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建立实施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11&rec=35&run=13

五莲县建立实施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自2014年12月以来,五莲县围绕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探索实施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有效激发了党员活力、提升了党员形象,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一、实施动因
五莲县地处鲁东南,境内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辖11处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627个农村党支部,党员43522名,其中农村党员24240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55.7%,是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农村党员队伍日常教育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载体和平台。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农村60岁以上老党员890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6.75%。大部分农村老党员,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心有余力不足。二是农村分散生产生活方式,客观上造成了党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全县共有农村外出务工党员2179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99%,他们户口在村里,但常年在外地务工,不能按时回村参加组织生活。三是党员活动内容缺少吸引力,不少村开展活动满足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党员活动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四是有的党员党性意识逐渐淡化,归属感不强,找不到身为党员的感觉,发挥作用缺位。甚至个别党员只讲实惠不讲觉悟,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约束,在群众中的威信较低,影响了党的形象,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县委组织部通过深入调研和外出学习,探索建立“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并选取一个乡镇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点。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规范党员活动的时间、主题和程序,并作为一项制度要求,在全县面上推开。
二、基本做法
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就是在合理划分党员类型的基础上,每月10号,以村党支部为单位,以“学习、议事、服务”为主题,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活动。通过这一制度,进一步明确党员职责,更好地发挥党员宣传、服务、引导作用。
一是合理划分党员类型。分析研判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状况,细化分解为常住户党员、流动党员和老党员3个类型。常住户党员是指在村内居住生活,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由本人向村党支部写出承诺书,每月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学习文件政策、讨论村级事务、开展便民服务。流动党员是指常年在外务工,不能按时回村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对这些党员,本着个人自愿原则,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乡镇党委“创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统一跟踪管理。老党员是指年龄较大或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的党员。对这些党员,尊重个人意愿,纳入村“九九”党小组管理,对其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作硬性要求。实施党员分类,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明确无职党员任务职责。对常住户党员“压担”,开展戴党徽、“党员户挂牌”、设岗定责等活动,让党员亮身份、有作为。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定期走访,帮扶助困。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及时总结表彰,特别优秀的重点培养。2016年底,全县共有3000多名农村党员成为林果种植、蔬菜销售、合作社经营等致富带头人,带动1万多名群众致富增收,300多名党员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流动党员“定责”,为每名流动党员发放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其参加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凭证。坚持“线下+线上”管理,利用春节、五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集体活动;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宣传家乡变化、调度思想认识和工作情况。引导流动党员每月向村支部提报一条市场动态信息、每年提出一条发展建议,让流动党员离村不忘村、远走不断线。对老党员“关爱”,实行“一对一”包联和送学上门,村党支部每季度上门通报一次党的方针政策、镇村重点工作,并征求意见建议;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慰问,发放生活补贴;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查体,让老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规范党组织活动内容。统一活动时间和程序。党组织活动时间,统一固定为每月的10号。具体到村,考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可视情安排在当天不同时间段。时间一旦确定,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更改。活动开展前,各村党组织下达书面通知,每次活动一开始,由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服务活动时,必须举起党旗,亮明身份,提高党组织影响力。统一活动主题和内容。采取“统一点题+自主选题”的方式,县委组织部统一点题,将活动主题统一规范为学习、议事、服务三大类。“学习”就是学上级方针政策、镇村工作部署、致富项目信息;“议事”就是组织党员围绕本村财务收支、重大事项,开展讨论、参与决策;“服务”就是组织党员亮身份,开展便民助民、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乡镇党委自主选题,就是各乡镇党委结合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重要活动,每月合理补充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承载力。
四是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在村级层面,每个村从群众威信高、处事公平、身体健康的老党员中,推选2名监督员,与乡镇包村干部一起监督本村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每村设立活动监督台和公示榜,活动结束当天将党员出勤情况、活动内容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在乡镇层面,每村安排一名机关干部作为活动联络员,活动日当天全程靠上,指导活动开展。按照倒排正包的原则,党委书记带头联系最差后进村,其他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每月按时参加村里的组织活动,带头学习文件,参与便民服务,听取党员意见建议。在县级层面,严肃组织纪律,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党员,视缺勤次数给予口头警告、诫勉谈话、警告处分、劝退除名等处置,形成思想震慑。建立调度、督查、通报“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活动日前一天,县委组织部调度汇总各乡镇活动方案,上报包联乡镇的党员县级领导,邀请他们到村参加活动。活动日当天,安排工作人员到村督查;活动结束后,安排人员对未督查村庄,随机电话查询。检查结果以《基层组织建设简报》形式通报,有效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基层反馈的意见,及时开展调研座谈,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活动制度,确保活动无漏洞、能抓实。
三、初步成效
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实施两年来,镇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把组织和参加活动当成了习惯,这一制度也在不断成熟完善,基层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效初步显现。
党员活动成了新常态。每月的10号,各村党支部都按时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学习解读文件材料,讨论村内重点工作,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既提高了村级党组织工作能力,也有效解决了党员活动不规范、不经常,活动内容“虚、假、空”等问题。党员通过向党支部提意见建议、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参加志愿服务等,成为党的组织生活的主体。制度实施以来,全县经党员提议实施的村务工作2476件,暂停或否决有关事项213件,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项目1.2万多项,全县农村党员共栽植各类果树苗木23万余棵,清理“三大堆”1200余吨,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群众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新体现。制度的实施,让不同类型党员找到了发挥各自作用的合适位置,常住村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带头作用日益凸显。全县有5000多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2万余件。涌现出党员电商带头户306个,专业种植户、个体经营户3000多个,党员成为服务群众、带富致富的“第一梯队”。流动党员积极作为,努力争当外出创业的“引领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推介家乡的“宣传员”、商品流通的“经销员”。两年来,农村流动党员累计提出意见建议4000余条,提供市场动态信息3.2万余条,为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帮助销售樱桃、板栗、小米、苹果等农产品200余吨,实现了从“隐形”到“出彩”的转变。老党员积极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参加村里的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维护等志愿活动,组建邻里守望队、义务护绿队等老党员服务队417个,调解民事纠纷3700余件,成为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靓丽风景。
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新增强。通过建立“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规定和工作部署能迅速有效传递到“最后一公里”,村级各项工作运转更加规范有序,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两年来,村级党组织累计争取各类资金5343.6万元,硬化整修道路320多公里,建设塘坝、渠道等水利项目436个。354个村改造了村级活动场所,126个后进村实现转化升级,127个村成为电商、林果采摘、乡村旅游和经济作物种植等特色村,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全县80.2%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70.4%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在2016年建党95周年表彰中,有69名农村党员、46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被县以上党组织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松柏镇党委被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五莲县也先后荣获国际生态工程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四、几点启示
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的探索实施,对抓好新常态下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是固本强基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原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我们党这座宏伟大厦和这棵参天大树来说,基层党组织就是她的基石和根系,党员就是基本细胞。开展“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立足党员和党组织这个根本,定措施、抓落实,是加强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一制度,党员得到锻炼,觉悟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两个功能”也不断强化。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围绕固本强基这个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每个基层组织才能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每块基石才会牢固、每个细胞才会充满活力,基层基础才会夯实有力。
二是找准载体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载体就是抓手,就是突破口。五莲县虽然是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但近年来因缺少合适的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乡镇党委找不到工作抓手,农村党组织开展工作缺少平台,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党建工作“虚”“空”。“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将过去很深奥的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变成了一项规范有序、推进有力的工作制度,既符合农村党员实际需求,又不影响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村党支部愿意组织、党员愿意参加。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找准有效载体并且不断健全完善,才能将党建工作“虚功实做”,推动提档升级。
三是活化形式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开展好党的组织生活,不能单靠党组织的“独奏”,而应该是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大合唱”。为解决过去开展组织生活,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党的组织生活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五莲县在活动主题上,从经常抓的集体学习、易执行的便民服务、最关注的民主议事入手,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在内容设置上,实行“点题+选题”模式,放给基层开展活动自主权,为不同的党员分别找到发挥作用的位置和载体,让党员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形式上,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走访慰问、建言献策、监督问效、党员户挂牌等活动,活化了形式,提高了组织生活质量。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让党员在参加组织生活时能坐得住、想参与、有作为。实践启示我们,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只有设计符合党员需求、切合基层实际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才能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
四是抓常抓长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抓得不紧,等于没抓。为了防止基层抓“党员活动一小时”制度落实出现“一阵风”“走过场”等问题,五莲县从活动时间主题、程序步骤,到组织纪律、监督机制,都坚持“严”和“实”的要求,进行了硬性规定,开展了强有力的督导,推动了活动有序开展。实践启示我们,基层党建工作要想抓出长效,必须从制度一出台,就坚持不懈抓落实、抓规范、抓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基层等待观望、应付糊弄的心理,让基层从被动到主动,变要求为习惯,才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中共五莲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