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农业科技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1&rec=530&run=13

第三节农业科技开发

概况

1989年以来,农业科技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1990年,增加科技投入328万元,推广星火计划项目3项,其他计划项目15项,当年新增产值793万元,创利税81万元,增产粮食2315万公斤。到1997年,全县承担省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8项,实施县级农业计划项目256项,年均推广80余项,带动了全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期间,先后实施的“魏家山区生态农业示范乡建设研究”、“山区畜牧业综合技术开发”、“持续高产高效农业模式研究”等省计划项目,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5年底,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30余项,已经完成的星火项目28项,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990年,五莲县承担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小麦、花生双高产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对3万亩试验田进行沟麦花生种植新技术开发,采取了深翻土地、地膜覆盖、选用良种、科学防病四项关键措施,花生产量明显提高,亩产达358.7公斤,增长30.4%,超过项目计划要求32.7公斤,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县内召开了全省花生观摩现场会。之后,沟麦花生种植技术在全县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亩增小麦23%以上,花生10%以上。
五莲县是山区县,抗旱农业技术开发意义重大。1990年,县水利、水产局承担的泵站节能增水技术项目,投资685万元,在试点基础上,共改造泵站57处,扩大灌溉面积2.98万亩,装机效率比原来提高19倍,千立方米节约用电118千瓦/小时,增加效益577万元。
1996年以来,突出了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按照“树典型给群众学,搞示范给群众看,摆事实带群众干”的思路,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起了立体种植、林果开发、畜牧、水产养殖等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2000年,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建起各类科技示范园40余处,充分发挥了对农业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县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187项,良种、良法普及率分别达到85%和95%,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5%。2005年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典型举要

院西乡(现属许孟镇)建起无立柱、全钢架塑料大棚8座,应用滴灌、微喷、计算机控制、沼气取暖、沤肥等新技术,引进种植了南韩金皮西葫芦、美国“黑珊瑚”茄子、荷兰西红柿和五彩椒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稀优名特瓜、果、菜新品种,年经济效益达18万元。
许孟等乡镇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提高了当地秸秆资源的利用率。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供其吸收,产生抗病生物孢子杀菌灭害,无需打药,产生热量(地温提高4~6度,气温提高2~3度)和大量的有机、无机肥料,提高地力,能够显著改善作物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应用该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塑料大棚年收入每亩近2万元,增幅在30%~50%之间。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到2005年,全县2000个塑料大棚应用该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