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 扎扎实实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9&rec=3&run=13

中共文登市委书记刘玉党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们文登1988年10月撤县改市,现有21个镇,1处经济技术开发区,872个行政村,66.7万人,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发扬“团结、开拓、务实、争先”的文登精神,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同步发展。199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0.3亿元,比1992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28.5%;财政收入4.31亿元,比1992年增长3.2倍,年均递增33.1%。农业形成了乳品、丝绸、水果、粮食等十大贸工农一体化“龙型”体系,成为全国粮食、花生、港养虾、奶山羊、名牌苹果、油料、胶东奶业等7大生产基地县;工业形成了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等7大支柱产业,全市产值过亿元或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发展到60家。我市先后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明星县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行列,成为山东省首批小康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1992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等14项全国性荣誉称号。1996年、1998年连续两届在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考核中获得第一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称号。
第一,立足为农民服务,是我们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我们体会,只有真正做到时刻想着农民,心里装着农民,事事为了农民,才能牢牢把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动权。
文登的干部有这样一个共识: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必须把党的为民服务宗旨贯彻始终,也就是必须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贴近农村实际,从农民最关心的具体事抓起,为农民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安民。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全盘皆活。首先,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必须在各级干部中确立一种强烈的服务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之上。1994年4月,市委针对部分干部对农民群众感情疏远、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的实际,把市委民主生活会选在当时全市最贫困的五岔口村召开。会前,常委们挨户走访了这个只有34户人家、109口人、人均收入仅有600元的贫困山村。这在市委一班人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随后又组织各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到五岔口村进行走访。我们的干部看了群众的困苦处境,都感到心酸和内疚,感到惭愧和自责。我们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干部谈感受,想责任,查不足,表决心,使他们认识到肩上的担子,把心与群众贴到一起。不少同志至今还经常说:“想起五岔口,心里就是一阵热;想起五岔口,各种冤屈都会自消自灭;想起五岔口,就觉得自己再也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再没有理由不好好为农民服务。”正是那次常委会后,市委两位领导带着行李来到这里蹲点包村扶贫。目前,这个村不仅已经脱贫,而且人均收入已超过全市的平均水平。在市委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分期分批地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和最艰苦的地方、岗位搞调查研究,体验群众生活。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换位思考”,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忧民、敬民、爱民之心,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这几年,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甘当人民公仆,在我市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帮贫扶困、敬献爱心、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逐步变成了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其次,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一主题,必须在全市各级党政逐步形成一个明确的工作检验标准。不管做什么事情,这个标准一方面是看群众是否满意、高兴,另一方面是看干部做工作是否顺劲、顺茬。只要有这样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我们的大多数干部都有一种带领农民尽快走上富裕、走向文明的迫切愿望和热情,这一点是很可贵的。但如果没有顺应农民口味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同样会事与愿违。前几年,我们有一个镇鼓励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结果一场风灾造成了很大损失。党委、政府积极筹资帮助菜农维修大棚,可是农民并不买帐。事后分析,问题出在盲目照搬外地的模式上,因大棚结构抗不住当地季风才产生了这种后果。这反映出我们的服务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为农民服务这根弦还没有绷紧。这件事也给我们有益的启发。这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作文章,相继总结推广了汪疃镇机关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口子镇镇村干部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高村镇机关干部与农民联办股份合作社的做法,乡镇涉农站所普遍推行了承诺服务制度,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突出为农民服务,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思路就会越来越清,办法就会越来越活,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再一条,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体现在工作效果上还应达到一个目标,这就是把全体人民的心凝聚起来,共同创造文登美好的明天,我们文登市能有今天这种全市上下政令畅通、一呼百应的好局面、好形势,主要得益于几年来始终围绕为民服务这根主线,扎扎实实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民心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最大回报是广大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比方说,近几年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一年比一年大,但农民、市民都识大体,顾大局,极少讨价还价,宁愿自己作出牺牲,使每次大工程从没因搬迁而延误开工。今年,我们在市区黄金地带修建市中心广场,涉及到140户居民、20家个体业户和6家企业的搬迁,仅用了10天的时间,区内的居民和企业全部按时搬了出去,没有一家一户与市政府讲条件的。有这样好的群众,更增强了我们文登的各级干部全身心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觉性。
第二,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关键是要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民服务首先是对干部的要求。各级干部不仅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实践者。
我们市委要求各级干部为政,首先要成为为民服务的典范,自觉地做到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真正在群众中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和激励群众,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变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因此,这几年,我们始终抓住干部的教育工作不放,在利用党校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对干部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同时,实施了对干部队伍教育的四大工程;即以确立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为改革和发展注入活力为主要内容的“信仰工程”;旨在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构筑领导两个文明建设坚强核心的“党建工程”;以加深各级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各级党政组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目的的“感情工程”;旨在激励奋发争先、争创一流的“典型示范工程”。通过实施这“四大工程”,激发干部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同时,我们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建立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民服务逐步成为各级干部的行动纲领。
我们的干部~心为民办实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想干不敢干、敢干不会干、进入市场难”等问题,广大基层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第一线,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1992年汪疃镇36名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创办9个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系列服务于一体的示范服务基地,面向群众开放。养殖基地对养鸡户实行统一建造鸡舍,统一购进良种雏鸡,统一购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对外结算的“一条龙”服务,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和“保险箱”。高村镇的机关干部与群众联办股份合作社,把干部的利益同群众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到目前,全镇已兴办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80多个,入股农民达2000多人,股本达到1800多万元。口子镇30多名机关干部与村干部一道自筹资金,领办或创办服务实体,既为农民闯市场、奔小康做示范引导,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镇80%的农村“三职”干部不再吃群众的提留,靠自己创收养活自己。通过推广这些典型,目前全市有500多名干部走出机关,创办各类服务基地和股份合作社458个。许多农民这样评价:现在是我们的负担减轻了,而干部的负担加重了。通过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干部的形象正了,党委、政府的权威有了,说话灵了,全市上下政令通、人气旺、万事兴。
我们的干部勇于实干奉献,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感召群众。在这方面,市委对干部有着明确要求:干部就是要吃苦遭罪在先,处处冲在前、干在前。这几年文登修公路,出工最多的不是农民,而是乡镇机关干部。每当有了任务,机关干部总是出现在建设工地上,和民工一样吃大锅饭、睡窝棚,没白没黑地苦干。1994年以来,全市机关干部仅修路就出工45万个,人均240多个,是农民人均出工的3倍多;有些镇村路80%的工程量是由机关干部完成的。晒字镇1995年到1996年修的25公里公路,路基修起来后,路面铺油的任务,全部是镇机关干部完成的。那两年,全镇机关干部每年人均参加劳动竟达150天,许多干部手上磨满了老茧。我们的干部修路时,群众主动送水送饭,慰问干部,再现了战争年代干群间的那种鱼水关系,情景十分感人。从1997年开始,我们又制订了机关干部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市区主要街道分片包干到130多个市直部门,作为义务劳动的责任区。每到星期六,从市六大班子领导到一般机关干部,都主动走上街头清扫卫生,干部被群众亲切称为“星期六的清扫工”。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动,使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得到发扬,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不怕困难怕落后”的强烈意识。
我们的干部通过献爱心、送温暖,密切干群间的血肉联系。近几年来,为减轻群众负担,全市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为公路工程捐款及捐物折款共计3800多万元,人均每年捐款400多元,是农民人均负担的4倍多。为防止农村人口返贫、帮助下岗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1996年全市机关干部捐款330多万元,建立了“温暖工程基金”。1998年机关事业单位长工资,许多干部主动提出应该为温暖工程再捐一次款,为更多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短短3天时间,广大干部再一次捐款412万元,人均229元。事隔几天,我们的干部又为抗洪救灾捐款320多万元。两年来,全市先后发放本息100万元,救助城乡特困居民940户、职工特困户324户、困难企业职工2878人。铺集镇为建设一所养老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捐款1000元。1994年以来,全市120多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先后与45个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的特困村、70个经济欠发达村、7个困难企业结成帮扶“对子”,其中11个最落脚的村和户由11名市委常委领包。到去年,这些村和户全部脱贫。米山镇横口村孙念春老汉儿子病故、儿媳改嫁,年已古稀的老两口和一对正在上学的双胞胎孙子背着上万元的债务,生活十分困难。原镇党委书记孙松一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和他攀起了亲。春秋耕种给他送农药化肥;孙女上学给她送衣服、书本,还送给他1000元钱,帮他买了奶牛,使他有了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逐渐走出困境。今年8月,一名被高校录取的学生父母双亡,因无力支付学费,手拿通知书,含泪给市委写了一封信,恳请党和政府拉一把。看了这封信后,我们当即责成有关部门在全市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专题召开了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今年考上大中专院校而交不起学费的16名学生,由市里承担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还决定,资助困难学生读书将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决不让一个困难学生进不了校门。在资助困难学生座谈会上,当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定宣布后,接受资助的学生及家长激动万分,而且这件事在全社会也引起了强烈反响,群众普遍反映:还是共产党亲,人民政府好。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奉献,不仅密切了干群间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对干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培养了干部自觉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第三,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就要坚持根据农民的需求建设精神文明,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实践证明,凡是群众需要的事情,我们去做了,群众就欢迎,就支持,也会积极参与。这几年,我们着眼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势利导,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从农民最需要的事情干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越抓越有抓头,越做越受欢迎。
围绕农民求富、求知的要求,抓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广开致富门路,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市科协和农业技术等部门直接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仅去年全市就举办各类科技大集120场次。市电视台还专门开设了“农科园地”、“农技之窗”等栏目,每周三次播放农业科技知识,不少镇都结合实际制作节目,利用有线电视对广大群众进行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这种长期广泛的科技普及活动,使我市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涌现出药材专业镇张家产镇、蔬菜专业镇宋村镇、养鸡专业镇汪疃镇、特色养殖专业镇侯家镇、畜牧生产专业镇天福山镇、石材生产专业镇晒字镇等一大批高产高效农业专业镇。全市农业实用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去年,农业科技在全市粮油增产、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54%。全市先后有8个镇和55个村分别获得山东省和威海市科普先进镇、先进村称号,我市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市和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试点市。
满足农民求文化、求娱乐的需求,抓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从1994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实现市镇村三级有线电视联网,全市90%以上的村看上有线电视,电视频道由过去的4个增加到24个,拓宽了农民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渠道。与此同时,我们建起了16处高档次、多功能的镇文化宫,87个规范化农村科技文化大院;建起39个藏书5000册以上的图书馆、426个藏书500册以上的农村图书室,全市公共藏书量达到220多万册,其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的市图书馆藏书22万册,建起了占地6100平方米、属山东省县级一流的体育馆和体校教学楼。另外,我们还在按照国家规定完成学校“六配套”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大规模、高档次的校舍改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1995年以来,全市校舍改造和设施配套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新建、改建校舍20多万平方米,建起59幢配有电脑室、语音室、多功能活动室的高标准教学楼。全市有24处中小学设施达到国家一类标准,49处中小学分别被命名为省市县级的规范化学校,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外语课,初中以上全部开设微机课。
围绕农民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加强村镇环境建设,发展卫生、幼教、养老保险事业。为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从1994年开始,我们投巨资进行镇村公路建设,年年都有新规划,年年都有新进展。几年来,全市共修建高等级公路200多公里,新建改建镇村公路610多公里。我们还实施了“绿亮美净”工程。按照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文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加大对城市、城镇、农村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1996年以来,我们共投入1.6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市区环境;投资3.5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批经济繁荣、群众富裕、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桥头堡”。近年来,全市新建农村卫生室102个,改造农村卫生室520个,实现村村有卫生室,农村甲级卫生室普及率达到72%,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有42.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5%,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全市有13.6万户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明年可村村通上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镇镇都建有敬老院,其中全国模范敬老院1所,省级模范敬老院3所,全市1409名孤寡老人全部实现了老有所养。我市成为山东省社会保障先进市、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单位。
第四,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群众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基础建设投人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在不损害群众利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尽心尽力地把各项实事干好,让群众受益。
我们坚持从搞好规划入手,从总体指导上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明确为民办实事的任务目标。在长远规划上,我们综合考虑宏观形势和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现状,在制订《文登市“九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了《文登市“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从1994年开始,围绕农民群众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制定实施了消灭贫困村、普及有线电视、解决教师住房、加速公路建设、完成市区通暖“五个奋战三年工程”,去年又开始制定实施了包括精神文明示范、智力开发、现代化示范村、农村洁净饮水和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在内的新一轮“十个奋战三年工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办群众希望办的事又不增加农民负担,既尊重群众意愿又不硬性摊派,确保每项工程都能办成“民心工程”,尽力做到每一件实事都能为民造福。比如1994年,我们实施有线电视工程建设之前,全市已有50多个村和企业自发安装了闭路电视,还有一些村和企业正作安排。对此,市委、市政府意识到,与其让各村和企业各自为战,乱上乱建,不如因势利导,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联网。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每个镇、每个村各自建有线电视网,总投资要比市镇村三级联网多1000多万元,而且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如果全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成一张覆盖全部村庄的三级有线电视大网,需要投资8000万元左右,尽管资金吃紧,但分三年来实施,市里是有这个能力的,群众也可以承受。而且统一建网,还可以避免因分散上马、分散投资而造成的浪费和质量无保证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常委扩大会研究制定了《奋战三年普及有线电视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农户安装有线电视完全自愿,只需交纳材料费和安装费,决不多收农民一分钱。由于充分尊重了群众的意愿,使这项工程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三年的时间,全市共投资8000多万元,铺设了总长达720公里的光缆干线和540公里的电缆,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光缆远距离传输、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县(市)。近四年来,我们在改善农民生活硬环境方面,市镇村三级累计投工投资达16亿元,搞了一批工程,办了一些实事,但无论哪一项工程、哪一件事,都没有让农民多出一分钱、多出一个工。去年,全市农民承担的村提留和镇统筹6629万元,人均122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农民承担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共计359万个,人均13个,都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第五,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我们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坚持从群众愿望和现实需要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组织引导、广泛吸引农民参与,让广大农民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营造出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发展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应群众愿望,不断创造新形式,充实新内容,各项创建活动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主题,增强了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农村家庭文明建设我们始终抓住不放。早在1979年,我们就组织开展了“五好家庭户”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选活动。进入90年代,针对农村的新形势,我们又于1991年开展了评选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文明户的“评三户”活动。到1996年底,全市共评出遵纪守法户17.4万户、五好家庭户10.6万户、文明户1.1万户。去年,我们在总结“评三户”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村”活动,并在张家产、宋村两镇进行试点。由于“双十星”活动涵盖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标准明确,易于操作,导向性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
群众的欢迎,参与面不断扩大。二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这几年,我们总结推广了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创建活动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持了旺盛的活力。1994年,我市晒字镇桃花岘村针对本村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的实际,把全村划成32个“治安责任小区”,区内居民每天轮流值班,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在总结桃花岘村创建治安责任小区经验、完善小区功能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根据农民居住区域,几十户划为一区,民主选出负责人,把区内农民组织起来,在保一方平安上联防联治,在弘扬文明新风上共建共荣,在处理民事纠纷上自我调解,在履行村民义务上相互督促。目前,全市农村共建立安全文明小区6401个,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户、户户之间联系松散的状况,实现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做到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村,促进了农村的安定和文明。去年,全国基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经验交流会在威海市召开,我市是主要观摩现场,创建农村安全文明小区的活动经验被推向全国。近几年,我们注重在村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全市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标准化的村民档案,并把档案资料作为农民评先、养老金发放、福利分配的重要依据,使档案成为村民事务管理的一种硬手段。从1995年开始,我们还在农村总结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五民主、两公开”制度,各村普遍建立民主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立政务、财务公开栏,定期将村集体的各项收支情况、村“两委”的各项重大决策公布于众,增加农村工作透明度,调动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整体管理水平。三是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几年来,我们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根据当地特点,顺应群众的爱好和愿望,来组织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高村镇素有民间文化传统,镇党委因势利导,积极创办农民科技文化大院,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让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全镇农村文化活动形成了红火的局面,村村都有自己的文艺队,各类业余文艺组织达50多个。全镇46个行政村中,有30个建起了拥有电化教育室、体育活动室、游戏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体育场、农民夜校和人口学校的农民科技文化大院,有16个村建起了农民俱乐部。泽库镇是一个沿海镇。他们抓住农民群众富裕后求知求美的愿望,发出了“少抽一盒好烟、少喝一瓶好酒、多买一本好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的号召,积极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镇23个行政村、17个镇办企业都建起了图书室和阅览室,17%的农户有书架和书柜。这个镇还针对渔民长期在海上作业,看不到报纸、听不清广播、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建立了“海上图书箱”。每条渔船出海前都从公司带上一箱书,方便海上作业的渔民阅读。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立足农村实际和群众需要,放手让基层去发挥、去创造,才出现了象高村镇的农民科技文化大院、泽库镇的全民读书、大水泊镇的万册图书流动下乡、小观镇的阅报栏和黑板报、侯家镇的京剧沙龙、张家产镇的家庭文化、蔄山镇的广场文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典型,在全市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百花争妍的局面。
第六,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最根本的是推动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抓经济建设是为了富裕一方百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抓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农民的“头脑”充实起来,同样也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是“两张皮”,而是“一张皮”的两个面,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相得益彰。
多年来,我们在农村工作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精神文明建设始终紧贴发展这一主题,着眼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着眼于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经济建设之中,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运行,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提高。1994年以来,我们针对大多数农村基本实现小康的实际,在农村积极推行“经济主体工业化、农业生产产业化、管理体制企业化、生产环境城市化、城乡实现一体化”的“五化”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农村生活环境城市化、城乡实现一体化方面,加大了对镇村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抓了三个配套:一是综合功能配套。重点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提高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建设交通通信、水电供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村村通车、通电、通水(自来水)、通邮、通电话;三是社会保障配套。重点保障制度,加快实现“少有教”(子女入托上学)、“老有养”(养老保险)、“病有保”(医疗保险)。我市第一大村-林村,是我市环境城市化建设的样板村。全村宽敞平坦的大街纵横贯通,工业区、文化区、商业区、居住区布局合理,呈现出清新、优美、文明的村容村貌。农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带来了广大农民观念的根本转变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市的蔄山镇80年代末还是全市最贫穷、唯一不通公共汽车的一个小镇。1992年以来,这个镇抓住机遇,走借地生财、以地招商的路子,先后投资1.3亿元,修筑镇区公路41公里,硬化街路46万平方米,开通了四纵九横的镇区路,实现了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等“五配套”,发展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使这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目前在这里落户的三资企业达到40家。去年这个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8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6.7倍和1.6倍。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许多镇和村成立了有线电视广播学校和或科技文化中心,利用有线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和全民读书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架通了广大农民闯市场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使农民想致富,更会致富。去年,全市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各类规模经营大户达3万多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六分之一。通过实实在在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气顺了、劲足了,生活富裕了,农村也更加稳定了,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表面看似是“虚”的,但是只要贴紧发展抓,贴紧实际抓,就能使“软”的“硬”起来,“虚”的“实”起来,就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能给农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就会比翼齐飞、相映生辉。
领导和同志们,我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引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关心和指导的结果,也是各地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到本世纪末,我们决心按照我市《“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要求,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把我们文登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教兴旺、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安定、风气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市。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