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4&rec=153&run=13

【综述】 2009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两大战略、建设四基地一中心”的总体要求,以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和“企业攻坚发展年”活动为动力,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创新有为,逆势奋进,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出台产业招商意见,成立10个产业招商办公室,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新开工投资过500万元项目214个,总投资126亿元。筛选论证的79个市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乳山口港扩建、华能风电等多年未能实施的项目顺利启动,乳山口港水域临时对外开放。加大“两区四园”设施配套力度,实施了经济开发区与乳山口镇“区镇合一”,启动4个镇级工业小区建设,为项目引进、产业培育提供载体保障。
工业经济攻坚发展 组织开展“企业攻坚发展年”活动,新上技改项目332个,技改财务支出首破百亿元大关。工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8.6%,增幅居威海各市区首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10个,新增威海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64亿元,增长1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纳税过千万元企业34家,30户重点工业企业5家纳税翻番。
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各重点景区完成投资8.2亿元,大乳山晋升国家AAAA级景区,岠嵎山晋升国家AAA级景区。举办母爱文化节,承办全国翻波板锦标赛,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8.2%和31%。引进老胶东古玩字画城、加州风情园等一批商贸项目,形成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商贸互促共进的格局。
争资立项成效明显 抓住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机,坚持跑上争资与产业培育、设施配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四个结合”,抢时争先、快速出击,实现争资立项工作的新突破。先后有285个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计划,争取各类资金13.9亿元,其中无偿资金4.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5.1%和39%,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恒邦化工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项目争资规模近年少见,全省首家光电产业基地落户乳山。
三农发展统筹推进 引进开工福喜肉鸡加工等一批农字号龙头项目,带动调整各类经济作物3万亩,实现土地流转2.2万亩,“乳山大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审核。粮油生产喜获丰收,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绿化山峦3.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上节水灌溉1.9万亩,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5平方千米,实施水库除险加固36座,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
软硬环境持续优化 完成银滩旅游度假区、海湾新区控制性规划修编,评审城市商业网点等31项规划方案;高标准完成22项城建工程,实施滨海路、疏港路和汽车新站等交通公路工程,投用110KV金瑞输变电站,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取消66项、减免缓和暂停1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3458万元;设立8000万元的转贷基金,为47家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7.6亿元;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争取建设用地指标3834亩,解决了部分企业用地、用电等方面问题。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完成总投资3.6亿元的城乡医疗、教育设施改建等15件便民利民实事,广大群众得到新实惠。改造7处镇级综合文化站,实现镇级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在城区和银滩分别组建6个城市社区,组织犬只防疫和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募集善款1732万元,到春节前累计投入3200万元实施29项救助活动;施行“五险合一、一票征缴”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新机制,将2008年前未享受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纳入医保范围,完成保费征缴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开展镇级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资源整合试点,发放计生扶助资金960万元,惠及群众5.4万人;筹资2600万元完成总长60.82千米的11条县乡道路、19座中小桥梁改造及20千米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开展7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11个村的居住工程建设,新建户用沼气3028户,改建饮水工程106处,为南黄岛和小青岛两个海岛村通上自来水,解决两村群众用水难题,全市农村自来水实现“村村通”。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税“三个比重”分别提高1.4、2.4和4.1个百分点。建立财政资金储蓄、政府融资竞争机制,探索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编制管理和集中保险制度,公权公用用出新风尚,透明监管管出高效益。金融工作继续保持健康运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182.5亿元和136亿元,新增贷款38亿元。
社会文明水平提升 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创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掀起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热潮。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工作,全年30件人大代表建议、6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理完毕。设立镇级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市公安局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局”称号,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33.8%。此外,民族宗教、双拥共建、史志档案、广播电视、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新进展。
(高德兴)

【市长办公会议】
1月8日上午,高书良代市长主持召开,部署当前工作,听取并研究《乳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快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
1月19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关于2008年度经济发展奖励政策的兑现意见》和《关于开展“企业攻坚发展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听取在乳投资企业座谈会客商提出问题答复情况的汇报,对当前政府自身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月2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调整管道供气价格的意见》。
3月9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环卫清洁工承包费的建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乳山市村庄改造暂行办法》和《乳山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月16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研究《乳山市奖励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听取了产学研合作、科研基地建设、企业中心创建工作的安排意见。
4月7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关于加强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管理的意见》《乳山市市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补助标准》和《乳山市2009年社会救助工作方案》,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的新要求。
4月20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2009年度廉租房货币补贴实施意见》。
4月29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母爱文化节产业招商活动安排意见。
6月2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建设用地规范管理工作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的意见》。
6月8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卫生系统招考卫生专业合同工的意见》。
6月22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乳山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乳山市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无经济收入的随军家属、遗属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和《关于设立产业招商办公室的意见》。
6月29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市热电厂北郊热力分厂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于档案局、南黄镇政府有关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问题的处理意见》。
7月6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乳山市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7月12日下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乳山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居委会基层网络的意见》《乳山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和《乳山市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办法》。
7月27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加强全市犬只管理的意见》《关于今年新增学生班车的意见》和《关于我市企业残疾人就业及保障金征收工作的情况调查》。
8月17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乳山口中心渔港港章》《乳山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和《关于确定住宅建筑安装工程平均造价的意见》。
8月30日下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9年度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实施意见》。
9月21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乳山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调整市公证处公证员效益工资及其他工作人员工资计提办法的意见》,研究部署国庆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0月10日下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反映问题汇总情况及重点扶持的20家成长型企业筛选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用地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关于鼓励扶持酒店建设的优惠政策》。
10月19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乳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案》《关于增加环卫工人的意见》和《关于市医药公司实施对外托管的意见》。
11月9日下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进一步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委托招商的实施意见》及2010年拟实施的重点城建工程、交通公路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
12月8日下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鼓励银滩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性行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12月14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的意见》。
12月21日上午,高书良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并研究《关于妥善处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

【15件便民实事全部得到落实】
1.城市道路改建工程 投资7066万元,完成城区向阳街、海峰街西段、滨河街、湛江路、开发街西拓和银滩旅游度假区台湾路、鸿图东路、鸿图西路、众和东路北段等道路改建工程。
2.城市景观建设、绿化升级工程 投资2688万元,完成城南河、炉上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城市道路行道树栽植、中心会议室西侧绿地改造和贸易城南门两侧铺装等改建工程。
3.城市河道治理工程 投资2430万元,完成炉上河仇家洼桥至炉上桥河段2177米河道、城南河青山路桥向下1455米河道、东里村河惠州路至城南河1700米河道治理工程。
4.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 投资1400万元,更新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和设备。
5.城市供热设施改造工程 热电厂方面,完成168米城南河供热管道改造、染纺园蒸汽管道延伸安装和热电厂1号、2号、3号锅炉改造及静园、光明、馨园、物资化工4个小区供热管道改造工程;实施总投资6000万元的市热电厂北郊分厂建设工程,规划新上3台80吨热水锅炉,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台80吨锅炉,增加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工程于11月20日正式并网运行。华地热力公司方面,完成供热管线改造10万米,新增供热管线15万米、小区换热站3个,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6.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投资1504万元,完成4个小(一)型、30个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288万元的花家疃水库、台依水库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7.山东省农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威海)建设工程 投资2150万元,启动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区域性农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全面开展初级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食品类的常规检验及安全指标检测,建立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保障全市群众食品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8.新农村设施和生态建设工程 完成106个村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户用沼气池3028座、小型沼气工程15处;对70个重点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硬化街道35.3万平方米,平整道路14.4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3万株;完成植树造林1309万株,其中荒山绿化2.5万亩、栽植苗木905万株,退耕还林1万亩、栽植经济林木80万株,建设绿色通道18千米、栽植苗木50万株,新农村绿化栽植苗木94万株,义务植树180万株。
9.镇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投资610万元,改建下初、诸往、乳山口、乳山寨、育黎、午极、白沙滩7处镇级综合文化站,使镇级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
10.城市社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工程 投资560万元,完成城区防保站、慢性病医院2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府前、静园、城东、府苑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和34个村级中心卫生室改造工程,在全市建立起覆盖21处定点医院和200处农村卫生室的三级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新农合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等全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构建起数据集中管理、信息互联互通、服务全域覆盖的管理体系。
11.教育基础设施改建工程 投资600万元,规划建设融品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拓展和综合实践活动于一体的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设置爱国教育、乡情教育、家政教育、素质拓展、科技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6个培训中心,同时按期完成8所城区学校改厕任务。
12.敬老院供暖设施改造工程 投资168万元,改造全市15处镇级敬老院供暖锅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6个,解决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取暖和洗浴问题。
13.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 投资100万元,完成10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
14.安居工程 投资512万元,对100个经济适用房购买户和62户困难家庭租房户实施货币补助。投资500万元,启动以建设公寓楼和改造危房为重点的农村居住工程,全年拆除旧房1410户,开工建设农房4572户,竣工3988户,改造农村危房1255户。
15.平安乳山设施改建工程 投资1160万元,实施商业街、育黎镇派出所办公楼和银滩消防站建设工程,其中商业街派出所、育黎镇派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银滩消防站建设工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周延斌)

【政府办公室工作】 2009年,市政府办公室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政府中心工作,高水平参与政务,高效率办好事务,高质量搞好服务,较好履行岗位职责,整体服务水平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文字工作 以提高文字水平为重点,按照“加压实干、全员参与、骨干带头、统筹兼顾”的原则,将文字指标分解到科室、细化到个人,做到科室有文字任务,人人有练笔机会,文字服务水平在以往基础上有新突破。全年完成内参调研8篇,各类外宣文章17篇,编写《政务信息》31期,上报市外信息186条(威海市录用58条),采编《领导参阅》30篇,拟写各类领导讲话材料100篇、汇报材料60篇、会议纪要16期、会议记录34期,下发各类文件150件,审阅各类稿件510篇,总文字量200万字。
督查工作 坚持规范督查、重点督查、全面督查、高效督查“四个督查”相结合,对重点问题全力以赴、难点问题紧抓不放、热点问题及时跟踪,切实保证督查实效。全年印发《政务督查》47期,累计督办领导批示件和政府决策事项200件次,办理省长信箱办公室、威海市长信箱办公室以及威海市信访局转办群众来信270件,办理乳山市群众来信180件。法制工作方面,坚持“依法、高效、严格”的原则,全力抓好规范性文件审核,做好行政复议案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等工作。全年审核各类规范性文件21件,妥处行政复议申请12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30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接听市长公开电话2200个,创刊《乳山市人民政府公报》。
行政工作 强化“行政无小事、接待出效益”理念,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努力在服务的规范化、细微化、超前化上做文章,以细致高效的工作创树良好的对外形象。全年接待地(厅)级以上领导60次、300人次,国内外客商团组40个、200人次,省内外考察、调研团组40个、700人次,筹备各项会议、庆典仪式100次,组织中小会议300次,处理各类文电2万件。
(高德兴)

【政务督查】 2009年,市政府督查办公室以“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创树一流形象”为目标,结合“机关效能提升年”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市政府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大政务督查工作力度。重点督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等重要会议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市政府出台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突出抓好市政府公开承诺的15件便民利民实事、重点项目及政府重点经济工作的专项督查,编发《政务督查》47期。立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按要求办结威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件50件、省长及威海市长信箱办公室等部门转办群众来信270件,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件200件,同时,加大乳山政府网“建言献策”栏目群众建议意见的办复力度,下发《政务督查》14期,汇总落实群众网上意见建议200条,转发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并按时予以上网反馈。对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重点事项,按照“抓重点、带一般,抓关键、促全面”的要求,全部明确时限要求,通过书面督查、电话督查、实地督查等形式强化跟踪督办力度,确保重点工作和重点事项圆满完成,做到市政府部署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周延斌)

【政府法制工作】
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 审核印发规范性文件21件,涉及城建、交通、房管、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水利等方面。主要文件有:《乳山市村庄改造暂行办法》《乳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乳山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乳山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乳山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乳山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乳山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乳山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具体工作中,严格把好法律政策关,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将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与本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注意借鉴周边地区做法,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提高。
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工作 全年行政复议申请12件,经审查受理4件,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审结,审理结果维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他8件在立案审查期间,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代表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在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中,注重加强协调,强化督查,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办理水平和办理质量。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30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按期办复率100%。
(姜旭光)

【调研信息工作】 以“掌握一手情况,提供决策依据,扩大对外宣传”为目标,立足对内广泛调研提供参考依据,对外扩大交流宣传,在高标准完成日常文字服务基础上,搜集新观点、新思维、新做法汇编《领导参阅》30期;将基层工作的典型、经验编印《政务信息》31期,在全市推广;积极采编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宣调研、市外信息,全年上报市外信息186条(威海市录用58条),在威海市以上政府部门和刊物发外宣调研文章17篇。此外,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工业立市、旅游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外合作、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实施、房产企业转型、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提交调研报告8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高德兴)

【人事与机构编制工作】
人才服务 发挥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搭建“双向选择”的专业化、高效率招聘平台。通过大力宣传,广泛发动,乳山市举办春、秋两季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有120家企业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400个,3000人进场求职,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600个。另外,加大组织企业外出招聘力度,分别组织24家企业参加威海市2009年毕业生见面会、14家企业参加烟台市高校毕业生招聘会、2家企业参加威海市船舶工业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20个,达成就业意向539人。搞好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和机会,更重要的是与学校架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机制。3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基地挂牌仪式在人才服务中心举行,至年底,共与鲁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6处。以“三支一扶”政策为依托,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农技推广员、农村工作助理员计划”,通过筹划、组织,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环节,最终录用24人。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抓好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年内,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 4名大学生中,2名考取国家公务员,1名申请延长服务期1年,1名根据本人意愿返回原籍就业。制订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为推进全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本着严谨求实、规范可行的原则,9月,着手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起草过程中,组织威海韩孚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力久特种电机有限公司、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召开座谈会,专题征集意见,同时,向组织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经贸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市政府办公室也提出修改意见,最终于10月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乳发[2009]33号)。
公务员考录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有关通知精神,依据编制余缺情况和用人急需程度,提供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3个职位以及镇机关15个职位(其中,经济学类专业5个职位)。具体操作过程中,重点抓好网上报名和面试、考核等环节。2月18~23日组织网上报名,由专人负责审核。共有1168人报考,其中不限专业报名935人,经济类专业报名152人,参照管理事业单位81人。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及体检,考录镇机关公务员15名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名,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 2008年,全市参加年度考核的机关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93人,其中,被评为优秀等次345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765人,其中,被评为优秀等次1449人。未定等次人员205人,未考核人员48人,不称职人员2人。
奖惩任免备案审批工作 2009年,全市7个单位申报省级先进集体,2个单位申报市级先进集体,1人申报国家级先进个人,8人申报省级先进个人,29人申报市级先进个人。6人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另外,为6人办理辞职手续,为7名缓刑期满人员重新安排工作。会同组织部开展“威海市最佳机关工作人员”评选活动,市党政群机关及部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共90个单位各推荐1人参加评选,最终选推12人作为候选人上报威海。
工资福利及离退休干部管理 根据上级政策规定,市人事局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9921人次的工资晋升,为110名到龄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同时,为加强工资违规情况的查处力度,4~6月,检查花家疃水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城市污水处理厂等14家非财政统发单位的工资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所发现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 坚持“逢进必考”,为教育、技校、卫生、规划局等15个系统和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19名。招考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选人用人留人为根本,在确保程序公正的前提下,灵活考录方法,确保选人质量。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上档升级,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一起组织人员到相关高校招揽人才,经过笔试、面试,最终招聘专业课教师25名。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中,注重创新招考方法,首次邀请高校教师或外市出题人员为考试命题,并从外市聘请所有面试考官,始终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实行阳光操作,得到用人单位、考生和社会各界认可,提高了人事工作的公信度。畅通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招聘“绿色”通道。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单位实际需求和岗位特点,采取考试、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为农业、建设、林业等事业单位招收研究生15名(其中博士1名),全市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提高。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坚持完善“三个强化”“三到”工作法和“三种机制”,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卓有成效。4月21日,威海市企业军转干部工作座谈会在乳山召开,市人事局做了题为《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的典型交流,与会人员对乳山的成功经验给予高度评价,经验做法被威海市委办公室转发。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认真做好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严格审查拟晋升人员的相关证件,对所申报材料没有问题的,按要求逐级呈报上级部门。同时,按照省、市上级部门的要求,对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上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推荐计划表,对事业单位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超过核准的相应岗位数15%的,不再推荐申报。全年上报评审材料179份,为155名专业技术人员确认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1名,中级3名。
人事考试培训 拓宽和完善人事考试与培训数字化流程服务功能,增加网上报名和网上交费项目,方便了考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完成1043人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及准考证、教材发放工作。
专家和国外智力引进 在保持引智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提升层次,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更高层次的“引进来”和更大步伐的“走出去”相结合,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组织人员到各类企业调研,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山东力久特种电机有限公司申报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变频电动机系统侨务引智项目;为威海阿尔福塑业有限公司、威海韩孚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乳山市青山包装有限公司、威海奥威服装公司17个单位做好申报引智项目工作。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分别推荐威海蓝金果业有限公司的蓝莓栽培技术与产业化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威海正太大根酱菜有限公司的日本白萝卜“秋胜2号”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申报国家和山东省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机构编制管理 依法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进程,根据上级部署,将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在乳山市政府网上公示,并与威海政府网建立链接。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名称、职能、内设机构、编制数和实有人员等内容。及时优化流程,更新维护数据库,确保实名制管理落到实处。严格审批,认真把关,坚决贯彻“超编、满编单位不进人,缺编单位限额进人”的原则,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以人员台帐为基础,以干部调整方案、增减人员审批表、退休人员审批表为依据,建立完善人员编制微机化管理,提高人员编制管理电子化水平。编印《2008年度乳山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手册》,增强编制透明度,给市领导当好参谋。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规范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严格依照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中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事业单位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法人年度检验和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认真落实好受理、审核、核准的三级年检工作程序,对涉及开办资金变动幅度超过20%的事业单位法人,一律要求重新验资,办理变更手续。全年为218家事业单位办理相关登记年检手续,其中,初始登记7家,年检211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对部分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公益服务类、社会事务管理类、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类进行划分,理顺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做好准备工作。
人事档案管理 全力抓好省特级档案室的申报工作,经省档案局委托威海市档案局审核,人事局档案室顺利达到省特级档案室标准。同时,做好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转递人事档案484份,接收档案3109份,协助相关部门查询干部档案600人次,取得广泛好评。
(钟晓华)

【外事工作】
2009年,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外事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搞好外事工作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强化服务大局意识,提高因公出国手续审批效率,对一些出国时间要求紧、任务重的团组,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市领导和各个经贸洽谈团组按时出访。另一方面,强化对外宣传和涉外外事纪律教育,确保外事接待和出国洽谈的实际效果,维护乳山市外事接待和因公出国团组良好的涉外形象。年内,审批因公出国团组18个、81人次;办理参加中韩友好城市中学生和文化交流团组2个、24人次;为全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7人次,出访地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国、法国、匈牙利、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
全年接待到乳山访问考察的外国政府机构和外国驻华使领馆、外国企业驻华机构、外商等外国友人780人次,主要有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联合主席李弈贤,参加第七届中韩地方政府交流研讨会的韩国富川市副市长李芝宪、韩国河南市议会议长金炳大,山阳小野田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千千松武博,韩国安山商工会议所会长韩佑三,美国福喜公司、美国VAST国际集团、日本永旺株式会社、匈牙利托巴吉鹅业公司等国际集团公司、工团组织、协会、知名企业会长、社长带领的70个考察访问团,为扩大乳山市对外知名度,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年内,乳山市与友好城市韩国河南市开展一系列友好交流与合作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友谊。8月3~5日,友好城市韩国河南市议会议长金炳大率代表团一行26人到乳山访问考察,两市间高层就今后两市间进行多领域、多层次交流达成共识。7月27~31日,乳山市青少年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14人访问韩国河南市;8月3~7日韩国河南市青少年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14人访问乳山。9月21~2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翠萍率代表团一行15人参加友好城市河南市建市20周年及市民日庆典活动。
根据全市对外开放需要,与日本山口县山阳小野田市达成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双方开展了一系列的友好交流活动。11月4~6日,日本山阳小野田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千千松武博率团一行4人就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事宜到乳山访问,两市就经济、贸易、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人才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
(王海波)

【红十字会工作】 2009年,市红十字会健全组织、强化宣传、拓展服务,为红十字事业在乳山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市红十字会被表彰为“2009年度全省红十字宣传工作先进单位”。8月,威海市召开红十字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城区街道办事处红十字会、乳山寨镇红十字会、乳山寨镇仇家兴村红十字会被表彰为“威海市先进基层红十字会组织”;两位市民获“威海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称号;市人民医院、威海正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获“威海市红十字事业奉献奖”;威海市明珠硅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培文获“威海市红十字会先进个人”称号。
组织建设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镇级红十字会建会率100%; 70%的自然村成立红十字小组,比上年增长40%;红十字会个人会员7929名,新增会员3500名,增长80%;志愿者1002人;团体会员单位19个;学校红十字会2个,初步形成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活动、有经费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宽了红十字工作体系,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宣传与传播 继续利用 “5·8”红十字博爱周、“世界急救日”等红十字特定节日,强化宣传,弘扬红十字精神。及时充实更新市红十字会网站内容,通过网站发布各级红十字会重大新闻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注重与各媒体间的沟通与协作,全年在《中国(山东)红十字报》《齐鲁晚报》《威海日报》等报刊刊发新闻稿16篇。8月,承办“天下无双博爱在齐鲁走进乳山”大型公益演唱会,围绕“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爱心奉献、千家温暖”这一主题,为贫困大病儿童筹集善款70万元。
救灾救助 一是2009年春节前夕开展以“温暖送万家,博爱在乳山”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多方筹集资金,向因病、因灾致贫的165户特困家庭,发放价值12万元的生活物品。二是积极组织参与网友发起的街头募捐活动,分别募得资金2万元和1.8万元,帮助两名重病青年解决燃眉之急。三是为救助贫困家庭患有严重疾病的少年儿童,设立首个专项公益基金少儿大病关爱基金。年内,救助符合条件的特困儿童2名。四是为使农村的弱势群众长期得到关爱和帮助,建立“红十字服务站” 16个,主要对辖区内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救护知识普及,对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免费查体等人道服务工作。年内,为3.6万名村民免费健康查体,减免费用5500元。
救护培训 年内,组织现场救护培训班10期,包括市委党校任职培训的科级干部、威海艺校及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部分师生、市公安局部分干警、城区办事处工业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及3个社区的部分居民等2600人,其中,357名学员经考试合格后取得由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以纪念“‘5·12’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为载体,重点组织学校师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讲座和逃生演练,使8700名学生掌握了逃生技巧,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受到师生广泛赞誉。
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 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发动,6月11日,在市爱心献血屋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成功采集血样84份,充分展示了乳山市民热心公益、崇尚奉献的时代形象。
红十字青少年 市府前中学红十字会作为乳山市首个学校红十字会,通过宣传发动和规范入会程序,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创建“以活动代会费”会费收缴模式,开辟红十字活动室、卫生角和“阳光心灵”学生心理咨询室,举办防灾避险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至年底,发展青少年会员2133名,建立红十字会员小组43个。
(李雪芹)

【侨务工作】 2009年,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以侨为本、服务发展”实践主题,科学谋划侨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内,市侨联被表彰为省“侨联系统先进集体”。
工作创新 “母爱文化节”期间,邀请10名重点侨商开展“侨商看乳山”活动。在乳山投资环境说明暨旅游推介说明会上,市侨联与香港山东商会举行缔结友好社团签字仪式。深入开展“侨爱工程百侨助百村”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参与活动,“手拉手、侨帮侨”结成帮扶对子12个,建立侨助村联系点和示范点2个。10月22日,威海市侨办(联)“百侨助百村”活动现场会在乳山召开。建立侨情数据库,在全市开展侨情普查工作,以此增强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侨务工作的实效性。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韩国客户投资600万元成立泰成皮革制品有限公司。9月16日,组织驻乳山的威海市侨联委员、归侨侨眷代表、各乡镇分管侨务工作的负责人40人,召开“凝侨心、聚侨力、助发展、促和谐”观摩会。
为侨服务 为掌握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深入如意绣品有限公司、华隆食品有限公司、元一制革有限公司、青山包装有限公司、艾丽斯制衣有限公司、金桥房地产有限公司、金丰房地产有限公司、华美淀粉厂等侨资企业开展调研,撰写归侨侨眷自主创业典型6个,为归侨侨眷自主创业树立榜样。设立侨资企业联系点5个,加强与侨资企业的信息沟通。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活动,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走访看望重点归侨侨眷30户,深入了解侨情,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城区街道夏西村设立侨法宣传角,发挥侨法宣传角“一桥梁、二阵地、三平台”的积极作用。
侨务宣传 创办《侨友通讯》,定期向海外发放,为海外华侨、华人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乳山投资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新结交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联合会、香港山东商会、厄瓜多尔华人总会等3家华侨华人重要社团,结交四川宜宾外事侨务办公室、安徽太湖县侨办等2个友好单位,收集项目信息10条。创办《侨务信息》,不定期向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发放,让社会更好地了解侨务工作。4月7日,邀请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澳华之声”广播电台董事长刘秀华女士到乳山市考察,市委副书记隋建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翠萍分别会见刘女士,并借助“澳华之声”这一平台,对“母爱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进行宣传。与周郁文侨心小学联合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第十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乳山市1名学生获二等奖,2名学生获三等奖,3名教师获辅导奖,市侨办(联)获优秀组织奖。
借力发展 市侨办积极跑上,争取澳门同胞周志棠为冯家中心小学捐赠20万元,用于学校扩建工程。4月10日,澳门同胞周志棠及家人,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部长姜凤岩,省侨联副主席、秘书长于湖,威海市侨办侨联领导一行到乳山参加“周郁文侨心小学”(原冯家中心小学)落成典礼,市领导隋建波、陈卫萍出席仪式。在落成典礼上,周志棠先生又捐赠1.6万元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资助6名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并为在校学生资助笔、本等600套。市侨办联合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开展“侨情杯”争创环保小卫士活动,通过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感恩侨情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姜新)

【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
机关后勤管理 在机关行政经费管理方面,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原则,热情服务,规范操作,优质高效,勤俭节约”理念,严格落实报销手续,加强机关公款借用管理等措施,严控机关行政经费支出,达到预算支出平衡。全年为市直机关理财5450万元,保证全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资金需求和市直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机关办公用品管理方面,立足建设节约型机关,实施统购、统管、登记制,为市直机关提供质优价廉、品种齐全的办公用品,全年节约机关经费1.2万元。在机关房产物业管理方面,投入资金250万元,维修改造政府综合楼和生活区部分宿舍、老干部活动室及信访局办公楼的水暖管道等设施,屋面铺设SBS防水材料,为机关办公楼安装LED轮廓灯、LED射灯。投资10万元,更新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苗木,更换绿化带4000米,补植其它各类苗木1.5万棵,新植、修补草坪4万平方米。在机关节能管理方面,严格机关日常水、电等资源的节约管理,积极引进和应用节能产品,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认真做好市直机关二手房的上市交易工作,办理个人住房、土地、门市房上市交易手续45个,做到手续齐全,上市合理。
机关后勤服务 围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打造“管理到位、保障到家、服务到人”的品牌。在会议、活动服务上,重点在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上提升质量,全年接待会议100场次,圆满完成市“两会”及党代会等重大会议的服务工作。同时,为母爱文化节、消夏晚会、红十字会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在房产设施维修服务上,推行超前预防检查制度、例检制度、回访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出勤维修1.5万人次,保证了机关水、电、暖的正常运行。在幼教服务上,机关幼儿园创新教育方式,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开设0~3岁亲子班,提高幼教水平。年内,在“天才杯”全国儿童画擂台赛上,23个小朋友获奖,其中,1人获特别金奖;在第三届“相约深圳,走进香港”国际交流活动中,幼儿班舞蹈《戏海》获威海赛区一等奖。
后勤经济发展 以经营目标考核为手段,创新经营思路,促进局属单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机关幼儿园通过探索幼教工作新思路,引进国际先进的蒙台索利教育教学法,并以蒙式教育的先进理念带动整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设全蒙式教学班4个,蒙式数学班8个,增加了事业收入。花木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花木品种,提高花木档次,全年销售花草100万盆。机关冷库积极做好高档海产品的抽氧保鲜精加工业务和节日销售工作,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万元。修建公司在做好机关日常维修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铝合金加工和基建维修工程业务,全年完成工程量350万元。市中心会议室、机关食堂不断改善会议接待及就餐环境,拓宽对外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事业收入。
(李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