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10&rec=34&run=13

【概况】 2004年,市审计局围绕“优化服务年”活动,坚持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同步,执法监督与规范服务统一,依法办事与灵活创新协调,打造公正文明审计品牌,审计整体工作步入全省县级市前列,在威海市业务质量考核中名列第一。共审计和延伸审计单位258个,增加财政收入2200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

【财政审计】 一是继续实施以财税部门审计为主导、以部门预算审计为基础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审计的目标从单一的合法性向规范管理方面迈进。二是围绕国家“三农”政策和事关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对科技三费、支农资金、国债转贷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三是加大对预算执行单位的延伸审计力度,重点审查民政局、农业局等7个一级预算单位收支核算管理和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重点审查了11家企业税费提缴情况,共查处应缴未缴税费等违纪违规金额440万元。 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促进财政增收的建议,提出的税务、财政、审计多部门联合开展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外商及新办企业所得税专项稽查的建议,被市人大、市政府采纳,实施后增加税收730万元。

【企业审计】 年内,审计国有企事业单位4家,主要对公有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正确性,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公有股权益保护情况以及国家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等进行了审计,查出成本不实等违规金额1.8亿元,偷漏税金737万元。同时,根据审计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供管理方面的建议,帮助进行财务整顿、成本核算分析,提供财务管理和内审指导服务,为单位改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年内,实施了对诸往铁厂生产车间、煤场,笙歌公司大楼土建等企业技改工程的审计,促进企业提高技改投资效益。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零星工程的审计,监督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共审计提报决算值1440万元,审减工程款264万元,审减率18.3%,确保了审计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通过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内容,引导离任者全面总结任职期间的工作,对干部个人起到了激励、鞭策、反省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增强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二是在实施离任审计过程中,突出对领导者重大决策影响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加大对个人责任的审查力度,及早解决和避免违纪问题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三是在向领导报送审计结果报告的同时,附以“简要情况”概括报告主要内容,点明主要审计的问题,并根据审计的情况和领导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年内,完成了21个单位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工作,查出涉嫌经济问题线索3例。

【效益审计】 年内,确定冯家镇山区开发、徐家镇中低产田改造、大业金矿尾矿处理、千岭金矿技术改造等4个效益审计项目。审计中大胆探索创新,不仅就事论事地评价、解决了项目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且从深层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提高了效益审计的实际价值和决策利用价值,受到领导和被审计单位的充分肯定,省审计厅法制处领导来乳山调研后,将千岭金矿效益审计项目作为范例在全省推荐参考。

【内部审计工作】 2004年,全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764个,纠正违规金额156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630万元。金洲矿业公司、电业总公司、大业金矿、水利局、交通局、地税局等单位被评为威海市内部审计先进单位。

【审计质量管理】 主要做到“四个实行”。实行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政纪、法纪、群情透视和走访与被审计单位业务往来密切的单位以及查询审计资料库等形式,发现审计线索;实行专业技术问题聘请和咨询专家制度,不留监督死角;实行部分审计项目审前公示、审后公告制度,增强审计执法的透明度;实行分管局长现场督导、重大审计事项分析会、审计查出问题集体审议制度,狠抓查出问题的落实。全年审计决定落实率达100%,有3个项目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审计项目,1个项目代表威海市参加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选。

【审计创新】 在观念创新上,一是加大个人责任追究力度,在涉及个人问题的处理处罚上,顶住各种压力,不为威胁而退,不为利益所动,不为情面所困,经济处罚、行政处分与刑事追究并重,坚决依法处理。年内,先后对22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建议有关部门对6人进行了行政处分。二是挑战自我强化社会监督,把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地置于各方面监督之下,实施审前公告、审后公示制度,并通过审计局网站公布审计情况,形成社会力量监督审计的格局。三是注重综合性、高层次信息的开发。在审计结果利用上,引导审计人员改变就事论事的观念,强化宏观意识,开阔思路,注重项目与项目、单位与单位以及年度间的纵向、横向的系统联系,归纳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小见大,从宏观上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方法创新上,一是围绕提高审计方案质量,做实、做细审计前调查工作,突出审计重点和找准工作切入点;建立审计方案“三会”审定制度,集思广益,完善、细化审计方案。二是搞好预算执行审计、效益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间的结合审计和结果共享,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探索切合实际的审计方法和步骤,改变传统审计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方法,坚持审计与调查相结合、全面审计与样本抽查相结合、数字直观反映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与多方位的咨询相结合,有效增强了审计的深度。四是实行审计日记、审计报告等文书讲评制度,通过日记、报告点评,使全体工作人员既掌握了审计日记、审计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写方法,又交流了审计的经验和方法,促进了审计质量。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小金库查处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其中3篇论文被威海市审计科研交流会评为优秀成果。
(姜辉)

质量技术监督

【开展源头整治】 2004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企业质量档案,按照实际情况,分类分档对企业的生产(工艺、配料等)、原材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把关、产品包装及标识等情况进行巡逻检查,开展源头整治工作,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渠道。一是加强对全市米、面、奶粉、花生油、酱油、醋等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全市生产加工山泉水、饮料等饮用品及铝合金门窗企业的专项监督检查;三是开展化肥专项打假活动。共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酱油、醋、花生油的企业30家,无证生产铝合金门窗企业6家;端掉造假窝点5个,查获不合格化肥160吨、各类无证食品10吨。全年共立案查处案件175起,结案97起,查获伪劣产品案值达100万元。

【强化质量管理】 充分利用部门的人才、技术等优势,变监督检查为上门服务,为企业在计量、质量、标准方面进行指导,答难解疑。一是做好企业普查和质量档案建档以及免检、名牌产品咨询服务工作,共登记录入100家企业,并实行了动态管理。威海农药厂等2个企业取得省级免检产品资格证书,曙光啤酒有限公司的“威岛”牌啤酒取得山东省名牌产品证书,为乳山市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名牌产品申报。二是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高检测服务水平。投资20万元购进食品、装饰材料、服装、无公害蔬菜等产品先进检测设备,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出厂检测服务,开展了装饰材料定性检验和流通领域委托检验等新业务。全年共为400个企业进行了化工、建材、食品、轻纺、木制家具等各类产品检验980批次,其中定期监督检验230批次,市场监督检验220批次,各种委托检验530批次。三是加强计量技术基础服务工作。投资12万元购买了先进的电话计时计费、煤气表、出租车计价器等检定装置,建立了新的计量标准,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搞好计量服务。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和计量器具分布情况,开展了计量器具检定业务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使企业的计量管理走向正规。加强对商品市场计量器具的检查管理和定量包装的检查及计量保证合格确认证书的发放。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杆秤、加油站、出租车计价器等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和维修,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和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提高企业计量水平,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打下基础。全年共检修各种计量器具1.2万台(件),为4家企业和40个加油站做了“计量合格确认”“计量认可”咨询服务,为700个生产、经销企业进行了产、商品定量包装检查。四是做好标准化服务工作。加强企业执行标准登记和组织机构代码换证、企业产品标准制订修订及审查备案,搞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工作。全年共完成代码新办换证669个,新办IC卡310个,年检代码证书1300个,标准登记500个,企业标准备案52个,新办条码11家。为华隆(乳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制定了A级绿色花生种植规范、AA级绿色花生种植规范两个地方标准,乳山市百盛面粉有限公司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

【特种设备监察检验】 一是完成气瓶、压力管道的专项普查整治。摸清全市各类气瓶的底数和安全状况,落实固定充装制度,建立了以气瓶充装站为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模式,为对各类气瓶进行科学管理和监察,实施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群众安全。以对社会、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监察检验,全年共检验锅炉151台、压力容器471台、起重机械103台,查处特种设备违法使用案件30起,查出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10起、一般事故隐患10起,义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0个,办理锅炉使用登记证46份、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57份,报废锅炉4台,下发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106份。三是强化特种设备数据库管理,实行动态监管。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气瓶管理及压力管道等数据库,并坚持普查登记与检验工作相结合,普查登记与设备隐患治理相结合,随时更新数据,掌握设备最新状态,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徐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