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与服装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2&rec=80&run=13

【概况】 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与服装工业企业25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亿元,增长27.8%;销售收入7.04亿元,下降8.1%;利税5861万元,下降30%;出口交货值6.2亿元,增长23.3%。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0.2%和6.8%。主要产品产量:布1041.49万米、印染布1046万米、丝423吨、丝织品116.23万米、服装1196.59万件、布鞋123.04万双、皮鞋266.45万双、皮包皮袋181.41万个。其中布鞋和皮鞋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山东笙歌公司】 该公司是以服装加工出口为主的国家大型(二)企业,下属企业10个,职工3600多人,各类服装加工设备2900多台,服装加工流水线120条,以生产休闲运动装、机织毛衫、高科技环保服装、童装为主,年加工能力600万件(套),产品90%以上销往美、意、韩、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居全国同行业百强之列。2001年,完成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650万元、出口创汇2700万美元。被评为“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山东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加工贸易稳中有增 2001年,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接触,全面出击,保证了加工货源的充足,使加工贸易稳中有增。一是客户增多,货源充足。通过国内外各种服装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及互联网上联络等多种形式,结识了大批国内外客户,并坚持“靠规模吸引客户,靠质量留住客户”的原则,积极主动邀请外商来公司参观,全年来公司参观考察的客户达300多家,确立常年稳定的客户40家。全年共签订出口加工合同670个,加工数量510万件(套)。二是积极拓展一般贸易。开展一般贸易可以享受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及其它外经贸政策,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在保证出口加工货源充足的前提下,积极寻求一般贸易合作伙伴,争取利用自己的品牌和面料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年内,“笙歌”牌休闲装被国家外经贸部指定为“第三批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与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多功能环保服装也居国内领先水平,这两个产品对公司开展一般贸易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全年共实现一般贸易出口额480万美元。三是外商进厂办企业越办越好。与外商签订协议,允许有实力、讲信誉的外商进厂包企业,是公司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出口创新的新举措。年内,韩国的大昌、泰经公司及日本的八木株式会社继续承包服装三厂、二厂、六厂,全年共上交利润32万美元、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基础管理费54万美元。
名牌之路越走越宽 2001年,笙歌公司在发展名牌的道路上,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一是提高常规品牌含金量。“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品牌”是笙歌公司的目标,也是企业发展名牌的一个既定方向。为此,公司于年初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主打产品,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笙歌品牌含金量”的创品牌思路,推出了“笙歌休闲装”和“查迷孩”童装两个主打常规品牌。休闲装是公司自行设计、自行生产的,连续第六年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查迷孩”童装是笙歌公司与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公司MUSE公司共同开发的名牌产品,年内,威海、乳山、青岛、北京等地的专卖店已经正式投入运营,销售状况极佳。二是增加服装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高科技服装产品是公司走具有自身特色名牌之路的又一重要举措。公司与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多功能环保服装于2001年2月17日通过国家防电磁专家小组的鉴定,防电磁、防紫外线辐射、抗静电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产品包括环保衬衣、孕妇装、西服、围裙、帐篷等,第一批多功能环保衬衣、孕妇装投放市场后,销量令人满意,公司正加紧多方联系,使该产品迅速进入军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企业管理上档升级 一是推行“零库存”管理,通过对人、财、物的最佳优化组合,寻得一个最经济的库存定量。同时,出台了《自备料采购制度》,对多采、误采等违反制度的当事人及主要负责人追究其经济责任。推行“零库存”管理后,全公司的库存积压得到根本解决,全年共处理库存110万元,各分厂平均年累积库存不超过10万元,且都得到及时处理。二是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信念。继续坚持“质量倒查法”,严把产品质量关,于10月份顺利通过了ISO9000年检,并于年内顺利通过了英国、韩国CAS机构认证。
(刘杰)

【山东乳山工艺品工业公司】 该公司是生产经营手工艺品的国家大型(二)企业,省级企业集团。2001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44万元、利税61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7%和17.4%。增加出口新口岸8个,开发新客户12个。公司外拓市场求发展,内抓管理树形象,企业呈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资630万元、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的衣衫生产大楼于11月13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投资1280万元的办公楼及服装大楼于2001年底破土动工,标志着公司向发展壮大的方向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二是狠抓企业管理。将ISO9000管理、现场管理、文明卫生管理一并检查考核,范围广、力度大。12月,一次通过了山东省认证评审中心对该公司ISO9000-2000版换证工作的复核评审,标志着公司的企业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关心职工生活。年内新购置112户住宅宿舍,并以每平方米较购置价低110元的优惠价格售给连续多年工作成绩优异的职工,公司共垫付房款100万元,使职工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增强了凝聚力。公司党委获“威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王晶)

【山东富豪皮革公司】 2001年,该公司共完成各类皮革箱包1000万只、各类手套25万副、各类服装6万件,实现销售收入7200万元、利税500万元,出口创汇680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都比去年稳中有进。
创新经营效果显著 公司用管理创新夯实企业内功,走低成本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一是加大技改力度,在充分考察研究市场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闲置资产,共规划投资技改项目6个,投资额1140万元,其中本年度投资的700万元,新增产值2000万元,增加出口创汇150万美元。二是积极开发配套产品,原下设的纸箱厂、印刷厂、塑料袋厂、五金厂、刺绣厂是公司发展的配套工程,在此基础上年内又投资80万元,新上塑料挤出机及制胶、织带、电脑刺绣机等设备,扩大了生产能力,年新增产值500万元。三是扩大企业生产线,收回了原租赁给昌盛革制品公司的厂房,投资400万元新上两条高尔夫球包生产线和两条手套生产线,新增产值1000万元。还投资120万元在大孤山、南黄两镇增设两个分厂,新上两条箱包生产线,达产后可新增产值200万元。至年底,公司在乡镇驻地建立的分厂达到10个。
一般贸易发展较快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在巩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加大一般贸易发展力度。通过以小引大,滚动发展,使客户由原来的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发展到比利时、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波兰、意大利等国家,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不断扩大。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创汇210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1%。
(李江)

【威海市丝针织工业公司】 该公司系国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山东省丝绸系统中型(一)企业。主要从事真丝针织服装生产、服装来料加工、中高档运动服订做和自营出口服装业务,拥有较齐全的织、染、印和缝纫配套设备。2001年,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该公司丝针织产品及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出现了数年来不曾有的萧条现象,特别是上半年货源少,价格低。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加大措施,自营出口、来料加工并举,多渠道寻找货源,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抓市场促发展,加强技术改造,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基本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出口各类服装102万件,工业总产值1568万元,销售收入1581万元,利税79万元。
(单参忠)

【山东华冠丝绸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控股的国有大型企业。2001年是该公司历史上最为困难的一年,原料短缺最多,停产时间最长,丝价跌幅最大,技改投入最多。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公司上下以提高质量为突破口深入挖潜、精缫细作,使企业仍得到较好的发展。全年生产白厂丝422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134万元,实现利税688万元,白厂丝平均质量等级达到4A0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虽较上年有所降低,但仍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获“山东省丝绸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公司党委获“威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产品质量再创新高 针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华冠公司提出了“用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质量标准”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的质量理念。一是组织部分技术和管理人员到日本走访客户,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要求;二是聘请日本专家来公司作助剂和其它项目试验;三是狠抓操作管理,严格实施“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创出了历史新高。全年共生产出26批6A级极品丝,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白厂丝平均质量也率先在省内突破4A大关,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要,产品供不应求。
两大技改项目效益显著 年内,该公司投资200余万元的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如期投入运行,经专家评定,该工程的工艺和技术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并申报了国家专利。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制约该公司正常生产的水源短缺问题,每天可节水1800立方米,每月节约水费5万余元,减少排污费6000元,每年节约燃料1000吨,不用三年时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同时,与省丝绸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600万元新上的捻线丝项目也按期完成并投入生产。该项目为省丝绸总公司重要技改项目和乳山市十大技改项目之一,主机为德国苏拉公司制造,年可产高倍捻丝100吨,产品主要由省丝绸进出口公司负责销往国外,年内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丁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