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6&rec=198&run=13

【概况】 夏村镇位于乳山市境中部,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6.13万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2810.8公顷。199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4亿元,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亿元,财政收入1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比1995年增加1160元。有中学3所,小学13所,在校学生6270人。
该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丘,南部多平泊。境内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较快。有镇办企业25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主要有建筑、建材、纺织、机械、仪表、食品、啤酒、石材加工等行业,主导产品有啤酒、花岗石、塑料制品、鱼粉机械等,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4546万元。三年来,该镇强化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桑园、果园等产业。先后规划了334公顷蔬菜基地,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200公顷,嫁接、种植优质林果面积600公顷,扶持建立了7个畜牧业养殖基地,建成了2个千亩滴灌增产方,建成了脱毒地瓜、脱毒土豆、新品种花生、优质干杂果4个百亩科技示范园。有752公顷果园和533公顷蔬菜,1998年粮食总产量26448吨,果品总产量15500吨,蔬菜总产量25000吨,农业总收入8086万元。
1996~1998年,夏村镇先后获山东省“精神文明示范乡镇”“安全文明镇”“成人教育先进镇”、威海市“文明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委”“经济十强镇”等称号。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三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方针,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加大了对农业基础的投入,积极引导和扶持科技农业生产。一是建科技网络,带科技大户。镇、村两级都成立了科委和科普领导小组,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带领农民外出参观取经等形式,建成了林果、蔬菜、桑蚕、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先后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大户,形成了“上有线,下有点,横有面”的科技网络。在技术指导上,直接面对个体经营户,把现场会开在示范基地上,把技术讲座办到农户的果园、蔬菜大棚里。每年镇村组织农民外出参观20多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参加培训人员达3800人次。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镇政府先后投资92万元,在炉上和肖家两村兴建了133.3公顷节水喷灌工程;投资48万元,完成了台依水库3500米的西干渠配套修复工程,恢复和扩大水浇地面积420公顷;投工近万个及投资60万元完成了友谊泊排涝工程。三是搞好山峦开发。为加强对荒沟、荒坡的治理,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1998年拍卖荒沟荒坡40公顷,部分投资者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开展了对荒沟荒坡的治理。开发的主要品种有柿子、中华圣桃、银杏、板栗等。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老弱病残有人管,贫困受灾家庭有人帮,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稳定。该镇从本地实际出发,成立了敬老院,入院老人30余人。各村也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实行上门服务。同时,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动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入保农民达2730人,累计收取养老保险金207万元,已有30余人领取了养老金。该镇还把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办起1家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55名,并为58名残疾人办理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扶持20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个体经营致富路。
优抚工作是夏村镇社会保障的“重头戏”。该镇优抚对象达2000余名,优待户700个,为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总体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该镇逐年增加各种优待款,三年平均递增10%,户均达到1000元。对350名复员军人人均月补45元,对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实报实销,对优抚对象和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90%以上的优抚对象过上了富裕生活。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大力开展救灾扶贫活动,镇里成立了扶贫基金会,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并对全镇35户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的特困户,每人每月发给25元的生活补助。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1996年以来,夏村镇党委、政府结合市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想方设法念活区域“经”,打好区位“仗”。按照这一思路,先后组织夏东、东耿家、东里村、夏北、黄埠崖等14个城区村的8000多人,参与对旧城区内的街道环境、临街房屋的门脸改造和商场建设。共建商住楼和临街门市部5万平方米,其中,夏村大集、海峰街、胜利街集贸市场3处,5000平方米的乳山百货商厦大楼及6000平方米的乳山私营工业园。
建设是基础,搞活是关键。在市场的培育和启动上,镇政府采取了“三动”策略。一是硬件促动。先后投资1.1亿元,完成了以四横四纵为主网络的道路修筑,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外来客户纷纷涌城经商。二是政策促动。出台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工商、物价、公安、供电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别制定了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措施。三是服务推动。为促进发展,镇里成立了个体经济服务办公室,村设立物业管理服务组织,负责协调解决个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政府热心搭台、业户专心唱戏,夏村镇个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1998年,全镇个体私营门店、摊位达到3500个,私营企业132家,从业人员1.3万多人,年收入7.8亿元。

【村镇建设明星村简介】
东耿家村 1100户,3000人口,耕地24公顷。1996年以来,该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创建“威海市精神文明示范村”活动中去,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被晋升为二级党委。至1998年底,全村固定资产达到2960万元,公共积累3037万元,当年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同时,东耿家村利用公共积累共投资300万元,先后为群众通上自来水,办起了幼儿园,建起了小学教学楼,安装了闭路电视,对全村街道、住房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安装了路灯,硬化路面3万平方米,完成了村庄绿化。村里还集体承担农业税、烈军属优抚、民办教师工资和公益金。每年出资20万元,为4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250元的生活费。该村先后获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文明单位”、威海市“精神文明示范村”、乳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经济强村”“工业先进村”及“计划生育模范村”等称号。
打磨村 250户,740人口,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有建筑、汽车修配、农机服务、饮食业、水磨石加工、塑料加工、羊毛衫厂7个企业。几年来,打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农业生产上,注重加大投入和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和科技服务中心,强化对农民的科技指导,成立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机构--农机服务大院。村民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由村统一采购供应,“三秋”“三夏”季节村里统一收种,仅这几项集体每年为村民补贴6万多元。为保证粮食稳产高产,该村还统一建起了扬水站2个,挖大口井6眼,库塘6座,修水渠3000多米,铺设地下管道2000米,使全村水浇地面积达到100%。在发展村里公益事业上,先后建起了全市一流的甲级诊所--城南诊所和较高标准的幼儿园,为群众免费通上了自来水,烈军属优抚款和民办教师的工资及公益金都由村里集体开支,群众建房、子女上学、就业、大龄青年的婚事等,村里都主动帮忙,每户补贴400元通上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在文化事业上,每户补贴100元购置电视机,统一安装了闭路电视,投资20多万元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民兵、妇女之家及老年活动室等,订了十几种报刊杂志,成立了业余文体活动组织,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1998年,全村工农业产值2355万元,利税21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320万元,人均纯收入3718元。先后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威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单位”、乳山市“卫生村”、“先进红旗党支部”等称号。
(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