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乳山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9&rec=16&run=13

【政协七届乳山市委员会三次会议】 2005年1月12日~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乳山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中心会议室举行。在历时2天的会议期间,178名委员审议并通过了赵维和主席作的政协第七届乳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书面);列席了乳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政协七届乳山市委员会四次会议】 2005年4月8日,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七届乳山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市中心会议室举行。会议接受并通过赵维和辞去市政协主席、于绍增辞去市政协副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刘新波为政协乳山市委员会主席;补选丁国勇为副主席。

【政协常务委员会议】
七届八次常委会议 2005年1月7日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有关事项,增补了七届政协委员。
七届九次常委会议 2005年1月13日举行。会议听取七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关于会议期间有关报告讨论情况的汇报;听取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
七届十次常委会议 2005年4月4日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有关事项;增补了七届政协委员;协商推荐补选政协第七届乳山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
七届十一次常委会议 2005年4月8日举行。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赵维和、于绍增辞职申请的审议情况;听取补选政协第七届乳山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协商名单讨论情况汇报,决定正式候选人。
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 2005年11月16日举行。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全市工业运行和技改投入情况、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全市2005年城区规划建设情况的通报。

【政协常委会主要工作】
机关自身建设 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开展以“创树形象、转变职能、机关创新、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协机关的整体素质。5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开展献爱心活动,向贫困学生和困难职工捐款1.375万元。积极做好包村工作,投资30万元为下初镇垒冢前村修建一条长1000米、宽7米的进村水泥路,赢得群众的好评,树立了政协机关的良好形象。
舆论宣传和对外交往工作 积极同新闻宣传部门合作与沟通,共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介绍乳山政协工作经验和委员先进事迹的稿件20篇。加大文史资料的征集力度,收集整理文史资料30篇计20万字,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在2005年省政协“三优”工作表彰会议上,市政协获“全省文史工作优秀集体”称号,有两人被表彰为“全省优秀文史工作者”。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加强同各地政协的交流与合作,接待来访团组40个、200人次。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一是深入开展“搞一次调查、提出一条建议、反映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帮扶一个贫困户”的“五个一”活动。年内,委员个人或联名开展调查20次,写出调查报告10篇,提出建议30条;由政协委员牵头引进的内外资项目12个,资金7000万元;60名政协委员与部分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建立了帮扶关系;40名委员受到各级各部门表彰。二是进一步提高委员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组织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到徐家、南黄、下初、午极、海阳所等镇10个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种植和养殖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老人节期间,市政协组织医药卫生界的政协委员到崖子等镇敬老院为老人免费查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孤寡老人身边。
拓宽委员参政议政渠道 一是通过政协会议、发送学习材料等形式,把全国、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及时传达给政协委员,使委员们更好地参政议政。二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集中力量,调查研究,组织论证,共召开各类座谈会20次,听取和收集意见、建议36条,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三是坚持走访委员制度,为委员知情出力、履行职责创造条件。10月,组织驻乳山的威海市政协委员与乳山市政协委员一起观摩全市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情况,使委员们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实现新跨越所取得的成绩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提案落实】 七届三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32件,立案30件,全部提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办复率为100%。其中提案积极稳妥,切实可行,已被采纳并解决的25件,占提案总数的83.3%;提案积极可行,但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已列入计划或以后逐步解决的5件,占提案总数的16.7%。提案经过积极办理,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关于“调动和激励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性,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贡献力量”的提案,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四条措施加以解决:一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重点加强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二是逐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三是制定完善奖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搞技术承包;四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建立密切业务往来关系,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到乳山传授新技术,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政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