦尼等22尊佛像。重建后的光明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塑像光彩夺目,栩栩如生,基本恢复原貌。同时,修复了寥天阁、钟楼,新建了山门牌坊和票房,装修了接待室,整修了停车场。同时,加强自然资源的培植和保护,特别是对野生杜鹃花的管护。1988年7月,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五莲召开,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春云在市委书记于潮、县委书记李明启、县政协主席、五莲山开发协会会长王丕和陪同下视察五莲山,对五莲山的秀丽风光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加大宣传力度。1988年下半年,经省政府批准,在一片废墟上开发建设的五莲山风景区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0年五莲山(包括九仙山)被确定为山东省野生杜鹃花基地;1991年五莲山风景区被列为全国第二个野生杜鹃花自然保护区。
  为进一步提高五莲山知名度, 1987年,开发协会在著名作家李存葆鼎力协助下,向全国、全省著名书画家求写墨宝。1989年,实施五莲山摩崖石刻工程,先后镌刻臧克家、武中奇、启功等17位名人的题字,增加了五莲山的人文景观。通过编辑出版《开发五莲山》小报、印发《五莲山简介》和《五莲山挂历》,以及拍摄五莲山风光片、《静静的莲花山》等专题片,宣传推介五莲山风景名胜区。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五莲山知名度逐渐提高,上山游人日渐增多,1991年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所有这些工作,为日后进一步开发建设五莲山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0年以后,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全县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理顺了旅游开发管理体制。1990年6月成立“五莲山风景区管理处”,为股级事业单位。1992年5月,“五莲山旅游区开发协会”完成开发使命撤销,同时撤销“五莲山风景区管理处”,成立“五莲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五莲山风景区管理局”。 1993年机构改革,撤销“五莲山风景区管理局”,成立“五莲山旅游事业管理处”;1997年3月,在“五莲县旅游事业管理处”增挂“五莲县旅游局”牌子。2000年12月底,经日照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为副处级财政差额补助事业单位,管委会加挂“五莲县旅游事业管理处”牌子,并成立“中共五莲县委五莲山旅游风景区工作委员会”。2001年,将叩官镇、户部乡、松柏乡三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一并划归给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管委会管理,使五莲山、九仙山两大风景区合并成一个独立的管理区域,面积达68平方公里。
  期间,部分乡镇先后成立了旅游开发管理机构。1996年5月,松柏乡成立“九仙山景区管理区”,负责境内景区旅游开发建设及7个行政村的工作。2000年5月,杜家沟乡成立“李崮寨旅游风景区管委会”;2000年12月杜家沟乡并入街头镇;2001年4月,街头镇成立“李崮寨旅游风景区管委会”。2000年7月,洪凝镇成立“大青山风景区开发管理办公室”,同年10月,成立“大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在健全完善旅游开发管理机构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全县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聘请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1988年,绘制完成了五莲山风景区第一张较为完善的开发建设蓝图。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委、县政府站在生态建设和大旅游的高度,以五莲、九仙两山为依托,全面开发县内综合旅游资源。1998年编制完成了《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9年省政府批复了这一规划。在全县大旅游框架下,2000年6月,洪凝镇完成了《大青山开发建设思路》,街头镇、叩官镇分别完成了李崮寨、盘龙河景区的区域性规划。截至2002年,全县“三山一寨”、五大风景区和九大旅游线路的规划框架和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规划的不断完善,对全县风景区进行持续不断地开发建设。五莲山风景区先后建成了五莲山大佛、水帘烟雨、西山门、仙人湖景区等;九仙山风景区,先后修建了孙膑书院,增设了九仙山山门和观光亭,修建了仿古长城、九仙观、龙王庙、黑牛场花园护花亭等主要景点与景观。截至2002年,在五莲山、九仙山两大风景区内,建成了10余个重点景区,每个景区内分别含有10 至20个景点。除“两山”开发建设外,1997年洪凝镇在开辟进入大青山道路基础上,修建了进山山门、揽月塔、万和寺,开发了迷宫工程、拥翠峡探险等景点。李崮寨修建了文物陈列室、佛爷洞等景点。有关乡镇举办了樱桃节、桃花节等生态旅游活动。景区的建设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助推了全县大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景区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334省道至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的游览盘山路,铺设了景区内各主要景点的石砌游览小路,拓宽改造、绿化了五莲山的上山道路。架设了电力通讯设施,完善配套了景区内的服务、导游、卫生、宾馆等服务设施。1993年,五莲山风景区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4年被省旅游局确定为齐鲁千里民俗旅游重点景区,2002年五莲山、九仙山两山区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6.7%,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采取电视媒体、以花为媒等形式加强宣传推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播放《映山红》《五莲山风光》《海隅明珠》等专题片;以花为媒,在济南、青岛、天津、连云港等省内外20多个城市举行推介会,2000年举办了首届“五莲之春”杜鹃花节,扩大五莲山风景区在省内外影响;利用五莲山、九仙山的地理优势,自1998年起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全国性的山地自行车比赛;借助举办文化活动为旅游搭建文化平台,1999年12月,“世纪之声”千年庆典山东五莲分会场在五莲山光明寺举办,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2000年10月,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在五莲召开,来自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家、地区以及国内14个省市专家学者130余人参加会议,扩大了知名度,提高了影响力。
  通过近20年的连续开发,五莲山风景名胜区已建设成为集游览、休闲与科研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全县旅游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效益日益增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提高了旅游经济效益。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健全和旅游产品的逐年增加,前来旅游的省内外游客越来越多,仅据“三山一寨”的统计,2002年共接待游客23.3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10万元,同时带动了交通、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提高了生态效益。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后续培植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农业等展现出美好的前景。1993年,五莲县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1997年,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2000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三是提高了社会效益。旅游条件的改善和旅游形象的塑造,使五莲县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对外展示了五莲良好的开放姿态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工作的开展。
  从1984年五莲山旅游区开发协会成立到21世纪初,经过持续不断的景区开发建设,五莲县逐步成为鲁东南黄金海岸旅游区的重要组成区,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下步深入推进全县旅游业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