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5&rec=61&run=13

【概况】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市工商局)仍设8个科室及公平交易局、企业注册局2个副科级直属局,下辖17处工商所及义乌市场、天福商贸城、韩国之窗、泽库、晒字、埠口、铺集、北郊、口子等9个办事处,共有工作人员239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己任,创建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工商”。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威海市工商系统岗位练兵比武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和4个单项第一。年底,被评为威海市工商系统岗位大练兵先进单位,食品安全监管等5项工作进入威海市工商系统先进行列。

【企业注册登记管理】 按照新《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年度检验办法》,规范企业和个体登记管理。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统一规范“经济户口”总台账、分台账和“经济户口”监督检查台账。推行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和风险度分级管理。根据工商所日常巡查信息,健全动态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登记管理水平。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405户,从业人员21486人,注册资金3.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7.3%、9.6%。私营企业发展到2335户,从业人员34261人,注册资金19.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7.4%、27.9%。内资企业发展到1862户,注册资本(金)30.77亿元,其中法人企业730户,占39.2%,营业企业1132户,占60.8%。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到390户,投资总额4.65亿美元,注册资本3.33亿美元,其中中外合资企业96户,中外合作企业7户,外商独资企业287户。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户。

【公平交易管理】 2006年,立案查处违法违章案件2059起,其中案值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13起。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查处经销不合格化肥、农药、种子案件327起,全年抽取农资样品1456个,农资产品监测合格率上升到95%以上。查处建筑装潢材料、酒类、调味品、汽车配件、房地产、家具装修等领域的商标侵权和违法广告行为,年内查处商标案件42起,广告案件64起。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全年新建食品安全监控点91个,开展大规模食品专项整顿6次,查获劣质干海参4500克,不合格液态奶116袋,没收质量不合格白酒6万桶(瓶)。打击传销活动,捣毁传销窝点546处,遣散参与传销人员3760人次,查处为传销活动提供培训场所的案件4起。

【消费者权益保护】 围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组织开展“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展出近年来查处的50多种假冒伪劣食品、农资、家用电器等商品,向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接待消费咨询服务280多人次,现场受理投诉15起,当场处结5起。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全年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消费者之友》专栏节目24期,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40余条。推进消费维权职能进农村,打造农民维权平台。年内全市农村“消费者协会投诉站”“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发展到680个,专兼职工作人员增加到1740人,实现小投诉不出村、大投诉不出镇的目标,节约了农民维权成本。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1311起,处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

【经济合同管理】 开展抵押物合同登记管理,帮助企业融通资金、盘活资产。全年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8起,抵押物价值9349万元,主债权6362万元。实施“合同帮扶”。与上海、深圳等地工商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本市企业掌握外地签约企业的经营情况,降低企业风险。以口子花香菇生产基地、宋村蔬菜种植基地为帮扶重点,发展“订单农业”,指导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2000多份,合同额1000万元,履约率达到90%以上。培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年内新发展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6家,威海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0家。全市累计发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9家、威海市级38家。

【服务地方经济】 创新企业登记工作模式。4月,推出预约、上门服务新举措,开通登记审批快速通道,企业登记比法定时限提前10天以上。全年累计受理企业登记审批事项5464件,当场办结率80%,按时限办结率100%。8月,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率先实行“局长接待日”制度,当面听取群众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引导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年内申报的5件著名商标全部获省工商局认定。全市省著名商标持有量增至22件,名列全省县级市前茅。推进企业信用建设。按经营守信程度,将全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划分为A、B、C、D四级,实行分类监管。年内,有16家企业被评为威海市文明诚信企业,3家企业获山东省食品安全诚信单位称号。 (李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