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1&rec=88&run=13

【概况】 2000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耕耙、播、收、灌溉、植保、农田水利、滩涂开发等机械作业总量占农业劳动生产总量的9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步入全国、全省前列。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1.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8.5万千瓦,增长10.2%。农用拖拉机发展到56700台,比上年增加6284台,增长12.46%;农用运输车2326台,比上年增长75.4%;各类机引田间作业机械78890台(件),比上年增长23.2%;排灌、场间作业机械24156台(套),比上年增长1.7%。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放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市农机化科技推广,组织小麦联合收获机“西进东征”跨区作业,三秋机械跨区深耕作业,农机网点修配管理等项工作均被省、威海市农机局评为先进单位。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农机总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要求,以市农机安全监理站为主,各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为依托,依法对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定期对拖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状况检验,严格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及联合收获机械操作手,考试合格方能发证。为方便群众,农机监理站分组分片经常深入镇村直接为群众办理牌证手续,开展农业机械违章作业的检查督查。2000年,全市共检查纠正各类违章现象达1万多台(次),消除重大事故隐患300多台(次),有效抑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全市检验校发拖拉机牌照2000多副,培训考核拖拉机驾驶员1600多人,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17.7%和28.3%。

【跨区作业】 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仅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推动了全市农机产业化的发展。“三夏”麦收期间,农机总公司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和服务车,随机西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350多台,前后作业20多天,单机平均经济收入2万多元,共创收700多万元。为加快全市麦收进程,从西部县(市)调进1900多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来境内作业,小麦联合机械收获作业面积占机收面积的60%,全市麦收提前3~4天结束。“三秋”期间,组织36台拖拉机到西部地区进行秋种作业,单机纯收入达1.5万多元。

【农机化科技推广新突破】 2000年,为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农机总公司坚持推广与服务相结合,全面推广机械深耕、机械化肥深施、小麦机械精播、小麦联合机械收获作业、地膜覆盖、秸杆还田等6项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效益高的农机化新技术,玉米、花生机械化收获已在全市22个镇(办事处)推广。围绕全市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首次在宋村镇推广使用塑料大棚机械,在小观镇推广使用玉米秸杆青贮饲料机械,改变了多年来依靠人工作业的传统局面,填补文登市农机化发展史上的空白。推广应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年共增产粮食2.6万吨,节省种子1300余吨,节省农业劳动力2400多万个,农民从节本增效中增加收入达1200多万元,农机化科技贡献率达到30%,比上年提高5%。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市级龙头,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村农机服务队为基础的三级服务体系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机供应、安全监督、教育培训、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工程开发、跨区作业服务线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2个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含双龙办事处)、601个村农机作业服务队、镇和村农机管理人员达2272人。农村有机户达51170个,修理网点282个,总人数达59770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农村有机户增加2.3%。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三夏”“三秋”及重点农田水利、滩涂开发、道路工程建设中,以镇为单位,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统一调配安排机械作业,统一实施作业保障服务,直接服务一线的市、镇、村三级农机管理人员达2000多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要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机械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农机作业难的问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过去单纯为种植业服务转向农、林、牧、副、渔业和农村商品经济各个领域,种植业机械作业项目由传统的耕、耙、播、收、脱向科技高效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机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于元斋 李 玲)