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发展文教卫生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4&rec=14&run=13

第二节发展文教卫生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
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对文化教育政策作了规定。第四十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同年11月,山东小学教育会议报告中指出:“过去,文化教育为战争服务,今后,文化教育将转而为经济建设服务”,“今后小学教育的方针与任务是巩固、提高、整顿、改造,同时,力求继续恢复与逐步发展”,“小学应以提高儿童文化水平,提高其读、写、算的能力为首要任务”。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并提出了五条要点。要点指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要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
抗日战争以前,五莲山区无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盘踞在叩官一带的国民党暂编第二师师长张步云,为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大榆林村创办中学,校名为“山东省诸城县初级中学”,也称“大榆林中学”。办学时间虽短,但在当时对五莲地区的文化教育有一定影响。另外,国民党日照县政府在挑沟办初级中学1所。1942年至1943年夏,山东省第六联合中学曾迁至罗家丰台和石场一带。随着五莲山区的解放,上述学校或散或迁。
1947年5月12日,五莲县人民政府成立。政府下设文教科,主管全县的文化教育事业。
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后,五莲县认真贯彻执行。面向工农开门,吸收更多的工农子女上学,在农村增加小学布局。1951年3月,五莲县扩建一批学校,小学达到209处,比1949年增加113处。季节性冬学向常年民校发展,全县有9200人参加民校学习。1952年8月,县文教部门在古家沟村进行“速成识字法”扫盲试点。之后,在郭家崖集训“速成识字法”教师287人,全县速成识字法运动普遍展开。
1952年9月,五莲县内第一所中学——山东省五莲中学建立,属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并委托胶州专署领导管理。教师8人,多由外地调入。校址设在小窑村原“探花府”宅院,这是两个“四合院”,共24间房子,办公室、教室、卫生室均设在这里,学生住在群众家中。首期招收初中班4个,招生204名。(其中工农预备班1个,学生42人)。是时,学校设备简陋,上课坐小板凳,以膝盖当课桌,师生分宿农户,露天用餐,生活比较艰苦,但师生情绪热烈,教与学都很认真。1953年,学校迁至县城驻地,规模逐步扩大。1956年9月,在管帅建立“山东省五莲第二中学”,五莲中学改为山东省五莲第一中学。1958年9月,在街头、叩官、石场分别建立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同年,五莲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县内第一所完全中学。
在课程设计方面,1952年,五莲一中设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几何)、植物、地理、历史、时事政策、外语、体育、音乐、美术。1953年,增设政治、物理、化学和卫生常识;取消时事政策课。1954年,停止外语课。1956年,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增设农业基础知识。
中小学教师主要来源,1944年,五莲山区成批兴办小学时,教师多是战前的小学教员和中小学毕业生。1945年转办“庄户学”,就地选拔出一批教师。1946年9月,小学实行民办公助,教师和校长由各村推选。1947年,教育暂时停办,部分小学教师参加支前工作,少数去渤海区学习,余者回家生产。1948年恢复教育,全县举办两期教师培训班,录取正式教师50人,代课教师40人。
建国后,中小学教师来源,主要是学校分配、部队转业和社会招收。1949年秋,胶州专署分配滨北建二分校结业学员47人赴五莲任教。1952年,小学迅速发展,师资奇缺。除上级分配外,县内就地选拔教师招收400余名。1953年至1957年,随着山东师范学院、山东省教师进修学校、胶县师范、诸城师范、益都师范、莱阳师范、李村师范以及胶州、即墨、高密速成师范大批毕业生分配至县内任教,五莲籍的不合格教师成批精减。

发展文化事业
县委在注重发展教育的同时,还着力发展文化事业,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1951年11月成立县文化馆,为综合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负责群众文化辅导和美术及文艺作品的创作,并设有图书室。建馆之初,设工作人员1人,至1953年增至8人。设立图书、宣传、文艺3个组。1951年至1952年,全县11个区均先后建起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1名。1955年1月,石场区由莒县划归五莲县,洪凝文化站迁至石场,洪凝区的文化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
建国前,五莲境内从未放映过电影。1951年7月,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华东分团首次在洪凝放映故事片《中华女儿》。1952年秋至1955年夏,省及专区的电影放映队相继在县内放映了《白毛女》、《她在保卫祖国》、《葡萄熟了的时候》等20余部影片。1955年8月,五莲县始建放映队伍。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配合宣传《婚姻法》,县文化馆曾组织演出过吕剧《李二嫂改嫁》。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窑、河南、郭家辛庄、大北杏、上官家沟、田庄、河东、东楼子、黄桐等村都先后组织过业余京剧团,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演出。通演的剧目有《空城计》、《打渔杀家》、《四郎探母》、《借东风》、《玉堂春》、《诸葛亮吊孝》等。
茂腔,本名冒腔,由肘鼓子戏演变而来,建国后改“冒”为“茂”。明代,由鲁南一带传入五莲山区;建国前在五莲境内最为流行。郭家崖、阎家庄子、高阁庄、小马安、坊城、汉王、车村、许孟、蕉阁庄、许家庄等村建立了戏班,大都由几个村的半农半艺艺人搭档组成,从事半营业性的演出,其报酬由请戏班的村凑钱付给。而大多数是业余戏班,逢年节或吉庆时日义务演出。
五莲县茂腔剧团成立于1956年8月,其前身为胶南县“同乐”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经两县协商,将“同乐”剧团整顿后迁入五莲,改建为五莲县茂腔剧团。当时,有原“同乐”剧团演职员22人,社会新招人员10人。自建团至1966年春,剧团主要是面向农村,流动演出,演出剧目有经过自行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狮子楼》、《红罗帐》等;有移植的评剧、豫剧、晋剧、吕剧传统剧目《杜十娘》、《花木兰》、《彩楼记》等;有自行创作的现代剧目《卧龙沟》、《水库之花》、《好社员》等,共60多个剧目。

发展卫生事业
旧时的五莲山区,医药奇缺。清代后期至解放前夕的百余年间,在五莲山区没有一所医院。1942年,乡间仅有个体中药铺68家,且药物缺乏。中医药人员不足百名,大都医术平平。仅有数人粗通西医,如遇急症危病便束手无策。每逢瘟疫流行,百姓求医不得,多去求神拜佛,往往贻误治疗。是年,五莲山区回归热大流行,因缺医少药,病死率很高。792口人的崔家沟村有765人患病,死亡310人,有7户灭绝。
1943年7月以后,八路军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在黄崖川、石场一带设立过两处医疗所,救护军队伤病员,兼为当地群众医疗。抗日战争胜利后,医疗所随军转移。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部队随军医院曾移驻坊子、南西峪一带,1948年随军迁走。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在建国以后。
1949年,五莲县政府成立卫生科,原卫生处更名为卫生科门诊。1950年春,五莲县卫生科门诊、莒北县中西大药房先后迁至洪凝。
1950年春,五莲县县立医院建立,改称卫生院。有7名初级卫生技术人员,院长由卫生科长兼任。初建时借用民房,设备简陋、药品不全。秋,始购民房4间,添置简单医疗器械。1952年10月,国家拨款2.4万元,建平房25间,始设门诊、病房、检验等科室及病床15张。
1953年6月,县卫生院妇幼卫生组对外公布“五莲县妇幼保健站”。
是年,长期危害人民的严重传染病——天花病在五莲绝迹。
是年,麻疹大流行,全县短期内病832人,病死29人。胶州专署卫生科发函并派员援助,支援抢救药品,消治龙3000片、青霉素油10支、青霉素15支。
1954年春,省拨款1.8万元,从县卫生院抽调5人,成立昌潍地区第一所麻风病防治站五莲县麻风病防治站。
随着文教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习惯改变了,在反动统治下的病愁困苦生活已成为过去,开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进一步增强,执政地位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