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4&rec=201&run=13

【概况】 宋村镇位于文登市南部,南临黄海,镇政府驻宋村。辖53个行政村,1.67万户,4.29万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5056公顷,滩涂240公顷,海岸线长20.1公里。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2亿元,财政收入18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9元,比上年增加328元。该镇交通、通讯便利,青威汽车专用线、寺五线、石泽线呈三角形贯穿境内,镇区“三纵四横”主大街全部硬化,硬化面积达53万平方米。工业拥有力象集团为龙头的7家镇属企业、30多家村办企业和28家外资企业,主要产品有塔吊、化纤、水泥、电脑终端桌、大理石、电子产品等,年实现销售收入19.3亿元,利税1.18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8个外资项目、12个内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2.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6亿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稳定粮油面积的基础上,加大以蔬菜生产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粮食总产量2.5万吨,花生总产量3600吨,果品总产量6000吨,蔬菜总产量2.8万吨。有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生4197人。计划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长率-5.78‰。全镇村村安装有线电视,实行合作医疗,参加养老保险。2003年,被威海市政府授予卫生镇、绿化工作先进镇称号,被文登市委、市政府评为岗位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

【威海市蔬菜生产第一镇】 宋村镇是威海最大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昌阳牌”蔬菜已进入威海市各大小超市和批发市场,蔬菜生产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镇党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成立镇蔬菜研究所和物资技术服务公司,建起占地1万平方米的威海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容量1300吨的蔬菜保鲜冷风库。镇政府责成镇蔬菜协会和蔬菜研究所,将生产户和销售商串联起来,以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为主,全面带动蔬菜生产品种优化、质量升级,保产促销。各村、工作片积极指导菜农对蔬菜品种进行改良,瞄准时尚菜、反季菜、精品菜做文章,推广养殖、能源、大棚三位一体方法,促进传统蔬菜向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快速转型。主要蔬菜品种由原来单一的黄瓜、西红柿发展到茭瓜、芹菜、茄子、辣椒、生菜等40多个品种。2003年,全镇新增冬暖大棚100多个,从事蔬菜生产的规模种植大户和从事蔬菜运输、批发、零售的个体户达到2400多个,蔬菜总收入达1.1亿元,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6.6公顷。宋村镇已成为胶东地区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工业经济强镇】 宋村镇有镇属企业7家,村办企业30多家,外资企业28家,是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强镇。树立工业立镇、兴镇、强镇观念,坚持把发展大工业新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立足于抓大、引大、建设大项目为基点,坚持镇属工业、外资企业、村办企业三大经济齐抓并举。2003年,成功引进韩国永和株式会社总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永和电子有限公司和元景电子、卓娅电子、荣坤电子、大兴服装、杰威木业等8个外资企业,引进江阴化纤、威海胶辊、青岛颗粒料、大连海参养殖等12个内资企业。同时,力象集团投资1500万元建成年产25万吨水泥的水泥粉磨站。2003年,工业用电量达到6000万度,同比增长50%;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90.7%和52.4%;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200万美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上缴利税1300多万元。

【小城镇与新区建设】 宋村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随着市场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老镇区布局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镇区经济的发展。镇党委、政府聘请哈尔滨设计院重新规划设计,确立“寺五线宋村段改线扩建,沿新寺五线两侧规划发展新区,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时进行,实现镇区北部与文登城区对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促进宋村经济大发展”的思路,规划争取2年时间,完成旧城改造任务。2003年,以力象集团、华厦集团、宋村、城东村、房产开发工程处等单位为主,在镇区主要地带和各自的辖区,围绕商住楼开发和旧城改造,新建、翻建商住楼面积3.24万平方米。新区开发以寺五线改线扩建为纽带,向北向东发展。寺五线改线扩建总投资1500万元,设计路段全长5.5公里,路面净宽25.5米,路基上宽28.5米;活动土石22.88万方,其中挖土4.5万方,填土14.72万方,河道整治3.36万方;新修桥涵27座;搬迁10千伏高压线杆22棵、通讯线杆14棵;硬化油路面积12.2万平方米。区内规划建设“八横三纵”,总长7.2公里、路面宽10米的园区道路,依据路网形成外商投资区、内资工业区、民营经济区、商住区、居民区等。新区建设本着“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标准,严格进行通电、通水、通暖、通讯、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铺设排污管道、区内道路平整硬化的“七通一平”建设。建成后可增加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2003年线路测量、定位及地面附着物的搬迁,高压线杆、光缆搬迁、埋设,桥涵建设,路基等基础工作,已全部完工。主道硬化将于2004年完成。小城镇和新区建设带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已有一家民营企业进入新区建设,两家外资企业正在办理入区事宜,镇区新增个体工商户50家,常驻民营经济业户800多家。 (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