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发展外向型经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6&rec=26&run=13

第四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莲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始终坚持以外促内、以内保外、内外结合、对内对外一齐抓、两个拳头一齐打的积极措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贸易的合作领域和规模,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转变。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全县的对外贸易主要由五莲县对外贸易公司、县供销合作社、县商业局、县粮食局和部分工业企业经营。各类出口商品由五莲县供销合作社等部门收购以后,移交给县外贸公司经营,其经营方式主要是为省外贸总公司组织生产、收购和调拨出口商品。外汇收入、使用及商品的进口由国家或省级以上外贸部门统一掌握、经营,县级的商品进口实行统一分配。
   1987年国务院提出了实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五莲县被列为对外开放县。
  1988年6月,成立五莲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履行对外经济合作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成立了发展外向型经济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外向型经济的组织、协调工作;充实、加强了外贸和外经办的力量,在工业委员会、乡镇企业局等部门设立外经科,加强对外联系,做好信息咨询服务。由县政协、统战部牵头,发挥侨务、统战等部门的作用,吸引外商来做生意。发动有条件的企业在沿海口岸城市设立“窗口”,加强联系,拓宽对外联系渠道。
  为了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确定了全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中短期发展规划。围绕扩大出口创汇,狠抓出口生产基地和石材(矿)产业的建设。相继建成了肉鸡、家兔、貂皮、花生、板栗、苹果等出口生产基地,并有计划地扩大芦笋、青刀豆、大蒜、蚕茧的生产规模。1988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5427万元,比1987年增长13.8%。签订协议、合同8项,计划总投资额977万美元, 协议外资额597.7万美元,比1987年增加了近5倍。与外商洽谈引进外资技术项目23项。全年组织有关部门外出考察学习和业务洽谈54 次,接待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客商和港澳台胞169人次。组织县直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乡镇经委主任学习外经外贸基础知识。组织相关人员对五莲县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侨胞、港澳台胞,进行了分类排队,分别建立了“项目库”和“海外关系库”,为加快全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提供了便利条件。
  1988年9月1日,五莲县第一家合资企业—五莲县凤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合同签字仪式在县政府招待所举行。该项目是五莲县国营化工厂与香港园丰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总投资291万美元,主要生产不干胶带供应出口。自此以后,全县对外合作和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89年完成外汇引进项目2个,签署中外合资合同3份,计划总投资331万美元,协议外贸额92万美元。组建了两个出境学习考察团组,分别赴香港和日本进行了实际考察和技术培训。1990年,先后与日本、马来西亚、意大利、西德、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2位客商进行了113人次的洽谈,共达成合作意向3个,协议外资额568万美元。积极争取国际无偿援助项目3个,共争取国外援助款25万美元。
  “七五”期间,全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三大出口行业和十大出口系列。三大出口行业分别是以工艺品、日用五金、服装、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畜禽、果品、粮油为重点的创汇农业;以花岗岩为重点的矿山开采和石材加工业。十大出口系列:一是以工贸联营抽纱厂为龙头,联结带动22处乡镇的550个村,形成工艺品生产出口系列,吸纳劳动力11000余人,1990年完成出口总值2000万元。二是以服装厂为龙头,联合11处乡镇服装生产企业,形成服装出口系列,1990年已形成出口服装100万件的能力。三是以钢珠厂、链条厂为龙头,联合8处乡镇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形成自行车配件生产出口系列,“七五”末钢珠产量突破40亿粒,链条达到500万条,球架达到1亿个。四是以五金工具厂、农具厂为龙头,联合7处乡镇五金生产企业,形成五金出口生产系列,1990年出口花色钳子70万把,果树剪刀60万把,白铁剪和服装剪各30 万把。五是以县果品加工厂为龙头,联合全县8处果品加工企业,形成果品加工出口系列,1990年出口品种达到20个、产量1000 吨。六是以13处畜牧业基地乡镇为基础,带动全县社会饲养、形成以食草或饲料回报率较高的畜禽产品出口系列,“七五”末,全县家兔出口量突破200万只。七是以县城东南山区乡镇为基地,形成各类杂果加工出口系列。八是在8处花生生产重点乡镇中选择10万亩基地,发展优良品种,形成以花生米和烤花生为重点的花生出口系列。九是以石材公司为龙头,联合“三矿一厂” ,形成花岗岩产品出口系列。十是以织布一 、二厂和洪凝纺织厂、汪湖丝织厂为龙头,联结所有纺织企业,形成纺织产品出口系列。
  1990年制定了“八五”期间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整体开放意识,优化投资环境,发挥综合优势,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县属企业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骨干,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产业,积极吸收外资,兴办“三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改造老企业,发展“三来一补”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项目,积极稳妥地把全县外向型经济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总的奋斗目标是,争取完成外贸商品出口收购总值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年递增幅度达到10%,工业品出口总值占出口比重由1990年的46.1%上升到60%。
  全县在“八五”计划指导下,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乡镇企业为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立足五莲实际,搞好全方位的外引内联,实行县、乡(镇)、村联合,多层次一齐上,“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两头在外”(原料在外产品在外)、“一头在外”(产品在外)多种形式并存,工农并重,创汇工业、创汇农业,多业并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路子。
  1991年,对外贸易总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8%,其中工矿产品比重增加到48.1% 。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抓住广交会、潍坊国际风筝会、深圳经贸恳谈会、哈交会等有利时机,加强对外宣传联络,开展业务洽谈,使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县共与美、德、意、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洽谈和技术交流250多人次,先后与外商达成合作协议12项,签订合作合同4个,合同外资额32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万美元。
  1992年,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 “三外(外贸、外资、外经)并举、全面推进、以外促内、以内保外”的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出口创汇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总值1.98亿元,同比增长40.7%。外向型经济有了新发展,新办合资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资388万美元。大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吸收外资,优化投资结构,建成一批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使全县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稳定的4大出口工业行业,即以花岗石、红柱石为主的矿产业;以链条、剪刀、花色钳、园艺镐为主的五金业;以冻兔、烤花生、果干脯、山楂制品、五莲特曲酒等产品为主的食品业;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纺织加工业。巩固和加强了以花生、瓜干为重点的粮油加工生产体系,以肉食鸡、肉食兔、生猪为重点的畜禽产品出口生产体系,以苹果、板栗、樱桃、山楂、葡萄为重点的干鲜果出口生产体系,以芦笋、青刀豆、蒜薹为重点的蔬菜出口生产等4个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至1992年,全县已初步形成了适合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