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3&rec=624&run=13

第二节生活习俗

服饰

全县居民服饰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服饰品类、样式越来越多,美观、健康、舒适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潮流。20世纪70、80年代倍受欢迎的化纤布料已经失宠,纯棉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春秋季节人们以穿茄克衫、西服、休闲服者居多;夏季,男子多穿T恤衫,青年女子喜欢着裙装;冬季,传统的棉袄已不多见,被各种羽绒服所替代。鞋类,除各式皮革外,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为不同层次的人们所推崇。染发已经普遍流行,尤其是年轻女子,除传统的黑色外,黄、红、紫逐渐成为流行色。女子普遍流行佩戴金项链、耳坠等饰物,美容化妆成为时尚。

饮食

1989年后,人们饮食普遍注重营养与保健。主食讲究种类和营养搭配,除了白面馒头、面条、包子、油条外,各种五谷杂粮已经普遍摆上餐桌。过去作为农村传统主食的煎饼,早已退出主食地位,成为馈赠礼品,身价倍增。各种副食品的消费比重大大增加,一个三口之家,一袋面粉吃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是常事,有的家庭成员有“天天不断奶”的习惯。菜肴讲究花色、口味,尤其是城镇居民,过冬已经不再储备大量的白菜、萝卜,代之以多种新鲜蔬菜;肉类、鱼类、禽蛋类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家家户户,一年四季,几乎天天摆着各种时令水果。自“村村通”自来水以来,全县大部分居民主要饮用自来水,部分城镇家庭配备饮水机,常年饮用各种矿泉水。
家宴进酒店已经成为时尚。“大饼、油条、猪头肉,烫上一壶瓜干酒”的农家待客方式,已经成为历史。定亲宴、婚嫁宴、生辰祝寿宴、乔迁宴、接风洗尘宴、各种聚会宴等不胜枚举,宴会的规格也在不断攀升。近几年,城镇居民全家老少到宾馆酒店包间包桌吃春节“年夜饭”,开始成为时尚。

祝寿

亦称庆寿,俗称“过生日”。五莲南部很早就盛行,20世纪80年代后,北部亦普遍行之,一般一年一庆。旧时较简,档次较低。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变化较大,档次提升。年逾花甲的老人每到10年,如70、80、90岁等,都要庆大寿。城乡居民祝大寿这天,子女要倾家全到,以示重视,亲朋间的晚辈多备礼物前来祝寿。贺者则献寿幛、赠寿联、送酒肉,馈衣物、果品等,寿礼中要有到糕点店订做的大寿糕、祝寿酒等。庆寿仪式是请亲友,宴宾客,祝寿宴席丰盛,一般男女分席,也有男女合席的,席间分吃寿糕,酒后用饭必备面条,含祝福老人长寿之意,筵席前后拍“全家福”照片或录像制作光盘以作纪念。生活富裕者奏鼓乐、放鞭炮、包放电影、通过电视台点歌之举日益增多。

时兴婚俗

受传统婚俗影响,县内青年男女结婚总的看仍分四步走,即相亲、定亲、登记、婚礼。近十几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定亲时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钱和衣物等,钱和物并重,新世纪后逐渐演化为以送红包为主,且彩礼钱数额加大,富裕人家一般为9999元、1万元或10001万元,意为“万里挑一”;变化二:登记后必须到化装影楼拍摄高档次结婚照片(一定要包含婚纱照),一般大约需2000元左右;变化三:城镇、机关团体及工矿企业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所用家具,多是双方协商共同购置,但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之风尤盛。变化四:旧时一般在婚礼后请喜酒,如今多数于婚礼前举办婚宴,规格愈来愈高,规模愈来愈大,宴前主家向亲朋好友散发请柬,前来赴宴的亲友宾客带红包志喜庆贺。变化五:娶亲时新郎和伴郎及相关人等一般于上午8至9点钟左右出发,浩浩荡荡迎娶新娘,在五莲,过去娶亲都是用农用车或拖拉机,现在基本用轿车迎娶(少则2、4部,多则6、8部),迎娶用车要装红结彩。变化六:婚礼仪式越来越隆重,大都请主持人主持,致主持词,燃放大量鞭炮,有的还聘请鼓乐队热烈庆贺,拍照、录像制作光盘。变化七:亲朋好友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点歌庆贺。变化八:部分男女青年以蜜月旅行结婚代替了旧时婚俗。近几年,城镇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青年举办集体婚礼,进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结婚。

丧葬习俗

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主要步骤是:准备“后事”、报丧、举哀、着孝、守灵、送汤、拜明旌、送盘缠、出殡、上坟等程序。近十几年,丧葬制度进行了大的改革,死者一般火化,城乡(城镇较普遍)出现了召开追悼会,敬献花圈之俗,儿女臂带黑纱、孝牌,同时通知亲友吊唁的日期。至期,开追悼会,举行吊唁仪式。礼毕,孝子捧骨灰盒,由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或葬于公墓。有功于人民者,骨灰多安放在烈士陵园。乡村大都待火化后将死者骨灰放在棺材中掩埋,位数不少的丧家在送盘缠和上坟时大量焚烧“纸扎品”。相当数量的人家在清明节前为已故先人立碑。

筵席礼俗

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讲究礼仪,可增进和谐文明气氛。酒桌上分宾主、长幼。一般进门口正面的中心位置是主陪,副主陪坐主陪对面。坐在主陪右面,靠近主陪的是“主宾”也叫主客,左面靠近主陪的是“副主宾”也叫副客;相对应的,坐在副主陪右面的是三客,左侧是四客;主陪右面成90度位置称三陪,三陪对面位置为四陪。其余的位置随从宾主可以随便入坐。介绍来宾一般要按次序,先介绍地位较高的或年长的。有时请客人点菜,以示尊重。每上一道菜,应当先放在“主宾”面前,“主陪”也有给客人夹菜的讲究。敬酒讲究次序,一般按陪客的主陪、副陪、三陪、四陪的顺序进行。凡是重要的宴会,大多有鱼,而上鱼的时候,鱼头朝主客,表示尊敬。宴会一般由主陪说出“喝福乐酒”为喝酒结束,准备吃饭,直至宴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