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全面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3&rec=2&run=13

在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2003年1月12日)
赵熙殿

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是乳山处在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六大精神统揽全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创辉煌,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而努力奋斗。
一、成就辉煌的过去五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乳山人民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跨越世纪、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五年,是经受严峻挑战、克服各种困难、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五年,是全市社会安定和谐、文明向上、风正心齐劲足的五年,也是乳山对外良好形象大展树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全力推进乳山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胜利实现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走过了乳山发展史上成就辉煌的五年。
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2%,2002年达到108.5亿元,比1997年增长77.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6.3%,达到3.73亿元,是1997年的3.29倍,在全省县级的位次由1997年的33位上升到20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4.4%,达到30亿元,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100强中位居第62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增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8%提高到34.2%。
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顺利实施,改制面达99.6%;撤并了部分经济主管部门,理顺了黄金行业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设立了国鑫和城市资产、轻工、流通三大资产经营公司,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体系。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镇域区划调整成功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明显转变。积极稳妥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平均下降31%。推行了小型水利工程和“四荒”管理使用权改革,完成了机关办实体脱钩工作。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以“两区八园”为重点的园区建设红红火火,达成进园项目210个,项目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五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分别是以往总和的1.7倍和2.3倍;国内大企引进成效显著,大庆石油管理局、通化东宝集团等一批国内大企大项落户乳山,投资额16.5亿元,盘活闲置资产5.6亿元。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45亿美元,是1997年的1.6倍。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按照“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定位,坚持“规划先行、追求卓越、管理立城、经营城市”理念,狠抓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路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公路硬化率提高57%,形成了与青威路、309国道相贯通的“三纵四横一环”高等级公路框架,5年公路建设硬化里程比历史总和还多;成功启动了第三水场,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方;投资1.6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8万户,移动通讯用户达到7.1万户;实施了政府上网工程,市镇两级138个部门、单位实现了网络互联,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建设上档升级,完成了水电暖三大配套、旧城三年改貌、公路三年变样及生态“四绿”工程,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无公害垃圾填埋场,城市承载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5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成功创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银滩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岠嵎山晋升“国家森林公园”。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35元,城镇在岗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8000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5.9%和83.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45.3亿元,增长54%,年均递增9.6%;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电话普及率达到34部/百人,有线电视实现了由城区向农村的延伸、扩大了覆盖面,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1.5平方米和26.8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全市人民的素质明显提高,先后荣获了山东省第四、五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文化体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人民武装、双拥、环保、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荣获“全省双拥工作模范市”称号。普法工作步步深入,依法治市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成效显著,连续多年居于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行列,全市上下安定团结。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深入开展了“三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积极做好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有29个基层党组织被省委和威海市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38名党员被评为省、威海市级优秀党员,新发展党员4228名。同时,坚持党的民主协商制度,积极加强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较好发挥了各界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回顾五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的基本经验是:
(一)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基础工程”,大规模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去国内外参观考察,广泛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推动了全市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回首五年,从全市工作思路由“四抓一促”到“两轮齐驱、三力共促”的逐步完善,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率先提出到形成共识、积极付诸实践,从“力争十五末跻身全省15强、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奋斗目标的确立到逐步成为现实,从企业改制和规范运作到经济主管部门改革、机构改革及镇域区划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从借韩兴乳、借青兴乳、借旅兴乳战略的提出到园区建设的蓬勃兴起,从经营城市到企业挂靠联合、资产重组等等,所有这些成功实践,无一不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成果。
(二)始终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抢抓机遇,借外兴内,全面提升经济外向化水平。我们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强市捷径,按照“抓园区促招商、抓招商促开放、抓开放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园区为切入点,狠抓“两区八园”建设,大力实施“借韩”“借青”战略,上下齐动手,社会共参与,形成了全民招商的火热局面。五年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增加了财政收入;一些微亏企业得以搞活发展,部分企业通过“挂强联名”得以成大成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职工收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心系百姓,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突出发展为百姓谋福利,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每年公开承诺并坚持办好“十件大事”“十件实事”,把群众的需要落到了实处;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5年偿还各类历史欠账1.5亿元,累计为2076名民办教师转公办,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特别是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深入实施了市级领导包镇、市直部门包村、领导干部包户“三包”工程,使一批后进村、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狠抓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失业保险等政策,积极开展了“一帮一”希望工程、社会妈妈、扶困助学等结对帮扶、社会捐助活动,使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始终强化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使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重品德、重实绩、重群众公认”的方针,创试了“扩大民主、定位直推”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先后公开推荐选拔正科级干部76人,增强了干部工作透明度,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工作导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5年累计提拔35岁以下副科级以上干部196人,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推行了农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精简了干部职数;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全市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组建了党组织;探索推行了跨村、跨镇按行业设置党支部,使基层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更加紧密,更加充满活力。在党的作风建设上,大力倡树“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乳山作风,扎实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为重点,开展了“约法三章”“三不准”“刹三风”等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干部,使党风不断好转,赢得了社会认可。
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先进地区比,发展的速度仍不够快,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层次偏低;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存在,部分镇发展活力不足,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任务仍然艰巨;工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外向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利用外资的数量、规模、层次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配套、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存有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还不尽满意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前景美好的未来五年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乳山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当领先一步,走在前面。我们的战略构想是,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2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率先进入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有制约因素更有有利条件,有压力更有希望,是符合实际、完全可行的。
首先,我们面临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带来了可能,世界范围的产业调整为我们拓宽了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条件,世界经济在局部紧张动荡、总体缓和稳定的环境中加快复苏为我们保持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一些知名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可以再高速增长二三十年。机遇是经济增长的资源、跳跃式发展的跳板,但机遇只属于抢先者,机遇偏爱的是能够最早认识它并且紧紧抓住它的人。只要我们能够敏锐地发现机遇,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把可能变成现实。
其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发展中的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后,有一个长达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期;每当出现生产力革命性突破时,都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凭借后发优势,借力发力,后来居上,取得比先行者更快的发展速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如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也是如此,乳山的实践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我市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是1997年的3.29倍,近5年实际利用外资是1998年以前总量的2.3倍。这充分表明,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是完全可行的。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再保持一个20年左右的较高增长期是可能的;乳山正处在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起始阶段,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也是完全可能的。
再是,具有良好的内在条件和基础。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翻了近5番,“九五”期间始终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近年来达到了15%左右。据测算,到2006年翻第一番,今后四年需保持11.9%的增长速度;到2012年翻第二番,需保持12.2%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翻第三番,需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当然,与前些年相比,我们是在更大的基数上翻番,但也要看到,与以往比,我们各方面的基础条件也有了很大优化,多年来加大投入发展后劲的不断增强,城市、园区等载体的日臻完善,使我们具备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全市干部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共识的不断增强,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因此,我们确定的发展速度,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实际工作中要力争而且也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制约因素,抢抓发展机遇,大胆开拓创新,乳山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就一定会加快推进,“翻三番”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按照“翻三番”的战略构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目标,狠抓投入不放松,强化对外开放、民营经济两大动力,构筑优化“三区兴城、四带兴经”的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人民富裕,全面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
主要的奋斗目标是: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国内生产总值保持14.5%的增长速度,到2007年末达到213.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实现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增长,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入年均递增30%,到2007年达到110亿元。
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多方面接轨,建立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年均递增35%,累计分别达到5.2亿美元和3.2亿美元;外贸出口年均递增20%,到2007年达到4亿美元。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建立起符合乳山实际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全面升级,特色产业培大育强,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0.2:51.3:38.5。
实现经济布局的合理优化,构筑起“三区兴城、四带兴经”的发展格局。“三区兴城”,就是加速城区、开发区、度假区的膨胀发展、对接融汇,以城带区,以区促城,加快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松散状滨海新城。“四带兴经”,就是全力培育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融城区街道、金三角、城东、乳山口等工业园为一体的环城工业隆起带;以银滩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融岠嵎山、大乳山、东部海湾等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环海旅游经济带;以省海水农业科技示范园(徐家镇)为龙头,融沿海各镇水产养殖为一体的沿海渔业产业带;以通化东宝葡萄酒厂(下初镇)等农字号加工企业为龙头,融309国道两侧的下初葡萄、育黎萝卜、崖子苹果等为一体的沿路高效特色农业带,形成“带形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
实现群众收入的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收入年均递增7%以上,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健康充实。
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文明水平有新的提高。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科教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比较健全,公民素质、文化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秩序、城乡面貌和文明程度保持全省一流水平,努力把乳山建设成为自然环境美、经济发展快、城乡面貌新、社会风气好的现代文明城市。
展望未来,前景美好;任重道远,路在脚下。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超常规的观念、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措施,加快推进乳山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要突出抓好“五个创新”:
(一)创新思想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有人说过这样两句话: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20多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那就是“创新”;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保持中国未来快速发展的动力,那仍然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力度和速度,早解放早发展,大解放大发展,不解放难发展。我们一定要狠抓观念的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不停解放思想,遇到的各种难题都要向解放思想要答案、要办法,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向转变观念要活力、要成效。要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破除沾沾自喜、自我陶醉的思想倾向,破除强调客观、自卑自馁的消极情绪,破除缩手缩脚、谨小慎微的保守做法,树立四种新的观念:一是慢进与快进比,慢进就是退;二是小富与大富比,小富就是穷;三是总量小与总量大比,总量小就是弱;四是小胜与大胜比,小胜就是败。要敢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同勇的争、跟快的赛,把实现“翻三番”作为今后工作的总目标,思想向这里统一,措施向这里集中,工作向这里落实,勇于探索,善于攻坚,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把我们的发展速度上得更快更猛,把我们的事业干得更大更好,把我们乳山建设得更富更美。
(二)创新经济结构。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从赢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挑战出发,努力创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内部结构。要突出工业主旋律。坚持“工业立市”方针,把工业作为经济总量的主体、财政增收的主体和扩大就业的主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工作上加大力度,努力构筑支柱行业优势明显、骨干企业地位突出、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的工业体系。要壮大骨干,培植支柱。在巩固黄金、化工、纺织等行业的同时,突出膨胀以摩擦材料、制动装置为重点的汽车配件,以黄金、石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以服装、玩具加工为代表的轻纺加工,以修船造船为依托的船舶制造四大产业链,尽快培育一批效益好、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强企。力争到2007年,全市利税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0家。要多种途径,全力上新。坚持培大育强与扩张总量并重齐抓,以项目为中心,广泛招引外资、内资、民资,多途径、多形式,掀起大上快上工业企业的高潮,努力在工业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0家,形成既有个体规模又有总体数量的企业群。要突出农业适应性。要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入世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膨胀壮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特色化进程;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质量标准,建设一批标准农业样板园和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的技术与质量层次,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深度,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之路,推进农业组织化进程;要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绿化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态化进程,努力构建特色化、标准化、组织化和生态化大农业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大力发展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和经营联合体,发展农村集体合作经济和经营服务实体,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要广开门路,结合发展民营经济、加工贸易、小城镇建设等,鼓励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突出三产提升力。要突出旅游业,繁荣流通业,发展信息业,搞活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旅游业是带动乳山经济腾飞的新兴产业。要以银滩为龙头,以岠嵎山和大乳山为骨干,以相关景点为补充,借助周围城市的带动,吸引外力,加快旅游业开发建设。要以融入环青岛、环黄渤海旅游圈为方向,借圈兴旅,借旅兴乳,将我市旅游资源作为周边著名旅游城市的延伸,把乳山建成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胜地。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培育发展各类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促进市场繁荣。要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信息服务产业,推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三)创新发展动力。推进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实现“翻三番”的宏伟目标,必须有更强大的动力支撑。要创新对外开放外助力。开放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要继续突出对韩开放这一主攻方向,在重视借韩兴乳的同时,拓展对日招商,加大对欧美招商,促进利用外资结构的优化。特别要积极争取世界500强等大集团、大商社到乳山投资兴业。要坚持乳山以外都是外,外币本币都是钱,内资外资一齐引,进一步加大国内招商力度。要更新观念,破除偏见,既重视南方又重视北方特别是东北,既重视沿海又重视西部地区。要突出借青兴乳战略,依托青岛的带动辐射,搞活与青岛的合作,加快融入环青岛经济发展带,把乳山建成青岛的加工配套基地。开放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既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又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城市建设、旅游业、服务业等领域;既要重视抓好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又要积极鼓励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走出国门、市门,在同国内外强手过招中提高竞争力。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既要重视千军万马奔外向,大中小项目一齐抓,形成铺天盖地的开放之势,更要重视集中力量抓大项目,造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产业;既要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加工贸易等传统项目,更要千方百计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既要重视村村镇镇上项目,更要注重提高园区建设的档次,吸引项目向园区集中,努力把园区建成招商引资示范区、外商投资集聚区、加工贸易集中区、外来人才创业区、城镇建设拓展区。要积极扩大对外贸易。要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加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力度,尽快形成纺织服装、箱包玩具、农副产品、资源型产品等出口支柱产业。要引导群众大搞加工贸易,坚持来料和进料加工、高中低档项目一齐上,有条件的村都要有加工贸易项目,有条件的项目要实现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到2007年全市一般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要创新民营经济后发力。党的十六大解决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其财产的地位问题,这必将带来非公有制经济新一轮发展高潮。要把民营经济作为战略重点,作为最有后劲、最具爆发力的经济板块来抓,深入实施“三个五”和“十百千”工程,把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强做大,逐步形成“民有、民营、民享”的民本经济格局。要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支持民营有功、发展民营光荣的舆论氛围。要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从经济上给予支持,从政治上给予充分肯定,以此调动广大民营业主的发展积极性,激发全市人民投身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情,推动民营经济总量有一个爆发式的扩张。要抢抓外地民企、民资外溢带来的机遇,全方位、大规模招引民资,以外来民资的介入推动民营经济总量加速膨胀。要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潜力,带动更多的群众上加工、搞流通,形成“一个产品扩一片、一个企业带一串、一个产业连一线”的块状经济格局。要积极培大育强,引导民营企业消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狭隘观念,树立创大业、干大事的勇气,加快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力争到2007年,在全市形成华隆食品、华绣制衣等一大批规模型、潜力型、创汇型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在创新对外开放、民营经济两大动力的同时,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步伐,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一手抓遗留下来的少数困难企业改制,一手抓“二次改革”和规范运作,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要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新的目标和重点,大胆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新路子,提高国有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加快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四)创新环境载体。要强化“环境兴市”理念,按照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07年,城区人口突破20万,银滩旅游度假区人口达到5万,建成区面积扩至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要以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新的起点,以争创全国生态示范城市和全球环境500佳为抓手,以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为定位,按照“完善功能、拓展外延、提升内涵、创树品牌”的思路,加快城市上档升级步伐,打造城市品牌,营造环境优势。要加快“三区”对接,加快构筑松散状滨海新城大框架。要加快旧城改造,搞好功能完善,搞好绿化、美化、亮化,使城区更美、更亮;进一步搞好道路改造,使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更加快捷。要进一步搞活经营城市,建立适应市场的建设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招投标体制,广泛吸引外来和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力争每年经营城市收益1亿元以上,推动城市由建设型向经营型转变。要坚持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的原则,切实优化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暖、商贸等基础设施,改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建立起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相配套的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要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把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镇带园、以园促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与此同时,要不断优化法制、政策、人才和服务软环境,建立以行政集中审批、报建集中服务、涉外集中服务为主体的“一站式”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法制乳山”“诚信乳山”新形象。要进一步强化人才观,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满腔热情培养人才,放开手脚使用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构筑加快发展的人才优势。
(五)创新政治优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可靠保障。我们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物质文明水平的同时,大力繁荣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法律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坚决杜绝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努力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在全社会形成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领域、充实内容、改革方法、提高水平,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大力发展科教文体卫等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人民武装、社会福利和老年事业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五年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加快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实现既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要切实加强党内团结,以坚持、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要求,认真抓好我市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按照省委、威海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稳妥推进,进一步发挥党代会的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市委班子自身建设,保证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加强同各界人士的合作,更好地组织和团结广大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到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上来,在全市形成上下左右一盘棋、齐心协力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选拔任用思想过硬、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班子。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改进干部考察考核方法,多渠道、多侧面、多角度了解干部,把群众是否公认、是否满意作为评价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干部考察的准确性。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干部公开考选制度,全面实行干部试用期、公示制等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
(四)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落实“六个好”为目标,不断强化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镇党委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以落实“五个好”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大后进村改造力度,促进农村班子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企业党组织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和决策的具体制度,保证企业党组织在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各类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式,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组织的新路子,确保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型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要继续抓好机关、学校等其它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着眼于实践党的宗旨,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乳山的前途和命运。要在以民为本上下功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从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要出发,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四包”责任制,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抓好扶贫解困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众和职工的生活问题,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重点抓好干部财产和收入申报制度、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大力强化警示教育,搞好廉政督查,实行社会监督,不断增强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凡是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时代。美好的明天要靠我们建设,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创造。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乘风破浪,扬威奋进,共同开创乳山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