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乳山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1&rec=9&run=13

【综述】 2003年,中共乳山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及人民群众,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投入为主线,强化开放、民营两大动力,实施“借韩、借青、借旅”三大兴乳战略,构筑优化“三区兴城、四带兴经”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26.7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增长152.7%;地方财政收入4.72亿元,增长29%;合同利用外资2.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9.1亿元,分别增长122%、113%和101.5%。同时,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入选了“首届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中共乳山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03年1月12~13日举行,出席代表380名。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书记赵熙殿代表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全面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的工作报告、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及中国共产党乳山市代表大会制度。会议对十届市委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认为,五年来,十届市委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全力推进乳山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胜利实现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走过了乳山发展史上成就辉煌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乳山人民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跨越世纪、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五年,是经受严峻挑战、克服各种困难、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五年,是全市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信心倍增的五年,是全市社会安定和谐、文明向上、风正心齐劲足的五年,也是乳山对外良好形象大展树的五年。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五年,是抢抓本世纪初发展机遇、加快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翻三番”目标、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五年。会议确定,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目标,狠抓投入不放松,强化对外开放、民营经济两大动力,构筑优化“三区兴城、四带兴经”(“三区兴城”:加速城区、开发区、度假区的膨胀发展和对接融汇,以城带区,以区促城,加快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松散状滨海新城。“四带兴经”:培育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融城区街道、金三角、城东、乳山口等工业园为一体的环城工业隆起带;以银滩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融岠嵎山、大乳山、东部海湾等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环海旅游经济带;以省海水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龙头,融沿海各镇水产养殖为一体的沿海渔业产业带;以通化东宝葡萄酒厂等农字号加工企业为龙头,融309国道两侧的下初葡萄、育黎萝卜、崖子苹果等为一体的沿路高效特色农业带。)的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人民富裕,全面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始终唱响喊硬“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主旋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创新经济结构、创新发展动力、创新环境载体、创新政治优势,努力开创乳山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新局面。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乳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共3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丁立平、丁国勇、于开禄、马泽、王祥芹、王崇振、王富林、尹玉翠(女)、左守金、兰胜强、刘航周、刘新波、杨万友、李世秀、李学考、李洪义、李振江、李德忠、宋英(女)、宋修骞、张红卫、张进玉、邵春光、胡文明、赵维和、赵熙殿、侯世超、宫华国、姜乃玖、姜林凯、姜翠萍(女)、勇仁福、高飞、高书良、温训昌。
中共乳山市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 2003年1月13日举行,中共乳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市纪委委员列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乳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一致通过了新一届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的选举结果。
中共乳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赵熙殿、李洪义、刘新波、高书良、于开禄、兰胜强、张红卫、侯世超、李德忠、杨万友、尹玉翠(女),赵熙殿当选中共乳山市委书记,李洪义、刘新波、高书良、于开禄当选中共乳山市委副书记。
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高书良、仇保纲、高书明、于绍芳、刘玉敏(女)、唐镜朋、王文涛、万宏、倪哲平,高书良当选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仇保纲、高书明、于绍芳当选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会议客观公正评价了十届市委的工作,要求新一届市委常委一班人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树立“七种形象”,即: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立顾全大局的良好形象;解放思想促创新,树立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老老实实多学习,树立勤奋上进的良好形象;相互支持聚合力,树立精诚团结的良好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树立勤政爱民的良好形象;转变作风抓落实,树立真抓实干的良好形象;以身作则拒腐蚀,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勤奋工作,胜利完成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不辜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信任,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不辜负上级党委的期望。

【重要会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2003年1月5日召开,市五大班子全体领导成员、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市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简要概括了2002年经济工作特点,研究部署了2003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会议确定,2003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总揽全局,以扩大投入为主线,强化对外开放、民营经济两大动力,深入实施“借韩、借青、借旅”三大战略,构筑优化“三区兴城、四带兴经”的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乳山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加快建设“小而特、富而美”的新乳山。会议强调,要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鼓足干劲促发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济工作任务,把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思路目标变成美好的现实。
全市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总结表彰暨动员实施大会 2003年2月9日召开,市五大班子全体领导成员,各镇(街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回顾了2002年度全市市、镇机关履行岗位责任制情况,研究部署了2003年度岗位责任制的目标和任务。会议确定把2003年作为“机关创新年”,引导各级创新观念、创新职能、创新作风、创新形象,更好地完成全年岗位责任制任务,推动全市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2003年度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总结表彰大会 2004年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2003年度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总结表彰大会,对2003年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成绩突出的43个先进单位、51名先进个人和61名被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正科级工作人员,以及为乳山两个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32个中央、省、威海市驻乳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获“先进单位”称号的镇(街道)、市直单位(43个):城区街道、乳山口镇、白沙滩镇、徐家镇、夏村镇、海阳所镇、南黄镇、冯家镇、市银滩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市发展计划局、市人民检察院、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贸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总工会、市卫生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市龙角山水库管理处、市水利局、市房管局、市旅游局、市党史市志办公室、市广播电视局、市委老干部局、市计划生育局、市审计局、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物价局、市体制改革办公室、市轻工资产经营公司。
获“先进单位”称号的各级驻乳单位(32个):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威海市乳山公路管理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国家税务局、市气象局、市新华书店、乳山盐业公司、市医药公司、市邮政局、市丝绸公司、市电业总公司、山东省通讯公司乳山分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乳山市支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中国工商银行乳山市支行、中国银行乳山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乳山市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乳山市支行、威海市商业银行乳山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乳山市支行、山东威海烟草有限公司乳山分公司、山东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乳山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市支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支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支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市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市支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市支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乳山石油分公司、山东省齐鲁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乳山胜利街证券营业部。
市委工作会议 2003年7月18日召开,参加人员有:市五大班子全体领导成员、全市退下来的副县级以上老同志、各镇(街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市直各部门和各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威海市以上驻乳机构主要负责人、10家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等。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万众一心,乘势快上,开创乳山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会议确定2003年工作指标要做到“一高出、三翻番”,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确保高出威海市平均水平,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比上年翻一番。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跻身全省十五强,争当全省排头兵。
乳山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 2003年8月8日召开,参加人员有:市五大班子全体领导,退下来的副处级以上老干部,受表彰的外地驻乳企业和驻乳外商,建市十年来受地厅级以上部门表彰的先进个人代表,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各部门、单位、驻乳机构、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洪义主持大会,市委书记赵熙殿致辞。会议简要回顾了乳山建市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乳山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对受表彰的外地驻乳企业、驻乳外商以及受地厅级以上机关表彰的先进个人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印发了《群英谱》。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众志成城,努力建设“小而特、富而美”的新乳山。
市委第18次常委(扩大)会议 2003年9月22日下午召开,市委常委出席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主席和副主席、市政府副市长和市长助理、其他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来乳视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研究确定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认为,张高丽的讲话,既是对乳山的肯定和鼓舞,也是对乳山的勉励和鞭策,更是对乳山的期望和要求。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以张高丽同志这次视察讲话精神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不骄不躁,加压奋进,创新方法,乘势快上,不断开创乳山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1月25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表彰奖励2002年度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金洲集团、鑫山冶金公司、山东鲁菱果汁公司等10家企业“明星企业”称号;授予金洲集团、山东鲁菱果汁公司、鑫山冶金公司等6家企业“纳税明星企业”称号;对在国外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午极镇、金洲集团等8个先进集体给予奖励;对在国内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初镇、海阳所镇等先进集体给予奖励;对在跑“部”进“厅”、争资引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发展计划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等19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此外,还对纳税额较大和增幅较高的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获得著名商标和认证的企业经营者,增贷额度较大、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驻乳机构和先进个人等进行了奖励。
3月4日,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竞相促上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印发《乳山市鼓励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分为突出贡献奖励、技术改造奖励、商标认证奖励、国内招商引资奖励、金融奖励、国外招商引资奖励、出口创汇奖励、跑“部”进“厅”奖励、荣誉奖励等九个方面。
4月13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乳山市园区建设的政策规定》和《关于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民营经济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加快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体系。
5月10日,为进一步做好防治“非典”工作,坚决切断“非典”输入渠道和传染源,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疾病的能力,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活动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动员全市各级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预防非典型肺炎全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构筑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强大群众防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6月24日,为深入贯彻省委、威海市委全委会议、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快上加快推进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决定》。要求全市上下:一是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创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观念。努力破除唯条件论、强固赶超之志,破除僵化思想、强树敢创之风,破除计划型思维、强化市场之识,破除封闭观念、强做开放之功,破除论资排辈、强立重绩之尚。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培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增长点。突出资金投入、储备加快发展的后劲,突出园区升级、培育加快发展的载体,突出扩大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突出发展民营、培育加快发展的新主体,突出结构调整、铸造加快发展的优势,突出体制创新、迸发加快发展的活力。三是齐心协力,服务中心,营造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诚实守信和法制化的经营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四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2月15日,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城乡集中开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活动的通知》,活动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学习、对照检查、总结提高四个阶段。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把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建设“小而特、富而美”新乳山,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大发展的总抓手,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政治经济大好形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

【省委书记张高丽来乳山视察工作】 9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传升,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市委副书记、市长宋远方,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马世和的陪同下,莅临乳山视察指导工作。
在市领导赵熙殿、李洪义、侯世超的陪同下,张高丽先后实地了解了华隆公司、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视察了市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乳山口民营园、城区工业园、城东工业园、金海湾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情况。视察过程中,威海市委常委、乳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熙殿汇报了全市的整体工作情况,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红卫汇报了银滩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情况。
张高丽高度评价乳山市近年来的工作,特别是对乳山在对外开放上倡树“配角、大外”理念,着力实施“三借兴乳”战略的思路十分赞同;对乳山“经济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约化、招商引资聚集化”的思路充分肯定;对乳山立足“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定位,实施三区对接构筑大城建框架的思路表示满意。他说:乳山市在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都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有气魄、有开拓性,对全省其他地方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张高丽要求,乳山要瞄准更高目标,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大胆解放思想,乘势快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膨胀二产,加快三产,优化一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实现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争当全省排头兵。他表示相信,有乳山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勤劳聪慧的乳山人民的共同努力,乳山的发展一定会更快,乳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市委办公室工作】 2003年,全室上下紧紧围绕市委总体工作部署,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以开展“机关创新年”活动为动力,大力倡树“自我加压、奋发向上、开拓创新、高效服务”的工作作风,团结进取,践岗履责,开拓创新,勇于争先,推动办公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文字工作实现新提高,全年共拟写领导讲话和各类汇报材料240篇,编写《乳办通报》《乳办督查》《领导参阅》《督查专报》《信息与参考》及各类会议纪要100多期,为更好地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基层发挥了积极作用;共拟写调研材料67篇,被威海市以上机关内部刊物采用48篇,其中国家级15篇,发稿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编写《乳山信息》1000余篇,被威海市采用181条,省委办公厅采用13条,中办采用5条,获得威海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三连冠”。机要保密工作保持较好水平,全年共收发办理各类电报8072份,复印各种文电6.4万页,没有出现任何失误;机要业务水平在威海市继续保持领先,机要和保密工作均未发生任何失泄密事故,被评为“威海市密码工作先进单位”。行政工作优质高效,全年共筹备各类会议120多次,接待来乳客人7000多人次,处理各类文电15000多份,打印各类材料500万字,接待来访人员1900人次,安全行车30多万公里,为市委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保证。
(姚栋)

【组织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 2003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委53个,其中镇(街道)15个、机关事业21个、企业17个;党总支55个,其中镇(街道)36个、机关事业13个、企业6个;党支部1424个,其中镇(街道)913个、机关事业394个、企业117个。全市各级党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制定下发了《2003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内容进行了量化、细化,实行台帐式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和探索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本着“管理上水平、作用大发挥”的原则,指导42个行业党支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多渠道、多形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经验,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推广,并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2003年全省组织工作创新课题。同时,适应形势需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联合党支部。先后在诸往镇合并了6个行政村党支部,建立了3个联合党支部,优化了资源配置,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方式创新。在试点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乳山市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各镇党委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进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管理过渡工作。至2003年底,全市582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完成星级过渡,共评定星级413人,其中九星级8人,八星级1人、七星级21人、六星级23人、五星级60人、四星级45人、三星级62人、二星级85人、一星级108人,共发放星级津贴21.43万元。这项工作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2003年全省组织工作创新课题。同时,针对部分农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少数支部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强的问题,实施了选用本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村班子的 “双强”工程,召开了全市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双强”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乳山市报》、乳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了“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风采”专栏,集中宣传16名“双强”典型,进一步推动了“双强”工程的深入开展。四是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工作。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群众满意镇站所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指导各镇建起了高标准的“三级联创”活动档案室。在全市确定了100个示范点,通过分组督查指导、资金帮助等形式,促进示范点建设不断上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15个镇(街道)、150个村的照章理事和财务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推动、促进了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管理。六是继续在镇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在《乳山市报》上开辟专栏,开展“民情日记”展评活动。年内,各镇机关干部共记“民情日记”3万多篇,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3100多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000多件。
在企业党的建设方面,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工作思路,将全市百家重点民营企业和园区企业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员工相对稳定的企业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选派党建指导联络员等措施,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年内,新组建园区党总支1个、民营企业党支部13个,全市百家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50%以上,外资企业党支部16个。在市属企业,围绕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企业开展“旗帜堡垒”活动的实施意见》,对21家直属企业和6个部门的重点企业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规范,全市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 作为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联动试点市,按照有关规定,改进了党代表产生方式,建立健全了党代表年会制度和代表团(组)活动制度,建立了党代表活动、建议、意见、议案及质询制度,代表资格的终止及增补、监督评议、党代表双向联系制度等,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年内,开展了两次较大范围的党代表征求意见活动,组织党代表参与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双评”活动,组织党代表观摩视察城区、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党代表知政议政的渠道,增强了党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员队伍建设 在党员发展方面,进一步抓好“两推一公示”、发展党员帮促等制度的落实,将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部分村长期不发展党员等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年内,民主推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831名,民主测评确定纳新对象683名,预批新党员636名,全部进行了公示,解决101个村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问题。
全市共产党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
┃项 目 │党员数 │占% ┃
┠─────┬────────────────────┼──────┼──────┨
┃总 │全市共有党员 │ 43169│ 100┃
┃ ├────────────────────┼──────┼──────┨
┃计 │其中:预备党员 │ 776│ 1.80┃
┠─────┼────────────────────┼──────┼──────┨
┃ │女党员 │ 5367│ 12.43┃
┠─────┼────────────────────┼──────┼──────┨
┃ │少数民族党员 │ 9│ 0.02┃
┠─────┼────────────────────┼──────┼──────┨
┃ │35岁及以下 │ 5578│ 12.92┃
┃年 ├────────────────────┼──────┼──────┨
┃龄 │36岁至45岁 │ 9965│ 23.08┃
┃结 │ │ │ ┃
┃构 │ │ │ ┃
┠─────┼────────────────────┼──────┼──────┨
┃ │46岁至54岁 │ 11015│ 25.52┃
┠─────┼────────────────────┼──────┼──────┨
┃ │55岁至59岁 │ 5340│ 12.37┃
┠─────┼────────────────────┼──────┼──────┨
┃ │60岁及以上 │ 11271│ 26.11┃
┠─────┼────────────────────┼──────┼──────┨
┃ │1937年7月6日及以前 │ 1│ 0.00┃
┃入 ├────────────────────┼──────┼──────┨
┃党 时│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 │ 893│ 2.07┃
┃间 │ │ │ ┃
┠─────┼────────────────────┼──────┼──────┨
┃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 │ 3633│ 8.42┃
┠─────┼────────────────────┼──────┼──────┨
┃ │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 │ 5152│ 11.93┃
┠─────┼────────────────────┼──────┼──────┨
┃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 10253│ 23.75┃
┠─────┼────────────────────┼──────┼──────┨
┃ │1976年11月至1992年9月 │ 12687│ 29.39┃
┠─────┼────────────────────┼──────┼──────┨
┃ │1992年10月及以后 │ 10550│ 24.44┃
┠─────┼────────────────────┼──────┼──────┨
┃ │研究生 │ 7│ 0.02┃
┃文 ├────────────────────┼──────┼──────┨
┃化 │大学本科 │ 1998│ 4.63┃
┃程 │ │ │ ┃
┃度 │ │ │ ┃
┠─────┼────────────────────┼──────┼──────┨
┃ │大学专科 │ 4184│ 9.69┃
┠─────┼────────────────────┼──────┼──────┨
┃ │中专 │ 3940│ 9.13┃
┠─────┼────────────────────┼──────┼──────┨
┃ │高中 │ 7637│ 17.69┃
┠─────┼────────────────────┼──────┼──────┨
┃ │初中及以下 │ 25403│ 58.85┃
┗━━━━━┷━━━━━━━━━━━━━━━━━━━━┷━━━━━━┷━━━━━━┛
在党员教育方面,从已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中,招收了130名学员,参加省农广校中专班培训学习;招收了487名农村“两委”干部参加省农函大在职学习培训。充分发挥电教网络优势,抓播放、抓制片,切实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增强教育效果。年内,共自拍和协助上级拍摄党员教育专题片14部,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部,省电教中心采用2部。同时,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抓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按照标准完成了438个接收点院内卫星天线设施建设。
在党员管理方面,对农村党员,着眼于发挥作用,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定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组织搭台、党员唱戏”的思路,以村为单位,依据无职党员所从事的行业、生产生活情况、个性特长、居住位置等因素,采取支部定岗、自我认岗、群众荐岗等方式,为无职党员定责配岗。至2003年底,全市16629名农村无职党员有了自己的岗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2.3%。在离、退休党员干部管理上,着重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通过组建离退休党支部、建立老干部活动室、免费赠阅学习资料、组织观摩视察等方式,丰富老党员的组织生活,使他们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年内,用党费专款为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订阅《人民日报》《威海日报》《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党报党刊4590份,组织3270名离、退休党员观摩了城市建设,为906名农村老党员发放慰问金和困难补助9万多元。
市直部门包村工作 本着帮弱促强,部门、镇村双向选择,以项目为中心,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的原则,组织108个市直部门包扶114个村,围绕加工贸易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办实事等方面,制定出新一轮包村计划,签订了包村责任状。同时,积极协助威海市直部门开展包扶工作。为抓好包村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年编发《包村工作简报》14期,对包村单位在包村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推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由副处级领导干部带队,分四个组对2003年的包村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据统计,共帮助所包村完成农业结构调整7000亩,引进加工贸易等各类项目43个,为所包村办各类实事好事307件,累计投入资金379万元,提供化肥、水泥等物资2000多吨,各类苗木18万株。
干部管理 在干部培养选拔上,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重德、重绩、重公认的原则,深入贯彻《干部工作条例》,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方式。一是扩大民主,进一步完善定位公推领导干部制度,拿出6名领导干部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推荐。这一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肯定,省委组织部在《组工通讯》上转发了乳山市的经验。二是扩大视野,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过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考核、任职试用等程序,从173名报考干部中,考选了15名副科级干部。三是拓宽渠道,加强干部培养锻炼。选派了23名干部到上级部、厅业务部门挂职锻炼和15名镇科级领导干部到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在干部管理与监督上, 一是积极推进股级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对任职满三年的财务科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交流,共交流财务科长14人,免去财务科长职务1人。同时,对符合轮岗条件的24名股级干部进行内部轮岗。二是鼓励干部离岗、轮岗从事民营经济,制定了《关于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民营经济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市76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轮岗从事民营经济,兴办领办各类项目51个。三是改进干部管理和监督方法。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级领导班子和科级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工作的意见》,变以往集中考察为经常性考察;制定了《关于建立干部工作监督巡视制度的实施意见》,聘任15名干部工作监督信息员、15名干部工作监督巡视员,发放了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监督卡,以全面了解干部各方面的情况。并在对全市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的年度考察过程中,邀请干部工作监督信息员、巡视员通过调查走访,广泛听取基层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为市委决策提供了依据。四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对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对58名干部进行了任职试用,对52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五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了《老干部工作八项制度的意见》,并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的实施意见》《乳山市困难老干部扶助办法》等配套制度。年内,共对4个直属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进一步优化了企业领导班子。
干部培训 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集中培训为基本形式,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管理。一是依托市委党校,举办科级干部、企业青年干部、农村干部等各类培训班40期共4515人次。二是依托各类高校和基地,先后选调90名青年干部到威海艺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韩语培训,选派8人到清华、同济等国内高校学习培训,选调2名干部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培训。三是拓宽培训渠道,通过积极协调与调度,选派23名干部到上级部、厅业务部门挂职锻炼,选派15名镇科级领导干部到广州市番禺区等地挂职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
知识分子工作 制定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及组织人事部门联系专家制度的实施意见》,确定市委、市政府16名处级领导干部及组织人事部门的7名科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2名专家和优秀人才,进行定期联系沟通,进一步密切了与知识分子的联系,拓宽了知识分子建言献策渠道;采写了威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教研中心副主任康玉华,威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于龙胜,威海市优秀乡村科技人才、白沙滩镇曹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姜林增的事迹报道,《威海日报》予以刊发;走访慰问威海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对各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放了技术津贴;召开了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调动起全市各界人士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调研信息工作 进一步修订了《全员调研信息制度的意见》,完善了考核措施,促进干部齐心协力进行调研,出精品文章。2003年,市委组织部稿件被威海市以上组织部门采用42篇。其中,中组部采用2 篇,省委组织部采用8篇。编发《乳山组织工作》11期,登载经验信息40条。另外,在威海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55篇,对提高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从7月25日开始,在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全市要加快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三个阶段。在学习提高阶段,市大讨论领导小组通过加大督导力度,使各单位提高了对大讨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将大讨论活动作为转变工作作风、行业作风、联系群众、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途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学习、考核等配套制度,保证了大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查找问题阶段,市大讨论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向党代表发放征求意见信征求意见,并将市委民主生活会征求的意见和“两评”活动征集的意见一并进行了梳理分类、整理汇总,反馈给有关单位,督促其对照反馈情况,认真进行剖析,切实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整改阶段,市大讨论领导小组按照“四个不放过”的要求,先后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有关部门、单位督查420多次,找单位负责人交谈230多人次,督促各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对27个重点部门的整改措施进行了审核把关,并在《乳山市报》、乳山电视台上予以公布;对36个重点单位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和汇总;督促20多个赴南方考察部门进一步制定了简政放权的意见和措施。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全市共废除各类审批项目33个,缩短办事时限项目72个,废除收费项目14个,年减少收费500多万元,对优化环境、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树组工干部形象”学教活动 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威海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市委组织部从9月中旬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市组织系统和组工干部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期间,对全市140名组织系统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组工干部平均写读书笔记2万字以上,共撰写心得体会500多篇;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信的形式,收到基层意见建议140多条,在此基础上,组织干部对照基层意见建议自我查摆,深入剖析思想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围绕树立公道正派形象,完善机关制度,构建了自身建设长效机制。通过集中学习教育,组工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纪律有了明显增强,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谭伟伟)

【宣传工作】
理论教育工作 2003年,市委宣传部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理论学习运行机制,制定下发了《全市2003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市直机关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和《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各级的理论学习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二是紧紧抓住理论武装思想这个根本,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热潮。先后组织开展了十六大知识竞赛活动,发放并收回答卷3300份;开展了关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中存在的思想障碍及如何破除“满小旧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分别组织召开了部分市直部门、执法部门和镇、村主要负责人参加的3次座谈会,并在《乳山市报》上开设领导干部论坛专栏;与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学报告、谈创新、议发展”论坛活动;与《威海日报》社联合举办解放思想大讨论乳山城市论坛活动,并在《威海日报》刊发了专版文章;围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展了“全市要加快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编发《情况简报》13期,市内各新闻媒体都开辟了专栏。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的动力保障机制,理论学习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督导。一年来,先后对全市30个镇和市直部门进行了理论教育检查,发放各类社会答卷1万余份,整理汇编科级领导干部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文章40篇,广播理论片《实践“三个代表”,落实“三贴近”》获威海市精品工程奖,市建设局党员活动室被评为省优秀党员活动室。
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发展、干事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征订发放教材1000套,组织社会答卷2000份。二是狠抓了防治“非典”的社会宣传和信息舆情的上报工作,制订下发了宣传方案,免费发放了大量的宣传手册,举办了防“非典”知识竞赛,发放知识答卷1.3万份,组织创作了《天使颂》《这是一个特殊的春天》两首歌颂白衣战士的歌曲,市内新闻媒体在开辟专栏的同时,强化重要时段、重要版面的滚动宣传和跟踪报道,各媒体共刊播有关防治“非典”的稿件300多篇。三是突出了重要典型宣传,先后组织人员采访整理了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指导员鲁涛、市工商局局长于政涛的事迹材料以及检察院机关创新的典型经验。鲁涛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于政涛参加了全国工商系统“十佳青年卫士”评选,市检察院机关创新的经验在全省基层检察院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推广,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四是在企业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竞赛、“金点子”创新竞赛和观念创新、岗位创新“双创”活动。组织了优秀企政论文评比活动,有7篇论文在威海市评比中获奖;五是积极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调研活动,先后组织完成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调查》《全市精神文明工作调查》《全市理论学习工作调查》《关于农村群众思想状况的调查》和《关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调查》等8个专题调查报告,部分调查报告先后在省委《发展论坛》、威海《宣传动态》上发表,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宣传信息工作成果丰硕,年内,共在省、市宣传刊物、简报上刊发经验性文章、信息28篇。
新闻外宣工作 本着“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立足“服务”的指导思想,唱主旋律,打主动仗,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先后掀起了六次新闻外宣高潮:一是围绕全市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掀起经济宣传高潮;二是围绕“固定资产投入年”和“首季百项工程”开工,掀起招商引资宣传高潮;三是围绕打造环境品牌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掀起环境品牌宣传高潮;四是围绕银滩八大过亿元项目开工,掀起大项目促大发展宣传高潮;五是围绕庆祝建市十周年,掀起“新跨越、新乳山”宣传高潮;六是围绕“乳山(青岛)投资环境推介会”,掀起“借青兴乳”宣传高潮。在六次大的新闻外宣活动中,先后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香港商报》《大众日报》等埠外新闻媒体记者100余人次来乳山实地采访,进行集中宣传和重点推介。年内,全市共在地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80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刊发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章360篇。《香港商报》先后以专版的形式刊发了市委书记赵熙殿关于环境新论和乳山招商引资两篇专访文章,《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也都刊发了长篇通讯,《大众日报》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特别是对“八大过亿元项目”开工,宣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埠外32 家媒体广泛刊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配合这些大的宣传活动,市内各新闻媒体也都紧密合作,强势出击,充分发挥了最大的职能作用。在强化新闻宣传的同时,不断加大外宣力度。为推动“借韩兴乳”战略的实施,市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次新闻文化代表团赴韩考察学习活动,对韩国中国经济新闻社、韩光电视台、始兴报社、安山新闻社等新闻机构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进一步加强乳山对韩宣传,重新制作了《金岭银滩乳山》专题片和乳山外宣画册,帮助银滩管委、乳山口镇、徐家镇等部门和单位策划制作了5部外宣画册。
群众文化工作 一是文化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华书店投资7500万元新建的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新华大厦和新华书店办公大楼已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市广播电视局投资8500万元、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广电大厦开工建设;城乡广播及有线电视网建设改造进展顺利,全年新上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配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的开展,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主的农村文化阵地和企业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文化舞台日益完备。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正月十五举办了秧歌汇演,夏村镇、大孤山镇、乳山寨镇、育黎镇、城区街道、旅游局6个单位和部门的近千名演员参加了市区演出;“七一”期间,与文化局、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党82周年文艺晚会;“十一”期间,与建设局、民营局、总工会、气象局、老年体协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国庆大型游园活动;连续第9年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消夏文化夜市,共举办文艺晚会、电影晚会各15场;连续第9年组织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加活动的单位22个,全年开展各类下乡活动300次,义务送戏下乡120场次、电影600场次,发放农业、科技、卫生、法律法规等各类书籍、资料、明白纸20万份。三是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先后组织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等集中治理整顿活动5次,非法经营文化产业、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等违纪违规现象得到进一步治理。
建市10周年宣传 围绕乳山撤县设市10周年这一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喜事,按照“隆重、节俭、鼓劲”的要求和“群众参与、自娱自乐”的原则,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要求高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以“新跨越 新乳山”为主题的市情知识竞赛、我看这10年征文、图片展览、书画展评、电视抢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宣传活动。8月8日、9日、10日连续举办了三场大型焰火文艺晚会、戏曲晚会,晚会以“新跨越、新乳山”为主题,以讴歌乳山建市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激发广大群众的斗志为主旋律,所有节目全部是自编、自排、自演,充分展示了乳山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同时还借助建市10周年这一契机,完成了市徽、市花、市树的征集和评选,制作了以市徽、市花、市树和大乳山为副图的建市10周年纪念邮册;邀请卞留念、李昕、曲波等著名音乐家来乳山采风,与市内文艺工作者一道创作了《乳山之歌》《乳山人》等10首歌唱乳山、宣传乳山的歌曲;组织市内文艺工作者创作了《银滩之歌》《岠嵎山之歌》,并制作了MTV 。
(孙运河 刘宝龙)

【统一战线工作】 2003年,市委统战部突出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市政协七届委员会换届工作。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新老政协委员的交替,本届共安排政协委员200名,其中非中共党员120名,占委员总数的60%;中共党员80名,占委员总数的40%;新委员129名,占委员总数的64.5%。本届政协委员共19个界别,比上届增加了社会保障界,着重充实了经济、工商联界别,安排了一批经济部门和工矿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本届委员的文化层次有了较大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委员123名,占委员总数的61.5%,比上届增加了16.5%,中级以上职称61名,占委员总数的30.5%。在此基础上,向威海市推荐政协委员30名。年内,全市政协委员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共提议案50件,其中被采纳并解决的38件,占提案总数的76%。针对新政协委员特点,6月,联合市政协举办了新政协委员培训班。
二是抓党外人士队伍建设,为党外干部安排储备力量。为搞好全市非党干部的配备,市委统战部对全市各界先进代表人士重新进行了分类摸底,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有重点地建立起党外知识分子、党外后备干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介组织代表人士等4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共140多人,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作为党外干部安排的后备人选,加强联系与培养教育。年内,向威海市委统战部推荐了3名党外先进代表人士。
三是加强统战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市委统战部积极参与 “四新工程”统战理论调研。全年共撰写《如何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全市宗教工作情况的调查》《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全市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全市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情况的调查》等6篇调查报告,其中获省统战理论调研精品工程二等奖1篇,威海市统战理论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参加了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十六大统战理论知识竞赛。采编基层统战对象先进典型1个,撰写的《根植沃土写华章》在《山东统一战线》第八期上发表,被威海市委统战部采纳信息12篇。年内,市委统战部获威海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于长产)

【党校工作】 2003年,市委党校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按照“机关创新年”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教学与科研工作 全年举办各类主体班次7个共13期,培训学员749名,超额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同时多次应邀到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等单位作专题辅导,受到一致好评。年内,党校业余函授录取新生192名,圆满完成招生任务。完成2000级经济管理专科班、2001级经济管理本科班、法律本科班学员毕业论文指导工作,198名学员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山东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学院评为“2003年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学区”,在山东省党校系统“创一流党校”活动中获威海市党校系统“先进党校”称号。党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在参加WTO与威海发展研讨会上,有5篇论文获奖。为威海市委党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规律研讨会”撰写论文7篇,其中4篇获奖。为市委、市政府撰写调查报告2篇。全年在市地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22篇,其中省级5篇。
队伍建设 2003年9月,设立中共乳山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实行校委会负责制。在普遍对教职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选拔4名优秀青年教师和1名应届法律本科大学生充实教学一线,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职工外出考察、参观重点工程等活动,使教职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切身的整体认识和体会,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打下了基础。
新校区在银滩奠基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乳山市委党校新校区在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奠基。新校区规划占地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首期工程有直径71米、高6层的环状综合办公楼及由餐厅、厨房、多功能厅组成的多功能楼。工程建设通过市场运作,由青岛天泰集团出资承建,计划2004年年底交付使用。
(郑玉臣 冷伟)

【机关党务工作】
机关党组织建设 2003年,市直机关工委继续加强市直机关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基层党支部换届、补选和支部成员的培训。新增党支部14个,换届选举党支部30个,对9个企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督导。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2名,发展新党员56名。积极探索离岗和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形式,新成立离退休党支部9个,组织老党员过集体组织生活4次,参加人数达1200人次。组织171名老党员观摩全市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活动1次。根据《市直机关党支部考核细则》,经严格考核,共评选出年度先进党支部35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0名、优秀共产党员118名。至2003年底,市直机关工委所辖党总支4个、党支部90个、共有党员2419名。
机关作风建设 以开展“机关创新年”活动为主线,切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一是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机关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重点跟踪督导40个行政执法、服务窗口和职能部门,通过召开4次交流汇报会和对重点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各单位的创新措施落实。二是利用《机关信息》分5期对18个单位的创新经验进行宣传。分组对36个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向市委写出了书面汇报,市委办予以转发。三是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创新氛围。先后组织了“学报告,谈创新,议发展”论坛活动、 “移动通讯杯创新有为谋发展”征文活动、“我们如何进行机关创新”理论学习汇报会、典型单位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等。在系列活动的促动下,“机关创新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以创新年活动促机关民主政治建设上水平,进一步深化了“两公开”工作,重点抓好37个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和提高,并全面延伸到基层。突出抓好5个机关规范化管理典型,并形成了经验性材料。抓机关工作纪律管理,促机关工作秩序规范,重点抓了各单位考勤管理的制定和落实。
机关思想政治建设 抓好机关日常学习,引导机关干部提高理论素质。不定期抽查周五机关学习日学习情况,确保学习效果。组织市直机关干部集中学习6次,创新学习形式,邀请党校教师、检察院检察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就学习十六大精神、预防职务犯罪、城市发展规划、预防非典知识等作专题讲座,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活跃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市文化局联合组织了市直机关庆“七一”书画笔会;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了庆“七一”晚会;与市体育局联合组织了市直机关第三届运动会和持续一个月的“联通杯”市直机关篮球友谊赛;为庆祝建市10周年,与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市志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组织了“图曼杯”庆祝建市10周年知识竞赛。年内机关工委被评为威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机关群团及武装工作 2003年,市直机关工会通过组织职工参加学习班、文艺演出、参观展览等方式提高职工素质。组织13个单位71名女职工进行体检,对困难职工进行摸底调查,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看望慰问困难职工9人次,送慰问金4500元,机关工会1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机关团工委对所辖团组织的团员青年变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改选3个团支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定期慰问老年人和街头便民服务活动,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有3家单位被授予威海市“青少年维权岗”,机关团工委被评为威海市先进基层团组织,1个基层团支部被评为威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人被评为威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团员。机关妇委会组织继续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当“巾帼建功能手”和“社会妈妈虹桥拉手”活动,市国税局城区服务大厅被评为威海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发动9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与12名贫困儿童建立了“虹桥拉手”救助关系,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年内捐款物合计6000余元。机关武装部按要求完成了民兵的整组工作,共编民兵156人,建立了两支民兵与军队对口专业分队共60人。年内,对20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军事训练,提高参训民兵的军事素质。加强民兵的国防政治教育,健全了营连两级民兵国防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和政治教员队伍,对民兵进行“围绕主题、把握灵魂、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教育,受教育面达100%。加强民兵动员资料建设,对民兵整组、政治工作等八项动员资料和民兵连四种民兵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市直机关适龄青年进行兵役登记,年内输送新兵6人。
(贾玉浩)

【对台工作】 2003年,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以开展“机关创新年”活动为契机,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的中心工作,以对台经济和交往交流工作为重点做好对台工作。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全年共接待台商团组5批30人次,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和协议。为拓宽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经市台办牵线搭桥,促成台湾东晟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与乳山市金州矿业集团达成合作开发乳山市“黄金旅游主题公园”意向。为促使该项目尽快落户乳山,市台办责成专人与台商联络,提供服务。年内联系、促成台商先后三次组织专家学者来乳,对项目的可行性和规划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至2003年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同时,引进烟台客商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在海阳所镇小石口村进行海藻养殖,年底到位资金200万元人民币,项目进展顺利。
在对台交往交流方面,全年接待台胞250人次,其中市台办接待40人次,来乳考察洽谈投资的工商界人士占90%。市台办在台商参观考察、业务洽谈及住宿、交通、购票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给台胞留下良好印象。
在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方面,为配合威海市台办主编的在台湾岛内发行的《威台交流十年回顾》画册早日出版,市台办积极联络有关单位,广搜资料、筛选整理、按时上报。全年共向台胞赠送光盘、画册等宣传物品200多件。在涉台教育工作中,市台办向全市有关单位赠阅《山东涉台工作》80套,使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对台方针政策和台湾局势,为做好对台工作打下基础。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和春节期间,市台办领导走访和看望定居台胞和重点台属20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年走访台资企业5家,妥善调处台资企业纠纷一起。
(刘霞)

【信访工作】 2003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以下简称信访局)紧紧围绕全市“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大局,全力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移”,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69件(起),其中,受理人民来信166件,接待群众来访503起,处结657件(起),处结率为98.2%。全市有13个镇(街道)、597个村和98.3%的市直单位达到“三无”(无越级上访、无重复上访、无上访老户)标准,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年内,乳山市委、市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信访局被威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威海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继续抓机制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抓责任落实。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信访工作责任制的监督、考核、奖惩,进一步完善矛盾排查调处、领导包案、督查督办制度,提高初信初访处结率,确保越级上访率不超过8.4%,重复信访率不超过12.2%。二是抓重点突破。主要是抓好群众集体访和上访老户的稳控化解,凡是发生到市以上的集体来访,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到现场做疏导化解工作,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并于7日内处结完毕,向市委、市政府和信访局报告处结情况。同时,逐一落实包案责任,每名信访老户由1至2名干部靠上去做思想和法制教育工作,全年结服11个信访老户。三是抓超前防范。做到规律性问题超前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苗头性问题及时抓,牢牢把握住工作主动权;难点、热点问题集中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在国家、省重大活动期间,坚持早安排、勤调度、抓包案、定责任,确保在各个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四是抓调研排查,采取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全面排查与局部排查相结合,自上而下调研与自下而上通报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向市委、市政府提供调研报告和信息1047条。五是抓依法上访。加大信访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信访行为双向责任追究制度》,签订《双向承诺书》,规范信访受理机关和上访人的行为。同时,强化依法分流信访案件制度,把涉法案件分流到司法部门解决,有效规范了信访秩序。
落实三个转变推进“两个下移” 一是由信访局全面调处向基层单位自我调处转变,规定发生信访问题的村、企、镇等部门负责人是处理该信访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自我加压,坚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各镇、村、企业专兼职信访干部在矛盾排查、调解过程中的作用,全年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736个,调处矛盾纠纷599起,为全市的基层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由被动接访向主动下访转变,强化信访案件转办交办机制,加大案件督查督办力度,对47起重点信访案件,填发《督办单》,督导承办单位限期查办,并通过对转办案件的回访,督促基层单位及时、稳妥处理信访案件,确保上访问题不反弹、不重访。三是基层信访工作由常规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做到工作制度、办案程序、簿册档案、责任目标、考核评比规范化,信访行为规范化,信访任务目标化,人员培训系统化,提高了基层处结案件、化解矛盾的能力,年内,全市镇、村、企业妥处信访案件693件(起),增长11.6%,为保持全市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丹)

【党史市志工作】 2003年,市党史市志办公室继续发挥党史市志工作“存史资政,服务社会”的作用,务实求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
《乳山年鉴》(2003年卷)获全省优秀年鉴评比综合特等奖该年鉴10月出版发行,与往年相比,出版时间提前,内容和形式有创新,质量又上新台阶,正文内容新增《外国人看乳山》《调查报告》两个栏目,彩页设有“辉煌的十年”栏目,登载了乳山建市10年来获得的省级以上荣誉和各项经济指标对比资料,红色封面印有乳山市花、市徽、市树图案。该书的出版,为乳山市建市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为各级领导部门、国内外各界人士提供了最新的乳山市情资料。12月,在山东省“胜利杯”(2002~2003年度)全省优秀年鉴评比中,再次名列全省县级年鉴第一,获综合特等奖。
威海市地情资料库网站建设现场会在乳山召开 10月30日,威海市地情资料库网站建设现场会在乳山市召开,乳山史志办主任现场介绍并演示了“乳山市情网”的使用情况,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乳山市地情资料库网站2001年12月建成运行,是全省县级第一家地情资料库网站,以其权威的信息资料、打开较快的友好界面、较为强大的目录体系、便捷可靠的检索功能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开通运行以来已有3.2万次访问点击。上半年,全面完成了《乳山年鉴》(2002年卷)及《金岭银滩乳山》《天下第一滩银滩旅游度假区》《乳山画册》等音像视频资料的网上登录工作,为国内外提供了最新、具体、形象的乳山市情资料。“乳山市情”网站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了解乳山的重要窗口。
省市党史、史志部门供稿任务圆满完成 按时全面完成了2003年卷的《中共山东年鉴》《山东年鉴》《威海年鉴》的供稿任务,完成了《山东省志人物志》及《威海市志》乳山人物、大事记、乳山概况等内容的供稿,完成了省委党史研究室《“三农”现代化丛书》乳山2个典型的供稿。
( 孙同海)

【老干部工作】
落实离休干部政治待遇 2003年,市委老干部局一是依托全市老干部党支部,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及印发简报等形式,组织老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威海市委、乳山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掌握有关新思想、新观点、新任务。通过学习,使老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上级精神上来。二是坚持定期通报情况,传达文件,座谈讨论,沟通思想。全年共传达文件、组织学习200多场次,通报情况30场次,加强了彼此的沟通。结合庆祝建党82周年,各级还开展了一系列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为他们送去了党组织的温暖。三是为全面贯彻《山东省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对全市老干部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项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通报。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对部分没有按规定设立老干部党支部的单位进行协调,使全市老干部党支部达到48个,党小组达到203个。11月,在全省老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乳山市委、市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委书记赵熙殿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四是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离休、退休、离岗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提出了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同时,协助市委组织部拟定了《关于建立老干部工作八项制度的意见》和八项制度的实施意见,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市老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召开 2003年9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老干部暨老干部工作表彰大会。市五大班子领导,退下来的任过副处级以上实职老干部,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直属企业以及由乳山代管老干部的驻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专兼职老干部工作者,受表彰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及部分老干部代表共800多人出席。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熙殿做重要讲话。徐家镇党委、卫生局党委、乳山寨镇老干部党支部及离休干部刘京瑚等分别代表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老干部先进集体、老干部先进个人做了典型发言。
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的是(20个):徐家镇、城区街道、夏村镇、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南黄镇、冯家镇、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审计局、市民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市流通资产经营公司、市供销联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电业总公司、市金洲集团公司、市工艺品工业公司。
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老干部先进集体的是(10个):乳山寨镇老干部党支部、徐家镇老干部党支部、南黄镇老干部党支部、午极镇老干部党支部、白沙滩镇老干部党支部、市建设局老干部党支部、市供销联社老干部党支部、市法院老干部党支部、市人民医院老干部党支部、市干休所离退休党支部。
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 一是为落实好《乳山市离休干部医疗保障试行办法》,建立健全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根据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和威海市委的要求,老干部局积极争取市领导的支持,将每年由各镇财政支付的280名离休干部医保金全部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同时协助市医保处收缴老干部医保金,确保老干部医药费都能及时按规定据实报销。此外,还采取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乳山市建立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的做法,作为典型在全省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发言。二是继续组织开展“一助一”帮扶活动。全市有4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结成 “一助一”帮扶对子,定期上门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全年共为老干部做好事、实事500多件,受到老干部的好评。三是以夕阳红大学为阵地,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在校学生有80多名。在做好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为城区老干部举办法律、保健和科普知识讲座,全年共举办讲座5期,受到了老干部的欢迎。四是积极开展各项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参观考察活动。每月都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一项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文体比赛活动。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及时请专家为城区老干部举办预防“非典”知识专题讲座,向全市老干部发放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宣传材料,提高老干部的防范意识,保障了老干部的身体健康。为庆祝“七一”,老干部局与市夕阳红大学联合举办了夕阳红大学学员书画展及歌舞演出;在庆祝建市十周年之际,与市文化局、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老干部庆祝建市十周年”书画展;11月,还分别组织县处级和居住在城区的190多名老干部观摩了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积极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 一是组织开展“三包”活动。即包扶农村贫困户、包扶下岗职工、包教青少年。共有96名老干部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包扶贫困户96个;60名老干部以帮助上加工项目、提供资金、出点子等方式协助6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有360名老干部与720名中小学生以结对子的形式,担任了校外辅导员,向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老干部向市外亲属、朋友以一封信的形式,宣传乳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做出贡献;利用一封信的形式,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民情信息或建议;利用一封信的形式,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共向市外发信400封,向各级提合理化建议260条,提供致富信息430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组织老干部向社会奉献爱心。全市老干部积极为抗击“非典”捐款,455名老干部捐款27663元。乳山寨镇离休干部李书泰在捐款的同时,向本村幼儿园提供抗“非典”的消毒药品,下初镇离休干部刘洪池、刘洪禄主动协助村里做好外来车辆、人员的检查工作;在支援山东省西部地区抗洪救灾活动中,全市104名老干部共捐款9455元。
至年底,全市有离休干部858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354人,解放战争时期的504人;享受厅局级待遇的6人,县处级待遇的177人;行政机关298人,事业单位291人,企业单位269人。
(唐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