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农业技术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3&rec=131&run=13

第八节农业技术推广

栽培技术

1989年至2005年,县内推广了多种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小麦、玉米播种采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后播种技术;地瓜育苗使用太阳能温床技术;将种子带壳晒果二至三天后再剥米播种花生技术;棉花温水浸种、地膜覆盖等。同时还加强种植密度研究,科学指导,合理密植。小麦:在适宜条件下,一般多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8万至12万株,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3万至18万株,地力水平高的地块可用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紧凑型品种叶片上冲,叶向值大,适宜密植,每亩可种5000株;平展型品种,叶片平展,叶向值小,适宜稀植,每亩可种3500株。地瓜:春薯栽培一般为每亩3500株、夏薯每亩4000株。杂交高粱:每亩5000—8000株。谷子:每亩2万至3万株。花生:大果型每亩6500—8000墩;中果型每亩8000—10000墩。大豆:夏大豆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5万至2万株;土壤水肥条件好,品种长势强、单株生产力高,适宜密度为每亩1万至1.5万株;无水浇条件的山岭薄地密度可高达3万株。棉花:中等以上肥力且能造墒或底墒较好的旱地棉田,适时播种密度为每亩3500株;地力较差且播种偏晚的棉田密度在每亩4000株左右。

旱作种植

1989年后,主要推广大沟麦和小沟麦旱作技术,至1995年全县大、小沟麦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1996年开始,试验推广旱地地膜周年覆盖旱作农业新技术和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旱作农业高产栽培新技术,至1999年,全县推广面积已达1万亩,同比增产25%以上。2000年至2005年,引进试验推广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和旱地小麦节水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垄作与免耕相结合技术,垄作小麦增加土壤表面积33%,透光率增加10-15%,田间湿度降低10-20%,抗病、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
地膜覆盖 1978年,街头公社开始试验、示范用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到1983年,全县大面积推广使用,地膜覆盖主要作物是花生、地瓜、棉花、瓜菜等,2005年地膜覆盖面积达25万亩左右。
塑料大棚 县内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简单斜面塑料大棚,主要种植早春芹菜、甘兰等耐寒蔬菜。1990年,院西乡又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琴弦式”冬暖大棚,使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高温蔬菜安全越冬,实现县内蔬菜四季栽培,到2005年,全县冬暖式大棚达8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