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水土保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1&rec=156&run=13

第四节水土保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绿化荒山以来,全县走培植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水土保持之路,实现了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新突破。初步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绕,山下苹果梨桃,河滩林木丰茂,平原农田林网”的格局,走上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道路。截至200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达到774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65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6%。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组织群众在小流域内见沟就闸,见水就堵,修谷坊、建塘坝、打水库,提高拦土蓄水能力,解决山岭旱薄地果园、粮田的浇水难题。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内基本实现了小雨不出地,中雨不下山,大雨不出库。

防护林体系工程

在深山远山区,建设以松树、柏树、柞树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在近山、丘陵区建设以苹果、板栗、核桃、柿子为主的高效经济林;在丘陵平原区,建设以杨树、榆树、泡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做到了点、面、网、带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形成了牢固的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

治山改土涵养水源工程

围绕治山整地,把小流域治理开发为粮、油、果、菜生产基地。在开发重点上,对25度坡以下的山岭,突出低价林改造,把残次林改造成梯田式高效经济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