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6&rec=13&run=13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9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1.06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3亿元,比1997年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32.52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6.51亿元,增长11.3%。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粮食总产量32.8万吨;花生产量7.2万吨;果品总产量25.2万吨;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和1.2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3.1万吨,增长13.9%。工交生产持续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市镇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销售收入44.7亿元,增长19%;实现利税5.69亿元,增长20%。全市客运、货运量分别达到86万人和196万吨,分别比1997年下降4.4%和增长7.7%。邮电通讯事业迅猛发展,1998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74万元,比上年增长35.99%。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市场物价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之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29亿元,增长8.18%;集市贸易成交额4.26亿元,增长11.2%。对外贸易继续发展,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对外贸易出口创汇总值14341万美元,增长28.8%。一、三产业招商成为全市招商引资新的突破口,形成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好局面。三年来,全市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41家,实际利用外资3827万美元。财政金融形势稳定,1998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24.5亿元,增长6.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年来,全市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年的36.3∶31.2∶32.5调整到27.2∶40.1∶32.7。农村经济中,优质高效农业取得进展。153.3公顷苹果样板园工程和100公顷板栗示范基地全面建成。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全市良种覆盖率已达93%。先进的农业科技应用到生产中,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大银鱼、河蟹、板栗、葡萄、兰狐等名、优、特产品种养殖全面完成计划。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工业经济领域突出了技术改造这个重点,三年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94个。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形势较好,重点调度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的有:硫铁矿、黄金、合成氨、农用化肥、浓缩果汁、活塞环、服装等。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外资结构不断调整,外资投向在基础设施、企业产权转让、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有大的进展;对外贸易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周边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大力开拓了欧、美、大洋洲市场,开辟了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有所好转。三年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年均增长10.5%,其中,基建投资3.5亿元,增长8.9%;技改投资9.8亿元,增长1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66亿元,1998年新开工商品房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王世建)

【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截至1998年底,以股份合作制改造为主要模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较大成果,全市市、镇属企业各种形式的改制面达97.7%。成功地进行了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试点,组建了“玉龙”“高泰”等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并运作了“笙歌股份”的上柜交易及配股融资。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先后组建了金洲集团、中鲁果汁集团、笙歌服装集团、富豪皮革集团、高泰鞋业集团、海大集团等12家省级企业集团,使其经济总量及利润总额在全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抓好骨干企业改革的同时,因厂因企制宜,将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小企业特别小微亏企业的改革突破口。至1998年底,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130家,股本总额3.1亿元,其它的改革形式是:企业兼并17家,租赁企业110家,产权转让15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全市累计盘活资产12.36亿元。同时,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进行产权改革,8家工业经济主管部门改为两大资产经营公司、四个大型企业集团,使其由计划体制下的直接管人、管财、管物改为代表市政府经营资产、加强行业规划发展,使原所属企业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
(李海波)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1996~1998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81.1万元,平均每年递增31%。“三资”企业达到178家,其中1996~1998年批准成立41家,三年共实现产值35.65亿元,出口创汇2.27亿元。有4家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合计增资878.2万美元。对外贸易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三年出口创汇总值累计3.71亿美元,年均递增30%。自营进出口业务增势强劲,三年间外贸自营出口创汇1.44亿美元,年均递增58.7%,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三来一补”业务异军突出,三年间累计批准来料加工贸易合同957项,合同总额11271万美元,工缴费收入3654万美元。1998年,突出实施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至1998年底,乳山的外贸出口国别达到37个,比1997年增加了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南非、博茨瓦纳等十几个国家。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996~1998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5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2项,引进推广新技术77项,申请专利47件,授权28件,获威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17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06%。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万人比再居威海市首位,实现了“七连冠”;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三年累计为社会培养职校生1600人。投资700万元的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1998年获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市”称号,全市各级卫生机构82个,拥有床位984张。体育事业有新突破,特别是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乳山运动员王大鹏获大级别散手金牌,实现了在全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1.17‰。耕地得到较好保护,建设占地控制在计划以内。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重点项目已列入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此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史志档案、民政双拥等社会事业也都得到全面发展。
(王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