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关于乳山的报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3&rec=222&run=13

【乳山房地产企业谋转型】 2011年3月16日《工人日报》 作者:杨明清 刘国贤
近日,在位于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的威海市瑞源管材有限公司2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车间里,一条条PE实壁管材正从国内最先进的PE管材生产线上下线,这些管材将于月底运往山西一家矿业集团。
该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投资者则是山东颐和房地产有限公司。谈及从房地产业涉足新材料领域的初衷,该公司总经理杨玉仁坦言:“房地产业虽然具有高回报率,但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具有极高的风险性。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必须要实现转型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让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而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在威海瑞源管材有限公司西侧的山东中机模具有限公司也是由一家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的。该公司主要从事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锻造模具的设计加工及冷温精密成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所研发的“基于实时监控及智能故障诊断的低压铸造机”项目已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审批,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引领一个个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的是乳山市科学发展理念。从2009年开始,乳山市就积极引导房地产业转型,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典型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房地产企业在战略上由投资型向民生型转变,在定位上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在产业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产品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对房地产业转型有着自己的认识:“房地产业在一段时期内可以对地方税收做出较大贡献,但我们宁肯财政少几个增长点,也要通过房地产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让百姓多几个致富点,这是正确处理富财政与富百姓关系的科学发展观。”
如今在乳山,房地产企业已逐步向保障性民生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房地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到‘十二五’末,乳山市的房地产企业上缴的非房产税金将与房产税金持平,甚至超过。”傅广照信心满怀地说。
【打造蓝色活力城市】 2011年3月22日 威海日报 作者:张丽华 王永澄
“十二五”开局之初,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作为半岛滨海城市,乳山市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有怎样的定位和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书良。
“作为山东黄金海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乳山将科学规划、挖掘优势,加快蓝色经济培育,着力构筑蓝色经济体系,打造蓝色活力城市。”高书良表示,在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思路上,乳山市目标明确。
按照省和乳山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区域实际,乳山市确定了“四个转变”的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由滨海旅游城市向滨海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城市转变,由沿海开放城市向沿海外向型经济示范城市转变,由港口城市向港口经济大市转变,使乳山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高书良介绍说,在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乳山市按照“开发保护并重、海陆统筹发展、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依据海洋资源分布特点,着眼未来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了海产品养殖加工区、临港产业区、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区和海湾科技开发新区五大产业功能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现代化的蓝色经济发展格局。
海产品养殖加工区。以良种养殖、生态养殖、名优养殖为方向,集中培育海参、对虾、牡蛎、杂色蛤、贻贝及名贵鱼种等优势产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养殖,打造品牌产品,力争到2015年海参养殖面积达到4万亩、牡蛎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出口海产品100%达到进口国标准,内销海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培植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0个;以经济开发区海产品加工园和徐家安全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壮大以保健品、养生食品、海珍品提取物等为主导的海洋食品精深加工规模,力争到2015年引进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60个,形成50万吨的加工能力。
临港产业区。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乳山口港扩建一期工程,确保2012年完成2个2万吨级泊位散货码头建设,形成年吞吐量180万吨的能力,争取港口一类开放口岸尽早获批,打通乳山通往世界的“黄金水道”。重点发展以造船公司为龙头的特色船舶修造产业,吸引配套关联企业进驻聚集;以双连公司、昊安金科、黄海汽配、龙嘉汽配等为龙头的机械汽车配件产业,尽快形成骨干领军、企业密集的产业链条;以交运物流中心、龙兴钢材市场等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把临港产业区打造成继城区东拓、银滩开发后的又一经济发展隆起带。
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重点加快精品化景区建设进程,全力推进在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聚集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优势,加快潜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一批高层次休闲场所,建设一批高档次养生设施,开发一批高规格度假项目,带动培训、疗养业发展,打造“养生福地、宜居乳山”旅游品牌,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民俗旅游等项目,丰富旅游内涵,拉长旅游链条。计划到2015年重点旅游景区完成投资80亿元,新增4A级以上景区3家,总数达到5家,力争创建5A级景区1家。
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区。以建设山东绿色能源和光电产业基地为目标,抓好华能风电及环保再生能源等新能源项目,积极推进红蓝光电、顶点科技LED等新光源项目,争取在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上取得更大突破;论证发展核电、生物能发电、环保再生能源发电、潮汐发电等项目,加大招商开发力度,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
海湾科技开发新区。以海湾新区开发为依托,按照“抓设施配套促集约开发,抓三产聚集促二产提升,抓人才引进促科技转化”的思路,明确功能,一体联动,领军高端,在加快区内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以先期高端商住设施开发带动后续科技研发项目跟进,以高端人才安居带动科技成果孵化和工业项目落户,实现由商住开发向科技研发、高档商务、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延伸,全面发挥好海湾新区的人才聚集、科技转化、项目承载平台作用,加快打造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高端产业竞相涌入的新兴板块。
“争取到201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蓝色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蓝色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高书良表示,乳山上下有信心将蓝色经济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做好群众工作,从构建长效机制破题】 2011年4月《半月谈》作者:傅广照
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幸福乳山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眼于保障群众利益,建立科学决策和社会保障机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有效保障群众利益,乳山市致力于建立科学化的目标决策机制。近年来,从群众立场出发,建立了重点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凡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工程,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影响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都采取联席审批、听证公示、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在实施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坚决做到“三个不出台”:不符合群众利益的决策不出台,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的决策不出台,群众反对的决策不出台。
在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旧村改造工作中,坚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不仅减免了配套费,而且土地收益全部返还村集体,去年实施改造15个村,政府减免费用1.6亿元,减少收益2.8亿元,使拆迁这个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在实施企业破产重组工作中,政府拿出专门资金,解决职工拖欠工资、保险2.65亿元,较好地保障了职工权益。特别是用发展的办法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富民优先,鼓励发展对财政贡献不大但有利于群众增收的农业产业项目,大力培育苹果、大姜、茶叶、牡蛎、蓝莓等十大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56元,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达到2.5万元,是“十五”末的2.3倍。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社会保障不可或缺。为此,乳山市致力于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机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每年都在人代会上公开承诺实施一批便民利民工程,大大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如今,乳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新农合市、镇、村三级网络化管理,实现了诊费公开化、报销及时化、监管全程化,并依托这一网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农村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为30万名30周岁以上群众免费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为3.9万名高血压患者长期免费提供基本药物,引导群众合理膳食,做法被卫生部在全国推广。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了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和报销比例,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9.5%和91.6%。
围绕救助弱势群体,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慈善总会,连续多年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积累慈善基金2.6亿元,近5年发放各类慈善救助资金1.5亿元,其中每年投入700万元对医疗费支出较大的家庭实行大病救助,每年投入320万元为75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关爱基金,慈善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
着眼于理顺群众情绪,建立超前的矛盾化解机制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群众的观念和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遇事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为此,乳山市牢固树立“化解矛盾也是发展、解决问题也是政绩”的理念,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本着“预防为主、强化疏导、重心下移”的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做好群众工作。
乳山市建立了定期排查、重点分析、分包督办、领导接访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营造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通过实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安排接访日,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去年市级领导公开接访196人次,使所有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此外,还在市、镇、村建立起“三级”调处网络,在市调处中心下设了行风类、劳资关系类等12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调处小组,主动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通过制度建设,乳山市建立起超前的矛盾化解机制。如相关部门通过走访,了解到城市居民对供暖质量要求较高,于是协调电力部门,仅用5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投资6000万元的热电厂北郊分厂,并投入4600万元改造了管网设施,使群众对供暖质量的满意率大幅提升。再如,为解决好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成立了清欠工作小组,清欠农民工工资5119万元,有效消除了社会稳定隐患。
去年,全市信访案件发案率、处结率、越级信访、重信重访、集体访五项指标均在威海各市区中表现最好,实现到威海市以上集体访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为“零”,并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着眼于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干部监督和责任落实机制
把政府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是人民群众的意愿,也是转变干部作风、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乳山市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惟一标准,不断完善民主工作机制,让群众当家做主,使群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决定权,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乳山市建成启用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行风评议、综合评议、行风热线、市长热线、满意度调查等途径来接受群众监督。比如,就城建工程、便民实事等,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对各镇、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年初在媒体上公开承诺,年终公布完成情况,扩大了群众的监督面。
结合改进服务作风,去年由市领导带头,用2个月的时间,分别开展了走访企业和走访农村活动,并建立完善干部记民情日记、镇级记民情台账制度,重点了解企业和社会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引导各级干部为企业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2个月的走访活动,征集意见建议15万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5万个,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为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乳山市建立了刚性化、以群众利益为重的责任落实机制。加大了在民生工作、社会稳定和群众满意度方面对干部的考核力度,把环境整治、旧村改造、“听民声”活动、农村“两委”换届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作为考核工作的重点,新增了新农保等7项考核项目,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结合,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工作导向。在开展综合评议、行风评议的基础上,对53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和设立行政服务窗口的部门新增了服务质量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促进了部门作风转变。出台了从严管理干部细则,确定了5个方面的15条问责内容,并将领导干部子女婚嫁宴请规定向一般干部延伸,将从严管理干部制度由领导干部向一般干部延伸,强化对工作平庸干部的警示教育,加大了治庸治懒力度,去年以来先后对30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其中诫勉谈话3人、降职改非2人、免职1人,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
【多元投入激活乳山特色农业】 2011年5月24日《农民日报》作者:刘国贤 李广峰
10大特色产业、8大特色产业镇、128个特色产业村、20万个特色产业种植户……“特色”,已成为山东乳山农业的“关键词”。
特色农业如何做特、做大、做强?“多元资本投入”这个答案逐渐清晰。乳山广泛吸纳国外资本、非农业领域资本以及个人资本注资农业领域,以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破解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瓶颈。
乳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项目发展的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并对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项目,实行“一项一议”,重点扶持。滚滚资金流注入乳山农业领域。
烟台正太集团投资1.5亿元,在乳山市流转40公顷土地,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山东省唯一一处山东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科院的4个科研所把各自的新品种送到基地栽种,先后栽种了新品种的苹果、葡萄、药材以及黑花生、彩花生、橄榄花生等,为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种保障。乳山市天剑农业开发项目自2009年正式启动,总投资1.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的16个全智能化管理菊花大棚已建成投产,每年可向日本出口日本神马菊花500万支。
做大现代富民特色农业,必须走企业带动基地链条式发展的产业化之路这也是乳山引进多元化资本注入农业领域目的所在。
车间进口处,工人们将一只只活鸡挂在挂钩上;出口处,分解好的鸡翅、鸡胸肉等直供肯德基的加工原料全部完成包装。除分割车间需要人工操作外,宰杀、脱毛、掏内脏等工序全部由这个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完成。笔者在由美国福喜和山东乳山华隆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屠宰加工车间里,见识了这条生产线的“威力”。
这条生产线更大的“威力”在于,在它的拉动下,一个肉鸡产业的完整链条在乳山形成。目前,乳山市已在10个镇规划了50个欧洲模式的现代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年底前将建成100万只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小区30个,全年肉鸡出栏量可达3500万只。在3~5年内,乳山市将可形成集种鸡、孵化、养殖、饲料、兽药、宰杀、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一条龙式产业链,总产值可突破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每天将带动200辆以上运输车为其配套物流,每年带动养殖户直接增收1亿元。
多元资本投资建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种植,农户种植形成规模特色产业乳山特色产业由此走上做大之路。目前,通过链条式发展,乳山市已发展起特色富民产业基地45万亩,先后培育起苹果、花生、大姜、茶叶、牡蛎、萝卜、葡萄、草莓、肉鸡、蓝莓等10大特色产业。
在多元资本的助力下,乳山市先后获得了25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乳山牡蛎”“乳山大姜”“乳山茶叶”3个国家地理商标认证,乳山市也成为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农业品牌让乳山农产品走进了世界的“菜篮子”:俄罗斯客商主动与乳山达成农产品长期供货协议,新加坡经贸理事会把乳山作为原料采购地和产品加工区,香港五丰行集团在乳山建立了133.33公顷供港苹果基地……乳山农产品实现了由产品找市场到市场找产品的转变,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到了57个。
2010年,乳山市的苹果、大姜等特色农产品的价格每公斤较周边地区分别高出0.3元和0.4元,仅差额部分农民就实现增收2.1亿元。
【“转调”,高扬科技的旗帜】 2011年7月14日《威海日报》作者:张利然 刘青青 刘国贤 任现辉 姜菁菁
“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快区域经济“转调”的乳山,再次高扬起科技创新的旗帜。
7月9~10日,乳山市成功举办第三次科技创新暨资本运营推进大会,两天时间,全国各地20家科研院校的40名顶级专家齐聚乳山,献才献智;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3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研发中心当场揭牌,10家自主创新企业受到表彰。
“我们要全力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转调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如是说。
政府搭台,高扬科技创新“大旗”
7月9日,乳山市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勇接过“乳山市自主创新十佳企业”的奖牌。从名不见经传的船舶制造小企业,到中国第二大特种船舶制造基地,依靠持续创新,乳山市造船有限公司完成了精彩蜕变。高明勇说,这得益于乳山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鼓励,得益于乳山市委、市政府搭建起的产学研合作大平台。
高明勇的话代表了众多乳山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蓝区建设、经济转调需要人才支撑、需要科技推动,这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引导。”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书良说。秉承这一理念,乳山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为主、专家指导、合作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整体环境,为企业当“娘家”、做“后台”。
在政策引导上,出台《关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及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活动周”“省产学研洽谈会”等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入股等方式,解决技术、人才等难题,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资金引导上,加大对产学研合作、品牌认证、专利发明等自主创新领域的奖励扶持力度,在“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100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产学研专项奖励基金,对与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并收到实效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50万元补贴。同时,将设立的企业科技专项奖励基金从200万元提高到1200万元,投入8000万元设立了转贷扶持基金,仅今年以来就为38家企业解决贷款3.9亿元;在人才建设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提出了15条鼓励措施,营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环境。
在乳山市委、市政府全力营造的“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中,乳山市创新业绩累累。截至目前,乳山市完成技改研发投入200亿元,全市拥有威海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研发新产品200项,乳山市企业已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100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科技引领,企业跑出“加速度”
7月9日,参加完“2011乳山市科技创新暨资本运营推进大会”的乳山正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军,为公司请来中科院天津生物技术所副所长刘新建。
当天,便达成利用鳕鱼皮酶催化制备胶原蛋白技术项目合作意向。项目完成后,将成为我市水产品加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又一成功范例。
在乳山市委、市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下,乳山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被全面激发,纷纷走上依靠创新谋发展的“蝶变”之路。
7月10日,投资2500万元的山东安之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该公司拥有7条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智能化、环保型防水材料生产线,持有2项新型防水材料技术专利,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5亿元。
在乳山,类似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和企业还有很多。通过这次科技创新暨资本运营推进大会,大型锻件坯料制备中试及产业化项目、电子加速器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全自动悬挂式热处理生产线设计项目、利用鳕鱼皮酶催化制备胶原蛋白技术项目、富硒技术农业应用项目、MSVC型高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项目、水转印纸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这些项目“落地”之后,将为企业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高科技企业全力发展冲刺的同时,乳山市一大批传统企业,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乳山市造船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先后开发了不锈钢化学品船等10个类型的特种船舶,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力久特种电机有限公司与高校院所成立产学研联合体,设立产学研实训基地,有效提升公司人员整体素质。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利税7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5%。
科技创新助力乳山企业跑出“加速度”,企业产业结构、产品层次不断优化提升。今年一季度,乳山市30家重点企业纳税增长36%,其中12家翻番、7家增幅超过50%。
剑指高端,五大功能区挺起蓝色板块
7月9日上午,“中科院应用生态所(乳山)海珍品生物饲料产业化基地”揭牌,为乳山市海产品养殖加工区建设注入一剂强心剂。该基地是中国首家海珍品生物饲料产业化基地,主要针对海珍品品种生长特点研究开发专用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
在蓝色经济发展大潮中,转身向海的乳山人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优势:185公里海岸线,产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基础较好。为此,依托蓝色海洋,乳山市规划建设了海产品养殖加工区、临港产业区、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区和海湾科技开发新区5大产业功能区,初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现代化的蓝色经济发展格局。
海产品养殖加工提档升级。乳山市大力发展特色海产品养殖,着力打造特色海洋产业。同时,不断提升海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海洋食品、保健品和生物药品,威福斯特生物技术公司的虾青素提取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昂仕公司开发的鲍鱼多糖提取、深海鱼油提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临港产业强势崛起。乳山市把港口兴市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启动了一期投资3.5亿元的乳山港扩建工程,预计今年“十一”前将投入运营,形成年吞吐量180万吨的能力,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依托乳山港规划建设了占地14.7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园,成为乳山工业经济的“隆起带”。
休闲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乳山市着力打造母爱文化和休闲养生2大产业链,实施了总投资过百亿元的10大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了利群、长城文华2座五星级酒店和20栋产权式度假酒店公寓,成功举办了四届母爱文化节和欢乐中国行、中非合作论坛磋商会等大型活动。2010年,乳山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5.6%和28.6%。
绿色能源产业方兴未艾。乳山市以建设山东绿色能源和光电产业基地为目标,抓好华能风电及环保再生能源等新能源项目。论证发展核电、生物能发电、环保再生能源发电、潮汐发电等项目,加大招商开发力度,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雏形已现。乳山市以海湾新区为依托,实现由商住开发向科技研发、高档商务、服务外包等领域延伸,投资2.5亿元的武汉光谷科技孵化器开工建设,黄渤海职业学院、微软技术培训基地等项目相继签约,海湾新区将成为乳山市蓝色经济区人才聚集、科技转化、项目发展的承载平台。
“争取到2015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蓝色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面向未来,迈向“深蓝”,乳山人豪情满怀。
【潮汐电站:“蓝色能源”先行军】 2011年7月18日《大众日报》 作者:彭辉 刘国贤栾频
在节能和环保成为焦点话题的今天,随着陆地化石能源的减少,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蔚蓝的大海,“蓝色能源”成为时代宠儿。而潮汐发电因为储备量大、可以再生、有规律可循,成为开发“蓝色能源”的先行军,国内外潮汐能开发进程加速。
中国潮汐能蕴藏达1.9亿千瓦
7月14日,记者来到见证着中国潮汐电站发展进程的滨海小城乳山市实地探访。“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就是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筑一座拦水堤坝,形成水库,并在坝中或坝旁放置水轮发电机组,利用潮汐涨落时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使海水通过水轮机推动其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说,就是利用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乳山蓝色经济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于荣恺对记者说。
目前,潮汐发电站的类型分为3种:只能在落潮时发电的单库单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的单库双向型和可以连续发电的双库双向型。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加上5000个岛屿的海岸线1.4万公里,长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中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潮汐能蕴藏量1.9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潮汐发电成本低,而且环保。
“山东省的黄海段潮汐资源较为丰富,以乳山口为中心东西100公里的沿岸潮差较大,平均在2米,是中国北方海域最具备建设潮汐电站条件的海区之一。”于荣恺说。
潮汐电站建设始于上世纪中叶
中国建设潮汐电站始于上个世纪中叶。乳山,是中国开发潮汐能源的发祥地,早在几十年前就建设了亚洲第一座潮汐电站金港潮汐电站,1987年全部建成投产的乳山白沙口潮汐发电站规模居全国第二。
上世纪60年代,水电专家对中国沿海的山东、浙江、辽宁等省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了398处适合建设潮汐电站的地点,乳山市海阳所镇的金港海湾位列其中。金港海湾是一个湾中湾,修建拦海大坝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潮差、地质等各方面条件也最为理想,最终被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第一个潮汐电站的站址。1970年7月,金港潮汐电站破土动工,当年11月电站建成。金港潮汐电站也是单库单向发电,库容49.8万立方米,8孔进水闸,装有框架木面自动启闭闸门和3台立式水轮机,单机容量40千瓦,1970年12月5日,开始运行发电。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3台木制水轮机效率低,机组和传动设计也不合理,水下部件海蚀严重。1973年,金港潮汐电站停业,水库用来海产养殖。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但金港潮汐电站在运行期间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为今后潮汐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研究试点,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在技术上日趋成熟,潮汐发电量也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法国、加拿大。
乳山或建4万千瓦级潮汐电站
2010年11月24日,国家首批“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正式启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三方共同签署了《乳山口4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站址勘查及预可研项目合同》,该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入选的潮汐电站站址勘查及预可研项目。
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当前潮汐发电站开发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乳山口潮汐电站初步选择单库单项发电方式开发,投资8亿元,初步估算装机规模4万千瓦,布置安装5台竖井增速贯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年发电量1.03亿千瓦。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鲍献文博士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介绍,“由于潮汐电站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围海筑坝等大型水利工程,这些不可逆的人类活动对海湾的水动力和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的不少电站开发规划和设计论证长达几十年。潮汐电站需要进行有计划的蓄水和放水,因此需要进行大坝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对原有海湾水动力、泥沙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大量细致的潮汐电站站址勘查、环境影响评估以及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等工作,为电站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鲍献文的项目小组将用2011和2012两年的时间,重点阐明潮汐电站拦坝建设对乳山口湾内水动力环境、泥沙冲淤环境及海湾水体交换的影响;评估乳山口潮汐能资源量和可开发量;分析电站建设对库区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评估其对资源和环境的耗损作用;阐明电站建设对乳山口海域养殖、交通和港口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协调解决的方案与措施,为乳山口潮汐能电站建设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乳山妥善安置洪涝灾害受灾群众】 2011年7月29日《新华社》 作者:滕军伟、邓卫华
山东省乳山市日前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记者27日在当地看到,当地干部群众正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受灾群众已开始得到安置。
25日晚上,乳山市遭受1937年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强降雨袭击,全市15个镇(街道办事处)均遭受强降雨袭击,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达到359.5毫米,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地段出现房屋进水、车辆被淹、人员被困、停水停电等情况;全市多处水库、塘坝、道路、供水管网、庄稼被冲毁。
据乳山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7日下午,本次强降雨造成6人死亡,其中溺水死亡5人,房屋倒塌死亡1人;房屋进水11450间,房屋倒塌1612间;309国道等5条道路因桥涵冲毁导致交通中断;桃威铁路路基塌方200米,出现山体滑坡7处。粗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达6.7亿元。
灾情发生后,乳山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自然灾害一级应急预案,抓紧维修市政公用设施,并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暴雨发生当晚,乳山市即组织公安、消防、镇村干部施救被困群众。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乳山市已组织相关部门和镇村对危房、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风险的群众全部组织搬迁和转移。
针对桃威铁路下初段塌方造成列车无法到达威海站的情况,乳山市及时启动铁路抢修和旅客疏散安置预案,协助火车站及时组织乘客有序转移。截至目前,全市共调用警力近千人次,救助被困群众310人,转移车站滞留旅客600人,转移危困群众1000人。目前清障工作已全部完成。
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事处东里村建筑公司200名职工26日来到村子受灾现场,将公司现有施工用沙、水泥等物品全部运到村中,对被雨水冲塌的48间房进行维修。
从27日开始,乳山市民政部门对受灾害影响严重的困难群众,及时调拨10吨米、面、油、方便面、矿泉水等基本生活用品。对于房屋倒塌或由于被雨水冲毁,已成危房的,每户发放500元临时安置补助金。据介绍,在对其他灾情进行核查的同时,民政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救助方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个品牌带富1.3万农户】 2011年8月20日《大众日报》作者:任松高 臧向东
“这两年“乳山大姜”创出了牌子,大姜价格比周围地区高出10%到15%还供不应求。所以今年我又多种了1亩多。”6月10日,正在管理姜苗的大孤山镇上册村姜农丁国勇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13亩大姜,产量达15万斤。他卖的姜平均价格是2.4元,每斤比周围地区能高出两毛多。仅这一块,就多赚了3万。
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上发布的《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中,“乳山大姜”地理标志商标进入全国农产品品牌百强行列,品牌价值9.89亿元。
乳山是胶东最大的大姜生产基地。前些年,由于品种老化、技术落后、无序生产,大姜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为改变这一状况,把大姜做成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他们成立了乳山市大姜生产技术协会,通过办班、发放明白纸、发放光盘等方式狠抓姜农培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大姜单产由3000公斤提高到6000公斤。为确保大姜品质和质量安全,大姜协会还与科研部门合作,研发出了大姜专用农药和专用化肥,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区域化管理。该市还承担了“国家出口大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推广示范面积达到666公顷。“乳山大姜”先后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A级”认证,被全国农技协评为“优秀农产品”,并获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
为进一步放大“乳山大姜”的品牌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乳山大姜协会还利用各种知名展会,在全国重点省市设立大姜销售点,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抢占国际、国内2个市场。现在仅白沙滩镇曹家庄村常住的外地大姜营销商即达200人,全市年出口鲜姜6万吨。该市还建起银金食品、吉利食品等6家内外资大姜深加工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欧美、东北亚和中东市场。现在全市1.3万户姜农种姜2533公顷,年卖姜收入超过10亿元,户均7万元。
【农产品卖全球,“一根线”到地头】 2011年9月13日《农民日报》 作者:任现辉 李桀浩
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市的山东省乳山市,早在2008年初就着手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近年来,该市在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和模式延伸到所有农产品生产地的同时,以出口企业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机制,将分散种植的农户纳入到规范管理当中。
养殖小区的每只鸡都有“档案”
“这是发往上海的送货单,假如任何一箱出现问题,公司都可以通过订单号找到相应的生产日期这一栏,通过生产日期提供的信息马上就可以追溯到位。”9月7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的福喜(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品保部经理田贵花拿着一份送货单给笔者解释怎么进行质量追溯。
“订单号11002482这一箱鸡腿肉,生产日期一栏显示的是‘201109050601’,‘0905’指的是9月5日进的这一批鸡,‘0601’指的是6日上午宰杀的。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9月5日这一天进的哪个加工厂的鸡,这一批次鸡的档案信息我们马上就可以查到。”
“每只鸡都有档案吗?”笔者表示难以置信。“我们每个养殖场养殖的每一批鸡,包括进雏鸡日期、数量、来源、每日的免疫记录、用药记录、喂料量,鸡群健康状况等都有详细记录。这是午极镇第五养殖场传来的兽药和消毒使用记录:9月6日使用的是生态尔生物厂家生产的富特,药品批号为010125231,用了7袋,用药方法是饮水;早晨7点半饲养员方雪丰采用喷雾方法使用百毒杀消毒药进行消毒。假如这一批次的鸡出现了问题,我们马上就能把这一批次鸡的饲养、防疫、检测情况调出来,追查根本原因和具体责任人。”田贵花解释说。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福喜公司将在乳山建成100万只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小区30个,全年肉鸡出栏量可达3500万只。这些养殖小区均由福喜公司统一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统一供应雏鸡、饲料、药品,统一安排出栏和宰杀;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全部按规定的兽药使用途径、使用剂量和疗程操作,并留有详细的养殖和检疫检测记录,一旦出现问题确保可追溯到底。
地头、车间、集装箱起运全程“一线牵”
在乳山,不仅福喜公司通过自建养殖小区实现了质量管理的追溯机制,一些农产品出口企业也下大力气建立起追溯机制,将分散种植的农户纳入到规范管理当中。
作为乳山花生制品出口的龙头老大,华隆食品工业公司一年出境的集装箱多达700个,1万吨花生制品的原料来自乳山及周边县市的二三百个村,源头十分广泛。在公司基地管理部部长宫本善眼里,每个集装箱乃至每包产品的背后都有一根“线”,无论产品卖到全球各地的哪个角落,若有需要,他随时一拽这根“线”,就能拽出这些花生制品从地头到生产车间再到装箱起运所“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时间、地点、责任人一个不落。正是依靠这种可追溯制度,一些药残超标的地块被公司从基地中剔除,不合格农产品被企业拒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被加以改正,出口风险大大降低。
“可追溯机制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不仅出口产品加工种植基地需要,内销市场的农产品基地也需要。”乳山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庆芳告诉笔者。他也是乳山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
目前,乳山投资3250万元的农副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软硬件建设已完成,正进入试运行阶段。该体系投入运行后,将会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乳山绿茶和垛山苹果被选为首批追溯管理鲜活农产品。在此基础上,乳山将追溯机制逐步向水产、花生、蓝莓、草莓、大姜等10大产业延伸,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安全农产品全球拓市场
基于区域化生产、全程追溯管理的安全农产品,已成为乳山响当当的城市品牌。全市建立起经过认证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3公顷,有2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乳山牡蛎”“乳山大姜”“乳山茶叶”等还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凭着严格的管理和可靠的质量,乳山农产品实现了由“产品找市场”到“市场找产品”的转变,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57个:俄罗斯客商已与乳山达成农产品长期供货协议,新加坡经贸理事会把乳山作为原料采购地和产品加工区,香港五丰行集团在乳山建立了133公顷供港苹果基地……2010年,乳山农产品出口创汇2.7亿美元,连续3年增长15%;乳山大姜、苹果每公斤价格较周边地区高出0.3元,农民因此增收超过1.7亿元。
【乳山农村沼气催生农业循环经济】 2011年10月17日《大众日报》 作者:任现辉 胡达伟
10月15日一大早,乳山市冯家镇花家疃村的奶牛养殖大户姜文所带着3名工人来到沼气池进料口往里填着牛粪,并从出料口将沼气渣掏了上来。“真没想到,建起一个沼气池,搞活了整个养殖场。利用沼气池对养殖场的牛粪发酵,不仅解决了奶牛场的牛粪污染问题,产生的沼气还解决了整个养殖场的照明、取暖、做饭等问题。沼气渣‘喂’了8亩蔬菜地,沼气液配药杀虫。一年下来,养殖场能节省2500元的电费和化肥、农药钱,而且用沼气渣‘喂’的蔬菜绿色无污染,每公斤蔬菜比别人高出两三毛钱还供不应求。”姜文所高兴地说。
“说是沼气池投资了7000元,其实国家给了6000元补贴,我自己只掏了1000元”,姜文所告诉记者,别看沼气池不算大,可产生的沼气用不完,他还通过管道将沼气送到4个邻居家,邻居们只需用秸秆作为置换便可免费使用沼气,这样既节省了养殖饲料又不浪费沼气。
近几年,乳山市把沼气工程作为生态农村建设的强力推手,专门成立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扶持政策,农户每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并配套完成改厕、改圈,便给予1200元补贴;建成50立方米的沼气池,补贴6000元。
“沼气所起到的作用绝不仅仅是解决燃料问题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生态养殖业、高效种植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禽畜粪便资源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格局。”采访中,乳山市农业局局长姜成锁告诉记者。为利用沼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乳山市建起沼气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配备16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0辆沼渣车,成立以农村能源管理站为主的技术指导服务小组,传授、指导沼气使用和提供日常维修等技术服务。沼气池建设后,对所有的建池户建立起档案,一户一档,一式两份,建池户和能源站各存一份,能源站可随时掌握沼气池进展情况并提供跟踪服务,用户在使用中对出现的问题可凭档案找专人进行维修。与此同时,乳山市还积极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计划投资900万元,建一个占地4.67公顷、拥有两座容量为1000立方米的沼气储气柜,通过输送管道和村级管网统一为徐家镇的两个村集中供气。
目前,乳山已建沼气池1.6万座,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沼气,仅此一项,农民户均年纯收入可增加1000元。
【父母争相捐肾救子 真爱坚守捐款迭至】 2011年12月1日《新华社》 作者:邓卫华 滕军伟
在山东省乳山市,为挽救不幸患上尿毒症的儿子,一对农民夫妇争相捐肾,逆境中坚守人间真爱,引来捐款迭至,成功帮助儿子完成换肾手术。
今年27岁的宋留青是乳山市城区街道办北江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威海一家公司工作。3月,公司组织查体,宋留青拿到化验单时傻了眼:血肌酐430,远远超过正常值。医生告诉他,这是尿毒症前期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尿毒症。
宋留青的父母都是农民,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家里已没有什么积蓄。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宋留青先期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可钱没少花,病情却一天天加重,开始出现呕吐、腹泻、贫血等症状。
为了把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宋连先、孙淑娥夫妇决定筹借手术费,尽快给儿子换肾。可去医院一打听,他们心里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个肾源大约需要20万元,再加上移植手术费,需要40万元至50万元,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已经52岁的孙淑娥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肾给儿子,这样还能省下一笔钱。孙淑娥的想法马上遭到丈夫的拒绝:“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晕针,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怎么办?我身体比你强,把我的肾给咱儿子吧。”
父母争相捐肾,宋留青坚决不肯接受。“你们已经给了我一次生命,我还没有报答你们。奶奶和姥姥年龄都大了,还都患病,需要你们照顾。我就是身体垮了,也不接受。”
尽管如此,不愿放弃希望的父母还是拖着儿子一起做了血型测试和配型试验。结果孙淑娥不适宜进行肾移植,宋连先的各项指标都符合移植条件。
肾源有了,20万元的手术费哪里来呢?这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经过几天的考虑后,孙淑娥瞒着丈夫和儿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10月8日中午,宋连先突然接到一个来自烟台毓璜顶医院的电话:“老宋,你对象来我们这里了,一直苦苦哀求,非要卖掉自己的一个肾,你快劝劝她吧。”
宋连先这才知道,妻子为了筹集儿子的手术费,私自去医院卖肾去了。
孙淑娥的举动“激怒”了儿子,“我谁的肾都不要了,能活就活,不能活拉倒。”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庞和挂着针管的身体,宋连先、孙淑娥泪流满面。
再一次陷入绝望之时,转机出现了。
父母争相捐肾甚至想卖肾救子的事情传开后,北江村村委会送去了1.2万元救助款,并组织村民积极捐款,用爱心点亮生命的希望。
驻村一家企业负责人隋曙光捐了2万元,在威海工作的宋立勇委托在家的弟弟捐了2000元,村民宋伟章捐了1000元、他的妻子邢莉得知情况后又送去了200元。
更多的外村人加入了捐助的队伍。在北江村居住的租房户丛贵阳捐了500元,片警张敏捐了200元、其岳母得知情况后又送去200元,某部队战士胡炜回家探亲路过北江村,得知情况后把身上仅有的200元捐了出来。
更让人感动的是,80岁的孤寡老人李菊花拄着拐杖送来了40元,靠收废品为生的周刘栓捐出了身上仅有的10元现金……
捐款迭至,手术的进程加快了。11月28日9时,宋连先和宋留青父子一同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宋连先的左肾成功地植入宋留青体内,并开始在宋留青的身体里存活。
截至目前,宋连先一家收到的捐款已经超过10万元。记者了解到,乳山市政府也在启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对宋连先一家实施生活救助。
宋连先夫妇用真爱与坚守感动身边人,真爱相传,社会捐款与政府救助双双启动。北方的寒冬里,这个“重获新生”的家庭感到分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