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1&rec=36&run=13

【概况】 2003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当年价)33.57亿元,比上年增长6.03%,其中:农业13.22亿元,增长10.54%;林业0.43亿元,增长16.22%;牧业5.02亿元,增长12.06%;渔业14.48亿元,下降2.49%;农林牧渔服务业0.42亿元。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23.9亿元,增长14.5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178元,增长8.94%。
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产生】 2003年1月13日,在新一届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高书良当选书记,仇保纲、高书明、于绍芳当选副书记。
委员共1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丁进香(女)、于绍芳、万宏、王文涛、仇保纲、刘玉敏(女)、宋强、张连涛、陈文、姜勇、倪哲平、高书良、高书明、唐立军、唐镜朋。
常务委员会委员9人:高书良、仇保纲、高书明、于绍芳、刘玉敏(女)、唐镜朋、王文涛、万宏、倪哲平。

【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2003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认真落实各级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的同时,针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继续狠刹三股歪风,先后6次对使用公车操办婚庆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批评教育。开展了对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问题的专项清理,清退公款10万元。实施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督员制度,从党内外聘请37名同志任特邀监督员,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作为反腐败的中心环节来抓,办案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受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77起,比上年下降6%;立案40起,同比增长11%;党纪政纪处分党员38人。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年内,在市内新闻媒体上开展了"优化服务,力促发展"系列报道,市直16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承诺。开展了两次行风评议活动,对38个部门的行风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向被评议部门和单位整理反馈意见建议520条,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强化了行政效能投诉,全年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52起,对部分案件进行了通报。根据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制定了《乳山市行政审批责任监督检查实施办法》。为适应全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需要,出台了《关于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六条意见》。治理利用职权摊派征订报刊、公路"三乱"等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也均收到明显成效。

【积极开展执法监察】 年内,市纪委、监察局继续加大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建设项目公开招标投标等工作的监督力度,有效地杜绝了隐形交易和暗箱操作。协调卫生系统抓好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占医院购药总额的79%。会同财政部门对82个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抽查,对全市2000年以来的335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缴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全市落实国家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和省《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监察,清理不合理文件4份,取消不合理押金收费1项。加强了对防治"非典"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

【市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4月11日,中共乳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高书良作重要讲话,市纪委副书记仇保纲代表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纪委委员参加了会议,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和部分单位政工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02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了2003年的工作任务。
(邹光)
2003年乳山市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
┃ 项 目 │ 单 位 │ 数 额 │比上年±% ┃
┠────────────────────┼───────┼────┼──────┨
┃一、年末耕地总资源 │ 亩 │ 809925│ 0.22┃
┠────────────────────┼───────┼────┼──────┨
┃常用耕地 │ 亩 │ 682845│ 0.28┃
┠────────────────────┼───────┼────┼──────┨
┃ 其中:水浇地 │ 亩 │ 496005│ 0.10┃
┠────────────────────┼───────┼────┼──────┨
┃ 临时性耕地 │ 亩 │ 127080│ -0.05┃
┠────────────────────┼───────┼────┼──────┨
┃二、农业主要物资消耗 │ │ │ ┃
┠────────────────────┼───────┼────┼──────┨
┃农村用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18500│ 14.49┃
┠────────────────────┼───────┼────┼──────┨
┃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 吨 │ 1138│ 13.91┃
┠────────────────────┼───────┼────┼──────┨
┃ 地膜使用量 │ 吨 │ 838│ 0.80┃
┠────────────────────┼───────┼────┼──────┨
┃ 地膜覆盖面积 │ 亩 │ 153870│ 8.71┃
┠────────────────────┼───────┼────┼──────┨
┃ 农用柴油使用量 │ 吨 │ 37225│ 15.17┃
┠────────────────────┼───────┼────┼──────┨
┃ 农药使用量 │ 吨 │ 1957│ 6.76┃
┠────────────────────┼───────┼────┼──────┨
┃ 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 │ 吨 │ 109806│ 13.94┃
┠────────────────────┼───────┼────┼──────┨
┃ 农用化肥使用量(按折纯法计算) │ 吨 │ 26368│ 13.46┃
┠────────────────────┼───────┼────┼──────┨
┃三、乡村人口与从业人员 │ │ │ ┃
┠────────────────────┼───────┼────┼──────┨
┃ 乡村户数 │ 万户 │ 18.55│ -0.01┃
┠────────────────────┼───────┼────┼──────┨
┃乡村人口 │ 万人 │ 50.41│ -1.47┃
┠────────────────────┼───────┼────┼──────┨
┃乡村劳动力资源 │ 万人 │ 29.45│ -0.10┃
┠────────────────────┼───────┼────┼──────┨
┃乡村人口从业人员 │ 万人 │ 27.64│ -0.18┃
┠────────────────────┼───────┼────┼──────┨
┃ 其中:农林牧渔 │ 万人 │ 14.05│ -9.00┃
┠────────────────────┼───────┼────┼──────┨
┃ 工业 │ 万人 │ 3.93│ 21.67┃
┠────────────────────┼───────┼────┼──────┨
┃ 建筑业 │ 万人 │ 2.37│ 40.24┃
┠────────────────────┼───────┼────┼──────┨
┃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 万人 │ 0.57│ -12.30┃
┠────────────────────┼───────┼────┼──────┨
┃ 商贸餐饮 │ 万人 │ 1.53│ -8.40┃
┠────────────────────┼───────┼────┼──────┨
┃ 外出务工 │ 万人 │ 3.26│ -14.8┃
┠────────────────────┼───────┼────┼──────┨
┃ 其他 │ 万人 │ 1.93│ 14.12┃
┗━━━━━━━━━━━━━━━━━━━━┷━━━━━━━┷━━━━┷━━━━━━┛
(刘福田)

【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为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对农业的挑战,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市农业局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2003年,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3.7万亩,其中,白沙滩镇种植无公害大姜1.5万亩;崖子镇发展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3.8万亩;午极、南黄两镇新发展无公害黄金梨分别达5000亩和3000亩,使全市黄金梨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8万亩;育黎镇种植以日本萝卜为主的无公害出口蔬菜8000亩;其它5.8万亩。市农业局还注重做好对标准化农产品的申报工作,在已成功申报了大姜、日本萝卜、苹果、黄金梨、花生等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年内又成功申报了海阳所镇“乳海”牌无公害海参,使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由单一的农产品扩展到海产品。

【规范化肥农药经营秩序】 在“春季护农打假”活动中,市农业局统一整治全市农资生产、经销点,查处了一批非法经销案件,查禁了一批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化肥,没收假劣种子2000公斤。为配合执法活动,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先后举办了农药法规培训班和种子法规培训班,集中培训农资经营户,使其增强守法经营意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农业局牵头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自11月份以来,集中时间和力量,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开展毒鼠强清缴行动,先后组织出动执法人员500人次,检查市场200个,取缔非法经营户1200户,收缴剧毒杀鼠剂15公斤。

【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 2003年,是争取国家在乳山市设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第七年。七年来,全市开发区域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国家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9.5万亩,新上配套龙头企业和多种经营项目3个,总投资3549万元。投资280万元在南黄、乳山寨两镇实施节水农业示范项目1万亩,其中,国家投资103万元,省投资87万元,威海市投资12万元,乳山市配套资金23万元,项目区自筹资金55万元。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万亩中低产田基本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桥涵闸机电管相配套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

【全市遭受霜冻及暴雨袭击】 2003年5月9日凌晨,乳山市境内发生霜冻,地温降至1.1℃,气温降至3.1℃。此次霜冻主要集中在309国道以北,崖子、育黎、午极、下初、冯家五个镇的农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损害最大的是西瓜、伏白菜、芸豆、土豆,受损面积达2万亩,减产40%~60%。2003年8月22~24日,乳山市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99毫米,对农业造成较大损失。全市受灾面积51269亩,其中冲毁农田面积1500亩,被淹粮田面积45726亩、果园面积2163亩、菜园面积1880亩,粮田受灾主要包括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造成部分农作物绝产,共对农业造成损失1200万元。
(冷振腾 赵鑫 刘玉金)

【农业致富典型选介】
“兔王”刘银泉 诸往镇绕涧村党支部书记刘银泉是饲养长毛兔的专家,大家称他“兔王”。他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饲养长毛兔的。为养好长毛兔,他自费去浙江拜师求教,掌握了优良长毛兔繁育、防疫及饲养技术。回村后,把学到的知识向群众推广,并带头进行优良品种繁育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刘银泉摸索总结出长毛兔“QZ人工授精法”,培育出“鲁新”系高产长毛种兔,该种兔具有体大、产毛量高、毛手感好等优点,平均每只成兔每次产毛达400克以上。2001年,刘银泉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全心带领全村饲养好长毛兔。先后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5000人次,向群众发明白纸2万份,向社会推广种兔20万只。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20户人家都饲养长毛兔,户均饲养60只,户均年增收益1800元。全镇发展长毛兔80万只,饲养规模500只以上的有56户,长毛兔已成为诸往镇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在威海市举办的长毛兔擂台赛上,刘银泉参赛的9只长毛兔全部获奖,并包揽了前3名,摘得“兔王”桂冠。他先后获“威海市劳动模范”“威海市青年创业之星”“乳山市优秀乡村科技人才”称号。
(田玉刚)
东洋水村的草莓致富经 南黄镇东洋水村是个只有210户的小村,全村种大棚草莓300亩,平均每亩收入1万多元,种草莓让全村的百姓走上了致富路。种草莓让全村致富,关键是选准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搞好服务引导。2002年,村党支部书记于国信带领村干部到莱阳农学院考察学习,引进果实大、色泽鲜艳、口感好、产量高的“美13”草莓新品种,当年每亩平均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10元。村里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农户栽植,每棵苗补助2分钱,栽植户一下子达到200户,栽植面积达到300亩。一帮懂技术的农民成立了草莓技术服务组,义务担当技术指导,随时给草莓栽植户解决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栽草莓已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臧向东)
北庄村成了藤椅加工专业村 午极镇北庄村地处山区,为搞活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1年,村委会与牟平艺得藤椅加工公司签订了加工合同,由艺得公司提供原料和技术培训,并负责回购成品,村民赚取加工费。全村300户有270户从事藤椅加工,由于加工藤椅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很多壮劳力白天在外干活,晚上编制藤椅,家庭妇女成了藤编的主力军,年收入高者达4000元。为保证质量和加工有序,村里专门成立了藤椅加工领导小组,负责成品的验收和材料发放。一年四季,全村男女老少都在忙藤椅加工,技术熟练的村民每天可以挣30元。北庄村成了方圆百里闻名的藤椅加工村,藤椅加工成了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张少华)
栽芋头富了育黎百姓 2003年,育黎镇42个村中有28个村4000户农民靠栽芋头走上了致富路。由于当年雨量充足,温度适宜,芋头长的个大饱满,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再加上全年芋头的市场价格比较高,收购价每公斤8角钱,一亩芋头一季就能收入1500元。南北山、曹家、孙家等村是芋头种植大村,家家户户栽芋头,在芋头收获季节,村口、道边堆满了丰收的芋头,排满了拉芋头的车队。南北山村芋头种植兼收购大户宋喜财介绍说,他今年种了4亩芋头,扣除费用后净挣6000块钱,比种其它庄稼合算多了。育黎芋头全部是新品种,长得好,淀粉含量高,吃起来口感也比外地芋头强,在城市里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批发户都抢着要育黎芋头。育黎的百姓称芋头是“金蛋蛋”。
(倪占魁 潘海霞)
曹家庄村以姜生财 被誉为“胶东大姜生产第一村”的白沙滩镇曹家庄村有510户、1420人、1464亩土地。自90年代初以来,该村户户栽大姜,年年栽大姜,以姜生财。2003年,全村栽姜600亩,平均亩产3500公斤,全村大姜收入650万元,户均1.2万元。曹家庄村栽大姜,首先讲究的是科技和无公害标准。村里成立了大姜生产协会,负责技术服务。经过探索发明了中型拱棚栽植技术,比过去老办法每亩增产1000公斤;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使大姜打入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市场1倍以上。另外还注重做好提高大姜产出附加值文章。一是改出售鲜姜为姜储存待售,经窖储的生姜价格每市斤可增加0.8元;二是对生姜进行加工,全村投资30万元,开设了7个洗姜厂,对生姜进行水洗加工,经过简单加工的生姜每市斤可增加收益0.3元;三是完善销售网络,村里成立了大姜批发市场,在全国设立了6个大姜销售网点,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曹家庄常年住有贩运大姜的客商,本村有60人一年四季从事生姜贩运。通畅的销售网络使曹家庄大姜销往广州、江苏、黑龙江等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为其他村农民代理销售大姜1000吨,带动和促进了周边村的农民致富。
(陶新霞)
山东省畜牧百强村马场 徐家镇马场村有340户、1018口人,耕地面积1470亩。近年来,马场村结合实际,靠发展养鸡走出一条强村富民之路。全村规模养鸡12万只,户均350只。其中超过5000只的16户,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仅养鸡全村可增收300万元。2003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5200元。曾获“山东省畜牧百强村”称号。
在做大养鸡产业过程中,村“两委”主要抓了协调与服务。找镇上协调规划建鸡场、办手续;找供电站为养鸡户安装照明电和动力电;为解决群众养鸡资金不足问题,村里拿出10万元给予扶持;为8户养鸡户提供了贷款担保;协同镇兽医站从外地引进优良鸡苗;派人出车外出采购饲料和防疫药品;组织养鸡户到烟台、莱阳等地取经学习,请烟台禽畜研究所的高级技术员来村讲课,请市、镇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到村办培训班;同镇兽医站联系,在村设点进行防疫和鸡病治疗,为每个养鸡户无偿培训一名专职防疫员,负责技术指导和防疫。 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鸡蛋销售难题同时出现。村“两委”联系两名收购商,为客商无偿提供经营场地、库房及住房。本村及周边村养鸡户不再为卖蛋难而愁,每天有6~7吨鸡蛋外运,旺季每天外运达30吨。
(钟红日)
“葡萄大王”曹玉波 1982年,下初镇河南村农民曹玉波开始栽植葡萄,由于勤于学习、研究和管理,栽植的2亩葡萄收入1万元。1985年,他的葡萄园发展到50亩。为带领其他群众一起致富,他在自己的葡萄园里搞起了优质葡萄繁育基地,先后繁育了紫珍香、珍珠玉、乳藤、日本藤稔以及美国西提、红提等20多个葡萄新品种,向社会提供葡萄苗300万株,其中向困难户捐赠20万株。为指导乡亲们栽好葡萄,他先后无偿举办葡萄技术培训班120期,参加培训达2万人次。1991年,在他倡议和组织下,成立了“乳山市葡萄研究会”,他任会长,负责为葡萄栽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服务。在他的带动下,所在村及周边村栽植葡萄突破2万亩,有2万户农民靠栽葡萄走上致富路。每年通过葡萄研究会销售的葡萄达6万吨,销售收入9000万元。曹玉波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全国很多地方的葡萄栽植户都知道他的名字,有的来信咨询,有的登门求教,有的邀请去指导,他都一一应允。2003年,他到滨州市办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1000人,被滨州市政府聘为“滨州市林果科技顾问”。他先后获“乳山市科技状元”“乳山市十佳市民”“威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书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