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文明新农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5&rec=6&run=13

中共文登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王廷琦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也是县级必须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首要任务。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把推动城乡和谐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加强“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着力做好农村经济、农村环境、农村保障、农村文化四篇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
一、拓宽致富门路,广开增收渠道,夯实和谐发展之基
我们知道,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统筹将无从谈起,和谐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向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要效益,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促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特色化、区域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规划建设水果产业带、蔬菜种植区、药材种植基地,新上经济作物5万亩,粮经比例调整到1:1.3。加快以水貂、貉子等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加工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带,加快虾池造礁养参、海珍品工厂化养殖、围网缢蛏养殖等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使奶牛存养量达到2.8万头、特种毛皮动物达到600万只,虾池造礁养参2.5万亩、工厂化养殖海珍品20万平方米。其中特种毛皮动物存养量占全国的46%,年创效益4亿多元。为最大限度地增加特色养殖效益,今年,我们还组织了8200张水貂毛皮,在芬兰成功地举办了水貂毛皮拍卖,拍卖金额达到280万元,直接增加毛皮收入20万元,为我市的毛皮产品通向国际市场开了个好头。在昆嵛山区,依托丰富的水果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以樱桃节、采摘节,并配套“农家乐”山水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带起了一个生态农业观光带。在去年、今年连续两届的“昆嵛山樱桃节”期间,昆嵛山区的界石、葛家两镇,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00多万元,成为一个新兴的致富产业。
二是培植龙头企业带增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扶持壮大现有农业加工储运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对好当家食品、味精厂粮食深加工、鹏程食品与韩国三冈合资、山大食品水果加工等十几个农业龙头项目,加大帮扶力度,促其早日投产,扩大产能,尽快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更多的农民提供“靠山”。目前,全市已有8万农户受益于龙头企业。
三是发展民营经济扩增收。我们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了民营经济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为农民创业提供平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结合文登实际,抓住文登市被评为“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的机遇,发挥五大家纺集团的辐射带动优势,把家纺业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突破口,对新上家纺企业和家纺业户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引导农民为大企业搞配套加工,兴办家庭工厂,形成“铺天盖地”式民营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已建起中小家纺企业420家,加工业户12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全市骨干家纺企业每年下放到农村的加工费就达2亿多元。
四是组建农技协会保增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协会+农户的形式,围绕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架起了小生产通向大市场的桥梁,加速了农业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收到了建一个协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效果,有效地弥合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断层。全市已建立水貂、蔬菜、西洋参、养猪、海参等各类农技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84个,会员近1万户,联系农户10多万,遍布全市80%的村。农技协会会员年平均收入达到7600多元,明显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收入。素有胶东“菜篮子”之称的宋村镇成立蔬菜协会后,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良种、物资、购销系列化服务,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统一注册了“昌阳”牌商标,把无公害蔬菜销进了北京、大连和威海等地的超市,不仅解决了卖难问题,而且收入大增,成为菜农们的“后勤部”和“市场部”。
五是转移农村劳力常增收。坚持工业强市、商贸旺市、借外力兴市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和商贸物流业,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为农民提供工作岗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使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向城镇和市区转移,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1家,新增大型商贸设施5个,外资企业发展到500多家,增加就业岗位7.6万个。蔄山镇先后建起各类企业26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0多家,不仅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1.7万人,还为2万多外来工找到了就业门路,人年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和谐发展之本
在我们看来,城乡的最大差距在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正是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依赖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跨步发展,文登的城市建设每年上一个大台阶,人们有目共睹的是城大了、路宽了、楼高了、地绿了,山城更美了,但相比之下,农村的变化却不大,基础设施仍是一条“短腿”,行路难、乘车难、吃水难等“老大难”依然存在,成为农民挥之不去的心病。经济社会发展决不能重城市、亲工业,忘了农村、落下农民,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文登市及时调整策略,确立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从农村薄弱环节抓起,实行重心下移和投入转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资金向农村倾斜,先后投入3亿多元,相继实施了硬化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学生班车村村通、农村校舍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积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农民提供优美舒适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受到农民的真心欢迎。
一是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行路难”曾经是农村群众最头痛的一件事,也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好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更是农村道路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农村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我们向农民公开承诺,奋战两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并把它列为全市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实行物力、财力倾斜,全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两年过去,全市已完成硬化路面近1000多公里,总投资2.5亿多元,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地处昆嵛山区的界石镇以前农民出行、果品石材外运都要费很大周折,自从通上了连村路,25个偏远小山村的乡亲们再也不用发愁了。
二是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在硬化路“村村通”基础上,又开通了8条公交线路,运营公交车达80辆,开通了81条农村客运线路,运营车辆178辆,实现了客车“村村通”。从2003年开始,还实施了村村通学生班车工程,每辆车由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补助,每运营一年再给予5000元补贴,新上学生班车104辆,让农村娃也坐着班车上学,服务了学生,方便了家长。
三是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计划3年内全市农村村村通自来水,每户给予100元补助,解决28.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全面普及农村自来水。仅此一项,市里就要补贴1000多万元。现在,已经通上自来水的村有468个,占应通村数的53.6%,今年要确保全市新上自来水195个村,2007年底全市通自来水的村要达到95%以上。葛家镇针对群众需求,投资560万元上马自来水工程,解决了镇区及周边23个村3万多人的吃水难题。目前,文登市正在运作,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解决剩余404个村群众吃水难和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达到花少钱或不用政府花一分钱,也能为农民群众办大事、办好事的目的。
四是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工程。针对农村校舍年久失修的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各镇、街道办事处,逐校进行调查摸底,找出安全隐患,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筹措1400万元专项资金,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0万平方米,已竣工投入使用,农村孩子全部用上了整修一新的教室。
五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开展的“村在绿中”活动为突破口,以整治“三大堆”和脏乱差为重点,展开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村和农民自己动手改善居住环境,整修街道,安装路灯,绿化庭院,建设“绿、亮、美、净”新家园,让城市文明更多地惠及农村群众,并按照城市化管理模式,按照集中划片、合理设置的原则,投资建起52处农村垃圾场,在村里设立垃圾箱,成立保洁队,定时定人定责清扫清运,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张家产镇车卧岛村,转变工作思路,采取公开向村民拍卖环境保洁权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组成环卫队,定时清扫大街、清运垃圾,管护绿化、美化,推行泥堆、粪堆定点堆放,使环境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建立保障网络,维护农民利益,免除和谐发展之忧
和城里人相比,农民普遍有“三怕”:一怕得病住院,二怕老来无靠,三怕生活无着。因为他们享受不到领取退休金、报销医药费这样的待遇,社会保障与他们是“绝缘”的,对他们是“缺位”的,可望不可及。这也是目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说明了在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的前提下,农村社会的的基本矛盾已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再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社会公共品的供给低下和匮乏与农民群众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公共品指的是广义上的公共品,包括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正是看到了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文登市坚持向保障要和谐,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把社会保障的重点延伸到了乡下,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针对性地筑起了三条“保障线”,织起了一张“保障网”,让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圆了他们的保障梦,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医疗保障。文登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从2003年开始的。筹资方式是每人每年20元,其中农民个人出资10元。农民个人出资部分中的9元存入个人帐户,供日常门诊消费,其中的1元与政府财政出资部分一起进入统筹帐户,用于解决重大疾病的报销。为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今年开始,文登市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财政支持力度,每人每年补助40元,农民每人每年出资10元,并建立家庭账户,把农民出资的90%计入家庭账户,10%列入大病统筹,加上财政资金,设立大病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对农民进行住院补偿。与此同时,对全市10936名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对象、“三老”优抚对象,由市里统一出资为他们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全市已有39.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与面达到96.1%。为方便农民群众就医,建立完善了农村卫生设施,建起了29个镇级以上卫生院,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服务人员3000人左右的设置标准,设立50处中心卫生室,分别安排3~5名医务人员,配备相应医疗设备、检验设备、消毒设备,形成1.5公里“医疗圈”,并设置农村卫生室580处,确保农民头痛脑热不出村,B超、X光检查不出镇。
二是积极完善失地农民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养老保障。我们规定土地出让金必须首先用于农民保障,完善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将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统一纳入保险范围,采取“集体出一块、个人出一块、政府兜底”的养老保险金筹集形式,坚持集体缴纳或集体、个人共同缴纳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实行个人账户实名制管理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带起了一股参保热。有了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文登市逐步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并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农民参保,全市60周岁以下农民参保率达62.48%,农村养老保险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齐头并进。如今,对文登农民来说,到规定年龄领取退休金,已不再是梦。
三是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切身利益,提供生活保障。贫穷村、困难户是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不让一村一户掉队落伍,更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每年根据全市人均生活水平,调整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对农村五保对象实行供养,对低于保障线的群众进行救助,实行动态管理。今年的农村低保标准定为800元/年,有3023名农村群众成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29万元。全市2992名五保对象,有1238人实行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为1754。今年又对全部17所敬老院进行改扩建,集中供养床位数增加到2490个,集中供养人数可达到80%。同时,我们设立了爱心超市,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户、天灾人祸致贫户进行实物救助,并采取机关干部、社会捐款等形式,设立了温暖工程基金,用于对农村特困户、特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已发放728.3万元,救助8045人次,其中168人在“温暖工程”资助下圆了大学梦。我们启动并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新一轮“包村联户”工程,选定177个部门和骨干企业、2075名机关干部,分别与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结亲”,实行一对一包扶,并规定包村部门三年后要使所包村达到班子硬、经济强、村情稳的标准,联户干部原则上每年扶持贫困户款物不少于500元,帮助联系户至少发展一个致富项目,三年后达到或超过全村平均生活水平。目前,各包村部门和联户干部帮扶物资、资金总计650万元,为所包村新上致富项目46个,为联系户送去致富项目1620多个。我们还实施了部门和单位一对一助养孤儿的“朝阳工程”,妇女与贫困生结对救助的“社会妈妈”活动等一系列以城带乡的扶贫工程、温暖工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以社会互助为辅助、以温暖工程、慈心一日捐基金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
四、加强文化建设,解决文化温饱,凝聚和谐发展之魂
富裕的物质生活不能代替健康的文化生活。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实质是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推进城乡和谐的过程,也应是促进物质和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适应群众需求,按照既鼓“钱袋”、又富“脑袋”的思路,坚持物质、文化两手抓,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积极扭转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局面,不断丰富农村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村群众,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文明和谐。
构筑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我们把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列为工作重点,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体育等市直部门的职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对农村文化工作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指导组织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健全农村群团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以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如:计划生育、婆媳关系、邻里关系、赡养老人等内容,突出了教育功能,演出形式灵活多样,在农闲季节,各村的文化大院都是热闹非凡。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牢牢地拴紧了农民群众的心,他们不再热衷于“摸两把”,而是更喜欢“唱两嗓子”,农村文化大院成为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而和谐向上、自强不息的“文登学精神”也变成了“血液”溶入文登市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成为吸引、支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不竭动力。为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文登市积极构筑农村大文化格局,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奠定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石。
开辟文化阵地,搭建农村文化载体。建好“两网、一院、一室”,完善农村文体设施,为农村文化提供场所、拓宽渠道。“两网”,一是加速普及发展有线电视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使全市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6%,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光缆远距离传输、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县市。市电视台还专门开办了面向“三农”的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知识,拓宽了农民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渠道。二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全市872个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设施,实行资源共享、一网多用,并进行入户试点,使其在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院”,是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总结推广高村镇的经验,在全市农村开展文化大院创建活动,引导农村根据自身条件,新建或改建文化大院200多个,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院文化”。“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采取集体买一些、社会捐一些的形式,充实图书种类和数量,倡导全民读书活动,培养知识型农民。目前,全市农村藏书超过5000册的图书馆40个,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426个,总藏书量达220万册。全市17个镇、街道办事处还有11个建起了集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活动舞台。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一是组织活动促。市里定期举办群众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文化、妇联、体育等部门经常组织民间艺术展、家庭文化展、棋类比赛等文体活动,广泛吸引农民参与,促进和带动了农村文化工作。二是市直部门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结合“三下乡”活动,调动涉农部门和文化部门积极性,常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农民送去了科技知识、卫生知识和文艺活动。市艺术团下乡为农民群众送戏,平均每年在180场次以上,并对农村文艺骨干进行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乡土艺术家”、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三是自编自演乐。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采取群众快板、秧歌、三句半、扇子舞、折子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登台唱主角、当明星,形成一种崇尚文化的氛围,全市活跃在农村的文艺队伍有300多个,涌现出了“夕阳红文艺队”“春晓文艺队”等一批水平高、活动次数多的业余演出团体,形成了小有名气的地方文化品牌。仅在高村镇,登记在册的农村文艺队伍就有36支,农民文艺骨干400多人。天福路街道办事处30多名农民还自发组成了京剧社,每周集体活动两次,并到市中广场举办京剧周,连续七晚排演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折子戏、选段,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伴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赌博、迷信、打架斗殴等陈规陋习逐步根除,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风气日益形成,农村呈现出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城乡和谐建设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思想,找准农村发展的基本矛盾所在,围绕农民所需、所求、所想、所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注重工作效果,针对“三农”问题,实行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找准突破口,勇于攻坚破难,积极完善提高,更好地推进城乡和谐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原载《理论学习》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