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3&rec=93&run=13

【概况】 2005年,市财政局新增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为副科级单位;业务下辖18处镇(办事处)财政所和开发区财税局。全系统干部职工182人,其中财政局99人,各财税局、所83人。全市财政总收入18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9%;地方财政收入130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03%,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结余20万元。市财政局被威海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威海市财政局评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债务金融工作先进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源普查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称号。

【“十五”财政情况】 (1)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从72951万元增加到185300万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0.5%;地方财政收入从52591万元增加到130368万元,年均增长30.4%。财政收入在全省县级市中一直名列前茅。(2)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从56064万元增加到155879万元,年均增长35.61%,除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外,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力度,五年累计投入1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2%。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三农”支持力度加大,通过落实“两取消三补贴”政策,农民累计减负1.47亿元;通过对农村实现转移支付1.6亿元,有效保障镇村两级工作正常运转,加快农村公益设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步伐。(3)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顺利实施农村费税改革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稳步推进综合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以及粮食流通等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收支】
预算收支 2005年,全市强化税费征管,改善收入结构,财政收入又上新台阶。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各经济单位立足实际,强化管理,克服困难,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为财政增收打下基础。各税收征管部门坚持依法征管,综合治税,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和堵漏增收。加强对城市经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完成土地出让纯收益7150万元;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2467万元;征收海域使用金950万元;征收排污费560万元;征收人防费和价格调节基金677万元。全年共实现非税收入2亿多元,增加全市可用财力。
在财政支出中,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加强资金调度,足额兑现新增职务和级别工资,确保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加大农业、教育和科技投入。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12579万元,增长49.66%;教育事业费支出30627万元,增长19.11%;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2806万元,增长40.2%,三项支出均达到法定支出要求。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社会保障、抚恤等支出2.5余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农村低保及计划生育政策奖励等。另外,支出400多万元,解决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及军转干部安置问题。加大镇村转移支付力度。全年实现转移支付支出63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重点支持镇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及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镇村道路改造、农村五保供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公益事业。加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费用支出15900万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加大企业改革支持力度。用于支持企业改革、土地出让补偿及职工安置补助支出17074万元,确保全市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预算外收支 2005年,全市完成预算外资金收入8100万元,完成预算外资金支出7100万元,集中政府可调剂资金1000万元。

【财政监督管理】 加强预算收入情况监督检查。成立4个联合检查小组,对房地产、建筑装潢、餐饮服务等行业52个单位所得税和营业税深入检查,查补各种税费2500多万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综合检查。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33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查出违纪金额3596万元。发挥财政部门在政府工程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对财政投资的政府工程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在机场路改造、抱龙河公园治理、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世纪大道拓宽改造等重点工程中,严格评审把关,审减工程资金1900万元。加强会计监管。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建立会计人员管理信息平台,审验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促进会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做好全市行政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改制企业的产权转让、资产评估和资产处置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管理体制改革】 2005年,根据上级政策规定,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部取消农业税,比省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农民减负2300万元。至此,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将全市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使用,统一编制综合预算,加强支出源头控管,进一步提高政府统筹发展能力,确保全市工资、正常经费、社会保障及重点支出的需要。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把采购范围扩大到镇、教育及卫生系统;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监督机制,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额1.8亿元,节约资金4749万元,节支率达20.4%。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工资、政府采购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支出,严格按照资金支付程序办理,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单一账户统一拨出,严把财政集中支付关,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票款分离”制度,建立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使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刘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