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2&rec=154&run=13

【概况】 2001年,文登市有各类职业学校10处(含进修学校),其中威海市教委管辖学校1处,文登市教委管辖6处,民办学校3处;在校学生5978人,其中民办529人;教职工1004人,其中民办44人;专任教师676人,其中民办40人。

【优化办学体制】 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在上年将电大、职高和技校合并成为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又于2001年将文登建筑技术学校并于文登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建筑技术学校成建制划归第二职业中专管理后,原中层领导不变,教职工统一调配使用,原校学生不动,新入校学生相近专业适当合并。同时在文登职业中专试办威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培养懂专业、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年内,经市教委批准,成立文登宝威学堂。该校是一所利用双休日培养少儿外语特长的私立学校。文登三霖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三霖外语培训学校,经查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活动,市教委依据《威海市社会力量办学暂行规定》,撤消“文登市三霖外语培训学校”,收回办学许可证。
【拓展办学新路】 2001年,各职业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为己任,坚持多渠道办学,走“以教学为中心,以基地促发展”的办学路子,实行开门办学、联合办学,取得突出的成效。威海卫校在抓好普通中等卫生教育的同时,实行多渠道办学,并积极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文登五职为适应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率先进行种、养殖业开发试验,先后租赁50亩果园和牧场建起学生实践基地;投资57万元建立天麻种植基地1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基地2个,德系獭兔良种繁育基地1个。引进种植、繁育新品种,开办种养技术长、短专业班,使学员掌握一技之长,为农村培养实用型、综合型人才。4月,威海市校园经济现场会在该校召开。曲阜、聊城等地科技人员多次来校参观咨询。以基地培养学生专长,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经验先后被山东电视台、联合日报社、威海电视台、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文登电视台、文登市报等新闻媒体报道。文登高职为适应社会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增设气焊、维修等专业。同时还举办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15期,组织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20多次,组织NIT培训班6期,培训4500多人次。

【提高教学质量】 2001年,全市各职业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教师特长,办特色学校,发展拳头专业;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狠抓综合班和大专预科班的建设,规范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研究,使学生生源不断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年内高职改造教学楼1600平方米,所有教室安装闭路电视;二职专投资40多万元建立多媒体教室。五职建立汽车大修车间及电视、摩托车维修车间等。新学期全市招生2334人,比上年增加75%。职专的财会、机电专业分别招生100多人,高职的计算机专业招生突破200人,烹饪专业招生170人。在威海市计算机专业考试中,职业中专取得个人第一名,财会专业个人第二名;在全省珠算通讯比赛中,该校第六次取得团体一等奖。高职5个专业313名学生参加技能鉴定,310名取得初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合格率达99%;在团省委、劳动厅等5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等职业学校“争做未来岗位能手”活动中,该校烹饪班参赛选手3名,其中获二等奖2名,获三等奖1名。2001年,全市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对口高等职业学校共240人,录取203人,录取率为84.6%,其中职专、二职专、五职报名者全部录取。(李文章 王裕民)

【威海市卫生学校】
概况 2001年,威海市卫生学校有教职工132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40人;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1629人。年内,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学校工作以“深化学校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办高等教育”为中心,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多渠道办学,学校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领导班子建设 该校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大事来抓。班子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分工,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办事;加强作风建设,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管理理论和各种新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决策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提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树立正气,增进团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和校长、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学校的发展思路,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和决策。
道德法制建设 内部管理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内涵中,加大道德法制建设的力度。该校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治理办公室,会同校工会、保卫科、学生科、团委,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法制建设。树立团结向上、甘于奉献的正气,进行“爱校如家,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校荣我荣,校衰我辱”等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每星期四下午的政治学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写读书笔记,组织全校范围的“三五”“四五”普法学习。通过道德法制建设,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爱校、建校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实行多渠道办学 调整新形势下中等卫生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教学为中心,稳固普通中等卫生教育,实行多渠道办学,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中专办学方向。该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已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新上中西医结合、社区保健等新专业,全年招收普通中专学生302人。同时,该校瞄准国际市场对护理人员的巨大需求潜力,增加英语护理专业的招生数量。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加强对人才的劳务输出,已向沙特劳务输出15人,并签署向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劳务输出的协议。二是巩固和发展高等成人教育。2001年,该校招收青岛大学医学院夜大学员150人,招收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员278人,组织潍坊医学院专升本助学自考354人次。三是根据《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结合本校实际,依托现有的高等医学院校,联合创办高等教育。年内已同泰安医学院签署举办3+2高等护理教育的协议,同青岛大学医学院签署共同举办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协议。 (张立关)

【文登市高级职业学校】
概况 文登市高级职业学校建于2000年7月,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是一所大中专、技工并举,具有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米山东路18号,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2001年,学校有教职员工285人,其中校长1人、党总支书记1人、副校长5人;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95人。学校设有办公室、教务处、培训实习处、政教处、总务处等5个行政处室及工会、团委组织;设有经济、文科、计算机、机电、理工、艺体和专业指导7个教研室。年内开设计算机应用及维护、外贸英语、电子技术、现代办公、财务会计、汽车驾驶、工艺美术、电工、钳工、车工、烹饪等16个专业;毕业学生670人,招收新生672人;有教学班41个,其中大专班5个,中专班26个,技工班10个,在校学生达1500余人。有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各1幢;教学楼4幢,可设48个教学班,容纳2000人;学生公寓3幢,可供1600人住宿;食堂2个,可供1000人就餐;阶梯教室2个。学校有高标准、先进的电子电工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财会模拟室、理化实验室。有计算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并上因特网。卫星地面接收站2套,播音室1个,各教室都安装闭路电视。图书室藏书3万余册,报刊、杂志100余种。有服装、汽修、烹饪、钳工、车工、电工、餐旅、气焊、计算机维修与调试和机械加工10个专业的实习操作车间及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年内,该校被评为文登市文明单位、庭院绿化先进单位,校团委被评为威海市基层团组织先进单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该校继续深化改革,严格管理,苦练内功,使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先后派出计算机、英语、烹饪、电焊等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有10多人获得高级工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学校出台有关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全校电、钳、车等5个专业的313名学生参加技能鉴定,有310名学生取得初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合格率达99%。在全省举办的首届中等职业学校“争做未来岗位能手”活动中,全校3名烹饪班学生参加比赛,获二等奖2名,获三等奖1名。该校还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突出特色办学。年内增设气焊和外设维修两个专业。组织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15期,参训人员1200人次;组织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20余次,参考人员2500人次,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组织NIT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700多人次。举办会计培训班,参训人员近百人。同时,该校还抓就业,促招生,使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
改善办学条件 年内,新上计算机室1个,配备计算机54台;购置办公用计算机6台、录音机3台、打印机1台、一体机1台;购置车床7台、多种功能电焊机6台以及配套设备;改建车工、汽修、烹饪、气焊实习车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设备投资达210多万元。
学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该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开展文明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年内,在全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学校文艺队名列全市12所高职中前茅,获团体一等奖;舞蹈《欢腾》、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获优秀节目奖。男女篮球队在文登市教委举办的3人制比赛中,包揽男女队冠军;在威海市教委举办的比赛中,男队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市教委、体委联合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文登市“新华杯”中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上,获得职业学校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该校团委主办的《绿荫》文学刊物,由油印改为平印,质量越来越好,深受师生欢迎。(王义波)

【文登第五职业高中】 是威海市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位于界石镇政府驻地,前身为文登第五中学,始建于1956年,1988年改现称。学校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教学班18个,在校生829人。学校先后被文登市委、市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威海市教委、团委授予“跨世纪人才培训学校”“威海市红旗团委”“威海市先进基层共青团组织”等称号,2000年,被团中央指认为威海市唯一一所“中学生回乡创业计划试点学校”。
该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一是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全校64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占95%以上,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24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取得计算机和普通话合格证书。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建有综合性办公楼和教学楼,拥有与专业相配套的语音室,微机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工、电子实习室,汽车拆装实验室,车工操作实习室及汽车、摩托车修配厂等实验、实习基地,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实验、实习需要。三是服务当地经济,培养急需人才。学校现开设国防教育、电信传呼、汽车维修与驾驶、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前教育、温室大棚种养技术、机电一体化等7个专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实用型、综合型人才。2001年毕业的132名学生步入单位便能顶岗上班,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在办好原有专业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在全市率先进行种、养殖业开发试验,先后投资57万多元建立天麻种植基地1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基地2个,德系獭兔良种繁育基地1个,引进推广种植、养殖新品种。四是学生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行民主、文明、科学的半军事化管理,坚持“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思想,建立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和学生会为主的管理网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特长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得到社会认可。 (曲厚军)

【文登市教师进修学校】 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文登师范函授部,1978年1月更名为文登师范进修部,1979年1月独立为文登县属教师进修学校,1981年被烟台行署教育局批准为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0月为省政府验收合格的33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并报教育部备案。学校位于市区香山路103号,占地40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10平方米,校园全部硬化、绿化。设有教室、微机室、理化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食堂、餐厅、学生宿舍等,藏书1万余册。拥有教职工45人,专任教师41人,其中高级讲师20人,讲师13人;有中专班3个,在校生138人。
2001年,学校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长班与短班结合、脱产与在职培训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举办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1期,参训45人;举办小学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岗位培训班1期,参训33人;举办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班3个,参训教师121人;举办小学英语教师业务培训班1期,参训32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公务员进行普通话培训并测试3319人,达标率达98%;组织中学教师学历达标助学自考辅导9个专业,为346名学员办理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该校还继续实施跨世纪工程,组织初中13个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组织高职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共有7342人参加,使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为巩固文登义务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做出贡献。年内,该校第三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单位”,被威海市普通话测试中心评为“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登市文明单位。(于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