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5&rec=16&run=13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地发展势头,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3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795元,比上年增加850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9.0:61.5:29.5变化为8.2:61.7:30.1。
财政收入增收平稳。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6%,其中工商税收62934万元,增长5.84%。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770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9%,其中生产建设性支出59965万元,增长25.08%,各项行政事业费支出82093万元,增长5.54%,其他支出35003万元,增长16.07%。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2.7亿元,增长3.2%,占总产值的20.6%;牧业产值完成19.9亿元,增长32%,占总产值的32.3%;林业产值0.2亿元,下降4%,占总产值的0.3%;渔业产值完成28.6亿元,下降3%,占总产值的4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亿元,增长130.8%,占总产值的0.4%。
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36.62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8.37万吨,增长4.8%。花生总产量达7.03万吨,下降2.8%;水果总产量12.42万吨,增长14.5%。
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受疾病和市场因素影响,全年肉类总产量4.64万吨,比上年下降7.7%,其中,猪肉3.45万吨,下降4.3%。大牲畜年末存栏4.15万头,增长1.4%;奶类总产量13.36万吨,增长19.3%;禽蛋总产量2.62万吨,增长2.4%。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45.02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46万吨,占水产总产量45.4%,比上年减少0.2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2.5万吨,占总量50%,比上年增加0.23万吨;淡水养殖产量2.06万吨,占总量4.6%。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拥有农用拖拉机47880台,农用汽车1271辆,农用运输车33590辆,其中农用机动三轮车21723辆。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7.09万公顷,机播面积5.51万公顷,机收面积5.18万公顷。
三、工业 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增长。“打造山东县域工业第一强”迈出坚实步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轻工业产值370.6亿元,增长13.2%,重工业产值591亿元,增长23%,大中型工业总产值407.1亿元;国有企业产值6.68亿元,增长14.43%,集体企业产值224.05亿元,增长19.43%,股份合作制企业产值127.14亿元,增长16.52%,股份制企业产值136.45亿元,增长35.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365.86亿元,增长10.8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101.44亿元,增长35.36%。全市工业用电量7455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3%;产销率达到99%,比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现利润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总资产贡献率22.51%,下降2.5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35.28%,下降8.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48.48%,下降21.3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15%,下降0.3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30471元/人,增长6.88%,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06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5.89。
建筑业稳步增长。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施工面积156.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5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5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平稳增长。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13.6亿元,增长20.5%;农村规模以上投资完成39.1亿元,增长14.3%。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投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9.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6.8%。全年新开工项目290个,新增固定资产92亿元。
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1%,商品房施工面积6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1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额 5.4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5.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1.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31.5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 旅游
运输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全市公路旅客营业性运输工具拥有550辆,公路货物营业性运输工具拥有6799辆;全年完成货运量1152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公路运输完成1152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全年货运周转量完成66184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8%。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6618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客运量完成463万人,比上年增长16.3%。旅客周转量完成4120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3%。
2006年港口吞吐量完成7.1万吨,比上年下降13.4%,其中吞量完成5.9万吨,下降15.7%,吐量完成1.2万吨,与上年持平。
邮政电信业务增长平稳。2006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实现3595万元,比上年增长2.7%;中国网通业务收入9860万元,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7.4万门;农话交换机容量15.3万门;电话机拥有量18.6万部,小灵通拥有量2.99万部。
旅游业发展良好。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接待国内外游客299.8万人次,增长17.3%,其中海外游客5.8万人次,增长5.5%,旅游创汇收入611.2万美元,增长22.6%,旅游商品创汇收入6.3万美元,增长14.6%。
六、国内贸易 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5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99385万元,增长15.7%,餐饮业零售额80961万元,增长14.5%,其他行业零售额25160万元,增长4.8%。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保持在平稳状态。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情况如下:
类 别 指 数
一、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 101.68
二、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101.4
1、食品类 103.02
2、烟酒及用品 102.39
3、衣着类 97.41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100.04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100.23
6、交通和通讯 100.62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52
8、居住 104.08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431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其中出口总额完成71108万美元,增长20.5%。进口总额33207万美元,增长19.6%。
利用外资稳中有升。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2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34%。
引进内资成绩喜人。2006年全市合同引进国内资金214.6亿元,增长17.2%,实际引进国内资金134.8亿元,增长9.14%,其中威海以外到位资金46.4亿元,增长21.4%。
八、金融 保险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1亿元,增长15.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到1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平均每人储蓄存款17073元,比上年增加2649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人民币贷款65.1亿元,增长30.7%。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43.9亿元,占67.5%,中长期贷款17.6亿元,占27%。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10.7亿元,占24.3%,商业贷款5.6亿元,占12.7%,农业贷款18.2亿元,占41.4%,乡镇企业贷款6.3亿元,占14.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68.4亿元,增长13%,现金支出372.7亿元,增长13%。
保险业务稳步推进。2006年中保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117万元,比上年下降19.8%;中保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7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太平洋财产保险业务收入740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太平洋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480万元,下降9.8%。中保财产保险赔款4017万元,中保人寿保险业务支出10388万元,太平洋财产保险赔款550万元,太平洋人寿保险赔款57万元。
九、科技 教育
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2006年专利申请量348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204项,外观设计专利117项;专利授权量158项,其中发明6项,实用新型95项,外观设计57项;科研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6项,国内领先9项,国内先进2项;有3项成果获省级进步奖,10项成果获地级进步奖。2006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43%。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小学40处,在校学生27714人,教职工2721人;普通中学24处,在校学生41215人,教职工3951人;中等职业学校8处,在校学生5686人,教职工787人;中等专业学校2处,在校学生3483人,教职工345人;特殊教育(哑校)学校1处,在校学生126人,教职工41人。
十、文化 卫生 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系统现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0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艺术表演场馆1个,演出60场;全市现有文化站19个。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共有各种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9个,门诊部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15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2307张。医务人员37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08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2006年,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7.82枚,银牌16枚,铜牌7.5枚。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举办单项比赛活动12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次,参加人数达5000人。体育彩票发行额1272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31.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9%,建成区绿地率36.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21平方米。
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全年液化石油气供气量达到7190吨,用气人口24.8万人。供热面积280万平方米;供水管道长度359.8公里,自来水供水总量1573万立方米。
公交事业继续发展。城市运营线路网长度152公里,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29辆;全年客运量328万人次。拥有出租汽车271辆,客运总量593万人次。
十二、人口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总量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3451人,出生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年末户籍总人口6404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681人,占总人口的39.1%,农业人口389784人,占总人口的60.9%;总户数252132户。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8.66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6786元,增长12.78%。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14.89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841.48元,增长13.95%。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在岗职工工资收入持续上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278元,增长13.5%。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78平方米,增长7.7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1569户,参保职工8072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878户,参保人数9014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9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06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重大突破,全市有90202名农村居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54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083户。年末全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2494张,收养人数2248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