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口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6&rec=205&run=13

【概况】 乳山口镇位于乳山市城区南5公里处,镇政府驻祝家庄村。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3.27万人,面积87.3平方公里,耕地2768公顷,海岸线长35公里。199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77亿元,农业总产值5.8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42亿元,财政收入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比1995年增加1180元。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在校学生4339人。
该镇南临乳山口港和大乳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有圆润挺拔的大乳山、卧姿迷人的“睡美人”和形态逼真的“骆驼峰”“十二大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滩涂面积1600公顷,浅海养殖面积2000公顷。水产品主要有对虾、鹰爪虾、梭子蟹、带鱼、鲅鱼、泥蚶、牡蛎、文蛤、海参、缢蛏、扇贝等近百种。12家镇办企业全部实行改制。主要有建筑、化工、纺织、捕劳等行业,主导产品有干燥剂、稀土、水产品种苗等。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8400万元,利税1380万元。同时,该镇突出发挥渔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业,积极做好“以海兴镇”文章,发展鱼、虾、蟹、贝、藻等综合养殖。1998年水产品产量7.7万吨,水产品产值4亿元。农业有259公顷果园和200公顷蔬菜,粮食总产量18711吨,果品总产量4600吨,蔬菜总产量4500吨,农业总收入4200万元。
1996~1998年,该镇先后获省“安全文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文化建设先进镇”、威海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模范镇”“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渔业股份制显示良好效益】 乳山口镇60%以上的村临海,近30%的农民从事渔业生产,海上开发成为该镇的一大主导产业。但仅靠过去小农式的开发速度慢,效益低。镇党委、政府适时调整发展思路,经过充分的论证、实验,将股份合作制引入渔业生产的轨道,鼓励农民自由组合成经济联合体,由联合体成员共同出资,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形式进行生产,从而大大加快了镇渔业发展的进程。至1998年底,全镇共有股份制联合体630个,股份制船只352条,以股份制形式开发的滩涂面积达467公顷,股份制海产品加工厂68个,以股份制形式进行海上开发的农民2228户。仅股份制渔业一项,年可实现税收28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53%。
为增强股份制渔业发展的后劲,镇党委、政府还采取“以股促股”的措施,鼓励农民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建设渔业生产的服务设施。至1998年底,全镇已修建股份制合作码头2个,股份制制冰厂2个,股份制冷藏厂5个,股份制育苗厂2个。全镇个体渔粉加工企业62家,其中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有40家。

【胶东河蟹养殖第一镇】 乳山口镇充分利用涝洼地,大力发展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河蟹养殖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通过优先提供用地,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群众采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个人、集体一齐上,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河蟹养殖的积极性。全镇有14个村、300多名农民从事河蟹养殖,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兴养的约占60%。该镇还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不断探索河蟹高产稳产新技术。共投入科研资金近百万元,完成实验课题3项。镇海水养殖育苗厂与省水产局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大水体高密度河蟹育苗技术”获得成功,每茬每立方米出苗0.3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镇渔技站多年潜心研究“河蟹池塘高产养殖技术”,成蟹亩产达106公斤,亩收益1万多元,获山东省科协金桥奖和威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至1998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达134公顷,纯收入达到1600万元,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

【经济强村--旗杆石村】 旗杆石村紧临乳山口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海资源优势。全村有365户,1356口人,近年来,该村按产业化模式组织生产,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开发,形成了以捕捞业为龙头,水产品加工、购销、运输竞相发展的生产格局,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1996年在村北规划一处渔粉加工园区,低价向群众出租,三年间全村个体渔粉加工厂发展到14家,渔粉加工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成为全市最大的渔粉加工基地。为给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旗杆石村强化了服务功能。1997年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投资90万元,运土石3万多立方米,填海667公顷,新建渔港码头一座,同时引进资金150万元,在码头上建起日产20吨的制冰厂、加油站等配套设施,这些工程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乳山口镇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全村60马力以上的渔船发展到136条,捕捞总产值超过2300万元。
(姜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