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3&rec=201&run=13

第一节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五莲县财贸办公室2002年5月,县商贸委更名为县财贸办公室,是全县商贸流通业的政府主管部门。1993年前为县财委,内含办公室、商业科、商办工业科、财务审计科、商业网点办公室机构。1992年4月,成立“五莲县第三产业规划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隶属县财委。原财委的商业网点管理办公室并入第三产业规划管理办公室,不另增人员编制。财委共有14人。1993年12月,党政机构改革,县财委改称为县商贸委,商贸委共有干部职工17人。内设办公室、财务审计科、商业科、商办工业科、网点办公室。1994年3月,成立五莲县商业贸易委员会职工学校,隶属商贸委,人员从原供销商业学校调剂,主要培训商贸职工。
2005年4月,调整县财贸办公室职能、机构,加挂“县服务业办公室”牌子;撤销三产办公室,其职能、编制、人员划入县财贸办公室。将县经贸局所承担的调整第三产业结构的职能和指导广告业发展职能划归县财贸办,增加综合协调医药、盐务部门的职能及承办县政府服务业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职能,其他职能不变。内设科室包括综合科、规划发展科、服务业协调科、消费品流通科,生猪屠宰管理办公室。撤销行业管理科、商贸科。
行业主管部门 1993年前,全县商贸流通五大行业主管部门分别为:商业局、粮食局、县供销合作联社、物资局、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1993年12月,撤销以上五个主管部门,分别成立“商业集团总公司”、“粮食集团总公司”、“供销合作集团总公司”、“物资集团总公司”、“经协集团总公司”,管理体制实现了由单纯管理向集管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重大转变。2002年2月,商业、物资、经协三个集团公司分别更名为商业服务中心、物资服务中心、经协服务中心,机构暂维持现状不变,归口县财贸办,单位性质三年内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执行行政工资标准。三个中心的职能:一是行业管理,二是经营创收,三是管理国有资产,四是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五是负责人事、计生、治安、安全等工作。供销集团公司复归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县财贸办,工资改为行政工资标准,其职责增加经营创收。在职人员工资三年内县财政给予补助,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统筹费,由县财政拨付,超编人员工资三年内按政策给予适当补助。按照以上政策规定,四个主管部门分别进行了机构、人员、工资和职能改革。

经营体制改革

1989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改革改制逐步深入。1990年,企业经营主要利用包干责任制形式,以门店站组为单位,实行联销联利计酬,基本解决了库存商品多、历史包袱重、经营萎缩、亏损严重的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93年,流通行业有52处企业、801处门店、1856处柜组全部推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
1995年,继续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加快了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全系统共有企业股份制改造14处,租赁县城小门店51处,租赁基层供销社门店89处,完成了4处企业的兼并工作。
1999年,财贸系统采取出售、转换资产、拍卖、租赁、抽本经营等多种方式,稳妥有序地对42处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造。果汁厂与鲁中果汁集团公司合作经营,生产果汁3000吨,上缴税费306万元,消化苹果3万多吨。百货大楼、供销大厦,贸易大楼、副食品大楼、商贸中心、土产公司、洪凝供销社七处大的商场,16处基层供销社全部实行了职工买断商品,租赁柜组设施,费用一次交清,抽本租赁经营的办法。粮食流通体制开始改革,对粮所的人、财、物、账进行分离。
2000年,对百货大楼、五交化大厦进行了抽本租赁经营改革,县直大的商场全部进行改制,基层供销社的抽本租赁经营进一步完善。果汁厂、花生制品厂、果品加工厂,采取挂靠联合县外优势大企业的办法,实行整体外租搞活企业,逐步摆脱困境。燃料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采取法人代表和班子成员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的形式进行改革。粮食系统进行了转岗分流、租赁承包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全系统租赁承包门店26处。
2001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挂靠联合为重点,稳步推进企业改革进程。物资系统的化工轻工总公司、液化气公司,县社系统的供销建筑公司、棉麻公司,商业系统的肉联厂、花生制品厂、五金交电公司、副食品公司,粮食系统的良友宾馆和饮料公司都进行了改革改制。
2003年,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一企一组,进一步加快了国有集体流通企业改革步伐,全年共改制企业20处。百货大楼进行了整体出让,安置职工200多人。贸易大楼、购物中心、供销大厦、新世纪商城、肉联厂、副食品加工厂、果品加工厂、果汁厂、面粉厂进行了租赁经营。建成了各种超市,带动了全县流通业的发展。机电设备总公司和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按程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棉麻公司通过产权改革,将织布厂剥离出来,职工持股组建了正旭纺织有限公司,盘活了300万元的闲置资产,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到2003年底,商业流通企业84处,有68处通过了改革改制,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2005年底,商业流通企业63个,从业人员36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