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关于乳山的报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4&rec=209&run=13

【小笔头连接大民情——山东乳山市开展《民情日记》活动采风(新华社2000年5月24日电 作者:姜喜芹 王士波 李平兵)】
打开印有党徽的红色《民情日记》,扉页有四句话: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样的日记本,在山东省乳山市乡镇干部中人手一册。
1997年,乳山市在全市乡镇干部中推行记民情日记制度,要求机关干部一年中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下基层,走访所包村70%以上的群众,这个小本就是用来记录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的。
小日记可以有大作为。如今在乳山,民情日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社情民意的“温度计”、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日前,记者来到乳山市,对这里开展民情日记活动进行了采风。

“自家人来了,咋能不说掏心窝的话”
[日记作者]冯夕波(大孤山镇副镇长)
[走访时间]1999年3月4日
[走访对象]万户村村民姜宝坤
[走访内容]上午8点,我到万户村检查计生工作。在村头,72岁的姜宝坤大爷拦住我问:“闺女,俺跟你反映个事,你能做主吗?”我说:“大爷,有事你就说吧,能做主的我当场答复;不能做主的,回镇上汇报后再给你个交代。”大爷说:“俺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出门要走三十多里山路,多年来,看病难一直是乡亲们的心病。俺们都希望镇上能派人来办个门诊部,你看行不?”
在万户村设立门诊部,解决周围9个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早在1997年镇党委、政府就曾经考虑过,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想法迟迟没有实现。面对群众的热切期盼,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情办好。
[采访补记]“千难万难,百姓的事再难也得办。”去年5月4日,在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大孤山镇第一医院在万户村挂牌了。为办这家医院,冯夕波两个月时间跑了40多个来回,做了20多人次的思想工作。说起这事,她感慨良多:“看着医院办成了,周边9个村的群众就医方便了,再累俺心里也甜。”
时至今日,记者到这里采访,听到的还是群众的一片叫好声。万户村68岁的姜云素大爷听说来了记者,特意赶来要记者夸一夸他们的好政府。他说:“俺老伴有严重糖尿病,以往要往返几十公里,把个病人折腾得半死不活,现在在家门口看病,护理又及时,时间不长,老伴的病就有了好转。”
[日记作者]宋修林(午极镇党委书记)
[走访时间]1998年3月18日
[走访对象]孤儿李丹梅和她的爷爷奶奶
[走访内容]上午我到午极村走访,党员李振华对我说:“宋书记,你们常说要关心群众疾苦,俺村李丹梅父母双亡,跟爷爷、奶奶过日子,前几天听她奶奶讲,家里太穷,供不起丹梅上学了,这事你们管不管?”李振华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到李丹梅家看看。
下午四点多钟,我来到李丹梅的奶奶家。一提起丹梅,老人直掉泪。
“丹梅这孩子,命苦啊!去年死了父亲,母亲今年又走了。”“俺老俩口日子过得难,没什么收入,哪有钱供她上学。请你一定要帮帮丹梅啊!”这时,丹梅放学回了家,看到家里来了客人,连忙问“叔叔好”。我问了她一些学习上的事,并鼓励她要好好学习,为爷爷、奶奶争口气。
临走前,我把100元钱、1袋面粉和50斤大米放下,对两位老人说:“大爷、大娘请放心,丹梅的事我们管定了!”
[采访补记]“由丹梅,我想到了镇上还有其它可能面临失学的孩子,心里很沉重,在当天晚上的镇党委会上,我提议在全镇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我首先带头与丹梅结成包扶对子。”谈起这个话题,宋修林感到很沉重。
就这样,干部下基层走访时了解到的全镇24名孤儿和特困生,很快都一一有了包扶人,他们规定每生每年资助400元,直到完成学业为止。自1998年,18名干部共向孤儿和特困生捐助资金4800元,捐物折款6200多元,保证了这些孩子无一失学。
[记者感言]本上记民情,心中装百姓。小小“民情日记本”记的是一家一户的杂事、琐事,解决的是一家一户的急事、难事,带来的是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在为民解忧愁、办实事过程中,塑造了乳山市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主心骨”、“自家人”,他们说:“自家人来了咋能不说掏心窝的话。”

“疙瘩解开了,社会更安定”
[日记作者]贾秀凤(夏村镇司法所所长)
[走访时间]1998年12月2日
[走访对象]井子村村民马少平
[日记内容]上午到井子村走访群众,正赶上村里收“三提五统”,以往这时村委大院里总是挤满了人,今天却冷冷清清,来交“三提五统”的人寥寥无几。我感到很纳闷。
带着疑问,我走访了部分群众,村民马少平跟我拉起了这其中的原委:去年,村里一下收了7年(1991年至1997年)的“两工补偿费”,今年又要收。听说国家有规定,这种收费不允许,群众提议先退还多收的钱,我们再交提留,村里拒不接受。大伙心里气愤,因此都拒交今年的提留,不少群众还准备上访讨个说法。
当干部的要千方百计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国家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禁止向农民乱收费,在个别村仍然出现这种问题,性质严重。
[采访补记]1999年4月23日,记者来到井子村,村民正在整修一条“文明街”,热闹的场面给人一种心齐气足的感觉。在修路现场,我们找到了村民马少平,他告诉记者:“没想到,当年俺向贾所长反映的情况,能那么及时得到解决。镇党委、政府不仅及时制止了村里的错误做法,后来还根据村民反映的问题,调整了村支部班子。疙瘩解开了,大伙的气顺了,村里号召个事儿大伙都响应。”
据贾秀凤所长介绍,当天她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党委和政府后,党委和政府及时派出了工作组进驻该村,调查属实后,对14万元的不合理收费进行了清退。问题解决了,群众当年该交的提留也都顺顺利利地交齐了。
[日记作者]杜振华(大孤山镇纪委书记)
[走访时间]1999年5月7日
[走访对象]山西头村村民林顺希、林连堂等
[走访内容]今天到山西头村调查了解农民抗旱情况。林顺希、林连堂等5位村民向我反映:该村村北水库在未经村委批准,没履行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被两位村民用来养鱼,而且不让群众抽水浇地,群众意见很大。
在使用权没有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水库为集体资产,本应由村里统一管理使用,每名村民均有受益权。眼下正值干旱季节,两位村民的做法势必会引发群众矛盾,如不及时解决,后果难以预料。为此,我决定建议村里将水库无条件收回,马上投入抗旱保墒,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更大损失。
[采访补记]“紧急民情必须紧急处理。”在采访中,大孤山镇纪委书记杜振华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据他介绍,了解到群众反映的情况后,当天下午3点,他再次来到村里,与村委和村支部一块开会,让大家就此事发表看法,研究处理意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村民未经村里批准,在水库私自养鱼,属非法侵占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制止。下午4点,在村委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两位村民自知理亏,把鱼捕了出来,村民们开始抽水浇地。
[记者感言]事关百姓无小事。经验反复告诉我们,许多平时不经意的小事,日积月累,本来简单的问题由于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往往变成了“老大难”,成为干群关系激化和群众上访的诱因 。
乳山民情日记好就好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体察了社情民意。它不仅记录了民情,更重要的是及时处理了民情 ,使许多问题在刚察觉时就解决在萌芽状态,疙瘩解开了,群众气顺了,社会也就更安定。
事实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去年以来,乳山市镇干部共参与处理和解决农村土地、财产、赡养纠纷23560起,化解群众上访案件243起,农村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18.4%和17.5%。

“路子选对了,致富不用愁”
[日记作者]胡新会(乳山口镇镇长)
[走访时间]1999年11月4日
[走访对象]锅上村村民李卓欣
[走访内容]上午在锅上村走访,村民李卓欣向我反映了这样一件事:现在镇上要求发展庭院经济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底怎么搞俺心里没有底,镇上应该给指个路。就说村里的地瓜窖,这么多年,闲也就闲了,能不能利用起来,搞点啥合适的。
李卓欣反映的事的确是个大问题。记得上个月在南唐家村走访群众时了解到,村民高振福利用闲屋闲舍种天麻,效益不错。前几天,在《山东科技报》和中央电视台《农村天地》栏目中也先后看到过有关天麻种植的情况介绍。介绍中说,种植天麻,市场广阔,很有发展前途。
据了解,目前全镇各村都有多年闲置的地瓜窖,总面积不下2000平方米,闲屋闲房就更多了,能不能把这些闲置资产充分利用起来搞天麻种植?
[采访补记]今年3月15日,20名镇机关干部投资入股,在辛家庙、锅上村租赁闲置场地建立了两个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并聘请了莱阳农学院天麻研究所所长姜力担任技术顾问,负责农户技术指导。
胡新会介绍了处理这一民情的经过。在有了“想法”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去年11月5日,他再次到南唐家村村民高振福家了解天麻种植的一些具体情况,并组织部分机关干部到该市发展天麻较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诸往镇大龙口村参观学习,让有关部门做了部分经济作物的效益对比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场地发展天麻种植”的建议正式提交镇两委会议讨论,并获得通过。
为了全面掌握天麻的种植技术,镇上选派了部分农技人员到莱阳农学院天麻研究所学习,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镇党委、政府还通过创办《科技简报》、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向农户传递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为解决天麻的销路问题,镇上还与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天麻由镇政府按市场价全部予以包销。据测算,仅此一项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40多万元。
[日记作者]李永秀(冯家镇副镇长)
[走访时间]1998年11月24日
[走访对象]南刘村村民姜文海、姜玉、姜明刚、姜文基
[走访内容]一大早,骑着自行车,翻过十几里山路,来到南刘村,了解蔬菜大棚的建设情况。根据镇里的规划,南刘村要建设成蔬菜专业村。在村民姜文海家,碰巧,姜玉纪、姜明利、姜文基三村民正坐在炕上啦呱。
我问:“你们的蔬菜大棚上的咋样了?”
答(姜明刚):“俺压根就不打算上,村里想上的人很少。”
问:“蔬菜大棚效益这么高,为什么大伙不愿上?”
答(姜玉纪):“说心里话,不怕你不愿听,我们觉着蔬菜大棚投资大,虽然收益高风险也大,再加上俺村地处偏僻,离城里远,种了蔬菜,卖给谁,建蔬菜大棚不适合俺村的实情。”
农民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思: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是一个大课题。如果脱离群众实际,剃头挑子一头热,很难有好的结果。此事重大,我决定立即向领导汇报,修正原来的方案,给农民上一个更切合实际的好项目。
[采访补记]4月16日,我们来到南刘村姜玉纪家,主人指着兔舍里活蹦乱跳的小兔说:“这是俺们李镇长帮助选的一个既省钱、又省力、更省心的致富路子。去年10月,俺买了一组种兔,现在已卖出了三茬,纯收入1000多元呢。”据介绍,到目前,百十来户的南刘村已有42户养起了肉食兔,存栏量达2400多只。
由原来的发展蔬菜大棚“冷”,到现在的养兔“热”。李永秀感慨最多,“我把群众的意见反馈到党委后,引起了党委的高度重视,并责成我选择一条最适合该村的致富路子。时隔不久,我恰巧认识了青岛外贸的一个客户,他想选择一处农村兴建肉食兔育种基地,不仅负责提供种兔和养殖技术,而且对长成的肉食兔实行包销。我当时第一反应是, 养殖肉食兔最适合南刘村的实际,一是南刘村是山区,水草资源丰富;二是过去养过长毛兔,有较好的养殖基础;三是肉食兔投入少,销路也不成问题。我们一谈即合,这位客商同意把基地办到乳山来,接着我又做通南刘村党支部的工作,把村里闲置多年的旧房租赁给客户建种兔基地。租赁合同签订10天后,一个拥有400只存栏的肉食兔种兔基地落户南刘村,通过基地带动,带起了全镇第一个肉食兔养殖专业村。
[记者感言]农民搞调整、上项目,最缺的是信息,最愁的是销路。乳山乡镇干部进村入户,给农民送的是信息,解决的是销路。
富民,还要尊重实际,顺从民意;逼民致富,曾造成了“今年种明年砍”的结局。乳山市在帮民致富的过程中,通过记民情日记,了解民情、民愿,从群众的实际出发,及时修正不切实际的决策,科学地搞调整、上项目,避免了瞎指挥和“一刀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与农民产生了合力。

【难题如何变动力山东中鲁集团三条思路赢市场(2000年8月4日《经济参考报》 作者:温闽 李学兵)】
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能不能变成动力?山东中鲁果汁集团公司正确面对企业发展中的三个难题,灵活应变,实现了由一个不足千吨产量的地方小厂成长为世界三大浓缩果汁生产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招商是为了引资金还是引市场?”
1992年,山东中鲁果汁公司已有相当规模,企业要想发展,面临增资难题。为此厂里主动寻求与日本三菱公司合资,面对方只答应出资58万美元。按当时中鲁公司的实力,这点钱数量不大,没有其它企业可以照上第二条生产线。可是,中鲁公司总经理李中柯提出了一个问题:“招商是为了引资金还是引市场?”新问题启发了新思路。合资项目正式启动了,中鲁公司跟随三菱公司的销售网络,巨大的日本市场陆续打开。目前,双方合作进展顺利,三菱得到了优厚的投资回报,中鲁的市场年销售量也由区区200吨增加到1.8万吨,其中40%的产品由三菱公司销到世界各地。
与三菱的合作使中鲁集团公司视野大开,企业又先后与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公司合作,成为他们的全球供应厂家之一。去年,仅可口可乐公司的订货量就达3000吨以上。
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合资合作,中鲁果汁的世界形象逐渐确立,牌子越来越响,并形成了以名招商、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境外客商纷至沓来。目前,中鲁果汁98%出口,畅销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吨好销还是1万吨好销?”
中鲁公司8年前的年产量不足1000吨。随着与境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深入,不少职工开始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卖1000吨货都犯愁,1万吨怎么销呢?”厂里经过认真研究市场,又请专家进行论证之后提出,规模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产量低、成本高、知名度小、客户少;产量高、成本低、知名度高了,客户自然随之而来。
按照这一思路,公司毅然走上了引资扩张之路。至1999年,公司由最初的1条生产线扩展为7条,产量由不足千吨增加到4万多吨。各股东踊跃增资11次,增资额是原投资额的3倍多。
为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1998年以来,中鲁集团靠自己的知名度和资金优势,先后控股、承包、租赁、联营了山西黄城、临汾和河北卢龙、辛集等7家西北部地区果汁厂,通过委派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当地闲置设备组织生产。据统计,近3年来,中鲁以较少投入共盘活西部闲置资金2.2亿元,年消化当地残果10万多吨,为地方增加利税800多万元,企业也增加效益1000多万元。
“设备是外国造好,还是国产化好?”
1982年,中鲁公司从瑞典引进了我国第一条浓缩果汁生产线,使企业具备了国际一流的生产水平。但是中鲁没有迷信“外国造”。他们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坚持技术创新,对引进的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设备改造、工艺改进、备品备件、辅料供应四个国产化,并使生产能力提高3倍多,洗果等程序由80多人减少到6人,出汁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这项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中鲁集团通过自我设计和委托加工,设计组装了具有国外同类设备水平的国产浓缩果汁生产线,它不仅结束了我国只能依靠引进设备加工浓缩果汁的历史,同时,每条生产线还可为国家节省投资2000多万元。目前,中鲁集团7条生产线中有6条是自己设计、安装的,仅此就节省资金近1亿元。
持续的技术创新为中鲁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公司先后在国际上率先攻破了苹果汁直接脱色、耐色菌、840菌等世界性果汁加工难题,成为我国唯一达到出口日本标准、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KOSHER认证的果汁生产厂家。

【如何让土地“解渴”来自山东省崖子镇节水灌溉农业区的报道(2000年10月16日《中国改革报》 作者:李平 钟红日 夏静)】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缺水、干旱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十年,中等干旱年份每年缺水400多亿立方米,全国干旱受灾面积3亿多亩,粮食减产300多亿公斤。但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大多数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大量的水被渗漏或蒸发掉。显然,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早在几年前,就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先行一步,探索出一些经验,取得显著效果。
“逼”出来的节水灌溉
崖子镇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北部山区,全镇共有山峦面积4.2万亩,在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中,该镇立足于本镇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果品生产,果品已成为该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可是,由于山区海拔高,水资源严重贫乏,成为了制约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由于缺水,严重影响了果品的质量与产量,该镇果业每年因此减少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以上,“缺”则思变,崖子镇干部群众都把目光齐刷刷瞄在“水”上,开始打起了“水”的主意。
50%果园面积实现节水灌溉
1994年崖子村率先投资30多万元建成500亩的管灌工程;1995年投资100多万元从以色列引进了500亩微滴灌节水工程;1997年,又投资150万元引进美国雨鸟公司生产的1700亩微喷灌节水工程,从而使全村果园全部实现灌溉自动化。
投资节水工程,果农是否情愿呢?该镇党委书记邢少波算了这样一笔帐:“一是节水,与传统漫灌相比,可节水75%;二是节力,节水灌溉不需专人去看管,比用泵提水或机泵串联提水灌溉节省劳力50%以上;三是增产,由于节水灌溉具有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保土保肥,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地温等显著优点,一般比漫灌增产20%~30%左右。
通过算账比较、政策鼓励等措施,农民兴建节水工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目前,全镇上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达到1.4万亩,占全镇果园面积的一半多。
建立新的建水管水体制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崖子镇旧有水利设施80%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急需水利设施,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修复启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崖子镇人转变观念,改变了过去集体管水体制,把水利建设推向市场,建立起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建水管水体制。
1998年,该镇走出一条发动群众联户或独自投资投工建水利设施的路子。申家村是该镇实行股份兴水较早的村之一,目前该村已有300个农户自愿联户投资入股,占全村总户数的70%,新建水利项目20多个,工程总投资36万元,如果这些水利设施由集体投资5年内也无法完成,而如今只用了2年时间。
对旧有水利设施的启用管理,该镇也同样纳入市场机制。该镇山下村原有8项水利设施,过去由集体管理使用,每年村里要为电、柴油等费用“贴”3000多元,成为村里一大“包袱”。1998年,村里决定对8项水利设施实行公开拍卖承包,当场就有22个农户与村委会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年承包额达2000元,村里不仅甩掉了多年的“包袱”,而且收到了效益。
通过建立“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建水管水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资源的效益,有利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农民尝到节水灌溉的甜头
崖子镇不少农民渐渐地尝到了节水灌溉农业给他们带来的甜头。
崖子村农民孙俊善承包的大棚樱桃,在今年春天干旱的情况下,由于实施管灌,保证了所需水分,大棚樱桃提前一个月上市,每斤价格高达150多元,每亩收入达10多万元。
岛子村的400多亩红富士苹果,由于实行节水灌溉,长势喜人,硕果累累,不少客商已提前打来电话或上门订购。
…………
节水型灌溉工程在大旱之年显现出明显成效,据估测,今年该镇节水灌溉果园较一般果园增长25~50%,可增收30%以上。

【小兔何以长成大产业(新华社济南2000年11月16日电 作者:温闽 钟红日)】
山东省乳山市诸往镇是胶东半岛一个美丽的小镇。日前,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只见每家每户的屋前房后、院里院外,都整齐地排列着一人多高的幢幢兔舍,成千上万只可爱的白兔或吃草,或憨睡,或嬉戏,场景喜人。
同行的镇党委书记杨国居介绍说,到今年十月,全镇长毛兔存养量已达到80万只,户均55只。目前,国家农业部已在这里建起了全国唯一的定点兔毛交易市场,经商客户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他预计,今年全镇的养兔总收入将达3500万元,人均养兔收入近1200元。
不起眼的小白兔,如今已成为支撑一方经济的大产业。
政府成为引路人
十年前的诸往镇已是小富之乡,但农民大部分的经济收入来自家里的几亩地。如何让群众的致富道路更宽阔,成为镇党委、政府班子的首要难题。
1990年,镇里组织200多名干部到外地考察,先后拿出了8套种养加工方案,最后,大家决定饲养长毛兔。一开始,群众对此有顾虑,担心赔了本。对此,镇里确定了“一村一户”的带动战略,从建兔舍到兔毛销售都给予经济补助,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1992年,全镇36个村的养兔专业户户均收入突破3000元。随后,镇里以兽医站为主体,成立了3支流动服务小分队,挨家挨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派出5路人马,分赴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联系客商,洽谈价格,解去群众的销售之忧。
典型带动,政策推动,服务促动,群众由“心动”变成了行动,纷纷加入到养兔大军当中,到1994年,全镇长毛兔存栏量达20多万只,诸往人真正找到了一条致富捷径。
科技养兔产黄金
农民刘永涛是镇里最早的养兔人之一。1996年,他到浙江贩运兔毛,看到一种名叫“西德”的种兔个头大,产毛多,便千里迢迢带回来进行繁殖,其他专业户也争相引养。结果,当年“西德”兔就给群众新增收入600多万元。
优良种兔的推广成功,唤醒了诸往人的科技意识。1997年,镇里成立了由10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养兔协会,30多位养兔大户开始自己投资办种兔厂。这些种兔厂不仅成为村民们养兔的“实验站”,同时也为大家带来了30多项实用技术。年轻的“养兔大王”刘银泉投资28万元,兴建了占地30亩的种兔场,经多次试验,逐步摸索出了长毛兔“QZ人工授精法”,并成功培育出了年毛产量达1.5公斤的“鲁乳”系种兔。
“养兔协会+种兔厂+农户”,构成了诸往镇科技推广网。正是依靠科技含量,使诸往镇兔毛的质量、成色在全国享有盛誉。
信息服务兴市场
养兔规模的扩大,吸引了不少外地客户上门收购,在方便群众的同时,村民们因单兵作战而导致的客商压价行为也影响了兔毛的售价。
面对这种情况,诸往镇变“被动销售”为“主动收购”,成立了分别负责联系养兔户、上门收购、联系外销的三级收购网。为了掌握市场信息,镇里由镇长挂帅,成立了信息领导小组。仅近两年来,这个小组就通过广播、印发“信息快讯”等多种途径,向群众传递兔毛市场信息8万多条。
百闻不如一见。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诸往镇不少村民纷纷跳出乳山市,到广州、深圳、南京等南方城市寻找商机。目前,全镇通过手机、传真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保持联系的客商遍及10多个省,达280多家。
面对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地客商,诸往镇除提供免费食宿外,还派出专人,负责为他们协调解决各种问题。1998年,江苏客户冯广春到大龙口村收购兔毛时,没有带足现金。后来,村里出面作担保,赊给他半吨兔毛。这一举动令冯广春深受感动。从此,他每年都要到村里收购四、五次,成为大龙口人的老朋友。
养兔业的壮大,使诸往镇渐渐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兔业中心,全镇从事兔毛采销的专业户近2000户。1999年镇里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全国唯一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大型兔毛交易市场,目前,整个市场的年成交量达10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