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4&rec=214&run=13

【游子乡情】
故乡行 我的故乡在文登市高村镇莲花城村,离开她近五十年了。老来赋闲在家,怀旧,尤其是故乡山水人情,时时萦回心头,适逢妹妹来电邀请,便毅然踏上归乡的旅程。
故乡渐近,一颗心情不自禁地蹦跳起来,眼盯着车窗外,努力搜索往日的记忆,不放过一沟一壑,一丘一洼,禁不住喃喃自语:变了!一切都变了!近五十年前,村南那个秃■,山石嶙峋,而今变成了二漠平原,长满着绿油油的庄稼;东侧一条由北往南流淌的小河,雨季山洪泛滥,旱季杂草丛生,而今这河床成了麦浪滚滚的良田。亲戚告诉我,这条小河的上游“凉水井”,已筑起了水库,河沟填平后,成了旱涝保收的庄稼地。面对这一切,我倏然明白了什么是“世事沧桑”。
村里过去杂乱无章的茅屋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崭新的屋舍,按统一规划,排列有序的四合院。沿街挂着许多招牌:家具厂、加工厂、养貂场、时装店、小卖部等等,数不胜数。置身其间,倘若不是那条贯通东西的老街还保留着当年的一些风韵,我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街坊上有人直呼我的小名“山子”,有人唤我“山哥”或“山弟”,年轻人则称我“大叔”或“大伯”。他们熙熙攘攘,伸出了热情之手,我顿时感到有一股浓浓的乡情在心灵里涌动着。这时,妹夫老孙迎了过来,这个年届六旬,两鬓凝霜,憨厚诚实的庄稼汉,依然有着当年的神韵。父母病故后,老家无人居住,房屋年久失修,已经部分倒塌,我只好客居在同村的妹妹家。
妹妹家住房宽敞、明亮,装饰一新,一切都现代化了。石油液化气、浴室、组合家具、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拖拉机等,应有尽有。老孙这个寡言少语的地道庄稼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对我叙说着一切:改革开放以来,他除种田外,还编扎竹扫帚,年收入可达四千多,次子打石头和承包工程,年收入也不少于二万元,种田有了口粮,副业生产有了零花钱,日子越过越红火。老孙一再向我表白,像他家这种生活水平,在村里仅居“中游”,许多人家已有了摩托车、空调、汽车,上山干活也骑着摩托车呢!
听了老孙的话,我感慨良多。记得过去街道凹凸不平,村民衣着褴褛,夜晚点盏煤油灯“侃大山”,算是最高级的享受。村民们不知电灯为何物,有人初次进城,误把它当做火来点烟。而今,家家灯火辉煌,一些儿童,反而不知煤油灯、马灯为何物,引起了文物收藏家的兴趣,把它作为藏品了。
晚上,老孙和妹妹设宴为我“接风”,山珍海味摆满一桌:香菇炖鸡块、红烧鲤鱼、青椒炒肉丝、清蒸鲜扇贝等,不下十来道菜,还开启了家乡名酒和饮料。“今天,咱们吃个便饭”,出乎意料之外,憨厚诚实的老孙竟然说出了颇为时髦的客套话,把丰盛的宴席,说成“便饭”。他接着说:“这东西,现在都不大稀罕了,前几年不行,不是压根儿见不到,就是见到了,咱们也吃不上,即使过年也吃不上。现在生活好了,鱼肉没少吃,而且越吃越乖:肉要吃上排,鱼要吃鲜活的,鸡鸭要吃翅膀和爪子,酒要喝名牌,连旧社会里穷人吃的野菜和窝窝头有时也弄来尝尝鲜,乖乖!”我被这位庄稼汉流畅的谈吐镇住了,妹妹在一旁解释道,“别看你妹夫是个大老粗,没文化,老实巴交的,自从咱家有了电视,他天天晚上收看。电视看多了,文化水平就提高了点,国家大事也懂了点,讲话也就洋腔洋调了,大老粗快要变成‘大老细’啦!”说得大伙哈哈大笑。我心里则嘀咕:时代不同,人也变了样,昔日庄稼汉,今日成了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了!
饭后,大家围着泡茶,谈古话今。“山哥回来啦!”一个年过半百的汉子,身穿西装,脖子上打着领带,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走进来,热情地招呼我。我竟一时认不出他来。老孙看我茫然,连忙介绍道:“他就是三娃子呀!现在是咱们村里的大老板啦!”哦,我记起来了,以前他家很穷,一间破茅屋,住着三代人,七八岁还光着屁股蛋。我赶紧招呼他们坐下喝茶。他们走后,老孙告诉我,那小孩是他的闺女,改革开放前,像他这样的光棍汉村里还有好几个。改革开放了,他们如鱼得水,有的外出打工赚钱,有的在村里承包经营,有的当上了村干部,都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有了后代。我听后,深深地为三娃子他们而高兴,并为他们深深地祝福!
清晨,我外出散步竟来到了我的启蒙学校莲花城村中心小学。校园已面目全非,当年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多达二百间崭新的教学办公房舍。听校长说,这几年,教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每年都有拨专款或由村民集资添置教学设备,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现在,学校条件优越,村民生活好了,只要想读书就都能入校读书。我为母校的兴旺而自豪,更为家乡的变化感到欣慰和骄傲。 (沈洪之)

【民俗拾零】
中秋佳节月饼传说 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诗经》里就有“八月其获”的记载。文登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是月饼祭月、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及互赠月饼等,这同全国其他地方是一样的,然而这种风俗的由来却传说不一。
传说一,唐太宗令大将李静率部征讨入侵的突厥,平定后于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经商的土人特制彩色大圆饼献皇上祝捷,太宗大喜,将饼收下,指着悬空明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将饼切成小块分给文武百官品赏。因圆饼像圆月,又因圆饼是敬月的,故圆饼更名月饼。中秋节以月饼敬月和吃月饼赏月之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传说二,唐明皇八月中秋夜梦月游空,见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醒后即制作供品设坛祭月,以求得月神保佑。此后传到民间,逐步形成中秋之夜祭月赏月之风俗,供品也逐渐发展成定型的月饼了。
传说三,北宋京都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均登高楼、爬高山,以睹明月为快事。当月亮升起后就开始祭月活动,供品以月饼为主,另有瓜果之类,后从京城传到地方延续下来。
传说四,元末刘伯温领导农民起义时,为了秘密传递通知,专制大月饼互赠,把起义的有关事宜写在纸条上藏在大月饼中,约定八月十五晚上月亮当空时共同起义,一举成功。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便形成了中秋节互赠月饼和吃月饼赏月的风俗,此说在文登流传极广,即“八月十五杀鞑子。”
传说五,清乾隆帝一年下江南,游到杭州正值中秋,有人献上甜饼,乾隆边赏月边吃甜饼,并连声赞道:“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每逢中秋节江南一带人就用月饼招待归来的亲人。后流传到全国,形成了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风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神话故事。七仙女给董永留下的儿子,一年八月十五这天同村的小孩子玩耍,有的孩子骂他是没妈的野孩子,小董永一气之下跑到大槐树下,边哭边喊妈妈。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急忙扮成村夫来哄他,可怎么也哄不好,吴刚无奈,就拿出云鞋交待说:“你想见妈妈,穿鞋圆月下。”小董永依照吴刚的嘱咐,盼到月出后,赶紧穿上云鞋飞上了天宫,七仙女见儿子来了,又惊又喜,又亲又抱。众姐妹也都带各种食品赶来亲热这远方来的姨侄。七仙女亲手把嫦娥送来的桂花蜜糖拌上其他姐妹送来的花生米、核桃仁等,按圆月的样子做成仙饼送给儿子,玉帝闻知,气得马上责罚吴刚到月宫砍桂树,永世不得离开,下令天兵脱下小董永的云鞋,打发麒麟把他驮回人间。小董永像做了一场梦,只有妈妈做的可口的仙饼还记得。后来小董永做了官,就叫百姓八月十五这天仿做甜饼摆月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圆饼像圆月,后来就叫月饼流传下来。这显然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这么多传说难以定论。现在见到的载有八月十五祭月、团圆吃月饼的资料,仅有清代番荣陛《帝京岁时记忆》,载有“十五祭月,香灯供品之外,则团圆月饼也。”
传说纷纭,孰是孰非,难有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是非定论并不重要,民间节日约定而俗成,你过他也过,此地过彼地也过。民间的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大节,莫不如此,除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赋予的闲情意趣,都与农时有关,一般都处于农闲之时。特别中秋节,正逢仲秋,秋高气爽,又值秋收秋种之前。此时过节,风清月明,时间充裕,阖家团圆,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也就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腊八日喝腊八粥 腊月初八日,名腊八日。文登过去有腊八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自周代开始,每年十二月有猎禽兽以祭祀祖先之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作“腊”。秦代以后十二月就称作“腊月”。十二月初八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称作“腊八节”。这一天熬制并食用的稀饭称为“腊八粥”。
腊八节喝腊八粥有个来历。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年轻时痛感人的生老病死、怨憎别离、五脏积胜等苦难煎熬。为了普渡众生,在二十九岁那年放弃了王位。他遍游印度出家苦修,成了一名身无分文的苦行僧。六年后的一天,他漫游到了乌卢吠罗,因劳累饥饿而昏倒在地。被一位好心的牧女救起,用甘甜的泉水、牛奶和家中仅存的杂粮野果、菜蔬同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几天后使他恢复了精力。他在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后,在一棵菩提树下面向东方盘腿静坐,悟道成佛。这天正是中国的十二月初八日。佛教徒们将这天定为“佛成道节”。每逢这天的凌晨,佛教徒们便仿效牧女煮粥设祭,祭毕将粥作为僧侣们的早餐。佛教传入中国后,十二月初八日煮粥敬佛也随之传来。因为粥好吃易做,很快在民间传开。腊八日成腊八节,腊八节喝腊八粥,也就成为习俗。
文登民间过去一进腊月门,家庭主妇就唠叨“好过腊八日了”。腊八日这天天还没亮,各家各户都熬一锅粥。够全家喝几天。为了与“八”照应,熬粥的原料一般为八样五谷杂粮和瓜果菜蔬。一般是以小米、黍米(黄米)、高粱米、串(豇)豆、绿豆、大香豆、地瓜和番瓜等做成名叫馇糜,喝起来香甜可口且能通气生津去风寒。随着现代意识形态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佛教信仰在文登也逐步淡化,除一些老年家庭外,现在人们很少有过腊八节(日)的。而腊八粥却传了下来,有的家庭视为保健食品,不分平时节日,随时自己熬制。不过更多的则被赋予现代意义,腊八粥变成八宝粥,家庭熬制变成了工业化大生产,节日食品变成了居家旅行的方便食品。八宝粥虽名曰“八宝”,实际“六宝”“十宝”都行。大米、小米、高粱米,豇豆、绿豆、大香豆,麦粒、瓜丝、花生米,红枣、番瓜、核桃仁等等,都可做原料。八宝粥不仅味道甜美,而且能通胃气,生津液,易于消化和吸收,是脾胃虚弱者和老年人养生之佳品。
结在民间情俗中 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绳结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而成了精细的艺术品。每一个结饰品,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盘结而成,万千姿态同出一源。把不同的结饰品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吉祥装饰品。到了清代,绳结种类既多花样也巧,作为装饰的用途也相当广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轿子、窗帘、帐勾、扇坠、发簪、项链、眼镜袋等常用装饰结。
绳结早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就相当广泛。最早的衣服没有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法。后来才用布条大结作为扣,布条双排孔为鼻儿。文登俗有男装胸前开襟,又名对襟,单数扣;女装胸右边到腋下开襟,又名大襟,双数扣。中国人一向有佩戴饰物的习惯。过去的饰物基本上都是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古代人还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连心结”。
“结”字与吉谐音,因此结在民间中多与吉庆事相连。福、禄、寿、禧、财、安、康无一不属“结”的范畴。特别是男女间婚姻大事,也托结寓意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饰物也早被民间作为表达男女情感的定情物。就文登过去“下柬”来说,男女按双方生辰八字写好柬帖,附衣料和带结饰的首饰化妆品及金钱等送往女方,女方又用以红线绳打结作为帽顶的帽子、鞋及文具作为回礼。“连心结”自古以来就是男女间表示山盟海誓的爱情信物。文登过去还有以绣制的加结饰装饰的香袋、荷包作为信物的习俗。近代有了自来水钢笔,男女爱情又出现了彩线结笔套装钢笔作为信物。现代又有了实用性的结毛衣等。“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缕长发相结,以示爱情永恒。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就是对结的专门咏颂。
现在城市都有“结”的专卖店,进店一看,大结、小结,复杂结、简单结,喜结、福结、祝贺结、吉祥结、连心结、团圆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现在结的种类、花样、档次是历史之最。 (侯玉章)
责任编辑 鞠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