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乳山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4&rec=289&run=13

【综述】 2010年,中共乳山市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线,干事创业,加压奋进,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有力推动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55位,比上年前移2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做法再次被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党内基层民主乳山模式”项目获全国首届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农村居民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被卫生部在全国推广,承办省、威海市级现场会、观摩会18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高效特色农业先进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长寿之乡”“全省科普惠农示范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以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年内,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208.3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亿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保持两位数增幅,分别达到9356元和25143元。税收收入、工商税收、“四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1.89、8.55和10.56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5895万美元,增长158.1%,实际利用内资63.4亿元,增长9.3%。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按照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的要求,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投资4.2亿元的华能风电一期28台1500千瓦风机并网发电,东纬电通电子白板、景盛同茂LED、武汉光谷激光和科技孵化器、顶点照明科技、壹佰佳新型防腐保温材料、佰德信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材料扩建等项目开工,总投资3亿元的双连公司特种陶瓷纤维刹车片项目试生产,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有效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扶持发展30家骨干企业和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壮大金属冶炼、机械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新上技改项目340个;完成技改投入118亿元,增长18.5%;工业用电量增长16.5%,纳税过千万企业39家,比上年增加5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六个一批”工程,投入1200万元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和科技专项基金,成功举行两届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个,建立威海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30家。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母爱文化、休闲养生两大产业链,打造“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的城市名片,加快推进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岠嵎山风景区、水上运动基地等总投资过百亿元的10大旅游项目,金谷园农业市场、莱茵豪生商务酒店建成,银滩加州风情休闲购物广场、久久发商品城二期、康桥蓝湾英伦风情小镇、龙兴钢材城和利群、长城文华2家五星级酒店以及一批产权式酒店公寓开工,第三届母爱文化节、中非合作论坛磋商会、卫生部厅局长培训班、全国OP帆船冠军赛、快乐向前冲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开工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3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0个,重点调度的100个项目完成投资89.5亿元。
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按照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百姓无担忧“五无”目标,健全完善农资直供、产品检测、质量认证体系,投资3250万元,建成山东省农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争创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继“乳山牡蛎”“乳山大姜”之后,“乳山绿茶”又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建协会、创品牌的模式,大力培育苹果、花生、大姜、茶叶、萝卜、葡萄、牡蛎、草莓、肉鸡、蓝莓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6家,新发展特色农业2000公顷,新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14个,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旧村改造,完成56个重点村的环境综合整治、45处农村社区建设和60.3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加大城中村、园区村和中心村改造力度,探索实施乳山港、大乳山周边村的合村并点工作,开工15个村的旧村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田水利、户用沼气、道路交通、饮水安全、教育医疗等工程。以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为抓手,新上节水灌溉5300公顷,完成4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1.3亿元启动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投资2.9亿元改善城乡医疗条件,规范改造130处标准化农村中心卫生室。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按照城区、银滩新城区、经济开发区、海湾新区和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带动的沿309国道城镇带、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沿青威高速城镇带、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沿滨海旅游路城镇带的“两城两区三带”的发展布局,突出银滩旅游度假区和经济开发区两大龙头,抓好临港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纺织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四园”以及4个镇级工业小区等特色园区建设,促进重点区域优先开发、率先突破。规划启动占地19.1平方公里的海湾新区,开工投资3亿元的13条路网,打造承接乳山未来发展的高档商务区、高端居住区、成果转化区和教育培训基地。实施总投资23.6亿元、年度投资9.4亿元的45项城建重点工程,其中,一期投资3.5亿元的乳山港码头主体完工,投资4500万元的汽车新站完成基础建设,烟海高速、202省道、309国道、金银大道7条区域道路工程开工。以争创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在3年绿化荒山5000公顷的基础上,2010年绿化荒山2900公顷,建设绿色通道1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0%;投资3亿元分3年实施城南河、炉上河改造工程,启动投资1.5亿元的金牛山公园一期建设;在城区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启动投资9000万元的银滩污水处理厂建设;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7个镇实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
以办实事办好事为抓手,在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促进稳定上实现新突破。优化服务作风,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市财政拿出8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转贷扶持基金,威海市首家村镇银行天骄银行正式挂牌。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减免缓行政收费79项,建成启用电子监察和电子审批系统,实施建设项目一站式收费,建立重点项目联席评审和职能部门帮助办理项目手续责任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投入3600万元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探索建立“五险合一、一票征缴”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新机制,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5%、96%、92.5%和99.5%;提高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和报销比例,并投入18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农合市、镇、村三级网络化管理,参合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看病、取药、报销等一条龙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高血压等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为30.3万名3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为5.7万名农村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免费提供基本药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完善领导包案、稳定风险评估、追责问责等7项机制,“领导议事”信访工作制度被中央联席办以简报形式刊发中央领导参阅;建成启用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行风评议、综合评议、行风热线、市长热线等多种途径,拓宽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以扩大党内民主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向群众承诺、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议”为实践载体,围绕15个民生方面热点,确定47项承诺实事,总投资9亿元;深入开展市镇干部农村民情走访活动,全市15个镇(街道)、82个市直部门和驻乳单位党组织确定1300个承诺事项,全市党员承诺办实事好事8.9万件,结成帮扶对子3.8万个。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完善镇干部党建述职、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农村党员目标承诺等制度,对农村软弱涣散班子实行动态调整;为镇级机关办好改造暖气、食堂、洗浴和文体设施等实事,近两年投入1516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活动场所81处,投入1070万元为农村四职干部发放干部工资补贴和村级运转经费;连续16年开展部门包村工作,2010年113个市直包村部门累计投入包扶资金833.2万元;采取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村社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17个,依托行业协会、基地建立党组织71个,选派115名“三支一扶”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优化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科学选拔任用干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完善“逢提必竞、逢进必考”的选人用人制度,采取“两公开四差额”方式选拔干部,提高干部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度,群众对市委选人用人的满意度达到98.4%。创新党内民主形式,做好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等试点工作,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在白沙滩和徐家两个镇实施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工作日中午禁酒和公车编制管理等规定,完善联席审批、政府采购、财政储蓄、政府融资、车辆保险、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研究出台从严管理干部细则,严格实行追责问责,促使各级干部勤政廉政、干事创业。
【重要会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1月10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经济综合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他市直部门、驻乳单位及市人大、政协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各类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的经济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中共乳山市十二届三次会议 1月12日召开,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代表意见建议的审查报告》,批准傅广照同志代表十二届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确定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对接和积极融入全省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继续坚持“突出实施两大战略,加快建设‘四基地一中心’”的目标思路,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开放,统城乡、惠民生,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不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幸福乳山建设的新局面。
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2月8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委员,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单位及各驻乳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全体成员,各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回顾总结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情况,研究部署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会议确定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坚持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严格自律与完善制度并举,突出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化解,突出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全市经济工作暨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总结表彰会议 2月21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镇、街道、“两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市直各部门、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驻乳机构、各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部分民营企业、镇域企业、外地驻乳企业及外资企业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负责人和先进个人参加。会议回顾总结2009年度全市经济工作和市镇机关履行岗位责任制情况,隆重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2010年企业发展和市镇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动员全市各级践岗履责,干事创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会议确定,2010年在全市企业中深入开展“企业转型升级年”活动,在市镇机关中深入开展“机关责任落实年”活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 3月10日召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镇、街道有关领导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市直各部门、各驻乳机构主要负责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乳山联络员和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分析总结2009年的“三农”工作,表彰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包镇包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会议确定2010年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多措并举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福祉,落实责任强固基层组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新乳山做出积极贡献。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1月6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对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确定自2010年开始,按照中央、省和威海市纪委的统一部署,推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将市直部门(单位)纪委(纪检组)由市纪委和所在部门(单位)双重领导改为由市纪委、市监察局直接领导,市纪委、市监察局对派驻机构的业务工作、干部工作和后勤保障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对市直部门(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促进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3月5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确定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科学构建城镇体系,推动全市城镇化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市与镇村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下发《2010年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和《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制定2010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扶持政策,全面部署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确定充分发挥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按照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提高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政策扶持。
4月22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乳山市鼓励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确定自2010年起,在全市按照贡献突出、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认证、招商引资、对外经贸、跑上争资、金融增贷、创优服务、上市融资、节能减排、荣誉称号等12项奖励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奖补,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
5月18日,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自2010年4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新乳山”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争作表率、争当典型、争创佳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7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确定推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加快人才强市步伐,实现全市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市委办公室工作】 2010年,市委办公室按照市委的总体工作部署,加压奋进、务求实效,较好地履行“当好参谋助手、搞好协调服务、加强督查考核、抓好决策落实”的工作职责,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威海市密码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提升服务水平 发挥“以文辅政”作用,全年拟写领导讲话及各类材料400篇,编发《乳办通报》《乳山调研》《工作情况交流》《信息与参考》等刊物30期,拟写各类超前调研17篇,其中,9篇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拟写各类调研文章90篇,被威海市级以上刊物采用73篇,发稿层次、质量和数量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乳山市实行“领导议事”制度信访工作效能明显提升》被中央联席办以简报形式刊发供中央领导参阅。
强化督查考核 调整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意见,建立市直部门服务质量评议和效能投诉处罚机制,设立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记分档案,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围绕加强重点工作督导,每月对书记办公会确定事项分项落实,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实地考核,严格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半年考核、年终奖惩制度,下发《乳办督查》《督查通报》30期、项目建设情况通报20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3期;组织82个单位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年度目标任务,开展10次“听民声”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建立群众满意度现场调查、问题反馈、整改落实机制,牵头开展农村民情走访活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提高工作成效 牵头组织筹备第三届母爱文化节等大型活动10次,组织党代会等各类会议活动150场次,收发、处理各类文电3000份。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全市15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保密措施。牵头拟定社会风险评估意见,较好预防和化解决策风险。
加强内部管理 研究出台党支部工作意见,完善值班、卫生、例会、车辆管理、信访接待等制度,建立问责机制,形成全室上下竞相创优的良好氛围。
(孙福斌)
【组织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 2010年,全市有基层党委6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1397个。年内,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重点工作抓推进、难点工作抓突破、常规工作抓提升、创新工作抓特色,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和谐幸福新乳山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各部门、单位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二是强化分类指导。围绕中心工作,立足行业特点,以“强化责任抓落实”“农村建设见成效”“服务社区促和谐”“企业发展增活力”“素质教育得提高”“为民服务上水平”为目标,对不同行业实行分类指导。同时,先后开展“三级联诺、全员承诺”“党群共建联创共争”等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注重活动实效。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在既定活动载体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向群众承诺、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议”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实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中央创先争优办、中组部、省委及威海市委先后推广乳山经验,李源潮、姜异康、刘伟、王培廷等领导先后作出批示,中组部、中宣部确定为典型案例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
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书记抓、抓书记”和“抓基层、打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开展农村软弱涣散班子集中整顿活动,调整软弱班子21个,充实干部37名。从10月开始,开展换届专题调研,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了解等方式,摸清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为换届选举做准备。二是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本着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投资1500万元,新建改造55个村级活动场所。三是抓好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建3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指导社区建立党总支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并按要求悬挂党建刊板。
党员队伍建设 在发展党员方面,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落实“四集中”,坚持“两推一公示”、票推票决、组织员列席会议及工作问责等措施,推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举行全市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启动仪式,并组织市直新党员进行集体宣誓,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质量。同时,注意改善、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分布结构,重点抓好在35岁以下青年、妇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生产工作一线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年内,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868名,民主推荐确定纳新对象706名,预批新党员601名,全部进行公示。
党员教育管理 年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着重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党员培训。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抓好每月3天的集中学习。建立并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深化党员目标承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二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建和规范城东、银滩12371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建立手机党建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党员进行观摩,为全市离退休党员免费订阅党报党刊,丰富老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建党89周年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及困难党员活动;积极稳妥地做好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救助工作,市领导重大节日带头走访慰问,使老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年内,为3000名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发放生活补贴和慰问金380万元。四是按规定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做好党费基数核定工作,定期通报基层党(工)委党费缴纳情况,确保党费应缴尽缴。
党内民主建设 一是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优化年会程序、内涵和形式,分专题召开经济、民生、政法、宣传、组织会议,增强实效。二是提升公推直选试点层次。在白沙滩镇和徐家镇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探索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易推广的公推直选新模式,中央、省和威海市组织部门领导到乳山实地观摩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完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在村级探索实行报名参选、组合竞选、公推直选“三选模式”,调整难点村27个;推行镇村议事、村章镇代管、党员议事会等民主治理机制,为农村“两委”换届打好基础。乳山经验做法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获全国首届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威海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党建研究》等国家级报刊上宣传报道,在全国首届基层党建创新征集活动评选中获优秀案例奖,应邀参加基层党内民主论坛作交流发言。
统筹城乡党建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组织设置。采取涉农企业、经济强村、行业协会、致富能人“四强带动”的形式,有计划地推进村企、村村、村社联建,培育马石店、大龙口等19个联合党支部。二是统筹城乡资源优势。加大“双高双强”农村支部书记选拔力度,选派15名干部、考选2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三是统筹城乡帮扶机制。启动新一轮包镇包村工作,137个部门投入资金2122万元;市财政出资为村干部发放“三补两保”,使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年均达到5800元。四是统筹城乡党建管理。开发“12371乳山e站”,建立手机党建信息平台,实行党员网上一体管理、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学习考试在线自助。
干部工作 坚持“以发展选干部用干部”导向,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进一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一是调优配强班子。本着优化结构、择优配备的指导思想,调整部分科级干部。对镇级班子,重点调整党政主要负责人,以配优为主;对市直部门班子,考虑班子实际状况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理顺;对女干部、党外干部,着眼长远,加大配备力度。另外,充分发挥级别的激励作用,在市直部门先进单位的优秀副职中配备14名正科级非领导职务,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规范选任程序。在科级干部选任上,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两公开四差额等竞争性选任方式,合理设计竞职评分方法,规范差额选任程序,力求选任科学民主。采取“两公开四差额”法选拔6名镇党政正职;坚持“逢竞必真”,采取竞争上岗办法选拔27名科级干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股级干部的职数、资格条件、选拔方式和工作纪律。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面试答辩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市副科级年轻干部中,公开竞争1名主持工作的团市委副书记。7月,采取全市公推、全委提名、党代表直选的方式,面向全市公推直选2名镇党委书记,融合“两公开四差额”、全程记实、干部考核评价等机制,增强选拔的操作性和准确性。指导团市委做好市镇两级团委换届工作,在白沙滩镇探索开展公推直选镇团委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得到团省委的肯定。按照省、威海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面向农村党组织书记和镇中层干部公开选拔1名镇党政班子成员。四是改进干部考察。8月,跟踪回访上一年调整后的科级领导班子运转情况。在领导班子年度考察工作中,增加实地观摩、与考察对象面谈环节,增强了干部考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干部管理监督 一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按照上级提出的“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在《乳山时讯》上全文刊发四项监督制度内容,举办有奖知识竞答和电视竞赛活动,印发学习读本,组织全市科级干部和政工干部自我测试,将学习引向深入。对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对照检查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以规范完善。组成检查组检查部分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情况。二是加强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指导各单位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主要负责人调整及调整人数较多的42个单位,派员全程参与,督促各单位认真查摆问题,切实整改。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离任审计领导干部26名,任中审计16名任职满3年及任职满2年且资金流量较大或收费项目较多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述职述廉制度,调查摸底科级干部家庭成员、重要社会关系以及家属子女从业情况,动态掌握领导干部个人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制订《从严管理干部实施细则》,着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风气。组织处理9名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一定问题、群众威信差的领导干部,其中,有3人被谈话诫勉,5人被降职改非,1人因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被免职。四是畅通干部监督渠道。开通12380举报网站,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构建起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体系。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和通过其他渠道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全年培训干部7678人次,其中,主体培训班次6个,培训240人次;专题培训班次6个,培训630人次;专题讲座5期,培训3670人次;自主选学专题39个,培训3100人次;上级调训班次18个,培训38人次。一是优化培训资源。坚持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讲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散授课相结合,优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周边培训资源承担培训课题;发挥乳山市委党校作为省委党校教研基地的优势,实施“名师工程”,从中央、省、市三级党校聘请副校长、教授40人次,主体班专家教授讲课比例达70%。二是扩大培训范围。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结合起来,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干部成长制订培训计划,大力推行分类办班、分层培训、按需施教机制。在培训科级干部、优秀股级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的同时,举办纪检监察干部、人大代表履职等专题培训,组织35名重点企业负责人赴浙江大学研修;在抓好39门自主选学课程的同时,开展做好群众工作、应急管理、舆论引导、媒体运用等新专题培训。三是完善培训模式。精心策划每个班次,以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为主,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实行主体班次规范化流程管理。建立培训经费跟着项目走的拨付机制,引导培训机构有序竞争,保障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调研信息工作 年内,以文件形式表彰基层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12个和先进个人12名。修订《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员信息调研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完善考核措施,形成齐心协力搞调研的良好氛围。按照“着眼组工大局、突出乳山特色、注重信息时效”的原则,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反映组织工作创新和亮点的调研信息材料131篇,被省级以上组织部门采用22篇,其中,调研信息刊物采用17篇,被《威海组织工作》和《威海组工简讯》采用30篇,考核成绩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年初被省委组织部和威海市委组织部表彰为“组工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其中,三级联诺打造群众满意工程的做法被《中央创先争优简报》采用,李源潮部长及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先后批示。
远程教育工作 一是立足实际抓创新。组织各镇区主要负责人利用远程教育互动交流平台,对“听民声”群众满意度调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网络直播。与市农产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合作,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监管平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技术服务和网络监测。探索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方式,发挥假期返乡大学生的作用,每村选拔一名大学生与村远教管理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远程教育“1+1”技术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管理员操作水平,而且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收到双赢共进的成效。推行远教设备管护新机制,探索“以镇为主、市抓考核、三级统筹、费用共担”远教设备管护新机制,先后3次对全市设备进行维护,更换设备65台、各类硬件115件。全年制作课件20部,其中,《远教新枝别样红》等4部课件被全国远程办采用,《甘露润泽南黄岛》等8部课件被省采用,5部课件在威海市2009年度优秀课件评比中获奖。二是围绕中心抓重点。做好转网升级,统一安装“齐鲁先锋”终端软件,使全市所有站点传输方式实现平稳过渡。抓好集中学习,组织远程教育专家举办互动讲座36次,现场解答群众疑难问题320个,培训党员群众12万人次。全面推行积分考核,探索以“镇抓考核,村发补贴”的方式,将“双项积分考核”办法向全市推开,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或集体收入中,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管理员岗位补贴,进一步调动管理员积极性。精心办好电视专栏,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大乳山电视台一套《乳山党建》和乳山电视台三套《乳山远程教育》专栏宣传力度,全年播出156期。
(任楠楠)
【宣传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强化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规范完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考核、签到、记录等制度,整理和汇编2008年以来有关学习文件和材料。年内,乳山市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委理论中心组”。二是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征订发放《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各类学习教材4000套。在全市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召开全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座谈会,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培训班,举办巡回宣讲活动15场,总结推荐典型2个。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培训班在乳山市举行。三是做好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完成重点理论调研课题21个;推荐申报威海市级重点课题7个,其中,农村居住工程、节庆经济、银滩新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4个课题入选。四是做好威海市社科成果推荐申报。上报优秀社科课题22个,其中,11件作品获威海市级社科成果奖。五是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举办十七届五中全会理论骨干培训班,围绕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举办主题主线、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软实力5个主题培训。
新闻宣传工作 全市全年在地市级以上新闻外宣媒体发稿8265篇,其中,国家级386篇,省级1568篇。围绕重大主题活动、重大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主题及各类典型的宣传,在《人民日报》《半月谈》《光明日报》《新华社山东参政》《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发表有深度、有影响力的重点稿件19篇,在《大众日报》发稿92篇,省级以上重点媒体刊发头版头条6篇、系列报道54篇,在《威海日报》刊发头版头条16篇。集中表现为“五个到位”:一是重大主题活动宣传到位。先后围绕母爱文化节、产学研合作创新推进大会、中非合作论坛磋商会等重大主题活动,邀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40家媒体,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央视《朝闻天下》刊发头版头条,《光明日报》刊发书记专访文章,《大众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妇女报》刊发8篇系列报道,人民网、央视网、新浪、搜狐等网站开展“网络媒体乳山行”活动。二是经济发展主题宣传到位。围绕全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经济,在《工人日报》《大众日报》《威海日报》等媒体刊发头版头条;围绕“旅游兴市”,组织开展走进华东五市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新一轮城市航拍和新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宣传画册策划制作。三是典型经验宣传到位。围绕“以人为本、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主题,在《大众日报》《半月谈》《新华社内参》刊发头版头条和长篇通讯;围绕小青岛“双通”、农村高血压患者免费治疗、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利民工程,在新华社、《农民日报》《工人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进行重点宣传报道,推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典型宋宗良。四是重大发展战略宣传到位。围绕全市各类重大会议,组织新闻单位开设新闻专栏 60个,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进行宣传报道。五是新闻风险妥处到位。完善新闻工作舆情通报制度、新闻发布许可制度、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各项新闻管理制度以及新闻报道员、舆情信息员、网络浏览员3支队伍建设,组建新闻发言人队伍,举办全市网络浏览员培训班、新闻舆情专题讲座、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落实网络舆情动态监控编报机制,编写《新闻舆情专报》11期,对新闻风险妥处不力的单位实行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一票否决。
宣传文化工作 一是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举办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农信杯”秧歌汇演、威海市“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和谐盛世、春暖威海”送福到家活动;乳山电视台在春节期间连续播放全市春节联欢晚会;16支秧歌队参加秧歌汇演;安排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4场;组织举办消夏文化夜市专场文艺演出15场;组织举办庆“七一”“八一”“十一”大型主题晚会,群众文化活动、重大节庆活动以及各类书画展、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二是成功举办2010年首届新春灯会。按照“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文企结合、双赢共进”方式,采用统一比价采购、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制作安装、统一管理维护、统一监督把关的“五统一”模式。灯会历时22天,展出大型灯组38个,现场观灯人数10万人次。首届新春灯会起点高、费用低、制作精、效果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成功举办第三届母爱文化节。主要表现为:政府搭台层次更高更权威、企业参与单位更多更广泛、文艺演出品牌更硬更响亮、产业结合关系更紧更密切。尤其是组织举办的母爱文化产业论坛、“关爱母亲、共享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乳山启动仪式、欢乐中国行·魅力乳山大型主题晚会等40项文化活动,使2010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层次更高、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四是壮大文化产业。市委宣传部与北京拓维公司共同制订乳山市母爱文化产业规划,并将母爱文化产业纳入乳山市发展规划,母爱千年文化苑、老胶东古玩字画城、东方如意国际城被评为威海市优秀文化产业项目。
(宋斌)
【统一战线工作】
基层基础建设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意见》,将基层统战工作纳入市委目标考核之中,召开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就开展双基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各镇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配备45名统战委员和48名专兼职统战干部,形成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亲自抓、统战委员具体抓的统战工作领导机制;各村(居)党支部成立统战工作协调小组,组建601人的统战工作信息联络员队伍。建立健全镇(街道)统战工作例会、情况通报、信息反馈、走访慰问、档案台账和目标考核等制度,保障了镇级统战工作的开展。发放《乳山市统一战线成员统计表》,对全市所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少数民族、宗教信众、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18大类、61个子类别的统战人士摸底调查。编制“中共乳山市委统战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8246人的统战人士信息库,实现统战对象档案内容统一分类、档案材料统一模式、档案管理统一存放。
成立知联会 团结和支持各界知识分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筹备成立乳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前期调查走访、参观学习、起草材料、推荐会员、民政注册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2月9日,召开乳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乳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章程(草案)》,聘请市委副书记隋建波为名誉会长,选举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陈卫萍为会长。知联会成立后,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联系,组织党外人士围绕全市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组建镇级商会 发挥商会在推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开展镇级商会组建工作。联合拟定《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组建镇级商会的实施意见》,对15名镇级商会会长人选进行考察,指导各镇召开成立大会并统一配备商会标牌,实现镇级商会办公场所、办公人员、办公经费和办公设施落实。各镇商会成立后,通过开展宣传引导、沟通服务、视察调研等工作,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党外人士工作 组织党外人士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组织和协助召开民主协商会2次,座谈会2次,党外人士视察活动2次。先后就银滩建设、汽车站搬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环保建设工作进行协商、通报和调研考察。在年初的政协八届三次全委会期间,发动全市党外政协委员提交提案23件,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道路交通、供电供暖、社会保障等方面,许多意见建议经过积极办理,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联合威海市委统战部组织10名党外专家开展“统一战线服务和谐社会直通车”活动,免费为230名村民义务查体。
宣传调研工作 开展统战理论调研“四新工程”,形成宣传调研文章5篇,其中,《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农村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获全省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四新工程”三等奖,《博采众家之长的新型政党制度》获优秀成果奖,《永远不变的军人情怀记乳山市政协委员周波》在《黄河民兵》等报刊上发表,《关于加快我市农村少数民族发展的调查报告》被上级部门推荐参加全省成果评选。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第十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进行科技知识、致富信息、政策法规等的宣传,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
(张庆)
【机构编制工作】
政府机构改革 4月7日,召开全市政府机构改革会议,公布全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27个缩减为24个。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三定”规定的制定,减少职能交叉,理顺职责关系,提升行政效能。对转移、取消、下放、划入和加强的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三定”规定经市委研究后,于2010年7月19日正式下发。
乡镇机构改革 根据省、威海市关于深化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对乡镇原有事业单位的设置及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综合考虑镇(街道)总人口、财政总收入、行政区域面积等因素,将镇(街道)分为两类。二是规范机构设置。镇(街道)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为4个: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镇村建设办公室(街道设建设办公室);镇(街道)事业机构设置为5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经管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三是从严核定人员编制。按照上级下达的编制数额,进行重新核定。
机构编制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编制规定,落实“超编、满编单位不进人,缺编单位限额进人”的原则,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以干部调整方案、增减人员审批表、退休人员审批表为依据,及时调整台账,确保数据准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推行网上登记管理工作,做到登记网上办理、证书网上打印、公告网上更新。在年检中严把审核关,使年检的时限性、内容的真实性、证书的实效性、部门的联动性明显加强。为240家单位办理相关登记年检手续,其中,初始登记5家,变更登记70家,年检213家。
(钟晓华)
【党校工作】 2010年,乳山市委党校实现“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管理”三个目标,山东省委党校在该校设立“山东省委党校(乳山)教学基地”,业务教学工作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业余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区”,教研工作获“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称号
干部培训工作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利用党校新校区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思路,加大培训力度,做好干部培训工作。一方面,根据乳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培养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干部培训规划,办齐办全各类干部培训,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优秀股级干部培训班、全市工会干部培训班、全市纪委干部培训班、全市大学生“村官”与“三支一扶”毕业生培训班、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干部培训班。另一方面,发挥市行政学校和社会主义学校的作用,理顺培训关系,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党校与行业部门的联合,统筹抓好周期短、专业性强的各类专业培训。举办人大履职培训班、市情舆情培训班、乳山市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培训学员950人次。联合财政部门完成会计人员考前培训和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举办会计培训10期,培训人员1359人次。配合组织部门实施干部自主选学工程,举办41期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培训学员2575人次。依托省委党校(乳山)教学基地,承办和举办省委党校第三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培训班、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培训班(第二、三期)、重庆云阳县领导干部(威海)培训班、内蒙古党校第一期旗县长专题研讨班、青海省天峻县2010年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内蒙古敖汉旗领导干部(乳山)培训班(两期),培训学员1000人次。全年培训各类干部和专业人员5633人次,数量、规模、质量和层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教学工作 坚持“实现向能力和素质相结合转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目标,实行分类别分层次培训。在教学布局上,以掌握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家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指定专题和自选专题相结合,让学员按培训“菜单”自行“点菜”;在内容安排上,围绕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设置教学专题;在教学体例上,科学处理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与实践锻炼的关系,突出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挖掘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大研究式教学创新力度,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情景体验式、现场教学等方法的整合运用;在教师配备上,发挥校内专职骨干教师作用,同时,聘请40位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建立专家库;在教学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人性化。10月,在威海市党校系统优秀课堂教学观摩竞赛中,乳山市2名选手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业务教学注重强化严肃性和规范化,从入学考试到毕业论文答辩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层层把关,2007级、2008级省函本、专科班190名学员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
科研工作 围绕“在重点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工夫,从机制上求提升”目标,努力打造精品。突出“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和“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两个重点,加大对策性研究力度,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和相关部门密切联合,准确把握乳山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瞄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共同确定科研课题,形成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全年在威海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8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15篇;5篇课题列为威海市社科重点课题;50篇论文参加省委党校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经济学研讨会、领导科学研讨会等多个理论研讨会,其中35篇获奖。
队伍建设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自学自修,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到上级党校、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并邀请上级党校的教授到乳山讲课、辅导和进行学术交流。全年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委党校参加进修培训5人次,参加各类研讨会20人次,组织教师参加集体学习80人次。通过合理的竞争环境激励人,修改、完善岗位责任制,实行主体班次课题竞标制,将教师的工作量与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挂钩。年内,有10名教师和员工受到上级党校和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
行政后勤工作 一是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在已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修改完善20项规章制度。二是强化工作督导落实。建立全面细致的工作沟通机制、责任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充分利用校园内部网,设立校务公开、内务公告、意见箱等,及时公布请假考勤、水电消耗、车辆管理、电话费用、文印耗材、职工就餐、通讯报道等情况。三是实施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30万元,推进光亮工程;投资20万元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种植各类树木花卉400棵,放养观赏鱼200条,营造“校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校园环境;投资60万元,铺设网球篮球场塑胶场地。四是抓好对外接待。先后接待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等领导视察指导,接待临沂党校等参观考察500人次。成功筹办威海市党校系统首届春季运动会。举行王伟光院长藏书捐赠仪式,接受个人藏书2000册。
(宋丹)
【机关党务工作】
机关思想建设 一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加强集中学习。围绕母爱文化、新闻舆情、廉政教育、国际关系、网络保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知识,组织集中学习10次。二是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召开市直机关和驻乳单位党组织动员大会,制订下发“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和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评选办法,组织市直机关、驻乳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三是积极落实市委提出的“机关责任落实年”主题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党支部开展“责任落实年,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召开大讨论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发改局、财政局、检察院等10个单位抓工作落实经验,并进行宣传推广。
机关组织建设 至年底,市直机关工委有实体党支部101个、老干部党支部27个,市直机关党员2667名。全面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党员干部目标承诺和机关党支部公推直选,使机关党建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年内,对30个任届期满、11个需充实调整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党支部和2个党总支,全部采取公推直选方式进行选举。出台《关于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四全程”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威海市率先试行发展党员“全程公开、全程考察、全程记实、全程监督”制度,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新党员质量。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对系统内党员的“政治生日”进行调查摸底,协调市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向2000名党员发送“政治生日”短信,组织发动各机关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机关文体活动 一是组织清明节悼念革命先烈活动,强化机关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围绕“母爱文化月”活动,举办市直机关“母爱歌曲”演唱比赛和“感恩母亲、建设乳山”为主题的市直机关演讲比赛。三是举办市直机关第六届离岗、离退休党员棋类比赛,丰富老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举办庆祝建党89周年书画笔会。五是组织“全市新党员集中宣誓暨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六是组织开展市直机关篮球友谊赛和市直机关拔河比赛。
机关作风建设 围绕“机关责任落实年”活动,按照“单位主导,工委督导”的原则,开展集中活动签到10次,节假日值班抽查711次,对上班纪律全面检查11次,卫生抽查9次,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使各单位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召开“机关责任落实年”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并选取发改局、环保局和检察院3个典型单位就如何优化服务水平、抓好工作落实做了交流发言。结合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在市地税局召开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各机关党支部积极开展以“珍惜岗位”“感恩教育”“敬业守责”“勤勉廉洁”等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和争创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机关活动,让廉洁理念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机关武装及群团工作 加强武装工作,编组基干民兵分队7个、基干民兵318人。进行《兵役法》《国防法》教育,组织有线通信分队参加全市抗洪抢险演练,顺利完成演练科目,征集新兵12名。加强工会工作,走访慰问市直机关困难干部职工并发放慰问金,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参加集中培训。加强青年工作,组织参加消夏晚会和部队文艺汇演,认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青年文明号争创活动。创建威海市级青少年维权岗2个,复审4个;争创乳山市青年文明号2个,新成立基层团支部2个。加强妇女工作,深入开展“社会妈妈虹桥拉手活动”, 新增拉手儿童15名;发动市直机关干部参与“关爱母亲,共享和谐”爱心救助活动,20名机关干部与20名单亲贫困母亲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创建威海市“巾帼文明岗”1个,妇工委被威海市妇联授予 “先进妇女组织”称号。
(张新政 孔晓辉)
【对台工作】 2010年,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以对台经济工作为主线,以交往交流和对台宣传为重点,转变职能,创新方式,推动全市对台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年办理市领导应邀赴台2批次;参加“鲁台经贸文化交流周暨2010台湾名品博览会”,有针对性地向台商宣传乳山市投资环境,分发介绍全市情况的画册、光碟各50份,新结识重点台商20名。全年接待、接触台商40人,帮助台商处理企业纠纷2起,向台商赠送介绍全市投资环境的光盘、画册、产业招商资料229份。利用接待台胞和走访台属的机会,向台胞、台属宣传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党的对台方针政策、乳山建设发展新成就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向有关部门赠阅50份《海峡时空》月刊和《台湾问题基本知识问答》读本,提高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涉台知识水平。
(宋修迪)
【信访工作】 2010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切实解决民生难题”的方针,强化信访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大局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关注社情民意、帮解民生难题开展工作,实现了信访总量稳步下降和集体上访、重信重访明显减少。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乳山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夯实工作基础 全市镇级全部建立矛盾调处中心(与综治维稳中心合署办公),整合镇级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法庭等力量,加大基层矛盾调处能力;村级设立信访代理员、信息员,成为基层维稳重要力量。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牵头组织12个社会矛盾调处专项小组,联合调处重要矛盾纠纷。在各镇(街道)开展争创“无到省进京上访、无越级集体访、无信访积案”活动,督促基层“办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
强化制度实施 重点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信息预警报告、初信初访处理首办责任、群众集体访处置、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重大事项信访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倒查等7项信访工作机制实施情况监督考核,推动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实现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建立机关绩效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信访工作效能。
化解信访突出问题 排查筛选15个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分别确定市级牵头领导、承办单位和处理时限,进行集中解决。具体工作中,通过市级领导公开接访、批示交办化解一批,市领导参加公开接访73人次,接待群众来访187起,批示交办案件75起;通过工作组带案调查和督导下访处理一批,向2个村派出工作组,协助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调查,保持稳定;通过主动约访、疏导教育稳定一批,先后同涉军、海滩养殖户、破产企业等上访群体及部分上访人员多次主动对话交流,解释政策,疏导教育,使其放弃越级上访打算;通过市镇两级领导包案解决一批,将17个信访案件纳入市镇两级领导包案范围,使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化解。
重要敏感时期安全保卫工作 2010年,在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强化矛盾排查和调处、信息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做到一般性问题早发现、早化解,对部分特殊上访群体,重点疏导稳控,做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预防、早准备。加强北京、上海值班保卫工作,密切同国家、省和威海市领导机关沟通联系,做到发生越级上访案件早介入、早处置,确保在重要时期无到省上访案件、进京非正常上访案件。
(于丹)
【党史市志工作】
《乳山年鉴》(2010卷)出版发行 8月,《乳山年鉴》(2010卷)由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乳山市连续出版的第12部地方综合性年鉴,并入选“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核心年鉴”。该书设23个栏目,65万字,资料全面、系统、翔实、准确,是国内外各界人士了解、认识乳山的窗口。
《长寿之乡乳山》出版发行 4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母爱文化节”安排,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市志办公室、市老龄委办公室联合编辑出版《长寿之乡乳山》。该书深入挖掘乳山长寿文化,探索长寿奥秘,揭示长寿规律,剖析长寿原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丰厚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城市名片的文化底蕴。
《中共乳山地方史第二卷(1949~1978)》完成初稿《中共乳山地方史第二卷(1949~1978)》以乳山党组织的执政活动为主线,全面反映乳山各级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再现乳山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英勇事迹,总结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乳山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取得的历史成绩和基本经验。全书25万字,年内,完成初稿撰写。
“乳山市情网”改版更新 年内,改版乳山市情网,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新增“母爱文化”“长寿之乡”“品牌企业”“强镇名村”等栏目,增加信息量。市情网资料更加全面完整,查阅更加快捷方便,入网资料达1700万字。
(王浩)
【档案工作】 2010年,市档案馆在档案征集、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顺利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
档案馆工作 一是做好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全年接收归档文件19223件,电子档案41383件、545盘,现行文件资料216件(册),奖牌4件,重大活动照片442件;整理案卷目录231卷,开放档案目录6330条,全引目录221册,归档文件目录98册,编研各种汇编材料32万字。二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成绩显著。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档案1012卷次,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历史凭证。三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步伐加快。扫描录入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18万条,扫描档案原文6.6万页,导入电子文件3.6万条。
基层档案工作 一是查寻遗失档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对破产企业档案管理力度,指导6家破产企业建档1800卷。二是提升业务水平,强化业务指导。将全市各单位及乡镇划分为11个协作小组,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培训软件升级业务。三是强化考核,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山东省档案管理考核办法》要求,考核全市140个单位。年内,市房管局档案室晋升为省特级档案室。2010年底,全市有特级档案室4个,省一级档案室22 个,省二级档案室79个,合格档案室41个。
(于蓓)
【老干部工作】 至年底,全市有离休干部50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180人,解放战争时期322人;享受厅局级待遇3人,县处级待遇103人;行政机关167人,事业单位184人,企业单位151人。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坚持重大事项让老干部了解,重大决定让老干部参谋,重大活动让老干部参与。年初,召开全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向老干部通报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走访慰问担任实职县处级以上老干部及居住在烟台、威海等地的老干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召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方案征求意见会,并根据意见最终确定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全市176名离退休干部参与综合评议活动;组织担任过县处级以上实职老干部参加“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等重大庆祝活动;组织担任过县处级以上实职老干部和居住城区离休干部、市直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干部工作巡视员观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完成全市49个老干部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讲奉献、身体好的老干部充实支部班子,并进行专题培训;在老干部中开展向殷树山学习活动。
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 为全市600名老干部发放春节慰问品和慰问信,为城区300名老干部进行春节物资供应;为全市561名离休干部和28名实职县处级退休干部进行健康查体,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组织医务人员免费上门体检;将全市抗战时期入伍符合提高享受副司局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住院床位费,由每天20元提高到40元;协调落实200名镇级离休干部每人1100元冬季取暖补贴,解决困扰老干部多年的取暖问题;市委老干部局会同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向市政府提出减免49家困难企业所属125名离休人员医保金意见;与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出台《乳山市离休干部遗属困难救助办法》,在山东省率先将离休干部遗属困难救助纳入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对部分离休干部遗属因患有重大疾病、突发重大事故、本人因故受伤等造成的生活困难给予救助,全年救助43人。
加强窗口阵地建设 推进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规划建设,12月,完成主体土建工程。加强镇级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探索单独建、联合建、整合建等方式,抓好室内外各类文体娱乐设施配套完善。至年底,全市15个镇(街道)老干部活动场所全部达到威海市“优秀老干部活动中心”标准,在威海市率先完成达标任务。在威海市率先开通老干部工作网站,为老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联系社会开辟新的窗口。
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举办全市老干部门球联赛、第18届城区老干部运动会、第6届机关离岗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棋类比赛;参加威海市第17届老干部门球赛,在9支参赛代表队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威海市老干部艺术节,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
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 在威海市率先启动老干部回忆录撰写工作。重点面向全市离退休干部,以及曾在乳山出生、成长、工作或生活过的老干部,通过重温往事、口述历史,挖掘和抢救珍藏在老干部心中、值得后人了解或铭记的历史。已征集稿件80篇,有关内容填补历史空白。创新经验被中组部《老干部情况交流》、省委老干部局《情况反映》予以转发。开展“发挥老干部余热、争做校园瞭望哨”活动,组织160名老干部义务担任校园安全巡逻员。全市有200名老干部参与干部、党风党纪等方面的监督,700名老干部活跃在民营经济第一线,150名老干部担任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和民事调解员,500名老干部与下岗职工、贫困户、中小学生结对帮扶、帮教。
(戴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