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坚持“三为主”治水方针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4&rec=40&run=13

第一节坚持“三为主”治水方针
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大跃进”序幕的拉开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除讨论整风反右以外,农村工作是又一个议题。全会修改并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四十条”或农业发展纲要),决定以讨论纲要为中心,在农村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开展一次关于农业生产的大辩论,以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要求各地“要鼓起像1955年冬季高潮中那样的一股劲头来,使这次运动成为随着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高潮而来的生产高潮的主要组成部分”。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社论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建设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这是党中央通过报纸首次正式发出“大跃进”的号召。修改后的农业发展纲要,实际上成为发动农业“大跃进”的檄文。
12月,中共山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山东省实施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规划纲要》和《全党动员,大干十年,改变山东面貌的决议》,掀起农业和工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山东“大跃进”的序幕。

1958年1月14日至19日,昌潍地委召开潍河、胶莱河、弥河、淄河等六大水系综合治理规划会议。所属各县县委书记和水利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关于治水的方略和地委关于水系流域规划的意见,介绍了天津专区改造涝洼的经验,研究了全区水利建设的措施和目标。会议确定,对山区、丘陵主要进行封山造林、修整梯田、修建水库、塘坝、挖鱼鳞坑等,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在平原地区,普遍推行大地畦田化,要求1958年全区基本上实现水利化;在洼碱地区,全面搞沟渠畦田;并对各地区提出具体任务指标。历史已经证明,这些任务指标中不少是脱离实际的臆想和冒进,造成了劳民伤财的恶果。

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1957年冬至1958年春,五莲县委、县人委根据中央和省、地委指示精神,结合正在农村进行的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农田水利建设,轰轰烈烈地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从1958年开始,县委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坚持“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为主”治水方针,发动群众大搞水库建设,从此全县库塘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纷纷上马。是年3月,全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陆家庄子水库开工,8月建成蓄水,总库容153万立方米。同年12月6日,五莲、诸城两县民工1.9万人上阵开工建设墙夼水库。1959年1月14日,却坡水库动工兴建;1月15日,长城岭水库动工兴建;4月14日,县水利建设指挥部向各公社发出调集民工投入却坡水库建设的通知,全县除于里公社外的其它各公社全部投工支援,出工高峰时达1万人,6月底,却坡水库建成蓄水。10月22日至24日,县委召开会议,贯彻省委、地委关于继续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的指示,提出“反右倾、鼓干劲,大干一冬春,基本实现水利化”的口号。10月26日至11月22日,小王疃、河西、满堂峪、石亩子、户部岭五座水库相继动工兴建。12月14日,山东省水利厅转发“五莲县长城岭水库推广卜庄营先进经验,大搞工具改革,提高工效”一文,倡导全省学习、交流、推广五莲县经验。至1960年8月,满堂峪、长城岭、河西、挑沟、户部岭、石亩子、小王疃、冯家坪8座水库先后建成蓄水。
在库塘建设期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大搞库塘建设。户部岭水库,自1959年11月22日始建,在施工中,县委第一书记卢星文,书记处书记厉建亲临工地,既抓思想发动,鼓舞民工干劲,又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方案,检查施工质量,帮助改进施工工具,安置民工生活,真正体现了“全党动员,书记动手”。该水库于1960年6月建成,历时7个月。

库区移民及安置

在修建诸多水库,尤其是修建中型以上水库时,势必导致水库蓄水位以下的村庄迁移,大量土地淹没,库区村庄搬迁和移民安置就成为水利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仅墙夼水库就有36个大队,4183户社员需搬迁。从1959年起,全县库区先后有5797名男女老少相继赴吉林省的浑江、前郭、乾安和黑龙江省的清原、克山等地安家落户,另有1047户、4909人迁往诸城县的石桥子、解留、无忌、相州、贾悦、程戈庄等公社,其他6243户、16509人就近分散安置于本县的各公社。各库区共拆除房屋35004间。1968年,莒县筹建小仕阳水库,五莲县的大渌汪、吕家庄、东汀沟、西汀沟、小窑等大队也在被淹之列,先后有295户、1464人举家搬迁至莒县。
在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安置方面,五莲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至1964年底,在上级大力支持下,全县帮助库区移民新建房屋15894间,栏圈1740间,公房、公棚700余间,安置5670户,26550人。1965年,建房屋18391间,占应建房数量的92.1%,建棚4120间,从而使96.3%的移民住上了新房;通过调剂土地、资金和生产资料等多项扶持措施,库区粮食生产亦由1960年的平均亩产90公斤增至275公斤,人均口粮达到206公斤。同时,还积极帮助发展养鱼、林果、砖瓦、缚花等副业,以增加移民的经济收入。广大库区移民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艰苦奋斗,重建家园,广泛开展了开荒造田、筑路架桥等活动,生产、生活条件逐年得到改善。
当时兴起的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的“大跃进”,尽管带有盲目冲动、贪多求快的时代烙印,而且所建工程中的一部分确属一哄而上,前建后废,劳民伤财,但参加建设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不避寒暑,不分昼夜,迎着困难和艰险大干苦干的拼搏精神是令人难忘的。所建成的各种工程项目,尤其是户部岭、长城岭、墙夼等一批大、中、小水库,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其中的却坡水库、石亩子水库、冯家坪水库至今还在向五莲县城区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