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泽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10&rec=101&run=13

高泽镇


【概况】 高泽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12255户。2015年底,全镇总人口3.7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6.1‰。乡镇机关在编人员100名,其中公务员编26名,事业编72人,工勤编2人。全镇共有83个党支部,2823名党员,其中农村党支部54个,农村党员2105名。2015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0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0%和3.1%。2015年度,先后被授予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平安五莲建设先进单位、国土资源执法模范乡镇、山东省工会职工维权法律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层党建】 扎实推进党员一小时活动,创新模式,确保活动实效。创新完善党员管理机制,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坚持“一案双查”。大力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培训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加大后进村帮扶力度,转化明显。严格按程序、步骤推选入党积极分子46名,预备党员38名。
【农业】 突出搞好“森林通道”建设,境内县乡路和村村通道路实现全绿化,完成汪黄路沿线及温泉路改线路段每侧30米的绿化,面积达892亩,其中汪黄路涉及8个村,绿化长度5166米,面积542亩。完成43个村“村村通”道路沿线每侧10米的农田林网绿化,绿化长度34120米,面积1258亩。在西黄柏沟、秦家庄、夏家疃、赞子崖、邢家沟5个村庄围村造林试点300亩。扎实推进“森林五莲”“果乡五莲”建设,积极发展特色核桃、黄烟、苗木、桑茧等优势产业。2015年发展黄烟 1300亩,完成黄烟收购13.75万公斤,实现收入328.8万元。着力推进丰美园林项目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6000亩,完成投入1.2亿元,栽植美国红枫110万株,面积1200亩,项目区全部建成后,成为国内最大的美国红枫苗木繁育基地,年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工业】 形成机械制造、环保电源、高档镜片、液压油缸、橡胶轮胎等主导产业。2015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42.6亿元,实现利税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8%。工业企业达到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新增5家。万通液压、康洋电源、百亮眼镜、驼宝轮胎、中港机械等骨干企业年产值均在亿元以上,迈入全县企业30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扩张群体规模,提升产业支撑力和竞争力。实施投资过千万元新上技改项目6项,总投资1.78亿元,已全部完成投资。
【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建立项目包联调度、全程跟踪代理服务机制,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新招引落地企业8家,累计招引资金11.1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实现利税8700万元。同时围绕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文章,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征求帮扶发展建议,解决企业困难。组织进行银企合作洽谈会,实现银企对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着力扶持小微企业提升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 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全镇配备环卫保洁员93名,大垃圾箱220个,垃圾桶800个,垃圾运输车4辆,54个村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2015年,动用各类机械2000余台,劳动力3万人次,集中清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5100余吨,清理乱搭乱建460余处,清理路边菜园10000余块。以群众受益、群众满意和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为落脚点,从环境卫生、镇容镇貌、违建拆除、公用设施维护和管理机制五个方面,全力推进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全镇共投入507.3万元,对镇驻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其中统一沿街广告牌匾投入36万元,立面改造投入40余万元,绿化美化投入218万元,亮化投入80余万元。
【综治工作】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全面组织干部大下访,走访群众12000余户;推行“1+4”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模式,推行信访代办制,落实领导包案和接访制度。强化平安联合体建设,构筑起完善的平安创建网络,保持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 投资520万完成中小学教学楼建设,投资100万元新建邱村、程戈庄、柳树沟三处村级幼儿园。投资248万对镇卫生院门诊楼及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扩建,投资7.2万元改造大仲崮村级卫生室,18个村级卫生室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自来水工程新建道洼、三教堂、满堂峪、邓家沟、高崖、宝山前6个村,改造提升前张仙、东淮河、隽家沟、高泽村、水西河子5个村。投资20万元对文化站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加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排练厅等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38户,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惠及群众73人,救助贫困村两委成员4名。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严格审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动态管理,重点清退“人情保”“关系保”,打造“阳光低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